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家譜|完美極致的家譜修繕選擇

2020-12-04 好家風學堂

亂世藏黃金,盛世修家譜,傳承優良家風,延續家族輝煌,學先人美德與精神,拓啟激勵後人。促進中華譜牒文化發展,傳承中華文明好家風!家譜,是以特殊的形式記載家族家訓、世系和事跡的歷史圖籍,其價值和意義十分重要,若沒有家譜,後輩或不明祖宗,三代之後世系無以傳承、好家風無以繼承。

家風正則民風淳,民風淳則社稷安。家風是一個漫長的言傳身教的過程,好的家風,需要一個家庭一代人、乃至數代人日積月累的文化沉澱才能形成好的家風!教給子女的是優良品質,傳給後代的是精神力量。有家風的薰陶,有家訓的指引,有家規的約束,在人生的路上,我們才會風雨無阻,一路順利前行。可見家譜中的家訓、家風之重要性。

傳統修譜現狀及華人家譜修譜系統特點介紹

傳統修譜現狀:

一、 目前市場90%還是傳統的修譜方法或半手工修譜方法,市場剛需巨 大,5000人口修譜3年6年不能完成修繕;

二、傳統數據採集、錄入、排版3次成譜,半手工最低要採集錄入 2次,還需通過1次、2次、3次校譜;

三、 傳統修譜準確率不高,錯誤,遺漏等問題,修改不方便;

四、 浪費大量的時間、人力、物力;

五、 不符合網際網路大數據區塊鏈技術發展節約、便捷、準確、有效的 趨勢,家庭照片、視屏、資料管理不適合傳統家譜的發展;

華人家譜修譜系統特點:

華人家譜是全國第一家,目前唯一一次成譜APP軟體系統,其特點體現四個方面:快,易,準,省

一、【快】5到8年時間節省90%以上的時間;

二、【易】簡單,方便,手機操作,人人易學;

三、【準】一次成型,準確無誤,錄入者自行校對,近代信息採集準確率高達99%以上,減少爭議紛爭;

四、【省】節省90%以上時間;減少90%以上人員,節省大量成本;

五、【適】實時更新家庭人口新增、嫁娶數據,進行每個家庭的家風、 家訓、家規、家禮家儀規範;對現代家庭照片、視屏、資料等分類、 分時間、分場景儲存及查閱,符合新時期家庭教育及資料管理。

華人家譜是一次網際網路時代的修譜工作革命,一次錄入系統,後代不再需要傳統修譜機構及方法,每個支系族譜、每個家庭家譜只需更新數據,即生成電子家譜,或製作紙質家譜。

2019年7月6日(農曆六月初六),中華譜志文化研究會聯合華人家譜共同舉辦第五屆中華曬譜節暨好家風交流會。中華譜志文化研究會連續四年舉辦「曬譜大會」。在全國都頗具影響。本次曬譜會由華人家譜策劃以「好家風、興家業、曬家譜」為主題的新形勢曬譜會。

中華譜志文化研究會是由有志於中華譜志文化(包括家譜族譜、地方史志、行業志企業志、校志、人物誌、年鑑年譜)事業的專家、學者和從事傳統文化研究實踐的各級各類工作者自願結合併依法登記成立的全國性民間文化學術團體,接受中國近現代史史料學學會領導、掛靠溫州大學人文學院姓氏文化研究中心,是發展中國傳統文化事業的重要社會力量,下設中國譜牒學家協會、中國方志學家協會兩個二級專業協會。

大會在莊嚴肅穆的國歌聲中拉開帷幕。中華譜志文化研究會會長李生觀老師、中華譜志文化研究會執行會長李文通老師、中華譜志文化研究會秘書長李思德老師、遵義市紅花崗區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陸昌友先生、遵義市紅花崗區文聯主席鍾明先生、中國周易學會貴州分會博易先生、千凡文化塗曜輝先生、貴州茅臺酒廠(集團)保健酒業公司華盛名酒副董事長陳銳先生、華盛名酒營銷副總經理李紹強先生、華盛名酒銷售經理猶名雄先生,應邀參加本次活動。深切感受到了曬譜節的文化魅力。

本次曬譜會熱鬧紛呈,近百本誕生於不同年代的優質譜書在本次曬譜節上亮相,其中不乏飽經風霜,異常珍貴的老譜,讓人感受到其中的底蘊深厚,古樸的家風傳承!

本次曬譜會共評出一,二,三等獎。華人家譜曬出的「賴氏族譜」喜獲一等獎、華人家庭檔案館榮獲三等獎。

中華譜志文化研究會與華人家譜聯合成立「華人家譜學院」「家文化研究中心」。中華譜志文化研究會會長李生觀、中華譜志文化研究會執行會長、華人家譜董事長李文通為華人家譜學院揭牌。李文通先生受中華譜志文化研究會委託制定。2019-2020年中華譜志文化研究會工作計劃。李總講到,發展譜志文化是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偉大事業。接下來譜志會將譜志文化推廣落在實處,隨時隨地的傳播優良家風、家文化。成立家譜學院,將修譜師培訓常態化,讓每個宗親會修繕的譜書,都達到,或超過皇帝家譜一樣規範專業、完美的編撰、製作與裝訂。

李生觀、李文通先生為華人家譜學院揭牌
李文通先生講解課程大綱

華人家譜修譜師培訓班課程大綱

1、重塑家譜現代生活中的價值:打造孔子家訓、錢氏家訓、曾氏家訓、朱子家訓具有相當文化傳承價值的譜書;

2、學習家譜編撰標準及案列,確保譜書規劃/凡列撰寫的完整性、前瞻性、延續性;譜序字輩的完整性、規範性;

3、學習編寫家譜的格式要求及要點,學百家之長打造皇帝家譜一樣精細化的設計、做工、視覺優雅內涵的譜書;

4、學習修譜方案的策劃及落地;

5、學習修譜團隊的建立、職責分工、團隊管理、進度管理;

6、學習修譜流程的標準化,透明化的財務軟體系統管理;

7、學習解決修譜四大難點,學習使用家譜大數據工具進行近代數據採集、校準,避免近代數據的錯漏;

8、學習使用家譜大數據工具保存,下一輪10年後修譜只需更新數據即可校稿、印刷。

華人家譜獲獎的《賴氏族譜》三冊是通過華人家譜修譜師系統端,從收集資料,錄入老譜,譜書編排,譜書校對,譜書印刷出版,歷時64天,共完成了13個支系,36萬人的修譜工作。

華人家譜再接再厲、更嚴苛的要求自己,更系統化,全面化的修繕家譜族譜。時至2020(庚子)年華人家譜已幫助30多個姓氏、49個國家、修繕完畢280+部譜書,華人家譜已成為貴州省重點大數據企業,省科技重點入庫項目,得到多個國家一級社團、中國近現代史料學會、東方文化研究會、中華譜志文化研究會、中國國際文化傳播中心等機構大力支持!

華人家譜是全國第一家、目前唯一一次成譜的APP軟體系統,更極致、更完美的修繕家譜、族譜:

1、準確性:移動端由個人下載APP按錄入家譜要求規範錄入自己家庭 (自己、夫妻、子女、父母、爺爺、奶奶 ....)信息,個人自行校準家庭信息,現代數據採集準確率達到100%,減少修譜錯漏導致的紛爭。

2、快捷性:通過個人下載APP按錄入家譜要求規範錄入自己家庭信息, 系統推薦各種紙質印刷排版格式。減少挨家串戶採集數據、輸入電腦、 印刷排版、1、2、3次校準的時間,綜合節省總體時間90%以上。

3、經濟性:通過個人下載APP按錄入家譜要求規範錄入自己家庭信息, 系統推薦各種紙質印刷排版格式。減少挨家串戶採集數據、輸入電腦、 印刷排版、1、2、3次校準的時間,綜合節省90%採集數據成本。

4、方便性:人人參與錄入數據,將過去修譜機構功能系統化,只要會用手機打字、保存、選取格式即可修成家譜。

5、延續性:一次錄入譜序及家庭數據進入修譜APP,後續均不用修譜機構組織修譜。家庭、家族更新數據即可完成大數據家譜,以及紙質家譜製作;

6、權威性:所有尋根世系考證均以規範的體系制度、權威的機構。(例:錫伯族有錫伯族文化公益基金的支持、及時信息的分享,給全球錫伯族各宗親支系互通共享。)

7、完整性:充分體現大型宗譜、通譜的特色,資料收集做到全面、規範、準確、經典。

8、可讀性:體例合理,文風簡約,能受廣大譜者的歡迎。

9、珍藏性:印刷版在裝幀與設計方面做到具有珍藏價值。

華人家譜嚴謹修繕家譜、族譜,旨在踐行中華傳統文化的復興,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相關焦點

  • 美國猶他家譜學會欲建立全球華人家譜資料庫
    ,在多年努力之下,已建立當今全球最大、最完整的華人族譜資料庫,目前正在著手建立全世界華人家譜目錄,讓所有華人均能夠溯本尋根,並建立自己家族的歷史。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來自美國猶他州鹽湖城家譜圖書館的服務員李行遠,9月11日在達拉斯演講指出,猶他家譜學會創立於1894年,鹽湖城家譜圖書館則是學會旗下的總館,並在世界各地有4000多個家譜中心,其中散居美國各地的家譜中心就有2000多個,等於是鹽湖城家譜圖書館的分館。    李行遠表示,家譜是上天給我們的特殊禮物,而華人的家譜更是如同中國歷史一樣久遠。
  • 華人家譜|恭賀第五屆曬譜節暨好家風交流會圓滿成功
    本次曬譜會由華人家譜策劃以「好家風·興家業·曬家譜」為主題的新形勢曬譜會。/修譜師研修班第一期開班以來,平均每月開課一次,人數從10餘人/期,到100多人/期不等,今年上半年,華人家譜與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設立家譜研究中心,與中華譜志文化研究會共同揭牌華人家文化研究中心,華人家譜學院,將更好推動譜牒文化向前發展。
  • 李思德:對半人生,我更鍾愛後半生|華人家譜·名人堂
    修李家譜,修華人譜,因為有家才有國。只有人們知道根在哪兒了,同一宗族的人才會團結起來,共同遵循家族的家訓家規,一起傳揚宗族的家風家教。」同年,他與華人家譜董事長李文通結緣,他開始用華人家譜APP修譜。與之前傳統修譜的方法相比,他表示:「用華人家譜軟體修譜和我之前的修譜方式完全不一樣,輕鬆多了,我覺得它有幾個特點:第一,可修改性,如果錄入信息有誤,可以隨時隨地的修改,不用再去一疊一疊翻閱家譜去修改;第二,易學性,像我之前怎麼上網都不知道,後來他們教我使用,我一學就會了,非常簡單;第三,收藏性,因為時代變遷或是一些人為的破壞,可能導致修好的族譜面臨失傳或是斷代,現在的話就不用擔心了,只要一部手機,一個帳號
  • 喜訊:中國近現代史學會聯合華人家譜共建家文化研究中心
    近日,貴州華人家譜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收悉中國近現代史史料學會關於共建華人家文化研究中心的批文。這是繼中華譜志文化研究會之後又一國家級學術研究機構聯手華人家譜共建家文化研究機構。華人家文化研究中心聯合中國近代史史料學會合辦運營該中心, 旨在建立華人姓氏大數據。將珍藏的老譜通過網際網路+大數據的形式傳承給後代。向青年一代普及家譜文化,向全球華人推廣中華傳統文化。經中國近現代史史料學會研究決定,任命華人家譜董事長李文通先生為華人家譜研究會主任,執行董事翟瑾女士為研究會副主任。
  • 家文化博物館呼之欲出丨貴州華人家譜與中華善德網聯手打造
    籤約現場 左邊為華人家譜CFO王彭先生100集(百家姓)文化紀錄片由中國國家文化傳播中心指導,中華善德網正式啟動項目後,貴州華人家譜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通過前期考察,決定利用自身優勢與中華善德網項目合作
  • 《中國家譜總目》出版 華人尋根有了完整路線圖
    新華網上海7月14日專電(記者張建松)備受海內外關注的一項浩大文化工程——《中國家譜總目》,經過上海圖書館長達九年的編纂,14日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正式出版。《中國家譜總目》首次將全世界範圍內的中國家譜彙編成目,為全球華人尋根問祖提供了一份完整「路線圖」。
  • 美全球最大的華人家譜中心開通中文查詢系統
    中新網4月10日電 最近,赫赫有名的猶他州鹽湖城家譜圖書館開闢中文製作家譜的網站和中文信息庫,不少的華人家譜,已經載入這座家譜圖書館,供世界各地的華人尋根問祖。  據美國當地華文媒體報導,位於鹽湖城中心的家譜圖書館總館,是全球最大的家譜查詢中心,每年數以百萬的人從世界各地來到這裡,探詢自己的身世和祖先。
  • 區塊鏈家譜-家譜鏈是做什麼的
    家譜主要記載著一個家族的世代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跡,一直以來傳統的家譜大多以紙質書籍為記載媒介,至今有許多地方依然保留著這一傳統,經過時代的變遷動亂,能完整保存下來的微乎其微,要麼字跡模糊不清,要麼部分流失導致很多信息出現斷層現象。
  • 從《項脊軒志》到《家譜記》:傳承千年的家譜文化逐漸隱退
    這對於歷史學、人口學、民俗學方面的研究都有著重大的幫助,所以說修繕家譜是一個家族的頭等大事,而這也關乎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承。明辨世系,凝聚血親哲學上有我是誰,我從哪裡來的源頭問題。而家譜正是告訴你,先祖是誰,為何在此處生活的答案書。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
  • 上網可查家譜「尋根問祖」 最遠家譜追溯至先秦
    今後,市民坐在家中便可以上網查閱自己的家譜了。為全球華人提供家譜數位化服務的「中華尋根網」(http://ouroots.nlc.gov.cn)於周末正式開通。這個網站是為了滿足海內外華人「盛世修譜」的需求,由澳門基金會出資,國家圖書館負責內容建設的。
  • 服務全球華人 中國家譜族譜資料庫正式上線開放
    該庫總收錄量達17723冊、計120893卷,是中國乃至全球規模最大的電子化家譜族譜資料庫。該院中國農村資料庫平臺郭瑞敏博士介紹說,該資料庫涵蓋大多數姓氏,其中陳姓家譜存量最多,僅臺灣地區陳姓家譜就達到了681卷。可在線搜索在線瀏覽為方便公眾使用,中國家譜族譜資料庫提供了在線搜索、在線瀏覽等相關服務。
  • 華人家譜成功研究發明全球唯一在線列印族譜書系統!
    眾所周知,家譜印刷、列印都需要專業的軟體(如:photoshop、CorelDRAW等)進行排版印刷而家譜需要收錄、錄入、排版、審校等漫長的過程,還會面臨錯誤、遺漏等困擾。現在,華人家譜從手機端直接錄入,自動生成、列印,一本(族)家譜。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修譜也不是一天完成的。
  • 華人家譜應邀參加遵義市龍頭企業引領新型電子商務發展座談會
    7月9日,華人家譜受邀參加遵義市龍頭企業引領新型電子商務行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 本次座談會由遵義市市商務局張雪梅副局長主持,各縣區商務局,以及16家遵義市各行業龍頭企業代表參加座談。華人家譜董事長李文通先生針對目前華人場景電商的發展規劃,與會發言。李文通先生講到,華人家譜場景電商-華人優選是以海內外華人為維度的B2C跨境電商平臺;連結全球華人場景電商平臺.不管你在世界任何的角落,都可以買到中國的特色商品。根據家庭檔案的存檔,會自動推送給您適合紀念日,節日,饋贈家人,好友的禮品。
  • 我國存世的家譜一般都收藏在這些博物館,看看您的家譜在哪裡
    今天,中華民族的子孫遍布全球,海外華人已經超過了五千多萬人。每年都有大批的華人前往中國祭祖,就是源於我們特殊的民族文化,家譜文化。其實中國人這種尋根祭祖的情節也深受這種家譜文化的影響,可以這麼說,無數個家譜才組成了我們中華民族。大家都知道,十年文革,家譜被當做是四舊而遭到毀滅性打擊。
  • 中國高校推出家譜資料庫 為全球華人尋根提供方便
    中國家譜族譜資料庫主頁展示。新華社發(陳翀雯攝)新華社武漢11月6日電(記者李偉、黎昌政)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升級更新的「中國家譜族譜資料庫」和「中國地方志資料庫」日前正式向公眾開放,可為全球華人尋根問祖提供一站式服務。
  • 家譜網:傳統家譜與現代網絡結合 古老家譜文化煥發新活力
    -- 網絡書寫新時尚 記錄你的「根、源」 北京2009年7月30日電 /美通社亞洲/ -- 日前,上海圖書館出版了長達9年編纂備受海內外關注的《中國家譜總目》,為全球華人尋根問祖提供了一份完整「路線圖」,並再一次引發了公眾對家譜文化的關注。
  • 上海圖書館開放家譜庫數字閱覽 海外華人可在線查詢
    中新社上海5月21日電 (記者 鄒瑞玥)上海圖書館21日宣布,將在網際網路上開放家譜全文閱覽,首批精選500種家譜供讀者在線閱覽。這意味著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通過網絡,在這一全球收藏中文家譜(原件)數量最多的機構查詢家譜。自1996年上圖開設全國第一家家譜閱覽室後,每年都接待許多華人華僑。有些不方便回國的,還特地託國內朋友幫忙查閱。
  • 華人家譜|恭賀中華譜志文化研究會西南分會第四屆曬譜節圓滿成功
    在這個隆重的日子裡,華人家譜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熱心與會,《李氏家譜·隴西房磨刀系》、《李氏族譜》榮獲曬譜大會三等獎。這次曬譜會,華人家譜和兩百多位宗親歡聚一趟,結識了眾多志同道合的譜志文化研究愛好者。一直以來,華人家譜以「家風文化建設,家譜文化傳承」為核心,以「建立中華姓氏大數據」為目標;秉承「精益求精,砥礪前行」的精神,力求服務全球華人。
  • 華人家譜:祝賀2018年全球賴氏祭祖活動圓滿
    04華人家譜,全球最專業修譜平臺。華人家譜全球最專業修譜平臺獨創「數字索引法」,姓氏大數據系統,實現自動匹配,自動接譜,一鍵生成族譜書, >功能多樣化,是以家譜為入口的根親文化產業平臺!
  • 中國家譜族譜資料庫上線 全球華人可網上「尋根問祖」
    6月6日,中國家譜族譜資料庫正式向公眾開放,為全球華人「尋根問祖」,追溯姓氏起源和家族歷史痕跡提供公益服務。據悉,經過中國農村研究院/政治科學高等研究院3年建設,該資料庫目前已收錄的電子化家譜族譜資料共17723冊,120893卷,居全球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