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高校探「校企協同育人」:建築模型課程外出接受「檢閱」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日前,持續半個月的蘭州財經大學藝術學院《建築模型製作與工藝》課程成果展展出。 魏建軍 攝

中新網蘭州12月24日電 (記者 魏建軍 高瑩)「通過對傳統古建的了解和感受,體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建立文化自信。」蘭州財經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牛勇說,這是首次將建築模型課程展從學校拿出來,是深化校企協同育人培養模式具體的一個實踐探索。

此次該校舉辦的建築模型課程展共有古建模型作品30餘件,作品題材包括中國各歷史時期傳統建築、傳統民居、上海民國時期老建築,以及東亞及東南亞傳統建築等,於12月20日至明年1月3日在「甘肅大劇院九周年暨2020國潮文化節」活動中展出。

圖為該校學生介紹古建模型。 魏建軍 攝

《建築模型製作與工藝》是該校藝術學院環境設計專業開設的核心基礎課程,本次展覽是優秀教學成果的實踐展示,建築模型訓練展開立體思維,用材料作語言,以工藝為精神,以模型的微觀視野解讀大時代,是探索歷史文化藝術的新角度。

牛勇說,這些作品的完成歷時兩個多月,凝結了60位同學的智慧和汗水,體現了同學們對傳統古建的認識和理解,啟發了同學們懷揣敬畏之心,領會工匠精神內涵,外化於行的內在動力。

該校學生袁浩鳴和同學用2個月完成的孔廟三大主體建築之一曲阜奎文閣,建築分為三層,他介紹說,專門設計了剖面,主要展現內部結構的完整性,可以直觀地看到建築內部,這樣對古代建築的理解就更加深刻。

圖為該校學生講述《夜上海》民居設計製作理念。 魏建軍 攝

在展臺一角,該校環境設計專業18級二班全體同學歷時一個月完成的《夜上海》建築模型作品,以民國時期上海建築為藍本,「復原」了國民大劇院、百樂門、人民郵電以及茶館、商行、公館、民居等極具時代特色的地域建築。

「這裡是十裡洋場煙花地,風雲際會上海灘的時光縮影。」蘭州財經大學藝術學院公共藝術系講師賈雯婷說,同學們對民國時期的建築很感興趣,老上海又是近代中國史不得不提的一筆,他們用建築模型的方式表達時代風情,重溫屬於那個年代的城市記憶。

牛勇表示,校企合作協同育人,外出展現教學成果,接受社會檢閱「評頭論足」,將不同意見反饋至教學,不斷提升教學質量。這既是面向社會宣傳傳統文化的一個平臺,也是高校服務社會功能的具體體現,推動產教深度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完)

相關焦點

  • 武漢之行,第三屆中國房地產校企協同育人創新峰會圓滿召開...
    校企協同育人創新峰會 /2020.12.06由中國房地產業協會指導,中國建設教育協會主辦,房教中國承辦的第三屆中國房地產校企協同育人創新峰會在武漢隆重召開,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突襲了武漢。中國建設教育協會副秘書長趙研先生致辭學術界、產業界的各方代表人物,知名高校、品牌房企、研究機構等等,各位新老朋友在這特殊的2020年底,飽含對教育公益與社會責任的高度熱情,為房地產行業的校企協同、產教融合高舉旗幟
  • 大愛培植匠心 校企協同育人
    校企協同提供專業支撐釀造好吃有營養的課程2019年9月,福建省首家校園E銀行在廈門城院正式營業。銀行內設有STM智慧櫃員機、ATM自助設備、金融體驗機等,是傳統銀行服務和智能科技的有機結合。此次E銀行的正式開業,是學校進一步開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又一項創新成果,將學校的專業建設、學生的實訓實操與企業的真實業務無縫對接起來,這正是學院人才培養的秘訣之一,就是校企聯手,釀造「好吃有營養的課程」。
  • 蘭州大學:圈層效應構建協同育人體系
    這是近日出現在蘭州大學「課程思政」示範課程講課比賽決賽現場上的一幕。近年來,蘭州大學以立德樹人為目標,以課堂教學為渠道,以價值引導為核心,以知識技能為載體,以言傳身教為示範,要求各專業教師將更多育人元素融入課堂教學全過程,促進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相融合。
  • 杭電與華為共建協同育人基地 著眼人工智慧等課程開發
    圖為朱澤飛與鄧泰華代表校企雙方進行揭牌儀式 彭博 攝中新網杭州10月15日電(記者 謝盼盼)10月15日,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華為「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合作協議的籤約儀式在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簡稱「杭電」)舉行。
  • 千人百校50家標杆房企齊聚華師,助力「產學合作,協同育人」新發展
    12月5至6日,第十二屆全國大學生房地產策劃大賽全國總決賽暨第三屆中國房地產校企協同育人創新峰會在我校南湖綜合樓成功舉行。;在現場開展校企論壇,共話校企協同育人、促進產學一體化的新機遇。
  • 校企合作!焦大與國隆科技籤訂「雙元育人」戰略協議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成安林9月18日,焦作大學與國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隆科技)共同籤署「雙元育人」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搭建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新平臺,在合作辦學、共建專業、共建實習實訓基地等多個方面,實現育人合作,促進教育與產業的深度融合。
  • 浙江海洋大學獲教育部2017年第一批「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立項
    浙江海洋大學獲教育部2017年第一批「產學合作協同育人http://www.huaue.com  2017年8月23日  來源:浙江海洋大學   近日,教育部發布《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關於公布有關企業支持的2017年第一批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立項名單的函
  • 華東理工大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
    12月7日,華東理工大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籤約儀式在徐匯校區逸夫樓舉行,我校副校長王慧鋒和華為上海研究所所長董慶陽分别致辭。華為雲與計算BG高校科研與人才發展部部長曾偉勝、華為上海研究所相關領導,我校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書記侍洪波、教務處及信息辦負責人、相關學院教學副院長,以及參與「智能基座」課程共建的教師一同出席了籤約儀式。
  • 產教融合協同育人,達內與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共建達內信息工程學院
    「產教結合、協同育人」是是高等教育支撐產業轉型升級、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產融融合協同育人,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路標和航向。近日,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達內信息工程學院籤約揭牌暨達內校企班開班典禮隆重舉行。
  • 金石興機器人獲得教育部2018年第一批「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
    日前,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公布了2018年第一批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申報指南的相關文件,武漢金石興機器人17項產學合作項目順利入圍。作為國內布局智能製造領域前沿方向的教育教學服務提供商,武漢金石興機器人充分發揮校企合作紐帶作用,推進教育領域產教融合。在本次教育部公布的批次中,武漢金石興機器人申報的新工科建設項目、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項目、師資培訓、實踐條件和實踐基地建設項目四大類共計17個項目審議通過。
  • 華清遠見教育部高教司2020第一批「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申報指南
    在堅持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講求實效的原則下,助力高校教育教學改革,深入推動校企雙方產學合作,協同育人,真正做到校企協同、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合作共贏! 建設目標 在教育部高教司指導下,開展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包括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項目、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項目、師資培訓項目、實踐條件和實踐基地建設項目四大類,紮實推動高校人才培養改革。
  • 河海大學著力構建專業學位研究生校企協同培養長效機制
    河海大學著力構建專業學位研究生校企協同培養長效機制 2019-11-07 來源:河海大學   河海大學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緊密圍繞社會需求,基於「重基礎
  • 高校課程如何鑄魂育人?專家學者這樣說
    首屆全國高校課程育人高端論壇現場(學校供圖) 人民網北京1月2日電(李依環 王婧寧)日前,首屆全國高校課程育人高端論壇在北京召開,來自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高校的專家、學者就大學課程如何發揮育人功能展開熱烈討論。
  • 上海交通大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
    12月7日,上海交通大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合作籤約儀式在閔行校區舉行。常務副校長丁奎嶺、副教務長吳靜怡、學生創新中心主任陳江平,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鄭葉來、華為上海研究所所長董慶陽、華為雲與計算BG高校科研與人才發展部部長曾偉勝等出席儀式。
  • 課程思政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育人功能
    這一目標的實現依賴於高校所有學科與課程的共同作用,要求高校以育人為核心,建立一體化的課程體系,整合學科資源,提升育人合力。  其次是「思想價值引領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係到高校培養什麼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的根本問題,也是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後繼有人的重大政治任務和戰略工程。
  • 高校思政教育協同育人機制的建構
    我們應從夯實協同育人素養基礎、優化協同育人運行調節、健全協同育人評估激勵體制三個方面入手,構建研究生導師與輔導員協同育人機制,全面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關鍵詞】高校思政 協同育人 運行調節 評估激勵【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研究生導師和輔導員協同育人,就是以培養德業雙修、又紅又專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目標,藉助一定的平臺載體相互協調、相互影響、整體施教、同向同行,共同完成立德樹人職責的過程,是應對國家對人才培養新要求、新標準的必然選擇。
  • 大漢國際工匠院入選2019教育部第二批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企業
    △大會現場本次會議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導,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專家組主辦,北京理工大學、高等教育出版社、慧科集團承辦,中教全媒體協辦。會議吸引了來自全國近400所高校、300多家企業的1200名左右代表參會。大漢國際工匠院成功入選2019教育部第二批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企業,並受邀作項目匯報。
  • 「產學研」齊發力 走活人才培養這盤棋——聚焦南京工程學院校企...
    隨著人才培養新目標的確立,「產學研」三者相互滋養、相互支撐的協同育人發展藍圖躍然而出。——構建多類、多元共建平臺,支撐校企協同育人學校以促進和增強「科研與教學相互支撐、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校內與企業高度互補、創新與創業有機協同」為主要目標,建立了多類別、多元協同的教學改革支撐平臺。根據校企雙方在人才培養中的合作深度,學校建有資源共建、實踐教育、專業建設三類向下覆蓋的校企共建平臺。
  • 魯爾物聯攜手山西師範大學,樹立安全物聯網協同育人品牌
    12月2日,杭州魯爾物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魯爾物聯)與山西師範大學(以下簡稱山西師大)籤署校企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安全物聯網學科建設、智慧安全研究院建設和幹部職工雙向掛職交流等方面展開合作。籤約儀式上,魯爾物聯創始人、總裁胡輝博士與山西師大黨委副書記、校長楊軍代表企校雙方籤訂合作協議。
  • 美英兩國多方協同育人中的政府作為及典型模式研究
    多方協同育人的目標在於通過協同機制促進政府、高校、企業、科研院所、行業協會以及國際高等教育機構等組織之間的深度合作,實現科研資源和教學資源的有效整合,形成不同類型的人才培養載體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同時提升企業技術水平和核心競爭力,提高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的科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