大悲寺主持證實「燃指供佛」修行:這不是自殘

2020-12-11 搜狐網

長微博

  人物雜誌:【《人物》記者大悲寺掛單記】遼寧海城大悲寺初次受到關注,緣於08年一則熱門網帖。帖子中,該寺僧人僧衣襤褸步行乞食,發帖者稱這裡是「中國第一正法道場」。5年後,同樣是一則熱門網帖,卻稱該寺壓迫信眾,存在「燃指供佛」的殘忍修行方式。《人物》記者於是決定前往大悲寺,「掛單」修行數日。

  「中國第一苦修道場」大悲寺位於遼寧省海城市。海城已開通高鐵,距離瀋陽僅一個小時車程。到了海城,隨便打一輛計程車,司機都知道怎麼去「山溝裡、遠一點的那個大悲寺」,車資約40元。大悲寺對社會信眾開放掛單,只要同意遵守寺內的三條規定:「每天只吃一頓飯,每天只睡四個小時,每天都要幹活」,就能在這裡留下來。

  進入大悲寺掛單的最佳時間是每天上午10點左右(但不可遲於10點20分),因為這裡每天只有一頓午齋,「頭堂」10點開始,眾比丘用齋。「二堂」10點40分開始,比丘尼、居士、持過齋卡的香客用齋。如果你不能按時趕到山門,就會錯過一天裡唯一的一頓飯,如果你按時到達,一頓午餐能讓你對自己在大悲寺還未開始的「苦修」掛單生活生起一些信心。

  以大悲寺8月12日的午餐內容為例:主食是淡紫色的蕎麥麵,上面澆了用海帶、西紅柿、黃瓜絲、竹筍絲、蘑菇煮成的涼沁沁的菜湯,另有茄子、土豆做的燉菜、黃瓜生和花生米拌的涼菜、煎豆腐、豆渣。點心是白面棗泥卷。果品、豆類每人一份,共有五樣:綠色的黃豆粒、黃色的糯玉米、紅色的桃子和西瓜(有些座位上放的是哈密瓜)、一種口感如澱粉的黑色植物塊莖,最後,還有人拎著桶分發水果湯。

  這樣的一頓飯,用餐時間大約30一40分鐘左右。戴帽入內、手機發出聲音、浪費食物或喧譁,在這裡極不妥當。飯畢,離座出門之前,每人都對著飯堂一側供奉的佛像及住持座位合掌鞠躬,這些都是齋堂禮儀。

  除此之外,在大悲寺,已經形成文字的禮儀還包括「入廁須知」,其中寫道:「不得佩戴護身符入廁;進廁前先換鞋;開門前三彈指,上廁位復當三彈指,默念「大小便時,當願衷聲,棄貪嗔痴,蠲除罪法。唵,很魯陀耶莎訶」;便後應洗大小便處,小便洗手一次,大便用肥皂洗手七次」寮房裡懸掛有「居住暫行規定」,其內容包括:「聽話幹活,不許講理;不攀緣,不化緣,不求人;隨眾做早晚課;不許在寮房內吃東西,不許喧譁;不得信奉或談論外道;不許搞迷信活動,如捏指,看手相;不許穿皮毛製品短衣短褲,睡時不許脫衣」。

  更多的規章寫在人心深處,成為一種自覺的自我檢查。8月12日,豐盛的午餐過後,一個小女孩因發燒嘔吐不已,好心人給她拿藥,同時強調寺院內「每日一食」的規矩,說:「已經過了飯時,藥能不能吃,要問看管這處的居士」,那居士說「藥能吃」,孩子才服藥。戒是「過午不食」,所以午飯後哪怕一顆藥也不能吃。但是孩子病了,吃藥屬於「方便」。大悲寺認為,佛教徒可以行「方便」,前提是要「如法」。在這個案例裡,「如法」就是徵得看管此處居士的允許。好心人這樣做,既讓孩子吃了藥,又讓吃藥的孩子、給藥的自己、看管這處的居士都不違反大悲寺的戒律。不違戒律,這被大悲寺視為最高追求,他們管這個叫「清淨」。

  吃一顆藥,因為涉及「過午不食」戒,流程挺講究。給廟裡做捐獻就更加複雜,因為涉及大悲寺的另一條根本戒律:「不捉金錢戒」—剃度出家後,此生不蓄金錢,不接受金錢供養,不使用金錢,甚至不摸錢。

  妙祥法師曾在2005年的一次開示中,以捐贈一件衣服舉例,詳細地告訴居士們應該怎麼「如法」地捐獻物資:「居士想供養僧人衣服,要先找淨人(註:指那些常年護持寺院的居士),跟淨人說:"我想供養這裡的僧團每人一件衣服,麻煩你替我做這件事情"。他把他的錢財交給淨人,然後又回到僧人那裡,跟僧人講:"師父你去找哪個居士就可以得到衣服了,我已經跟他說好了"。這時,僧人才能去取這件衣服。如果這個淨人不給衣服,通過六次要都不給,這個僧人再告訴原先供養那個人說:"這個事還得你自己處理一下,我取了六次他也沒給我衣服,還是你們自己處理吧"。這就完事了。」

  大悲寺對「守戒」、「如法」有著嚴苛的要求,但是真能「清靜」嗎?

  2013年7月,一個名為「湘女散盡百萬家財身陷遼寧"大悲寺"」的熱帖出現在天涯論壇,發帖者李根稱,湖南某女士本來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2011年,該女士開始學佛,前往遼寧海城大悲寺修行,卻過著奴隸般苦不堪言的生活,並給大悲寺捐贈了200多萬。還有其他爆料者聲稱,大悲寺裡存在「燃指供佛」的殘忍修行方式,這一網貼迅速引發了對大悲寺的質疑。

  2013年8月,《人物)雜誌記者前往大悲寺,體驗五天「苦修」生活,並在最後一天採訪了主持妙祥,就種種爭議向他提問。

  比如,妙祥的座駕是一輛京牌豐田越野車,送他去寺裡各處正在興建的工地,也用於接送他從方丈寮去齋堂吃飯,有網民說,「廟裡幾步路,既然你提倡苦修,怎麼還坐滾車?」

  《人物》記者問:「這算不算脫離群眾?」妙祥回答:「咱沒有選擇。因為車輛只是一個代步,對於寺院,處理問題要及時,打個比方,要是我步行去指揮救火,那火早就蔓延了。佛教工作應該是一種有速度、有規律、有成效的工作,不能只是採取一種大夥認為認可的方式,而是應該採取一種符合事實的方法去做事。至於居士供養什麼車,這不是主要的。佛說如果你守住戒律,你不摸金錢,你可以有房、有地、有車,這是佛允許的。」

  妙祥不談師承,也不提具體出家時間,只說自己屬於偽仰宗(註:中國佛教中禪宗五家之一)。妙祥的行腳苦修始於1995年,當時他已出家為僧,和另一位法號性空的僧人結伴,自山西五臺山走回遼寧。寺內一本刊物說,當時妙祥本想繼續往北走,去黑龍江人煙稀少的深山裡閉關,在本溪遇見幾位居士,一位孟居士說:「師父,你不用去黑龍江,想找深山很容易,本溪就有。深山老林有野果子、山菜、蘑菇,就是沒有供養也能在山裡生存。」妙祥就這樣被請到了本溪,在深山溝裡選了一個地方閉關。關房很小很簡陋,妙祥在本溪茅蓬閉關三年。1996年8月29日,妙樣出關。2000年,妙祥應邀率僧團來到大悲寺擔任住持。

  據《南方周末》報導,妙祥接手之初,大悲寺極其混亂,廟前有佛教功德箱,殿內有道士佔卦算命,山頂有「東北大仙」賣5塊錢一桶的「仙人泉泉水」,剛剛出關的妙祥僧團有守戒嚴格的名聲,因此被請來整頓亂局。

  整頓必然引來反擊。妙祥讓人把道教神像從廟內搬出,第二天便有人來廟裡鬧事,幾十個鬧事者圍堵僧團,發生撕扯,最嚴重的時候,鬧事者甚至將道教神像裝在小貨車上,由數十人護著向寺廟內衝去。數名僧人遭到毆打,居士們只能躺倒在公路上,以身體阻止貨車前進。最後,大悲寺一方也叫來了幾卡車的「社會人士」,雙方用木棒、鍬搞進行鬥毆,最終人數佔絕對優勢的大悲寺一方取得勝利。失敗的一方和大悲寺的居士進行了談判,從此撒退。回憶起過去,妙祥總是說得雲淡風輕。當《人物》記者說起大悲寺如今的佔地面積擴張,他說:「過去政府,還有一些外道(註:佛教用語,指佛教之外的道和異教徒)曾經對"不捉金錢戒"有說法,主要是說:你們不摸金錢怎麼可以建廟,在世間人來說,這個是說得通的,你沒錢怎麼建廟?所以這個成為攻擊戒律的一個口實了。政府現在看見我們再也不說"你們沒有錢怎麼建廟",外道也不說了,現在說"你們幹嘛要建這麼大。"」

  現在的大悲寺橫跨兩個山頭和一個水庫,妙樣認為並不過分:「這麼多的僧人,他們需要活動空間。世間人有市場、殿堂、商店、娛樂場所、醫院,活動空間很大。僧人是長年累月生活在一個空間裡,這個空間寬敞一點,修行也能更方便一點。」他告訴《人物》記者,這些地皮都是向周邊村民承包下來的土地,有些承包十年,有些是二十幾年,政府並沒有給大悲寺劃撥專門的宗教場所用地。妙祥說二「個別領導說過:"我們不反對就是一種支持"。從建寺院就開始申請批地皮,一直到現在,一點兒也沒批下來,咱也弄不清楚是怎麼回事。但是領導對寺院不管怎麼說還是給予了寬容的,因為佛教可能是不能擴大,你小小的就行。咱們有很多活動,很多人群,需要空間。具體國家有沒有給宗教土地每年劃撥多少,有沒有宗教這塊,為什麼這麼多年一直沒給(大悲寺)批,咱也不通,因為咱也不懂這具體的宗教政策,咱只能說建完以後等待政府的認可或是幫助。」《南方周末》的報導提及大悲寺擴張過程中和周邊村民發生的衝突。關於這個問題,妙祥對《人物》記者說,「現在村民和我們關係算可以了,他們開始理解我們不為金錢,沒有利益之爭,另外,我們很多僧人甚至從來沒有到山門去過,甚至山門的商店都沒去過,從來不去,村民從來沒見僧人隨便進過那幾間商店,也沒有幾個僧人過去,所以村民逐漸對我們理解,他也放棄對寺院的利益要求,互相慢慢融合。」

  在和村民打交道的過程中,大悲寺也使用了一些「方便」手段。有居士告訴《人物》記者,寺院山門外的那幾間商店,是大悲寺給村民蓋的,因為村民把蘋果園的地皮給廟裡使用,廟裡這麼做,也算一種補償。妙祥還說,大悲寺裡是依靠居士來做建設的:「居士發心,我們就做。比如他想供養一尊佛像,咱們告訴他是多大的,他們就可以採取方法去做。如果沒有(居士發心),咱們就不做。」

  《人物》記者問:「你們提出有一個項目,然後由居士去認領?」

  妙祥法師說:「不存在"認領"二字。當然我們也有規劃,不能亂做。咱也不號召、不攀援,有條件就做,一年做不成就兩年,兩年不成就一百年,這個都無所謂。主要是給眾生一個機會,如果不給眾生這個機會,他們就失去了捨棄貪心的機會。」

  《人物》記者問他燃指的事,妙祥並未否認:「這是出家以後的事。按照菩薩戒,燃一指,或者燃一肢體,或是燃一柱香,都能消無始劫的罪業,捨棄自己對身體的貪愛。」

  妙祥說,他自己燃一指供佛,是在1996年本溪閉關的時候,當時是「用蠟,就是油燈,慢慢燒掉的」。

  記者問:「多長時間才能燒掉一個手指?」

  妙祥回答:「我睡著了。燒一燒就睡著了,等到醒來一看燒完了。呵呵。」他笑了起來。

  又問他,大悲寺有多少僧侶做類似行為?他說「個別」。住持究竟是否贊成這種行為呢?妙祥答:「這是佛的戒律。這不是誰贊成不贊成。」

  很多人認為燃指供佛是一種殘害身體的行為,但妙祥堅持認為他做的事不是自殘。「自殘咱們反對,那是毀壞身體來達到某個目的。但是如果你舍不下自己,沒有一點點的布施心,最後還想達到無我的心,真正去救度眾生,是做不到的。你沒有這個舍,就沒有那個舍,它是一個連串的關係,和自殘是兩個概念。」 (來源:人物雜誌)

news.sohu.com false 海外網 http://china.haiwainet.cn/n/2013/0913/c345646-19646538.html report 5096 長微博人物雜誌:【《人物》記者大悲寺掛單記】遼寧海城大悲寺初次受到關注,緣於08年一則熱門網帖。帖子中,該寺僧人僧衣襤褸步行乞食,發帖者稱這裡是「中國第一正法道

相關焦點

  • 大悲寺住持談「燃指供佛」:和自殘是兩個概念
    核心提示:很多人認為燃指供佛是一種殘害身體的行為,但妙祥法師堅持認為他做的事不是自殘。「自殘咱們反對,那是毀壞身體來達到某個目的。但是如果你舍不下自己,沒有一點點的布施心,最後還想達到無我的心,真正去救度眾生,是做不到的。
  • 大悲寺住持證實"燃指供佛"修行:和自殘是兩概念
    核心提示:大悲寺的住持妙祥法師並未否認僧侶燃指供佛之事,稱燃一指,或者燃一肢體,或是燃一柱香,都能消無始劫的罪業,捨棄自己對身體的貪愛,和自殘是兩個概念。
  • 茫茫塵世中真正的修行者:大悲寺妙祥大師
    大悲寺  妙祥法師 ,是遼寧海城大悲寺住持。妙祥法師帶領全體僧人持戒修行,終身不摸錢,穿百衲衣,日中一食、過午不食、頭陀行、託缽乞食。行腳數十萬公裡,使得無數人得以親近三寶,與佛法結緣。經常隨緣開示僧俗弟子,摧邪顯正,弘揚正法。曾茅棚閉關三載,也有燃指供佛,堪稱四眾師表。願所有弘法功德回向:贊助、流通、見聞、隨喜者,及皆悉回向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依佛菩薩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願消除一切罪障 ,福慧具足。
  • 湘女散盡百萬家財身陷遼寧大悲寺續:家人呼籲法師放一條生路
    一篇題為《湘女散盡百萬家財身陷遼寧「大悲寺」》的文章近日在網上熱傳,這篇不曾正式刊出的新聞稿稱,去年起開始在遼寧省海城市大悲寺拜師學佛的湖南「劉女士」,不僅將兩百萬財產全部捐獻給寺院,還因為「日中一食」和繁重勞動導致健康狀況嚴重受損。報導揭露稱,在大悲寺的洗腦之下,學佛者生活狀況如同奴隸,甚至被要求「燃指供佛」。
  • 網曝遼寧大悲寺斂財千萬 居士修行生活如奴隸
    近日,曾以清修苦行「不捉金錢」而聞名全國的遼寧大悲寺再度被輿論推上風口浪尖,多名網友在多個著名網絡論壇發表文章,質疑大悲寺上下兩院的僧人表面清苦實際奢華,苦修有作秀之嫌,更有網友曝其自稱不捉金錢實則瘋狂斂錢,收受居士大量捐款。而關於大悲寺種種修行方法是否妥當的爭論更是甚囂塵上,支持者與反對者在網上對罵聲四起。
  • 遼寧大悲寺被曝瘋狂斂財千萬 居士修行只為成佛
    而關於大悲寺種種修行方法是否妥當的爭論更是甚囂塵上,支持者與反對者在網上對罵聲四起。  這連串事件背後到底有著怎樣的隱情?  該文還對大悲寺的修行方法如「燃指供佛」、「日中一食」等表示了質疑,網帖還稱:「居士們在師傅的監督下『聽話』、『幹活』,居士們的手機被沒收,無電視、報紙等與外界的信息溝通渠道……正常人是無法理解大悲寺的居士們不愛惜自己的生命而甘願過奴隸般的生活的」。  羊城晚報記者隨後聯繫到此文作者、湖南媒體人士李根,李根表示,該文確為他所寫。
  • 網曝大悲寺瘋狂斂財千萬 居士生活如奴隸(組圖)
    而關於大悲寺種種修行方法是否妥當的爭論更是甚囂塵上,支持者與反對者在網上對罵聲四起。這連串事件背後到底有著怎樣的隱情?羊城晚報記者採訪了本次事件當中多個帖子的當事人,對曾到大悲寺採訪的媒體人士,以及大悲寺下院(道源寺)住持妙融進行了獨家專訪,就此事展開了調查……一石千浪多網帖稱大悲寺「斂財」早在2012年初,就有一篇「海城大悲寺,有點恐怖啊」的網帖發布於某網絡社區,該帖稱寺內妙祥等以「持不捉金錢戒」為幌子,
  • 網曝湖南女子散盡百萬家財身陷遼寧大悲寺/圖
    ,曾以清修苦行「不捉金錢」而聞名全國的遼寧大悲寺再度被輿論推上風口浪尖,多名網友在多個著名網絡論壇發表文章,質疑大悲寺上下兩院的僧人表面清苦實際奢華,苦修有作秀之嫌,更有網友曝其自稱不捉金錢實則瘋狂斂錢,收受居士大量捐款。
  • 直擊:海城大悲寺,為什麼那麼多人說這是真正的修行
    可是總有那麼一些人在下面默默的堅持,比如今天要給大家提到的海城大悲寺,這裡不設功德箱,不搞旅遊,不做買賣經營,這裡的僧人持清規戒律,堅持不商業化。海城大悲寺,坐落於遼寧省海城市一個不起眼的山坳中,這裡沒有名山大川,僅僅只是環境清幽了一些,寺院依傍山勢,寺院也只是初具規模。
  • 少有的人間淨土-遼寧海城大悲寺,讓人感慨:這才是真正的修行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繁衍了各種各樣的文化,佛文化也在其中。在中國這個美麗的國度,寺廟作為佛教建築之一,自然擁有數不勝數的寺廟。目前中國境內最有名的寺廟有白馬寺,少林寺等等。今天方方格說的不是這些失去寺廟原有意義的寺廟,而是真正的一方淨土——遼寧海城大悲寺。
  • 大悲寺苦行修行紀實:嚴持戒律 遠離貪慾(組圖)
    遼寧省大悲寺「苦行僧」採訪紀實 1月20日,記者一行三人走進了坐落在遼寧省海城市毛祁鎮曹家堡子村的大悲寺,開始了兩天的體驗和採訪生活。 這裡沒有雕梁畫棟、金身飾粉,只有灰磚素瓦。大悲寺這座深山廟宇,處處散發著佛香,充滿度化眾人的威嚴。
  • 大悲寺被曝居士生活如奴隸 住持:苦修是需要
    而關於大悲寺種種修行方法是否妥當的爭論更是甚囂塵上,支持者與反對者在網上對罵聲四起。  該文還對大悲寺的修行方法如「燃指供佛」、「日中一食」等表示了質疑,網帖還稱:「正常人是無法理解大悲寺的居士們不愛惜自己的生命而甘願過奴隸般的生活的。」  羊城晚報記者隨後聯繫到此文作者、湖南媒體人士李根,李根表示,該文確為他所寫。  據了解,劉女士的真名叫唐燕飛。
  • 中國「佛系」寺廟,不設門票禁止捐款,僧人凌晨2點起床種地幹活
    大悲寺主持妙祥法師年輕時曾參過軍,後因緣進入佛門,日中一食,嚴格持五戒。剃度後他從山西行腳至蓋縣茅蓬,行程達到3000多裡,最後在甬子峪村深山中用泥土、石棉瓦等搭建簡易房,居住在此閉關修行,期間不斷有敬慕者來請求出家、跟隨修行。2000年,妙祥法師帶弟子僧團應當地政府邀約前往大悲寺新址主持,其佛法戒行成為大悲寺表率。
  • 記者暗訪大悲寺:住持穿百衲衣 僧人終身不摸錢
    香是香客帶來的,不想點燃的話,可以直接放在香爐旁,供人使用。  無功德箱,這是我在參觀了很多廟宇後,第一次看到的有這樣的寺廟。  妙祥法師說:"放功德箱是一種商業行為,大悲寺是純潔的,絕對不許。"  戒律嚴明 僧人不許隨意與香客攀談  大悲寺共分為兩部分,以"禁止香客通行"的牌子為界,上面是廟裡眾僧居住、修行之所,沒有特殊情況,一律不準下來。下面則是前來拜佛的香客參觀部分。  大悲寺的僧人除吃飯從上面下來後,其他時間均在上面進行修行。
  • 我們的戰友一一大悲寺的住持
    海城大悲寺,位於海城市毛祁鎮一山坳中,四面蜿蜒環山,山門前有一放生水庫,環境清幽。建築主體呈灰色主調,青磚灰瓦,沉穩厚重,確實為修行所建。(百科)大悲寺,因其固有的特性,早已譽滿佛界內外。左手食指缺失,據說是早年"燃指供祖」時供給了老祖。)消息傳開,原部隊首長戰友們充滿著好奇,更充滿著敬慕,或單個或組團朝山進香,探望大師。大師謙謙,每每親自熱情接待,並常書贈墨寶。看來戰友之情依然在心!
  • 遼寧海城大悲寺被曝斂財千萬居士如奴隸 寺廟稱是苦修
    而關於大悲寺種種修行方法是否妥當的爭論更是甚囂塵上,支持者與反對者在網上對罵聲四起。大悲寺下院的女居士們在修建寺廟和廟旁的渠道 李根攝  這連串事件背後到底有著怎樣的隱情?  該文還對大悲寺的修行方法如「燃指供佛」、「日中一食」等表示了質疑,網帖還稱:「居士們在師傅的監督下『聽話』、『幹活』,居士們的手機被沒收,無電視、報紙等與外界的信息溝通渠道……正常人是無法理解大悲寺的居士們不愛惜自己的生命而甘願過奴隸般的生活的」。  羊城晚報記者隨後聯繫到此文作者、湖南媒體人士李根,李根表示,該文確為他所寫。
  • 燃二指供佛的著名「詩僧」八指頭陀是湘潭人!
    八指頭陀 八指頭陀,俗名黃讀山,法號寄禪,中華佛教總會首任會長。1877年,他27歲之時,在寧波阿育王寺佛舍利塔前燃二指,並剜臂肉燃燈供佛,自此號「八指頭陀」。其人擅詩詞。 1852年1月3日生於湖南湘潭縣石潭鎮的一個農民家庭裡。父名黃宣杏,母親胡氏。他小時即易感傷。7歲時母親亡故, 11歲時入私塾讀書。
  • 大悲寺被爆居士生活如奴隸:只睡四小時一天只吃一餐
    而關於大悲寺種種修行方法是否妥當的爭論更是甚囂塵上,支持者與反對者在網上對罵聲四起。該文還對大悲寺的修行方法如「燃指供佛」、「日中一食」等表示了質疑,網帖還稱:「正常人是無法理解大悲寺的居士們不愛惜自己的生命而甘願過奴隸般的生活的。」羊城晚報記者隨後聯繫到此文作者、湖南媒體人士李根,李根表示,該文確為他所寫。據了解,劉女士的真名叫唐燕飛。
  • 媒體稱遼寧大悲寺斂財千萬 住持承認接受居士捐款
    近日,曾以清修苦行「不捉金錢」而聞名全國的遼寧大悲寺再度被輿論推上風口浪尖,多名網友在多個著名網絡論壇發表文章,質疑大悲寺上下兩院的僧人表面清苦實際奢華,苦修有作秀之嫌,更有網友曝其自稱不捉金錢實則瘋狂斂錢,收受居士大量捐款。而關於大悲寺種種修行方法是否妥當的爭論更是甚囂塵上,支持者與反對者在網上對罵聲四起。這連串事件背後到底有著怎樣的隱情?
  • 《法華經》10位菩薩之一燃臂供佛的「藥王菩薩」
    一切眾生喜見菩薩立刻進入三昧,將曼陀羅花、摩訶曼陀羅花,及高貴的堅黑栴檀細末布滿虛空,讓它像濃雲般降落在佛身四周。以花香供佛後,菩薩從三昧起身,又想:「用神通力供佛,還不夠虔敬;應該用自己最珍愛的身體來供養,才足以報答佛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