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才子遇佳人,似乎必有一段情。不過也未必,因為有時候,「恨不相逢未嫁時」這樣的無奈,也是常有的事。更多時候,才子佳人的偶遇,常常連名字都未曾互通,就天各一方。只留下多情的才子,在筆下訴說無盡的惆悵和傷懷。所謂「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便是最無奈的傷情文字。大詩人蘇軾也曾遇到這樣的無奈。他曾在西湖邊遇到一位佳人,不過還沒來得及問人家的名字,人家就走遠了。於是只能無奈寫了一首詞,竟然成為千古名篇。而尤為值得一提的是,這首詞的詞牌是「江城子」。在這個詞牌下,蘇軾的那一首「十年生死兩茫茫」,悼念亡妻,過於深情。世人往往忽略了蘇軾在西湖邊寫下的那一支《江城子》。事實上為愛妻寫《江城子》前,蘇軾為西湖女子寫下的那一首《江城子》,亦是情深、至美。
《江城子·江景》
宋代:蘇軾
湖上與張先同賦,時聞彈箏
鳳凰山下雨初晴,水風清,晚霞明。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何處飛來雙白鷺,如有意,慕娉婷。
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煙斂雲收,依約是湘靈。欲待曲終尋問取,人不見,數峰青。
這首詞是蘇軾與友人張先同遊西湖時所作。張先便是那個娶了比自己小几十歲妻子的詩人。蘇軾「一樹梨花壓海棠」,說的便是這位張先。可見蘇軾和這個張先,關係一定非比尋常。二人一同遊西湖,應該也是極為快意之事。泛舟西湖,原本平靜的心,卻被一曲琴箏撩動。這若斷若續的「彈箏」,令蘇軾神魂動蕩。可是,原本想等到曲子結束再上前去問一問芳名。卻不料,曲終人不見,湖上數峰青,實在是太無奈了。
詞的上面,寫鳳凰山下的風光。雨後初晴,水風清冽,晚霞微明,令人心曠神怡。這時候,湖上的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似乎花兒也在微微地綻放著笑靨,與詩人默默打著招呼。如此美麗的景致,如此天然的山水、湖光、芳華,怎不令人心神蕩漾。突然,靜靜的湖面,飛來一對白鷺。這對白鷺「如有意,慕娉婷」,似乎在追逐著什麼美好的東西而去。
這短短六個字,「如有意,慕娉婷」,承上啟下。
是什麼「娉婷」呢?卻原來,「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是江上的琴箏哀鳴。那琴聲之中,似乎有萬千哀愁,無盡心事,不知道要向誰人訴說。但是此時的蘇軾,顯然已經是這琴音的忠實知音。
蘇東坡精通音樂,但是仍然驚嘆於這箏鳴的美妙。「煙斂雲收,依約是湘靈。」似乎是仙子才能演奏出的天籟。蘇軾沉浸在音樂中,不忍錯過分毫。此時東坡心中所想,一是這美妙的聲音,二是其中所蘊含的情感。還有一件事情,同樣重要,卻被蘇軾忽視了。那就是應該前去結識一下這位「湘靈」。其實蘇軾並非忽略了這件事情,只是不忍心打斷音樂,想等到曲終再去「尋問取」。可是,萬萬沒想到,「欲待曲終尋問取,人不見,數峰青。」
人兒早已沒了蹤跡,只留下遠處幾座青翠的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