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作家聊天不提賈平凹是什麼感受?

2020-09-14 周六六

陝西作家們聊天不提說賈平凹等於吃麵不放辣子

作者 豐陽玢子

以前我和人諞幫子聊天三句話就要提到賈平凹,不少文友就半認真半開玩笑的說我三句話離不開賈平凹,不說賈平凹就沒有話題了。最近我在作家馬騰馳寫他拜訪著名評論家閆綱老先生的文章中欣喜若狂的發現他們兩個聊天也是三句話不離賈平凹。我不由得自嘲陝西文人聊天不說賈平凹就好像吃麵不放辣子,炒菜不放鹽,沒味。

閆綱對馬騰馳說,平凹給你的新書《背饃記》寫的序我看了,寫得好。我希望把他寫的序在《中華讀書報》上發一下。

閆綱還說,現在,你生活安定下來了,就繼續好好寫吧!坐在藤椅上的閻老師停頓了一下,問我:騰馳字寫得不錯,受沒受平凹的影響?我回答,賈老師字寫得好

閆綱又說「丹鳳人賈平凹寫不盡商州世事,寫不盡的禮泉人情正塑造著自已的賈平凹!」

看看一篇文章的三次提到賈平凹,賈平凹在文章裡起到了起承轉合,提綱挈領的作用。

商洛作家賈君平和鹹陽著名的兒童作家袁銀波聊天時也是以賈平凹給他母親題字的過程為主,稱讚了賈平凹對愛母親的人特別喜歡。

公共關係學中有介質一詞,賈平凹就是文友們的介質。有了賈平凹做介質話題就像源頭活水。南方作家唐小林原本在商洛作家印象當中寂寂無名,誰知他鬼迷心竅的寫了篇批評賈平凹的文章,頓時一石激起千層浪,商洛的作家豐陽玢子連續寫了三篇批評唐小林的文章,該唐竟然在商洛一炮走紅。甚至大評論家謝有順鬥不知道有個唐小林,豐陽玢子那麼一批評,謝有順則知道有個唐小林了,這就是廣州開花商州結果,唐小林一時在商洛文壇爆的大名。在文壇傳為笑談。

商洛作家玢子曾經給人解釋,商洛人有句話說幹啥的說啥的,穿著短褲護啥裡,當作家就要說作家,當縣委書記就要說新時代,那是必然的麼。

馬騰馳和閆綱及商洛作家們三句話不離賈平凹是有科學依據的。不然就是吃麵不放辣子麼。

(作者簡介,豐陽玢子,商洛作家,在《延河》《陝西日報》等報刊發表文章十餘萬字,著有《大牆紅塵》《玢子隨筆》《商洛方言拾趣》《賈平凹研究》《玢子雜文》等作品集五部一百餘萬字。)

感謝您的關注

相關焦點

  • 陝西作家解析賈平凹路遙 孫見喜:賈平凹更軟弱
    6月23日(周日)下午兩點半陝西人民出版社攜手萬邦書店邀請作家張豔茜、孫見喜、張孔明共同打造"千古陝人文學夢"系列文學沙龍,首場"張豔茜遠紹路遙事,孫見喜演說賈平凹《廢都裡的賈平凹》、《平凡世界裡的路遙》兩本作品的編輯張孔明擔任本次活動的主持人,陝西方言對話成為一大亮點,《廢都裡的賈平凹》作者孫見喜調侃「賈平凹性格更加軟弱一些」,《平凡世界裡的路遙》作者張豔茜首次坦言寫作時仿佛走入路遙生活,曾幾度哽咽落淚。
  • 賈平凹:陝西作家的揚鞭催馬,如今再上徵途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文化資訊,記得關注我@莊子趣談文史說起賈平凹,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並不陌生,賈平凹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著名作品有《一雙襪子》、《長安》文刊的編輯。出版長篇小說《浮躁》,賈平凹歲後世的文學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力,他獨特的文學天賦,我覺得離他的家鄉也脫不開關係。在一段時間內,陝西的作家都把鄉村題材作為創作的主要重點,成為了他們獨有的寫作風格,並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產生了一大批優秀的作家與作品。
  • 都是陝西作家,為什麼路遙窮困一生,賈平凹成作家富豪?
    1992年11月17日,陝西作家路遙先生因肝硬化和消化道出血,病逝於陝西西安,年僅43歲。在中國平均壽命早已超過70歲的今天,路遙算得上是英年早逝。路遙、賈平凹都是「文學陝軍」的領軍人物,陝西作家群體中的佼佼者。他們身上有太多一樣的地方。
  • 賈平凹高建群等陝西作家衝刺茅獎
    核心提示: 昨日,第九屆茅盾文學獎參評作品目錄在中國作家網公示,共有252部作品入選。至少有20部由陝籍作家創作或代表陝西參評,賈平凹同時有兩部作品入圍茅獎,紅柯則有三部。至少有20部由陝籍作家創作或代表陝西參評,賈平凹同時有兩部作品入圍茅獎,紅柯則有三部。
  • 王新民:賈平凹與陝西人民出版社
    而賈平凹的編輯生涯是從陝西人民出版社(以下簡稱陝人社)起步的。1975年的金秋季節,賈平凹從西北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了,從此離開校門,提著三年前入學時的那隻綠色舊箱,走向一個新的環境——陝人社,由一名大學生成為一名文學編輯。
  • 為什麼陝西能出那麼多作家?陳忠實、路遙、賈平凹?
    說到作家這個職業,相信很多人不陌生,在我們旁觀者眼裡這將是一個神奇的職業,他們將自己的所感所想寫於紙上。既賺得了名氣,又贏得了自我的利益,可是對於一個作家來說,創作的辛勞遠遠不如收穫來得多。很多人說文學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比如江南地區做加盟的文筆細膩溫柔,而黃土高原上所生長出來的作家文筆粗粒豪放。
  • 陝西人民出版社建社70年徵文|王新民:賈平凹與陝西人民出版社
    而賈平凹的編輯生涯是從陝西人民出版社(以下簡稱陝人社)起步的。1975年的金秋季節,賈平凹從西北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了,從此離開校門,提著三年前入學時的那隻綠色舊箱,走向一個新的環境——陝人社,由一名大學生成為一名文學編輯。
  • 同是陝西作家,賈平凹陳忠實比起路遙差在哪
    而提到路遙,往往又會讓人聯想到陳忠實、賈平凹。  陝西作家多,路遙、陳忠實、賈平凹分別來自於陝北、關中、陝南三個不同的區域,先後獲得茅盾文學獎,在文壇上幾乎齊名時至今日,路遙、陳忠實先後作古,只有賈平凹尚在,也是垂垂老矣。
  • 陝西人民出版社建社70年全國徵文|王新民:賈平凹與陝西人民出版社
    而賈平凹的編輯生涯是從陝西人民出版社(以下簡稱陝人社)起步的。1975年的金秋季節,賈平凹從西北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了,從此離開校門,提著三年前入學時的那隻綠色舊箱,走向一個新的環境——陝人社,由一名大學生成為一名文學編輯。
  • 賈平凹作品《帶燈》與陝西鄉土文學
    ,這一文化現象震動了文壇,成為陝西文學史乃至整個中國文學史上的輝煌一筆。  1992年對陝西文壇來說是「損兵折將」的一年,這一年先是路遙因病去世,緊接著鄒志安也與世長辭,前者年僅43歲,後者46歲,兩位作家都是年富力強之時帶著無盡的遺憾離開了讀者。不過陝西文壇在悲痛之中又在默默積蓄力量。還是1992年,默默無聞的陳忠實完成了《白鹿原》,賈平凹創作了《廢都》,京夫改定了《八裡情仇》,程海拿出了《熱愛命運》,高建群寫就了《最後一個匈奴》。
  • 賈平凹感嘆陝西方言難翻譯
    本報訊(記者陳夢溪)8月24日,亞馬遜在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上宣布將全球同步出版賈平凹的小說《高興》的英文版《Happy Dreams》,並以紙質書和電子書同步發行的方式,第一時間將該書遍及183個國家的讀者。
  • 作家簡介:賈平凹
    賈平凹(1952年-),中國大陸當代著名作家。1952年出生,陝西省商洛市丹鳳縣棣花鎮人,1975年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1974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小說集《賈平凹獲獎中篇小說集》《賈平凹自選集》,長篇小說《商州》《白夜》,自傳體長篇《我是農民》等。陝西省商洛市丹鳳縣人。中國作家協會理事、中國作家協會陝西分會副主席。現在為西安建築科技大學人文學院院長。賈平凹是我國當代文壇屈指可數的文學奇才,被譽為「鬼才」。他是當代中國一位最具叛逆性、創造精神和廣泛影響的作家,也是當代中國可以進入世界文學史冊的為數不多的著名文學家之一。
  • 陝西最有內涵的古鎮,因小說《秦腔》而聞名,是作家賈平凹的故鄉
    三秦大地所孕育出來的厚重歷史文化,在幾十年前的中國散發了多重光芒萬丈的色彩,使原本偏居西北的陝西成為中國當地文學史上一個突出的文化性地標。多本以那個地區為背景的長篇小說都是我國當代最偉大的文學作品。如果你認真讀過這些著作,你就會對近代直到當代的黃土高原有了最為深刻的認識。
  • 賈平凹:有些年輕作家的作品我欣賞不了(圖)
    老而不死則為賊,這是說時光討厭著某個人長久地佔據在這個世界,另一方面,老生常談,這又說的是人越老了就不要去妄言誑語吧。」  昨天下午,作家賈平凹在北京大學發布了最新長篇小說《老生》,這是他的第15部長篇小說。這位少見的不說普通話的陝西作家在和大學生們交流時,臺下不少年輕人皺起眉頭,賈平凹的小說語言中有許多陝西話的內容,還說自己無奈寫作的方式讓受眾有限,註定是不可能讓所有人都能夠接受。
  • 賈平凹:現在的作家比任何時候都需要大的勇氣
    中國作協主席鐵凝,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李敬澤,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吳義勤,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邱華棟,中國作協各業務單位負責人,以及首都文學界作家、評論家代表在主會場出席會議。各地作協負責同志、作家和評論家代表在線參會。陝西省作協主席賈平凹及多位副主席在西安通過視頻連線方式參會,賈平凹在線發言。
  • 路遙、陳忠實、賈平凹,為啥幾個當代大家都來自陝西?
    作者 | 故壘-西-邊(孔網店鋪:二手傳播的書攤)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 路遙、陳忠實、賈平凹,陝西作家怎麼都是陝西作家呢?能開一個的故事會。賈平凹說路遙是「政治家」,人們就在《平凡的世界》裡刨根問底,其碼主流媒體提起《平凡的世界》,一派浩然正氣。說別人是「政治家」,自己當然是非政治家。寫書除了有被官府查禁,文字獄陷害的危險,從前的人「藏之名山」,顧影自戀。賈平凹寫的《廢都》「此處刪……」,證明在編輯時就被安檢,豈自信放之四海而準?從心抱著封查就封查的玩世不恭,遠追古人。不屑於當代,即不屑於政治。
  • 陝西欲鍛造文學新梯隊 賈平凹:他們仍需仙人指路
    今年《中國作家》雜誌推出了文學陝軍新梯隊小說專輯。   由魯迅文學院與省作家協會主辦的文學陝軍新梯隊小說研討會昨天在北京舉行。包括雷達、陳曉明、白燁在內的專家學者共同為文學陝軍新梯隊的小說創作把脈問診、出謀劃策,並對陝西的八位青年作家代表的作品進行了一對一的點評。正如賈平凹所說的,「他們仍需仙人指路,他們仍需寶鼎煉丹」。
  • 賈平凹:一個作家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圖)
    新長篇《老生》出版 四個殘酷故事對應四個時段  賈平凹:我有使命不敢怠  「決定一個作家的,要看他是什麼種,是蘿蔔種還是水稻種?玉米種長不出麥穗來。再就是後天的環境,看他在什麼環境裡長起來。」說這話的賈平凹無疑是中國文壇獨特的種子選手。昨天下午,賈平凹的新長篇《老生》在北大召開了研討會,文學評論家李敬澤、陳曉明,來自義大利的翻譯家李莎等與會。該書已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 青年作家黃詩煊一行參訪賈平凹上書房 喜獲《暫座》籤名新作
    11月3日,青年作家黃詩煊,受邀來到賈平凹先生上書房。同行人員西安四為科技集團總裁李偉偉給全國人大常委、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陝西省作家協會主席賈平凹先生匯報了關於電影《爺爺的牛背梁》《大儒張載》《朱䴉之戀》的籌備、拍攝進程。先生勉勵攝製組踏踏實實、穩步推進、精益求精。
  • 陝西的三架馬車:路遙、陳忠實、賈平凹誰的影響力更高?
    在新時期文學的整體格局中,陝西文學以其強大的陣容、雄厚的實力與獨特的風貌始終佔據著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其中,路遙、賈平凹與陳忠實是非常重要的作家,基本上形成了三足鼎立的藝術奇觀。有意思的是,三位作家的寫作視角和關注點也不一樣,他們合在一起,為三秦大地的老百姓展現了豐富多彩、波瀾壯闊的陝西地域文化和民俗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