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俠客島
相關閱讀: 有網友爆料稱拼多多員工下班路上猝死 公司尚未予以回應 拼多多23歲女員工加班後離世 同學追憶:曾是校園十佳歌手 拼多多回應員工離世:拼多多從未發布過網傳截圖的「官方回應」 拼多多稱知乎截圖為謠言 知乎回應:身份真實無誤 為其自行刪除 拼多多回應「知乎截圖為真」:系供應商員工所為 上海勞動監察部門:調查拼多多用工情況 員工猝死事件發酵 拼多多周一收盤跌逾6%
【《勞動法》得長牙齒!】拼多多一名22歲員工深夜猝死,引發大家激烈討論。不幸發生的原因還需權威的醫療結論,但背後折射出來網友對無休止加班的激烈聲討,值得深思。網友們呼籲《勞動法》的嚴格實施,保護所有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前年「996.ICU」引爆網絡的時候,有條熱評這麼說:「我討厭996,卻又是它的踐行者,這就是人生嗎?」最近的熱詞比如「福報」「內卷」「社畜」「打工人」等等,都跟生活工作壓力有關,透露出大家面對現實的無能為力,只能轉而自嘲。導致這種情緒的,加班不是全部因素,但一定是主要因素之一。
我們要承認,中國社會的快速發展有很大一部分是加班加出來的。但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人的需求也不同。以前甩窮帽謀趕超,大家主動放棄休息,那是勤勞奉獻。但在新的發展階段,純靠勞動力等要素玩命投入已不可持續。大家願意為更美好的生活而奮鬥,但奮鬥不意味著犧牲勞動權益,更不意味著犧牲個人健康。
那些時刻讓員工「996」的企業,表面看是提倡「奮鬥」,實質是對勞動者權益的漠視,把勞動者異化成無休無止的機器。更別說因長期超額勞動導致的身體亞健康、慢性病和心理問題了。
記住,資本逐利是天性,但絕不能把逐利視作天然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