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五十八章中說:「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就是告訴大家,福和禍並不是絕對的,他們是相互依存的關係,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我們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不知道下一個是幸福還是災難。
邪的可以轉正,惡的可以轉為善,壞事也可以變為好事。當我們人生遇到不順時,應該怎麼辦呢,如何才能將「禍事變成福氣」,早日走出困境?其中的關鍵就是心態的調整和改變!《道德經》裡說過:人到中年事業還沒有起色,牢記這3句話,好運自然回來 。
1、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這句話就是告訴我們溝通的重要性。一般來說成功人士成功的秘訣就是:跟別人的說話溝通的時候,更多的時候是在傾聽,從不隨意發表自己的意見,始終遵循沉默是金的人生準則。
因為你在大家都還不了解,不熟悉的情況下,貿然把自己的想法公之於眾,就很有可能給自己招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會對自己以後的發展造成阻礙。
2、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意思就是說,累積滿盈,不如及時停止;銳氣如果太盛,就不能長久保持;家裡的金山銀山,沒有人能夠守得住;有財富又驕傲,就會為自己埋下禍根;功成身退,才合乎天道。
世間萬物,都逃不過這個定律,如果你想守得住財富,就會出現富不過三代的情況;如果你想保住權力,其實新生一代早就等不及了。《道德經》提醒我們要虛,虛才能容納一切,不至於給自己招來仇怨。
3、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雖然實踐證明「大力出奇蹟」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是如果一直使用這種方式,就會出現事倍功半的後果。其實有力者和強者之間的距離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其實就是說,如果你以自己為目標,不斷提升自己,你怎麼能倒退?你的人生不就成了活得越久,你就越強?
人生低谷不是別人決定的,他認為的低谷,你可以認為不是,但是這個時候有更大的上升空間。一個人有光的時候,最好不要炫耀,有光就是時候自己充滿力量。
讀《道德經》讓我們發現,看似柔弱實則有巨大生命力。希望大家都能擺正自己的位置,找到合適的伴侶。讀《道德經》,感悟中華文明的情感教化,男女彼此理解尊重方是人間大道。
學習道德經,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重新梳理自己的思維方式,提升自己人生的領導力,任何一個認真對待生活的人都應該讀一讀道德經,「一以貫之」,每一個人都應該做自己的領導者。
南懷瑾先生曾經說過: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老子在《道德經》中的最後的收筆之言:「聖人之道,為而不爭」,頓時才恍然大悟!巧言令色其實並不是真正的才能,忍辱不辯才是人生修養的最高境界。」
讀會道德經能讓你更好地掌控人生道路中遇到的各種各樣的難題,字字珠璣。讀道德經的時候,是你跟自己和解,更是了解自己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