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守歲:最濃的年味

2020-12-21 騰訊網

  這一天,老老少少歡聚一堂,共慶除夕。團圓守歲,也成了記憶中最濃的年味。

  更多資訊,請下載Wind金融終端APP

  來源:Wind金融終端APP

  盼了那麼多天,終於把除夕給盼來了。

  除夕是一年最後一天,是一歲中剩餘的一點短暫的時光。古人說:「黃金易得,韶光難留」。所以在這一年最後的夜晚,要「守歲」——也就是不睡覺,眼巴巴守著它,來對上天恩賜的歲月時光以及眼前這段珍貴的生命時間表示深切的留戀。

  這一天,老老少少歡聚一堂,共慶除夕。而團圓守歲,也成了記憶中最濃的年味。

  傳說故事

  關於守歲,有一個遙遠的傳說:

  傳說遠古時代有一個被稱為「祟」的小妖怪,它長著黑黑的身子,但手卻是雪白的。每年春節除夕夜,它都要到人間害人,專門摸熟睡的小孩子的腦門。

  凡是被「祟」的雪白小手摸過的小孩就會生病,莫名其妙地發高燒,整夜說胡話,等到十幾天高燒退去後,小孩就會變成痴呆瘋癲的傻子。

  所以,每年到了除夕這一天,家長們都怕「祟」來傷害自己的孩子,就整夜亮著燈,陪孩子一起玩,不讓他們睡覺。這在當時叫做「守祟」。

  後來,人們覺得說「祟」這個怪物有些晦氣,又因為「歲」與「祟」諧音,於是人們就慢慢改「守祟」為現在所說的「守歲」了。

  圖片來源:灼見

  守歲的寓意

  久而久之,除夕守歲成了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在過去,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閒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後來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因此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

  從古至今,「守歲」都包含了珍惜時間、珍惜生命的意思。古人在一首《守歲》詩中寫道:「相邀守歲阿戎家,蠟炬傳紅向碧紗;三十六旬都浪過,偏從此夜惜年華。」珍惜年華是人之常情,故大詩人蘇軾寫下了《守歲》名句:「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由此可見除夕守歲的積極意義。

  圖片來源:灼見

  因此,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守歲的「守」,即有對即將逝去的舊歲有留戀之情,也有對即將到來的新年懷希望之意。

  熬年守歲

  如今,很多人在感嘆年味越來越淡,但最濃最深的年味,卻在除夕守歲中顯露無疑。

  大年夜燈火通明,全家人歡聚一堂,圍爐而坐,敘舊話新,暢談美好的祝願,寄希望於新的一年,因而通宵不眠。

  對於無數人來說,這註定是一個難忘的夜晚,也是一個屬於人間喜樂的夜晚,這一夜的幸福可以照亮一整年的路。

  媽媽做的飯菜,是此後一年裡關於家的味道;

  爸爸珍藏的酒,是支撐前行路上的力量之源;

  朋友給的祝福,是一想到就十分溫暖的心意。

  圖片來源:灼見

  讓我們在零點鐘聲響起的時候,在抬頭看到滿眼煙花的時候,許下新的一年最美好的心願:

  要微笑,要精彩,要堅持,

  要奮鬥,要孝順,要健康,

  要平安,要快樂,要幸福!

  春節將至!

  Wind祝各位朋友闔家歡樂、新春愉快!

  Wind綜合灼見、茶馬網等

相關焦點

  • 年味近 除夕守歲詩話
    除夕之夜,是改年更歲之夜,自古以來,我國人民對這一傳統民間節日就十分重視。南宋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除夕》中記載:「是夜,禁中爆竹山呼,聲聞於外,土庶之家,圍爐團坐,達旦不寐,謂之守歲。」  由此可見,守歲是我國人民春節時早就有的一種饒有興趣的習俗。
  • 除夕守歲,一邊守歲一邊吃
    微微有點澀,有點苦,但更多的是人生百味的香甜,是站在年關之末回首一年辛酸喜樂的回甘。全家人團聚在一起,包餃子,吃年夜飯,看春晚,歡聲笑語驅散了一年的疲憊,一切都顯得那麼溫馨。過春節,年三十兒晚上家家戶戶都要守歲,也就是一夜不睡,以迎候新年的到來!作為資深吃貨,這個時候嘴可不能閒著。畢竟,從守歲夜開始就要吃得飽飽的,這樣新的一年才會更有口福。
  • 除夕為什麼要守歲?
    除夕是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這一天有很多習俗,守歲就是其中之一。守歲顧名思義就是從吃年夜飯開始晚上不睡覺,等候新年的到來。 那麼除夕為什麼要守歲?關於年的由來,有一個傳說。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裡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
  • 年俗禮節:除夕守歲
    中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吃罷團圓飯,灶具要洗得乾乾淨淨,以備正月初一早上或全天吃素。新年前的一天晚上要守歲,守歲的民俗主要表現為所有房子都點燃歲火,合家歡聚,並守著「歲火」不讓熄滅,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迎接新年到來。
  • 聚緣書香:今天除夕,拜個早年!除夕守歲,辭舊迎新!
    歡度佳節聚緣書香祝大家除夕快樂,闔家安康!今年的除夕時間為2018年2月15日,農曆丁酉年臘月三十,星期四除夕,是時值每年農曆臘月(十二月)的最後一個晚上。除,即去除的之意;夕,指夜晚。除夕也就是辭舊迎新、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節日。除夕與清明節、中元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漢字文化圈國家以及世界各地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除夕因常在夏曆臘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故又稱該日為年三十,漢族民間最為重視。家家戶戶忙忙碌碌或清掃庭舍,迎祖宗回家過年,並以年糕、三牲奉祀。
  • 除夕~福滿家園·守歲夜盼幸福年
    除夕丨福滿家園·守歲夜盼幸福年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除夕是什麼意思  除夕,除,有去除、歲末除舊布新的意思;夕,指晚上,因此除夕有歲除之夜的意思。
  • 除夕守歲習慣的由來
    力行:小年剛過,大年三十馬上就要來了(2月13日),這期我們聊一聊大年三十的事。   曹保明:除夕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重大的節日之一。指農曆一年最後一天的晚上,即春節前一天晚,因常在夏曆臘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稱該日為年三十。一年的最後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守歲。
  • 2018除夕守歲說說暖心話語 除夕年夜拜年忙
    2018除夕守歲說說暖心話語 除夕年夜拜年忙時間:2018-02-08 23:2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 2018除夕守歲說說暖心話語 除夕年夜拜年忙 2018除夕守歲說說暖心話語 (一) 1、春節來臨百花香,一條信息帶六香。
  • 大年三十,除夕守歲
    今天是2020年1月24日,農曆大年三十,星期五。長城新媒體集團祝您新春快樂!大年三十(除夕),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這是整個春節期間最重要的一天,這天到處都是喜慶氣氛,家家會在大門上貼出大紅春聯,貼門神,屋裡屋外還要貼上掛錢、福字,晚上還要守歲……守歲按照中國傳統文化,除夕要終夜不睡,以迎候新年的到來,謂之守歲。除夕是全家團圓的日子。在外地的親屬千裡迢迢趕回家與親友團聚。
  • 大年三十:闔家團圓,除夕守歲!
    大年三十:闔家團圓,除夕守歲!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年」的最後一天,稱為「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它與新年首尾相連,謂之「歲窮月盡、挨年近晚」,是新一年的前夕,是除舊迎新的重要時間交界點。「除夕」是歲除之夜的意思,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
  • 除夕守歲 「鼠」你快樂
    今天是大年三十辭舊迎新的好日子,咱們來說說除夕習俗>◆◆除夕◆◆除夕: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歲除等,是每年臘月的最後一晚。除夕也就是辭舊迎新、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節日。除夕因常在臘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故又稱該日為年三十,是漢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除夕,自古就有通宵不眠、守歲、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燈籠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 民俗| 除夕守歲(熬夜)的由來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春節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的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記》: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 【話年俗】除夕:祭祖守歲
    全國各地從年三十兒到初六,年俗各不相同,小編在此拋磚引玉,期待各位網友留言分享有趣的年俗活動!【除夕】祭祀:即祭祖,華人過節總不會忘記自己家族中已故的先人,春節也不例外。這時我們會供奉食物或鮮花以表心意。年夜飯: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
  • 唐太宗李世民的一首《守歲》詩,讓我們感受到了春節時濃濃的年味
    今天,我們就通過《全唐詩》,來感受一下大唐太宗皇帝帶給我們的春節風俗及濃烈的年味。守歲李世民暮景斜芳殿,年華麗綺宮。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階馥舒梅素,盤花卷燭紅。在除夕守歲間出現了皇宮裡外迎新年,辭舊歲的繁華景象,唐太宗高興之餘,寫下此詩。這首詩通過作者對除夕景象的描寫,來突出唐朝守歲的氣氛,同時也體現了作者的閒適的心情。詩中選用諸如「辭」、「去」、「帶」、「入」、「舒」、「卷」等一系列動態詞語,娓娓道來,貼切自然,清新可讀。從而也讓這首詩成為初唐難得的好詩之一。
  • 除夕「守歲」的含義與意義
    除夕「守歲」的含義與意義     中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守歲是從吃年夜飯開始,一夜不睡,以迎候新年的到來。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
  • 除夕之夜你守歲了嗎?
    「相邀守歲阿戎家,蠟炬傳紅向碧紗;三十六旬都浪過,偏從此夜惜年華。」守歲為中國民間除夕傳統的習俗,又稱又稱照虛耗、熬年、熬夜。指在除夕夜一家人團聚,熬夜迎接農曆新年的到來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裡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
  • 除夕習俗30字50字簡短介紹 除夕守歲熬年的來歷意義及傳說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裡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除夕守歲寓意是什麼呢?為什麼在除夕這天需要守歲呢?除夕有哪些風俗習慣呢?除夕習俗30字簡短介紹  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十二月)的最後一個晚上。除夕這天有貼春聯、放鞭炮、貼年畫、貼窗花、貼福字等傳統習俗。
  • 過年守歲有什麼含義寓意 除夕守歲熬年有何講究由來介紹
    為什麼要守歲?守歲是什麼意思?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  過年為什麼要守歲?每年過年的一家人都會一起熬夜,就算在困也會陪著家人一起熬到凌晨,這個時候家家戶戶都會放鞭炮,這就是意味著新的一年來了嗎,那麼你知道為什麼過年要守歲嗎?下文詳解。
  •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 過去的年味:年夜飯和守歲
    原標題: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 過去的年味:年夜飯和守歲 圖片來源:網絡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北京人更順嘴的叫法是年三十。   除夕夜向來是最熱鬧的,全民守歲,徹夜喧闐。   年三十晚上的這頓年夜飯一定確定以及肯定是所有人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餐。無論相隔多遠,工作有多忙,總要回到自己家中,吃一頓團團圓圓的年夜飯。年夜飯的吃食很有講究,要有火鍋,熱氣騰騰,象徵來年紅紅火火;要有魚,取個「年年有餘」的好彩頭;最後來點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但對北京人而言最必不可少的一樣是餃子。
  • 除夕,守歲宴開
    春節是中國人最隆重的節日,也是傳統民俗禮儀最豐富的時候。俗,從人谷聲,漢朝地理志說,「好惡取捨,動靜無常,謂之俗」,約定成俗,俗是人之常情,是《易經》中的「百姓日用而不知」,是《管子》裡的「治亂之所生,得失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