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守歲,一邊守歲一邊吃

2020-12-04 味添胃道

都說這一年,日子是泡在茶裡過。微微有點澀,有點苦,但更多的是人生百味的香甜,是站在年關之末回首一年辛酸喜樂的回甘。全家人團聚在一起,包餃子,吃年夜飯,看春晚,歡聲笑語驅散了一年的疲憊,一切都顯得那麼溫馨。

過春節,年三十兒晚上家家戶戶都要守歲,也就是一夜不睡,以迎候新年的到來!作為資深吃貨,這個時候嘴可不能閒著。畢竟,從守歲夜開始就要吃得飽飽的,這樣新的一年才會更有口福。

— —

膨化食品

身為吃貨的我,選擇的零食裡少不了的就是膨化食品,「咯吱咯吱」的零食聲音、熱熱鬧鬧的春節晚會、嘰嘰喳喳的聊天話語,這都是快樂的聲音,這就是幸福的味道。

小時候最愛吃旺旺仙貝,然後是雪餅。那種脆脆香香的口感,在小時候是給口腹最大的滿足了。旺旺仙貝和雪餅,精選東北大米為原料,宜世界領先的設備們精心烘焙所製成的餅體,口感鬆脆,米香濃鬱,讓人愛不釋手。

小時候過年的時候總會聽到電視廣告:新的一年要大喊「旺旺」,然後就會跟著一起做那個動作,到現在旺旺一直都伴隨著我們。旺旺零食大禮包,精心挑選9種人氣好貨,讓你想吃哪款吃哪款。

— —

堅果

要說健康的零食有哪些,堅果要排第二就沒有能排第一的了!口感香脆的堅果能夠明目健腦、降低膽固醇,特別是豐富的維生素E,是美容養顏的神物,絕對是除夕守歲的必備零食之一。

堅果年貨禮盒,包含10種不同堅果,其中,果仁細嫩的夏威夷果為醇香奶油風味,果仁細細咀嚼透著淡淡的清甜味道。紙皮核桃殼薄如紙,果仁飽滿醇香,富含不飽和脂肪酸,有利於大腦發育。

精選6味堅果,碧根果果仁飽滿細膩,夏威夷果濃鬱美味,蟹黃味瓜子仁唇齒留香,炭燒腰果飄香四溢,蘭花豆鹹香誘人,花生酥脆可口,大人小孩都愛吃,走胃更走心。

— —

肉類零食

對於肉食主義者來說,沒有肉吃的人生,簡直是了無生趣。吃過年夜飯的大魚大肉之後,再啃點肉乾也是極好的。畢竟,肉類零食大多既沒有過高的熱量,又能提供大量蛋白質,很值得在守歲的時候慢慢啃。

甄選牛後腿肉加以優質醬料,採用精湛工藝風乾烘烤而成,小巧均勻的牛肉粒不僅色澤紅褐誘人,釋放出的香氣更是濃鬱純正,肉質不腥不燥不硬也不柴,剛剛好的味道吃進嘴裡還很有嚼勁,讓人百吃不厭。

選用內蒙古高原牧場自然放養的草原黃牛後腿肉,採用傳統風乾火烤工藝添加天然香料製作而成,肉質緊實,口口留香,入口好吃不膩,是老少都喜歡的休閒零食!

守歲,守著零點的鐘聲敲響,一盞燈,亮到天明;煙花似繁星,守歲,不眠。守歲,守住安康,幸福一生;我相信你一定能感受到:原來幸福是這麼簡單!守歲零食不僅帶給人民舌尖上的滿足,更是生機勃勃的年味。

相關焦點

  • 除夕守歲吃年飯
    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吃年夜飯是過除夕的最重要的的事情。
  • 除夕「守歲」的含義與意義
    除夕「守歲」的含義與意義     中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守歲是從吃年夜飯開始,一夜不睡,以迎候新年的到來。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
  • 除夕為什麼要守歲?
    除夕是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這一天有很多習俗,守歲就是其中之一。守歲顧名思義就是從吃年夜飯開始晚上不睡覺,等候新年的到來。 那麼除夕為什麼要守歲?關於年的由來,有一個傳說。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裡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
  • 除夕守歲習慣的由來
    曹保明:除夕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重大的節日之一。指農曆一年最後一天的晚上,即春節前一天晚,因常在夏曆臘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稱該日為年三十。一年的最後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守歲。蘇軾有《守歲》:「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譁。」除夕這一天,家裡家外不但要打掃得乾乾淨淨,還要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放鞭炮、掛燈籠,人們則換上帶喜慶色彩和帶圖案的新衣。
  • 大年三十:闔家團圓,除夕守歲!
    大年三十:闔家團圓,除夕守歲!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年」的最後一天,稱為「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吃團年飯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儀式完畢後才開飯。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後,放在他們的枕頭下過年給壓歲錢,體現出長輩對晚輩的關愛,是一項整合家庭倫理關係的民俗活動。壓歲錢在民俗文化中寓意闢邪驅鬼,保佑平安。
  • 除夕之夜為何要「守歲」?今年「守歲」更不同:看春晚搶9億紅包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宋代大政治家、大文豪王安石的一首《元日》,將除夕守歲、辭舊迎新的民族傳統習俗描繪得淋漓盡致,令人讀後倍感親切,如沐春風。的確,中國人對「過年」的重視程度怎麼形容都不為過,單單一句「有錢沒錢,回家過年」的民間俚語便從一個側面印證了「過年」在每一位中國人心目中的神聖地位。
  • 大年三十,除夕守歲
    大年三十(除夕),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除夕,漢族傳統節日,是指農曆每年末最後一天的晚上,即大年初一前夜。為「月窮歲盡之日」,故又叫「除夕」,俗稱大年三十兒。這是整個春節期間最重要的一天,這天到處都是喜慶氣氛,家家會在大門上貼出大紅春聯,貼門神,屋裡屋外還要貼上掛錢、福字,晚上還要守歲……守歲按照中國傳統文化,除夕要終夜不睡,以迎候新年的到來,謂之守歲。除夕是全家團圓的日子。在外地的親屬千裡迢迢趕回家與親友團聚。
  • 除夕守歲 「鼠」你快樂
    >◆◆除夕◆◆除夕: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歲除等,是每年臘月的最後一晚。除夕也就是辭舊迎新、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節日。除夕因常在臘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故又稱該日為年三十,是漢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除夕,自古就有通宵不眠、守歲、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燈籠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 民俗| 除夕守歲(熬夜)的由來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春節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的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記》: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 每到除夕必守歲,我們看一下守歲的小知識?
    除夕守歲的由來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獸突然竄到江南的一個村子裡,一村子人幾乎被年獸吃光了,只有一家掛紅布簾、穿紅衣的新婚小兩口平安無事。還有幾個童稚,在院裡點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紅,竹子燃燒後「啪啪」地爆響,年獸轉到此處,看見火光嚇得掉頭逃竄。此後,人們知道年獸怕紅、怕光、怕響聲,每至年末歲首,家家戶戶就貼紅紙、穿紅袍、掛紅燈、敲鑼打鼓、燃放爆竹,這樣年獸就不敢再來了。
  • 年俗禮節:除夕守歲
    中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吃罷團圓飯,灶具要洗得乾乾淨淨,以備正月初一早上或全天吃素。新年前的一天晚上要守歲,守歲的民俗主要表現為所有房子都點燃歲火,合家歡聚,並守著「歲火」不讓熄滅,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迎接新年到來。
  • 除夕守歲:最濃的年味
    這一天,老老少少歡聚一堂,共慶除夕。團圓守歲,也成了記憶中最濃的年味。所以在這一年最後的夜晚,要「守歲」——也就是不睡覺,眼巴巴守著它,來對上天恩賜的歲月時光以及眼前這段珍貴的生命時間表示深切的留戀。   這一天,老老少少歡聚一堂,共慶除夕。而團圓守歲,也成了記憶中最濃的年味。
  • 除夕講「禮」父母在須守歲
    幾千年的過年習俗,打造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年節文化、人人都要遵守的年節禮儀,包括除夕夜守歲、踩歲、吃團圓飯等習俗,都有「禮」可講。父母健在 必須「守歲」按照傳統習慣,除夕吃完年夜飯到接神、拜年之前,都不能睡覺,這段等待時間可以自娛自樂,稱為守歲。晉周處 《風土記》:「 蜀之風俗,晚歲相與饋問,謂之饋歲;酒食相邀為別歲;至除夕達旦不眠,謂之守歲。」
  • 過年守歲有什麼含義寓意 除夕守歲熬年有何講究由來介紹
    過年為什麼要守歲: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裡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守歲的含義詳解: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 除夕,他們在社區守歲
    新疆網訊(記者史漓莎報導)「今年除夕不能回家,團圓飯要推遲了,我們在社區守歲。」1月27日,在水磨溝區振安街北社區,張德銘抱歉地給家人打著電話,「放心,在這過也挺好……」張德銘是水磨溝區建設局「訪惠聚」工作隊隊長,2016年2月到振安北社區,與社區工作人員一起工作,大年三十,他們的工作依然有序地開展著。
  • 除夕守歲(江都歲時習俗)
    除夕晚上,一切事務料理停當,全家親人團圓,滿屋香菸繚繞,紅燭高照,開始吃年夜飯。一家老小圍桌而坐,菜餚比平常豐盛許多。席間喝高梁酒、陳元酒守歲,「以小者得歲,先酒賀之;老者失歲,故後之酒」, 小孩先喝,依次到最長者。全家人在祥和喜慶的氣氛中互致祝福,歡娛用膳。不過,桌上的鰱魚只能看,不能吃,要留到正月十八落燈,以示年年有餘。守歲前,將家中前後門關上,在門縫貼上剪有銅錢紋的紅紙;有的人家還在大門內掛上一把芝麻秸,等新年開門的第一眼,就看見「節節高」。
  • 春節除夕夜「守歲」,可是我們到底守的是什麼?網友:要這樣守歲
    導語:上聯:萬戶春燈同守歲,下聯:金豬新年樂開顏家家團圓樂融融,零點處處鞭炮聲,舊歲斟滿盅盅酒,新年舉杯熱洪洪!過年守歲是從古至今的傳統習俗,大年三十這一天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吃完團年飯就要開始守歲,所有的人都要待到深夜甚至是通宵,這有怎麼個說法呢,往下看。
  • 大年三十兒熬一宿,除夕守歲,守的是什麼
    臘月三十夜稱「除夕」,也叫「大年三十晚」,春節的高潮是「大年三十」。年三十守歲,俗名熬年,守歲是從吃年夜飯開始,一夜不睡,以迎候新年的到來。為什麼稱作熬年呢?一、除夕守歲之俗臘月三十也叫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夜人們都要除舊迎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裡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
  • 除夕之夜你守歲了嗎?
    「相邀守歲阿戎家,蠟炬傳紅向碧紗;三十六旬都浪過,偏從此夜惜年華。」守歲為中國民間除夕傳統的習俗,又稱又稱照虛耗、熬年、熬夜。指在除夕夜一家人團聚,熬夜迎接農曆新年的到來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裡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
  • 除夕夜:守歲之夜
    江淮水鄉年夜「守歲」是必不可少的,這一夜是一年的最後一夜。小的時候的年三十晚上,一家人早早吃過年夜飯,這個早是真的早,四五點即開始吃。有種說法,越早吃越好,有的人家兩三點就吃晚飯的也有,雖然來年並不一定因為年夜飯吃的早而變好,但風俗總還是風俗。小孩們年三十的晚上,一邊不肯早早睡覺,要吃要玩還鬧著要守歲;一邊又盼望著新年的到來,因為新年一到,就可以有壓歲錢。大人們這一夜守歲既是習俗,又滿含著對來年美好的願望,當然還有很多傳統的任務要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