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藏黃金,盛世修家譜,傳承優良家風,延續家族輝煌,學先人美德與精神,拓啟激勵後人。促進中華譜牒文化發展,傳承中華文明好家風!家譜,是以特殊的形式記載家族家訓、世系和事跡的歷史圖籍,其價值和意義十分重要,若沒有家譜,後輩或不明祖宗,三代之後世系無以傳承、好家風無以繼承。
家風正則民風淳,民風淳則社稷安。家風是一個漫長的言傳身教的過程,好的家風,需要一個家庭一代人、乃至數代人日積月累的文化沉澱才能形成好的家風!教給子女的是優良品質,傳給後代的是精神力量。有家風的薰陶,有家訓的指引,有家規的約束,在人生的路上,我們才會風雨無阻,一路順利前行。可見家譜中的家訓、家風之重要性。
傳統修譜現狀及華人家譜修譜系統特點介紹:
傳統修譜現狀:
一、 目前市場90%還是傳統的修譜方法或半手工修譜方法,市場剛需巨 大,5000人口修譜3年6年不能完成修繕;
二、傳統數據採集、錄入、排版3次成譜,半手工最低要採集錄入 2次,還需通過1次、2次、3次校譜;
三、 傳統修譜準確率不高,錯誤,遺漏等問題,修改不方便;
四、 浪費大量的時間、人力、物力;
五、 不符合網際網路大數據區塊鏈技術發展節約、便捷、準確、有效的 趨勢,家庭照片、視屏、資料管理不適合傳統家譜的發展;
華人家譜修譜系統特點:
華人家譜是全國第一家,目前唯一一次成譜APP軟體系統,其特點體現四個方面:快,易,準,省
一、【快】5到8年時間節省90%以上的時間;
二、【易】簡單,方便,手機操作,人人易學;
三、【準】一次成型,準確無誤,錄入者自行校對,近代信息採集準確率高達99%以上,減少爭議紛爭;
四、【省】節省90%以上時間;減少90%以上人員,節省大量成本;
五、【適】實時更新家庭人口新增、嫁娶數據,進行每個家庭的家風、 家訓、家規、家禮家儀規範;對現代家庭照片、視屏、資料等分類、 分時間、分場景儲存及查閱,符合新時期家庭教育及資料管理。
華人家譜是一次網際網路時代的修譜工作革命,一次錄入系統,後代不再需要傳統修譜機構及方法,每個支系族譜、每個家庭家譜只需更新數據,即生成電子家譜,或製作紙質家譜。
2019年7月6日(農曆六月初六),中華譜志文化研究會聯合華人家譜共同舉辦第五屆中華曬譜節暨好家風交流會。中華譜志文化研究會連續四年舉辦「曬譜大會」。在全國都頗具影響。本次曬譜會由華人家譜策劃以「好家風、興家業、曬家譜」為主題的新形勢曬譜會。
中華譜志文化研究會是由有志於中華譜志文化(包括家譜族譜、地方史志、行業志企業志、校志、人物誌、年鑑年譜)事業的專家、學者和從事傳統文化研究實踐的各級各類工作者自願結合併依法登記成立的全國性民間文化學術團體,接受中國近現代史史料學學會領導、掛靠溫州大學人文學院姓氏文化研究中心,是發展中國傳統文化事業的重要社會力量,下設中國譜牒學家協會、中國方志學家協會兩個二級專業協會。
大會在莊嚴肅穆的國歌聲中拉開帷幕。中華譜志文化研究會會長李生觀老師、中華譜志文化研究會執行會長李文通老師、中華譜志文化研究會秘書長李思德老師、遵義市紅花崗區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陸昌友先生、遵義市紅花崗區文聯主席鍾明先生、中國周易學會貴州分會博易先生、千凡文化塗曜輝先生、貴州茅臺酒廠(集團)保健酒業公司華盛名酒副董事長陳銳先生、華盛名酒營銷副總經理李紹強先生、華盛名酒銷售經理猶名雄先生,應邀參加本次活動。深切感受到了曬譜節的文化魅力。
本次曬譜會熱鬧紛呈,近百本誕生於不同年代的優質譜書在本次曬譜節上亮相,其中不乏飽經風霜,異常珍貴的老譜,讓人感受到其中的底蘊深厚,古樸的家風傳承!
本次曬譜會共評出一,二,三等獎。華人家譜曬出的「賴氏族譜」喜獲一等獎、華人家庭檔案館榮獲三等獎。
中華譜志文化研究會與華人家譜聯合成立「華人家譜學院」「家文化研究中心」。中華譜志文化研究會會長李生觀、中華譜志文化研究會執行會長、華人家譜董事長李文通為華人家譜學院揭牌。李文通先生受中華譜志文化研究會委託制定。2019-2020年中華譜志文化研究會工作計劃。李總講到,發展譜志文化是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偉大事業。接下來譜志會將譜志文化推廣落在實處,隨時隨地的傳播優良家風、家文化。成立家譜學院,將修譜師培訓常態化,讓每個宗親會修繕的譜書,都達到,或超過皇帝家譜一樣規範專業、完美的編撰、製作與裝訂。
華人家譜修譜師培訓班課程大綱
1、重塑家譜現代生活中的價值:打造孔子家訓、錢氏家訓、曾氏家訓、朱子家訓具有相當文化傳承價值的譜書;
2、學習家譜編撰標準及案列,確保譜書規劃/凡列撰寫的完整性、前瞻性、延續性;譜序字輩的完整性、規範性;
3、學習編寫家譜的格式要求及要點,學百家之長打造皇帝家譜一樣精細化的設計、做工、視覺優雅內涵的譜書;
4、學習修譜方案的策劃及落地;
5、學習修譜團隊的建立、職責分工、團隊管理、進度管理;
6、學習修譜流程的標準化,透明化的財務軟體系統管理;
7、學習解決修譜四大難點,學習使用家譜大數據工具進行近代數據採集、校準,避免近代數據的錯漏;
8、學習使用家譜大數據工具保存,下一輪10年後修譜只需更新數據即可校稿、印刷。
華人家譜獲獎的《賴氏族譜》三冊是通過華人家譜修譜師系統端,從收集資料,錄入老譜,譜書編排,譜書校對,譜書印刷出版,歷時64天,共完成了13個支系,36萬人的修譜工作。
華人家譜再接再厲、更嚴苛的要求自己,更系統化,全面化的修繕家譜族譜。時至2020(庚子)年華人家譜已幫助30多個姓氏、49個國家、修繕完畢280+部譜書,華人家譜已成為貴州省重點大數據企業,省科技重點入庫項目,得到多個國家一級社團、中國近現代史料學會、東方文化研究會、中華譜志文化研究會、中國國際文化傳播中心等機構大力支持!
華人家譜是全國第一家、目前唯一一次成譜的APP軟體系統,更極致、更完美的修繕家譜、族譜:
1、準確性:移動端由個人下載APP按錄入家譜要求規範錄入自己家庭 (自己、夫妻、子女、父母、爺爺、奶奶 ....)信息,個人自行校準家庭信息,現代數據採集準確率達到100%,減少修譜錯漏導致的紛爭。
2、快捷性:通過個人下載APP按錄入家譜要求規範錄入自己家庭信息, 系統推薦各種紙質印刷排版格式。減少挨家串戶採集數據、輸入電腦、 印刷排版、1、2、3次校準的時間,綜合節省總體時間90%以上。
3、經濟性:通過個人下載APP按錄入家譜要求規範錄入自己家庭信息, 系統推薦各種紙質印刷排版格式。減少挨家串戶採集數據、輸入電腦、 印刷排版、1、2、3次校準的時間,綜合節省90%採集數據成本。
4、方便性:人人參與錄入數據,將過去修譜機構功能系統化,只要會用手機打字、保存、選取格式即可修成家譜。
5、延續性:一次錄入譜序及家庭數據進入修譜APP,後續均不用修譜機構組織修譜。家庭、家族更新數據即可完成大數據家譜,以及紙質家譜製作;
6、權威性:所有尋根世系考證均以規範的體系制度、權威的機構。(例:錫伯族有錫伯族文化公益基金的支持、及時信息的分享,給全球錫伯族各宗親支系互通共享。)
7、完整性:充分體現大型宗譜、通譜的特色,資料收集做到全面、規範、準確、經典。
8、可讀性:體例合理,文風簡約,能受廣大譜者的歡迎。
9、珍藏性:印刷版在裝幀與設計方面做到具有珍藏價值。
華人家譜嚴謹修繕家譜、族譜,旨在踐行中華傳統文化的復興,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