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理工學子舉辦「探訪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華夏文明」志願活動

2020-12-09 龍虎網

您的位置:龍虎網 &gt新聞中心 > 南京新聞 >

南理工學子舉辦「探訪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華夏文明」志願活動

2020-12-05 18:01:59

龍虎網訊(通訊員 王青)為傳遞志願精神,增進大學生對非遺的接觸了解,12月5號「國際志願者日」下午,南京理工大學智慧財產權保護志願者協會前往南京市民俗博物館,舉辦「探訪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華夏文明」志願者活動。智慧財產權保護志願者協會指導老師鎖福濤、協會會長何清廉及社團骨幹成員參加本次活動。

首先,同學們集中有序參觀了民俗博物館內金陵工巧展演廳,由智慧財產權保護志願者協會招募的5名志願者對展廳內陳列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講解;接著,全體同學分組分別抵達絨花、微雕、木雕、剪紙、根雕和布藝等六種非遺工藝工作室,進行重點參觀環節。這一環節中,非遺傳承人向同學們詳細介紹並現場製作工藝品,同學們紛紛表示:「在近距離觀看工藝品的製作過程中,能夠更深刻體會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獨特魅力,感受到其深邃文化。」

活動最後,知協成員向非遺傳承人發放智慧財產權宣傳冊,普及智慧財產權與非遺保護相關知識。大家就非遺傳承現狀、非遺融入市場經濟發展等問題與非遺傳承人進行了深入交流。鎖福濤老師講解了非遺與智慧財產權的相關知識,並充分肯定了此次活動的意義。

校方表示,本次「探訪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華夏文明」志願活動在12月5日當天舉行,希望同學們在學習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獨特魅力的同時,不忘弘揚志願者精神,強化社會責任和服務意識,為智慧財產權強國建設貢獻青春力量。

來源:龍虎網  編輯:杭程

版權聲明:

凡文章來源為"龍虎網"的稿件,均為龍虎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龍虎網",並保留"龍虎網"的電頭。

相關焦點

  • 【新時代文明實踐在乾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乾州大地得到傳承
    乾縣作為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文化縣城,擁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全縣已調查整理建檔16個門類219個項目。其中國家級非遺項目1個,省級非遺項目5個,市級項目非遺11個,縣級非遺項目82個。乾縣弦板腔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蛟龍轉鼓、乾州四寶製作技藝、乾州布玩具、唐三彩燒制技藝等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 文明實踐 | 感受非遺魅力,傳承文化經典!我市舉辦普寧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普寧英歌)圖片展
    文明實踐 | 感受非遺魅力,傳承文化經典!我市舉辦普寧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普寧英歌)圖片展 普寧電視臺 普寧電視臺微信號 PNTV-GD 功能介紹 普寧電視臺 收錄於話題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營造保護文化遺產的良好氛圍,我市技能培訓志願服務隊於9月14日至20日在市文化館新時代文明實踐所三樓西展廳舉辦普寧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普寧英歌)圖片展。
  • 【文明實踐快報-1846期】山東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體驗中心成功舉辦「漢風古韻·月滿中秋」活動
    青島市社科普及教育基地——山東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體驗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位於青島西海岸新區城市陽臺景區,立足於優秀傳統文化,秉承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文明實踐,精神加油,人文關懷"的定位和指導思想,以"文化傳承,志願服務"為宗旨,堅持寓教於樂、創新優秀文化,引導新區人民群眾堅定理想信念、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崇德向善,搞好社會文明建設
  • 西安舉辦青年臺胞非物質文化遺產探究與體驗活動
    華夏經緯網9月8日訊:為提升臺胞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增進臺胞文化認同,凝聚人心,促進臺胞深度融入西安,9月4日,由西安市臺辦、西安市碑林區文化和旅遊體育局主辦,碑林區文化館、碑林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西安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承辦的「青年臺胞非物質文化遺產探究與體驗活動」成功舉辦。我市青年臺胞一行25人參加活動,開啟非遺體驗之旅。
  • 秀英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培訓活動在石山鎮舉辦
    人民網訊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關於文化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紮實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海南八音"的傳承和發展意識,並熱烈慶祝海南省建省辦特區30周年。4月15日上午,2018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培訓慶祝海南建省辦特區30周年系列活動之二在石山鎮文化站舉行。
  • 探訪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現狀
    本報「走基層」小分隊剛剛從湖南邵陽市隆回縣、懷化市通道侗族自治縣,安徽安慶市、黃山市歙縣等地回來,對於當地在生產中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狀進行了探訪調研。    今天,本報5版推出《在鄉風民俗間頑強生存——手工技藝性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現狀考察》,向讀者呈現灘頭年畫、通道侗錦、徽墨歙硯的傳承保護現狀,敬請關注!
  • 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校園傳承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世代相傳的文明積澱,是文化基因的生命記憶。物換星移。隨著時代的變遷,「見人見物見生活」的非遺保護目標,成了非遺傳承的首要挑戰。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傳承發展我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日前,2019-2021年度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傳承基地和傳播基地名單公布,在127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基地中,我省部分高等院校、中小學入選。集納莘莘學子,又擁有豐富的文化學術資源,學校特別是高校,在非遺的傳承和傳播中擔當起特殊使命,為培養更多更年輕的非遺傳承人,做出積極貢獻。
  • 非物質文化遺產!咱運河人的「文化傳承」!
    2017年我區明式家具、彧元堂拓片、古字書藝、義昌永冬菜入選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入選量居全省縣市區級首位。劈掛拳劈掛拳是我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明清時期劈掛拳在滄州一帶已廣為流傳。至今拳理、拳法傳承有序。
  • 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元節——華夏民族文化孝道的傳承
    民間俗稱「鬼節」,它的重要性在於祭祀/傳承,中華民族文化永遠不斷的「孝道」。華夏民族文化就是以弘揚華夏民族文化為宗旨,充分發揚56個民族傳統文化的價值,將文化藏品引入資本市場,連接網際網路,構建線上文化產權類證券化交易的新穎模式,讓更多的人在感受到民族傳統文化價值的同時也能增加自己的財富收益。中元節作為中國傳統的四大祭祖節日,您真的了解嗎?華夏民族文化帶你深入看中元節。
  • 乾縣非遺文化志願服務項目引領文明實踐新風尚
    日前,中央文明辦在貴州舉辦的文明實踐志願服務工作培訓班上(西部地區),就西部十七省的案例、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項目進行了集中展示交流。其中,陝西省鹹陽市乾縣乾州「蛟龍轉鼓」非遺文化傳承志願服務項目入選。圖為陝西鹹陽乾縣乾州「蛟龍轉鼓」非遺文化傳承志願服務項目入選全國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項目展示交流。2009年乾州「蛟龍轉鼓」被列入首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乾州「蛟龍轉鼓」屬於明代嘉靖年間的宮廷樂舞,據當地的《梁氏族譜》記載,乾縣王村鎮的梁氏家族在第七代出了一個宦官梁忠,他在宮廷裡學會了朝賀樂舞和轉鼓藝術。
  • 陝西乾縣非遺文化志願服務項目引領文明實踐新風尚
    日前,中央文明辦在貴州舉辦的文明實踐志願服務工作培訓班上(西部地區),就西部十七省的案例、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項目進行了集中展示交流。其中,陝西省鹹陽市乾縣乾州「蛟龍轉鼓」非遺文化傳承志願服務項目入選。
  • 桂溪街道組織居民學習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琴
    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吸引更多的人投身到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中,以實際行動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切實打通宣傳群眾、引導群眾、服務群眾和動員群眾參與的「最後一公裡」,由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高新區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成都古琴文化學會、桂溪街道鍾書閣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承辦的「天府琴韻代代傳——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琴走進桂溪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
  • 預告 | 「天府琴韻代代傳」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琴走進都江堰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
    以其清微淡遠,中正平和的審美承載華夏民族三千年的智慧文明。8月13日下午,「天府琴韻代代傳」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琴將走進這個富有時代傳承意義的都江堰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在岷江水中聆聽傳承的天府聲音吧!
  • 遼寧非物質文化遺產走進川南
    根據文化和旅遊部、中央文明辦《2020年文化和旅遊志願服務工作方案》要求和遼寧省文化和旅遊廳安排部署,11月10日、11日,遼寧省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選調了遼西木偶戲、阜新瑪瑙雕、核雕、烙畫藝術、指畫藝術、傳統木版年畫、
  • 興安盟舉辦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班
    為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隊伍建設,傳統工藝振興工作水平,推動興安盟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7月6日,興安盟舉辦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班,全盟非遺代表性項目的各級代表性傳承人和相關從業人員近70名學員參加培訓。
  • 永平縣舉辦2020年非物質文化遺產「進社區」宣傳展示活動
    10月10日,縣文化和旅遊局在永平縣非遺產品展示中心(彝族龍竹酒製作技藝傳習所)組織舉辦以「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為主題的永平縣2020年非物質文化遺產「進社區」宣傳展示活動。 來自縣文化館、永平彝族打歌非遺傳習所、永平傈僳族打歌非遺傳習所的職業演員和群眾演員共同為現場觀眾表演彝族舞蹈《惹麥惹俚》、苗族舞蹈《博南苗韻》、彝族原生態《宰羊調》以及傈僳族打歌、傈僳族酒歌等11個極具地方民族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文藝節目
  • 子洲縣文旅局舉辦《非物質文化遺產擀氈》技藝展示活動
    9月17日,縣文旅局舉辦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子洲擀氈技藝展示活動,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白萬祥出席活動,縣文旅局局長高傑峰、副局長路雄、王飛以及相關負責人參加活動。活動由文旅局主辦,文化館、老年體育協會承辦。,他六十年代就隨同父輩走鄉串戶擀氈,傳承擀氈五十餘年。
  • 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攜三蓮辦藝術品公益拍賣活動
    ——83版「白龍馬」現身新聞發布會9月19日下午,由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主辦,杭州三蓮藝術品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承辦的「喚醒民族驚魂 傳承華夏文明——當代藝術家原創作品公益拍賣活動新聞發布會」在浙江省新聞發布廳舉辦。
  • 第三屆深圳非物質文化遺產周寶安系列文化活動開幕
    ,以古建築與非遺相結合的方式集中展示寶安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就是為了傳承與弘揚寶安非遺文化,助推文物古建築的保護與傳承、活化與利用。在「雙區」建設過程中,積極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寶安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大家義不容辭的使命與擔當。
  •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在身邊 文明共傳承
    非物質文化遺產既是歷史發展的見證,又是珍貴的、具有重要價值的文化資源,是國家、民族文化軟實力的重要資源和寶庫。非物質文化遺產對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遞社會文明新風尚有著重要作用,是推動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效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