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偶遇佳人,還沒問芳名對方就走了,無奈寫首詞,竟成一首名篇

2021-01-09 書中清風

自古才子遇佳人,似乎必有一段情。不過也未必,因為有時候,「恨不相逢未嫁時」這樣的無奈,也是常有的事。更多時候,才子佳人的偶遇,常常連名字都未曾互通,就天各一方。只留下多情的才子,在筆下訴說無盡的惆悵和傷懷。所謂「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便是最無奈的傷情文字。大詩人蘇軾也曾遇到這樣的無奈。他曾在西湖邊遇到一位佳人,不過還沒來得及問人家的名字,人家就走遠了。於是只能無奈寫了一首詞,竟然成為千古名篇。而尤為值得一提的是,這首詞的詞牌是「江城子」。在這個詞牌下,蘇軾的那一首「十年生死兩茫茫」,悼念亡妻,過於深情。世人往往忽略了蘇軾在西湖邊寫下的那一支《江城子》。事實上為愛妻寫《江城子》前,蘇軾為西湖女子寫下的那一首《江城子》,亦是情深、至美。

《江城子·江景》

宋代:蘇軾

湖上與張先同賦,時聞彈箏

鳳凰山下雨初晴,水風清,晚霞明。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何處飛來雙白鷺,如有意,慕娉婷。

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煙斂雲收,依約是湘靈。欲待曲終尋問取,人不見,數峰青。

這首詞是蘇軾與友人張先同遊西湖時所作。張先便是那個娶了比自己小几十歲妻子的詩人。蘇軾「一樹梨花壓海棠」,說的便是這位張先。可見蘇軾和這個張先,關係一定非比尋常。二人一同遊西湖,應該也是極為快意之事。泛舟西湖,原本平靜的心,卻被一曲琴箏撩動。這若斷若續的「彈箏」,令蘇軾神魂動蕩。可是,原本想等到曲子結束再上前去問一問芳名。卻不料,曲終人不見,湖上數峰青,實在是太無奈了。

詞的上面,寫鳳凰山下的風光。雨後初晴,水風清冽,晚霞微明,令人心曠神怡。這時候,湖上的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似乎花兒也在微微地綻放著笑靨,與詩人默默打著招呼。如此美麗的景致,如此天然的山水、湖光、芳華,怎不令人心神蕩漾。突然,靜靜的湖面,飛來一對白鷺。這對白鷺「如有意,慕娉婷」,似乎在追逐著什麼美好的東西而去。

這短短六個字,「如有意,慕娉婷」,承上啟下。

是什麼「娉婷」呢?卻原來,「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是江上的琴箏哀鳴。那琴聲之中,似乎有萬千哀愁,無盡心事,不知道要向誰人訴說。但是此時的蘇軾,顯然已經是這琴音的忠實知音。

蘇東坡精通音樂,但是仍然驚嘆於這箏鳴的美妙。「煙斂雲收,依約是湘靈。」似乎是仙子才能演奏出的天籟。蘇軾沉浸在音樂中,不忍錯過分毫。此時東坡心中所想,一是這美妙的聲音,二是其中所蘊含的情感。還有一件事情,同樣重要,卻被蘇軾忽視了。那就是應該前去結識一下這位「湘靈」。其實蘇軾並非忽略了這件事情,只是不忍心打斷音樂,想等到曲終再去「尋問取」。可是,萬萬沒想到,「欲待曲終尋問取,人不見,數峰青。」

人兒早已沒了蹤跡,只留下遠處幾座青翠的山峰!

相關焦點

  • 杜牧最好的一首七律,蘇軾幾乎整篇照抄改為詞,又成千古名篇
    這種體裁,在詞裡更為普遍,饒宗頤說:「論者多謂此體始於東坡檃栝《歸去來辭》。」也就是說,普遍認為這種檃栝詞是蘇軾開創的。這個概念或許不甚清晰,我們從蘇軾一首名篇來感受下檃栝詞:《少年遊·重陽》與客攜壺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飛。塵世難逢開口笑。年少。菊花須插滿頭歸。酩酊但酬佳節了。雲嶠。登臨不用怨斜暉。古往今來誰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
  • 蘇軾不出名的一首詞,最後7字卻堪稱神來之筆,令人讚嘆!
    眾所周知,蘇軾在詩、詞、文三方面都取得了極高的成就,是宋代文學的傑出代表人物。以詞為例,蘇軾不僅開創豪放一派,還真正突破了詞為「豔科」的傳統格局,提高了詞的文學地位,使詞能夠與詩並駕齊驅。蘇軾也為後人留下了許多經典名篇,值得去深入品讀以汲取精神養料。
  • 此人以前從沒寫過詞,和蘇軾同遊詩興大發試著寫一首,竟一詞成名
    但凡事都有例外,比如宋詞一哥蘇軾就曾遇到兩次有名的「班門弄斧」事件,而且還成就了兩首名作。一次是與愛徒秦觀久別重逢時,兩人把酒言歡,蘇軾本身打算寫首詞,秦觀卻表示自己願意先填一首。於是秦觀便寫了首《江城子.南來飛燕北歸鴻》,當時蘇軾讀完表示自己不用再寫,有這首就夠了。秦觀的婉約詞本來就不弱,所以他這首詞能在蘇軾面前成功地「班門弄斧」是能理解的。
  • 蘇軾醉酒無家可歸,寫下一首千古名篇,說盡了中年男人的辛酸
    今天我們說的就是一篇與蘇軾喝酒有關的千古名篇。蘇軾醉酒無家可歸,寫下一首千古名篇,說盡了中年男人的辛酸宋神宗元豐五年(公園1082年)九月,也就是蘇軾被貶黃州之後的第三年,一天夜裡,蘇軾跟朋友在東坡田中飲酒。酒宴散後,蘇軾深夜孤身回到居處雪堂,結果吃了閉門羹。
  • 蘇軾最「婉約」的一首詞,就算是柳永,也未必能超過
    蘇軾是最著名的豪放派詞人,他那些流傳千古的經典名篇,多是豪放詞。不過,蘇軾長於豪放,亦擅婉約,他的婉約詞,也有許多經典名篇。比如《蝶戀花·春景》,就是蘇軾婉約詞中的精品,詞中「天涯何處無芳草」一句,已成我們常用的習語之一。
  • 與蘇軾老死不相往來的李清照,專門寫詞暗懟蘇軾,成一首千古名作
    原因就在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身上,趙明誠是左僕射趙挺之的兒子,而趙挺之和蘇軾是老對頭,曾多次彈劾蘇軾。李格非明知此事,卻還是將李清照嫁進了趙家,這就說明李格非和蘇軾的師徒情分在當時其實已經斷了。在這種情況下,蘇軾對李清照自然是沒有好感的。
  • 長相奇醜無比的詞人,寫首詞被25人模仿28首,卻無一首能將他超越
    一諾千金重」這樣的豪俠之語,也能深情款款寫出「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這樣可與蘇軾《江城子》相媲美的悼亡詞。而本期我要介紹的這首詞,是賀鑄最為著名的柔情詞,賀鑄還因這首詞得了個「賀梅子」的雅號。
  • 蘇軾得罪小和尚,靈機一動寫首妙詞送給他,對方想罵都罵不出來了
    在民間,蘇軾是一個人見人愛的文人。他火到什麼程度?北宋末年,因為影響力太大,蘇軾的作品一度被禁,沒有印刷版了,於是大家便開始手抄。而且這些手抄版不只在中原流行,還傳到了遼寧和西夏。但是對於蘇軾的朋友們來說,他又是一個挺」煩人「的損友。
  • 長相奇醜無比的詞人,寫首詞被25人模仿28首,卻無一首能將他超越
    一諾千金重」這樣的豪俠之語,也能深情款款寫出「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這樣可與蘇軾《江城子》相媲美的悼亡詞。而本期我要介紹的這首詞,是賀鑄最為著名的柔情詞,賀鑄海因這首詞得了個「賀梅子」的雅號。
  • 蘇軾很惆悵的一首詞,詞中「佳人」嫵媚神秘,中間7字成千古名句
    這首詞大概的創作時間是蘇軾任密州太守的日子,密州和蘇軾的關係,大多數人想到的應該還是「左牽黃,右擎蒼」的豪壯,傷春惜春之類的感傷,似乎並不在蘇軾的創作列表裡,無論多大的挫折,在蘇軾這裡都是一句「先生一笑而起,渺海闊而天高」。可是事實,好像並不是這樣,蘇軾縱然曠達,但還是逃不了文人的善感。
  • 蘇軾很惆悵的一首詞,詞中「佳人」嫵媚神秘,中間7字成千古名句
    這首詞大概的創作時間是蘇軾任密州太守的日子,密州和蘇軾的關係,大多數人想到的應該還是「左牽黃,右擎蒼」的豪壯,傷春惜春之類的感傷,似乎並不在蘇軾的創作列表裡,無論多大的挫折,在蘇軾這裡都是一句「先生一笑而起,渺海闊而天高」。可是事實,好像並不是這樣,蘇軾縱然曠達,但還是逃不了文人的善感。
  • 蘇軾夜裡夢到唐朝佳人,頓悟人生寫下一首詞,讀後受益匪淺
    古代的儒家文化的一個核心思想便是「忠」,關盼盼對於愛情的「忠」,正和文人的「忠君」思想,所以後來的燕子樓也成了很多文人的心靈棲息地。蘇軾就曾夜宿燕子樓,夢到關盼盼,頓悟人生寫下一首詞,讀後受益匪淺。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古今如夢,何曾夢覺,但有舊歡新怨。異時對,黃樓夜景,為餘浩嘆。蘇軾作這首詞時還未經歷烏臺詩案,當時在徐州任知州。
  • 蘇軾被調職,看到鴻雁,寫了一首詞,道盡古今離別憂愁
    在旅途之中偶遇飛過的鴻雁的同時突然心有所感寫下了這首《水龍吟·雁》。銀河秋晚,長門燈悄,一聲初至開頭蘇軾先對途中景色進行描寫,已經到了秋天自己走在郊外內。這裡以這種形式,表示蘇軾內心的輕快的感覺,暗喻著自己清高孤傲的感覺。
  • 在柔弱詞風中別開生面,北宋一首詞,乃當之無愧宋詞第一名篇
    要說到北宋宋詞的第一名篇,相信大多數人都會想到蘇軾的這首《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在蘇軾生活的時代,婉約詞是佔據詞壇主流的。我們梳理宋詞的發展歷程也就能夠看出,從唐朝末年的花間詞五代詞,到北宋的大小晏,都是力爭在詩詞當中表達出纏綿的情感、委婉細膩的情意。一直到和蘇軾同時代柳永的出現,宋詞的婉約詞更是發展到了極致。
  • 蘇軾本人最喜歡的一首詞,寫出春景的美妙和動人的佳人,成為佳作
    蘇軾所寫的,其實是柳絮漸少、芳草萋萋的春景。但我們也不妨將「天涯何處無芳草」理解為詩人一以貫之的豁達。「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詩人在路上走著,忽然從牆頭傳出一陣笑聲,原來有佳人在院牆裡面打著鞦韆。春色如此,佳景佳人,讓詩人忍不住駐足觀觀賞。「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也許是牆內的佳人發現了牆外的「偷窺者」,於是又羞又惱地轉身離去。
  • 史上最深兄弟情:弟弟蘇轍生活失意,蘇軾寫詩安慰,竟成千古名篇
    除了這篇寫給弟弟蘇澈的詩,蘇軾還有另外一首讓我非常愛的千古名篇《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 此人是蘇軾和王安石老師,一首描寫女子相思的詞,成為了宋詞名篇
    現在只要一提起北宋,可能更多的人會第一時間想到詞,這已經是形成了一張標籤,成為為宋朝最具代表性的一張名片,然而在這些詞的背後,卻是有無數偉大的詞人,他們寫下了無數動人的作品,在這些作品中,大部分都成為了宋詞裡的經典名篇,成為了我們這個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財富,感動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
  • 蘇軾很冷門的一首詞,寫盡了人生無奈,一般人只知道最後兩句。
    蘇軾的一生坎坷無奈,他的經歷成就了他豁達灑脫的文風。烏臺詩案是蘇軾一生的轉折點,烏臺詩案之後,蘇軾被貶黃州,在黃州留下了大量的名篇佳作。《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就是其中一首。蘇軾夜間在東坡上借酒澆愁,醉了又醒,醒了又醉,回到臨皋家中似乎已經三更了。「仿佛」二字傳神的刻畫出醉後的詩人,迷醉的狀態。家童鼾聲如雷,敲門都無人應答。只有杵著杖,站在江邊聽著江水波濤的聲音。無人應門,蘇軾卻並未大發雷霆,而是順勢杵杖,聽著江水翻湧的聲音。
  • 蘇軾的一首詞隨興而作,不僅滿堂喝彩,還為佳人解憂
    蘇軾是詩詞大家,有時候一首詩詞只要稍加思索,就脫口成章,而且還能博得滿堂喝彩。其實這都來自於他年輕時的刻苦攻讀,生活中的細心觀察,以及對普通百姓的深切關懷。下面這首詞就是蘇軾與朋友賞玩西湖美景,遇到突發事件而隨興寫出的,但是卻博得一陣歡呼,同時也為一位佳人解困。到底怎麼回事,先欣賞詩詞,再講故事。賀新郎·夏景 蘇軾乳燕飛華屋。悄無人、桐陰轉午,晚涼新浴。手弄生綃白團扇,扇手一時似玉。漸困倚、孤眠清熟。
  • 被貶到惠州的蘇軾在當地過端午節,還寫下了一首詞,通篇很是深情
    蘇軾的後半生顛沛流離,時常是被貶到不同的地方,這也使得他過著居無定所的生活,所以他後期的作品處處充滿了憂愁,也是道盡了人生的無奈。蘇軾的被貶無非是由於他反對王安石變法,寫了幾首帶有諷刺的詩句,最終被王安石的手下抓住了把柄,於是遭到了彈劾造成了他後來的悲劇,這也是歷史上著名的「烏臺詩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