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餅上有一些小蟲子,這茶還能喝不?

2021-01-16 茶文化

近來又有不少茶友問,說茶餅上有一些小蟲子,這茶還能喝不?


首先,關於「茶蟲」,我們應該要分為2種,一種是大家經常看到的白色小蟲,另一種是灰黑色的小蟲實際上我們看到較多的是白色小蟲,這種小蟲並不是吃茶葉的「茶蟲」,它們只是喜歡吃包裝棉紙的「紙蟲」,而另一種灰黑色的蟲子才是真正的「茶蟲」,據了解這種「茶蟲」只吃茶葉。



白色小蟲,老茶友都管他叫「紙蟲」,大家不難發現一些普洱茶的棉紙出現各種小洞,這些小洞行內人管他叫「蟲眼」,這些「蟲眼」正是紙蟲所為,幸好這種小蟲只愛吃棉紙,所以對普洱茶的品質也沒多大的影響。



要想對付這些「紙蟲」,先用毛刷把茶葉掃乾淨,然後把茶餅放於通風透氣並且乾燥的地方存放即可。



茶蟲的特徵:以前出現的那種小茶蟲是白色的,跑得挺快的,有點像蛐蛐,很小個,蚊子大小。還有黑色的小茶蟲,也是個子很小,那是原來白色茶蟲的後期了。


茶蟲一般生命周期不長,不需要其他的加工工序,死在茶裡面久了就會和茶混為一體了。



據一些老茶人所說,「茶蟲」是極為有益的,在一些品質好的普洱茶成品裡會出現,它們專門吃茶,而且愛吃好茶,死後即會成為茶的一部分,據說這種茶泡出的湯色、口感、耐泡程度都比陳了50年的生普更好喝。


有的成品普洱茶裡會有這類茶蟲,專門吃茶,而且是好茶。茶蟲死之後變成了茶,泡出的湯色、口感、耐泡程度比陳了50年的生普更漂亮好喝,比50年的生普更難找,有價無市。


茶文化粉絲福利


點擊進入馬上購買








©圖文綜合來源於茶資訊(newstea),如有侵權,請提前告知刪除。


相關焦點

  • 長「蟲」的茶,還能喝,真相了
    很多人都會發現茶餅上會出現一些小蟲子,這些帶有蟲子的茶到底能不能喝?就像菜裡面一隻蠕動的菜蟲,發現後都會摘下來扔掉,那麼這些帶蟲子的茶,到底好還是不好?【2】白色的吃紙茶蟲包裝普洱老茶的包裝紙背面有很多小孔,這些小孔就是被小蟲子咬出來的,其實這種蟲只是喜歡吃紙,對於茶並沒有害處,想要把這種蟲子去除也非常的簡單,用毛刷把茶葉清掃乾淨,放在通風透氣處並且乾燥的地方即可。
  • 薈喝‖普洱茶餅裡長「茶蟲」,還能喝嗎?
    小時候洗菜的時候,有時會發現菜裡有一隻正在蠕動的菜蟲,立馬就把那片葉子摘下來扔了。而現在,茶裡邊居然也會長蟲,是怎麼一回事呢? 1、什麼是「茶蟲」? 近來有不少茶友問,說茶餅上有一些小蟲子,這茶還能喝嗎?
  • 散茶餅茶有差異,存茶餅應該注意什麼?
    存白茶的茶友,家中難免會存一些茶餅,畢竟這傢伙比起散茶來可是太省空間了。有位茶友問的細緻,這茶餅和散茶儲存起來,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嗎?還真有!時間短,沒收到太大影響的,就儘早喝了吧,這樣的茶已經不適合長期儲存了。時間長,回天無力的,還請咬咬牙丟掉。
  • 為什麼15年左右的普洱老茶,棉質上會有蟲咬的洞,這茶還能喝嗎?
    這兩種包裝如果儲藏不當的話,就是蟲子誕生的地方。特別是在長時間放在潮溼的環境。普洱茶長了蟲子是可以喝的,普洱茶裡面的蟲子有兩種。什麼是紙蟲通常情況下,在棉紙包裝上出現不規則的蟲眼正是紙蟲所為。白色小蟲,這種蟲子以紙張,竹殼為食。
  • 白茶知識,為什麼散茶會比茶餅貴?帶你了解散茶和茶餅的區別
    很多喜歡喝白茶的朋友,隨著慢慢的了解、品茶、接觸、購買、存放,從而對於白茶的需求也是越來越多,那麼到最後總是會回歸到一個問題上來,那就是:到底是散茶好,還是茶餅好?而且老白茶中,散茶要比茶餅更貴,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 茶餅、茶沱、茶磚撬法圖解
    許多初喝普洱茶友在面對普洱茶餅、茶磚、茶沱時一籌莫展,要麼不知如何下手,要麼亂撬一氣,導致很多茶葉條索破碎,造成了損耗。但只要掌握了一些簡單的方法,撬茶還是一件愉快的事! 下文瀟瀟就來教茶友們如何正確輕鬆撬開普洱茶。
  • 【老徐問答】第120問:為什麼普洱茶茶餅中心位置的茶喝起來和邊沿...
    這個問題問的比較專業,顯然提問者應該喝普洱有些年了。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普洱茶餅中間凹槽處的茶喝起來似乎偏生一些,或者說轉化慢一些,這是因為這一部分茶在加工時壓制的更為緊實一些,它的透氣性比邊沿部分更差一些。
  • 白茶衝泡,細節決定成敗,衝泡茶餅與散茶有啥不同?
    那麼在衝泡這兩種形態白茶的時候,在水溫,甚至咱們說的廣一些,在衝泡的時候有沒有什麼差異呢?要弄懂這個問題,首先要把白茶散茶與餅茶的區別搞清楚。衝泡白茶就像是小孩子的教育問題一樣,不同的茶用不同的衝泡方法,因材施教,才能夠將茶葉的潛力發揮到極致。
  • 存茶散茶好還是茶餅好?9成茶友都選錯!
    關於存茶,9成以上的茶友都會選擇茶餅,其實都選錯了。1)白茶分散茶和茶餅兩種存在形式,散茶比較幹、脆,受到輕微擠壓容易碎掉(銀針稍好一些),存放時比較佔空間;茶餅經過壓制,佔用空間較少,更便於存儲,所以茶友們更願意選擇茶餅進行存放。
  • 白茶餅在家中乾燥處放了幾年,還能喝嗎?為什麼感覺有一股黴味
    聽完貴腐菌的來歷後,聯想到此前某茶友提到的問題:「白茶餅在家中乾燥處放了幾年,還能喝嗎?為什麼我感覺有一股黴味。」額,聞到發黴味的茶,當然不能喝了。這好端端的白茶,它又不是貴腐酒,在發黴變質後當然不能喝!
  • 茶餅的不同規格有不同意義
    本期話題: 茶餅的規格特點 喜歡普洱茶的朋友們經常會喝到關於不同規格的茶餅,市場上最主流的有357克餅,200克餅還有精緻的100克餅,這些茶餅分別有什麼意義和優點呢?
  • 什麼是「茶蟲」?有「茶蟲」是好是壞?
    什麼是「茶蟲」?有「茶蟲」是好是壞?        近來有不少茶友問,說茶餅上有一些小蟲子,這茶還能喝嗎?
  • 茶餅中的陷阱是最深的,那麼如何快速拆解普洱茶茶餅?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真正的接觸過普洱茶的幾種形式?小約常見的是茶餅和散茶,有人說茶餅裡多見好普洱茶,小約對這個不敢苟同。對於茶小白來說,茶餅中的陷阱是最深的,因為你很難要求茶店的老闆將這一餅茶拆解開了只為衝泡上一杯供君品嘗。
  • 有的茶聞不出黴味,喝著卻有,這是怎麼回事,還能喝嗎?
    普洱茶的存放有許多講究,經過良好的倉儲轉化,有了一定年份的普洱茶會慢慢呈現出「越陳越香」的特質;與之相反,如不注意存儲環境,則有可能導致茶葉變質。在符合貯存條件下,普洱茶適宜長期存放普洱茶則屬於「厚積薄發」型,經轉化後品飲價值高於當前,因此,在普洱茶的棉紙包裝上,保質期一欄通常都印有「在符合貯存條件下,適宜長期存放」。即溫溼度適宜、清潔、避光、通風、乾燥、無異味的倉儲環境。
  • 茶之趣:寫來的茶餅
    「三醉齋」醉茶的高人云集,讀讀別人的茶文字,品品人家的茶感覺,滋味濃淡澆心田。「三醉齋」幾乎年年舉辦茶徵文,我總是樂於參賽,真的重在參與,平時都樂於分享,更何況這參賽的分享。年我在土耳其任教期間,依舊是「三醉齋」的常客,忙裡偷閒參加了「午子杯三醉徵文」,此間老母親病重,我萬裡探病,心渴力竭,突然三長盒特級「午子綠茶」的獎品被送到了病房,頓時對「從來佳茗似佳人」有新的理解,感慨萬端寫下《此茶只有天上有》,歇息於甘鮮,也感悟著茶緣……《漫漫郵路上的銀芽貢餅》和《此茶只有天上有》兩篇感恩之作是一個三醉茶痴獨特的生命體驗,先後發表在《農業考古中國茶文化
  • 普洱茶中的散茶和茶餅區別有哪些?從這幾個方面分析,你就明白了
    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賣茶葉的店鋪,會放置一些用紙包裝好的茶餅,當我們進到茶店鋪裡面,發現還有很多用袋子裝了很多散裝的茶葉和包裝好的散茶,也許這個時候我們就會覺得奇怪為什麼不統一用包裝袋裝好,當然這裡面是有很多的學問的,不同的茶葉可能包裝的形式也會不一樣,往往打壓成茶餅的茶葉,主要是白茶和普洱茶為主,其它的紅茶和綠茶就以散裝為主,
  • 長了蟲子的普洱茶,還能喝嗎?
    有個朋友調侃說,這是有多麼燒包啊,這麼好的茶咋就不知道珍惜愣是讓蟲子咬了。茶還能喝嗎?其實,這種情況在普洱茶特別是上了年份的老茶當中是很常見的,這就是被「茶蟲」蛀咬的現象。準確的來說茶蟲其實分兩種,第一種,就是把棉紙蛀出蟲眼的白色小蟲,很多專業茶人把這種專吃茶葉棉紙而不吃茶葉的小白蟲更貼切的叫做「紙蟲」。這是好的普洱茶回潮的常見現象。
  • 選購白茶,既然有方便保存的茶餅,為什麼還要選擇散茶?
    從去年新茶做的茶餅,到五年、十年的老白茶餅,看上去一應俱全。她還在商品櫃的一個角落裡,發現了跟自己「同款」的2018立秋壽眉,只不過它是餅茶,自己的是散茶。老闆看這位茶友對這餅壽眉饒有興趣的樣子,熱情地給她介紹這餅壽眉餅,香氣有多甜,口感有多好,據說還能陳化出棗香。
  • 九江美食:茶餅
    江西九江漢族特色食品,起源於宋代,詩人蘇東坡曾賦詩讚譽:「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 清代就已聞名。但自清末至解放前,九江市只有「源茂」一店製作。店家將此餅視為名品,一般一次只賣5塊,且對製作方法嚴加保密。直到解放後,茶餅的生產規模才逐漸擴大,成為廣大群眾的節日美點。
  • 喝了這麼久的白茶,到底是散茶好還是茶餅好?它們之間有何不同?
    關於白茶,民間素有「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的說法。可是對於白茶的形態,朋友們總是有著相同的疑問,同樣一個價位的白茶,到底是散茶好,還是多了一道工序的茶餅好呢?難道茶餅的質量、口感都比散茶要好嗎?它們之間有何不同?了解3個常識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