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團結進步】堅定不移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2020-09-10 賽罕區審計局

語言相通是人與人相通的重要環節。一個國家文化的魅力、一個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過語言表達和傳遞。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書寫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形成的燦爛中華文化,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內容。應堅定不移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不應因遇到困境而退縮,不應因存在問題而懈怠,不斷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一、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現實需求

語言交流是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最基礎性的交流,語言交流能力是勞動者綜合素質中應當具備的最基本素質。在很多廣泛使用方言的地方,漢族群眾學習國家通用語言也存在很多困難。漢族和少數民族都要學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好普通話。一般說來,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掌握較好、語言交流沒有障礙的地區,即使當地生產生活條件較差,就業水平也相對較好。如果無法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交流,就難以獲取有效信息、學習先進文化和科學技術,難以外出務工經商,難以解決貧困、落後問題。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發展,全國統一的勞動力市場逐步形成,迫切需要發揮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在提高勞動力特別是民族地區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基本素質、促進職業技能提升、增強就業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進而提高脫貧致富能力。

孩子是中華民族的未來,應確保各民族學生都能掌握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齡前是孩子語言學習的黃金期,應在民族地區加強學前雙語教育,統籌推進鄉鎮中心幼兒園、雙語幼兒園、民辦普惠性幼兒園建設。學校是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的主陣地和主渠道,應將語言文字要求納入學校、教師、學生管理和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努力在義務教育階段達到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熟練聽說讀寫能力要求。積極推進民漢合校、混合編班。完善民生漢授、民族預科等培養模式,提升雙語兼通複合型人才培養質量。


二、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和科學保護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並行不悖

我國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都規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的語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風俗習慣的自由。這是人民群眾的權利。同時也規定,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這是國家的責任和公民的義務。

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始終高度重視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也高度重視保護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從長期的工作實踐來看,兩者並行不悖。我本人就是在兩種語言環境下成長起來的,既能熟練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寫作,也能熟練使用蒙語溝通交流。

毋庸諱言,現在的孩子大多說普通話,很多不會講方言和少數民族語言。曾有漢族同志向我感慨聽不到方言鄉音:「古人說『鄉音無改鬢毛衰』,現在自己頭髮還沒白,但鄉音已經聽不見了。」應該怎樣認識這個問題?全球化、市場化背景下,地區封閉打破,各種生產資源特別是人力資源頻繁流動,生產方式的變化不可避免帶來生活方式和語言的變化,這是歷史和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人民群眾的自主選擇,不是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造成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本身就是各民族交融發展的產物,各民族語言文字都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形成作出了貢獻,每一種方言和民族語言,都是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珍貴資源。在普及普通話過程中,我們當然應當珍惜、保護民族語言和地方方言,努力形成良好互動,更好促進普通話的推廣與交流。比如,在條件允許的民族地區,可從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階段設立不同民族語言文字課,滿足不同民族學生的學習需求。比如,對民漢雙語教學師資培養培訓、科學研究、專業學科建設、課程建設等方面給予更多支持,以此保護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比如,加強少數民族雙語教師普通話培訓,做好雙語教師招錄工作。在確保少數民族學生基本掌握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同時,尊重和保障人民群眾使用和發展本民族語言文字的自由。


三、在全社會不留死角地搞好民族團結進步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把漢文化等同於中華文化、忽略少數民族文化,把本民族文化自外於中華文化、對中華文化缺乏認同,都是不對的,都要堅決克服。中華民族和各民族的關係,是一個大家庭和家庭成員的關係,各民族的關係,是一個大家庭裡不同成員的關係。個別人把中華民族和各民族對立起來,認為講中華民族就等於否定了各民族,講各民族就等於否定了中華民族,這是錯誤的看法。個別人反對、抵制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嘴上說的是維護本民族特色、本民族利益,實際上卻產生了抵制各民族之間交往交流交融、阻礙本民族的繁榮進步的負面效果。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樹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增強各族群眾對中華文化的認同,不斷打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思想基礎。各民族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我們可以列舉出很多,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無疑是最重要的文化符號和文化形象之一。要使「滴灌式」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滲透到每個中華民族兒女心腦,嵌入到全國各地的國民教育、幹部教育、社會教育等各級各類教育中,引導各族幹部群眾樹立正確的祖國觀、民族觀、文化觀、歷史觀,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



來源:人民政協報

相關焦點

  • 「重磅」堅定不移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語言相通是人與人相通的重要環節。一個國家文化的魅力、一個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過語言表達和傳遞。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書寫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形成的燦爛中華文化,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內容。應堅定不移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不應因遇到困境而退縮,不應因存在問題而懈怠,不斷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一、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現實需求語言交流是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最基礎性的交流,語言交流能力是勞動者綜合素質中應當具備的最基本素質。在很多廣泛使用方言的地方,漢族群眾學習國家通用語言也存在很多困難。
  • 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
    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消除民族間、地區間的語言交際障礙,才能更加全面深入地實現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構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增進各民族之間的尊重、理解和包容,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共同建設多元一體的中華文明,推動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做好民族工作、增進民族團結、維護國家安全和統一的長久之策、固本之舉(王晨,2020)。
  • 縱深推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工作
    堅定不移地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加強民族團結、建設魅力西藏的基礎性工作,是我們必須長期擔當的戰略性任務。一直以來,西藏立足實際,進行了積極探索,取得了長足進步,也形成了一些有益經驗。為縱深推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工作,進一步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議:
  • 堅定不移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我上學那會兒,中小學是用蒙古語授課,大學是用國家通用語言授課。大學第一年,我聽課十分困難,於是下決心,一定要學好普通話。雖然鬧過很多笑話,但我仍然堅持去說、去練。現在,我不但熟練掌握了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蒙古語,還能夠使用英語溝通交流,這對我的成長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劍橋大學學習時,每周都有國際上的名師來做講座,但我英語水平不高,有時真希望老師用中文講課。
  • 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全國政協...
    全國政協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副主任,中央統戰部原副部長全哲洙: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情況及建議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不僅是教育問題、脫貧攻堅問題,更是事關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問題。由此建議:一、堅定不移推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學習使用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各民族...
    我們要自覺順應歷史發展規律,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和教育方針,堅定不移普及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斷鞏固和發展「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的良好局面。
  • 祖力亞提: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有利於保障發展權
    中國日報日內瓦3月10日電(記者 陳衛華)針對西方一些媒體和政客對新疆少數民族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方面的歪曲,新疆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祖力亞提·司馬義3月8日在日內瓦萬國宮舉辦的「新疆人權事業發展進步」主題邊會上表示,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保障新疆各族人民發展權的重要前提。
  • ​如何認識各民族學習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摘要:民族地區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還存在思想障礙。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確立國家認同的文化基礎,要破除思想障礙,充分認識各民族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重要性。「漢語」不僅是漢族的語言,而且是中國各族人民通用的共同語言。學習掌握漢語,是中國各族人民學習現代化知識最便利的方式。
  • 書同文 語同音 人同心——全國政協「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
    圍繞如何「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巴特爾副主席和15位與會委員各抒己見,就如何促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提升國家語言服務實力,增強各民族凝聚力,助力脫貧攻堅和個人成長發展,維護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傳承發展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問題建言資政。
  • 「解讀」尊重歷史 著眼現實 學習推廣使用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我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普通話和規範漢字,是我國各地區、各民族在長期交往交流交融中,各民族語言文字相互借鑑、相互影響的結晶。推廣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各族群眾共同建構「中華民族共同體」和現代國家的歷史必然,是適應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也符合憲法精神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 教育部 國家語委關於印發《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攻堅工程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一)充分認識在我國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重要意義。我國作為一個多民族、多語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國,樹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認同感,有利於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增進文化認同和國家認同,有利於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 進一步貫徹實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這部法律的制定和實施,確立了普通話和規範漢字作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法律地位,是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重要法制保障。今年是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頒布20周年。2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依法推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事業發展,大力推廣普通話、推行規範漢字,極大促進了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各地區經濟文化交流,有效推動了經濟社會發展和對外交往,有力維護了國家統一和社會穩定,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語言文字事業發展道路。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學習使用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當前,各族中華兒女正走在共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康莊大道上,堅持不懈地學習使用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學習使用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個人成長進步的客觀需要。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持續深入推進,對勞動者文化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勞動者如果掌握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作為交流工具,必將增加更多就業機會,也有利於更好地實現個人價值。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學習使用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中華文明數千年從未中斷的歷史發展給我們的寶貴經驗之一,就是一定要學習使用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當前,各族中華兒女正走在共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康莊大道上,堅持不懈地學習使用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學習使用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個人成長進步的客觀需要。
  •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教育與普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教育法》《義務教育法》等教育領域和廣播電視、廣告、地名等領域的法規、規章中也對推廣普通話、推行規範漢字和漢語拼音方案做出了明確規定。截至目前,我國已有31部地方貫徹實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法規或規章出臺。上述法律法規為維護公民語言權力、促進國家語言文字方針政策的貫徹實施及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提供了重要保障,使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教育與普及工作走上了依法行政的軌道。
  • 人民日報:學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創造幸福美好生活
    2016年,雲南省啟動了民族地區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攻堅工程,開展普通話培訓,幾年下來效果明顯,截至目前已完成9.96萬名勞動力培訓。隨著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推廣普及,各地各族群眾提高了個人交流交往能力,拓寬了獲得現代知識和信息渠道,生產生活便利程度大為提高。
  • 兩部門:2020年全國基本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十二五期間,我國語言文字事業發展成就顯著,發布4批外語詞的中文規範譯名,逐步減少漢語中使用外語詞、字母詞現象;開展「年度漢語盤點」活動,連續發布年度漢字、流行語和新詞語。在此基礎上,《規劃》提出,到2020年,在全國範圍內基本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規劃》提出,「十三五」時期語言文字事業發展目標為「到2020年,在全國範圍內基本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評論 | 學習使用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當前,各族中華兒女正走在共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康莊大道上,堅持不懈地學習使用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學習使用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個人成長進步的客觀需要。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持續深入推進,對勞動者文化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勞動者如果掌握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作為交流工具,必將增加更多就業機會,也有利於更好地實現個人價值。
  • 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消除因語言不通而無法脫貧
    據新華社北京2月27日電為切實發揮語言文字的基礎性作用,加大深度貧困地區教育脫貧攻堅力度,教育部、國務院扶貧辦、國家語委日前印發《推普脫貧攻堅行動計劃(2018-2020年)》,提出要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貧困地區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工作,消除因語言不通而無法脫貧的情況發生。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學習使用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學習使用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個人成長進步的客觀需要。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持續深入推進,對勞動者文化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勞動者如果掌握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作為交流工具,必將增加更多就業機會,也有利於更好地實現個人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