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平凹感嘆陝西方言難翻譯

2020-12-19 中華網新聞

本報訊(記者陳夢溪)8月24日,亞馬遜在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上宣布將全球同步出版賈平凹的小說《高興》的英文版《Happy Dreams》,並以紙質書和電子書同步發行的方式,第一時間將該書遍及183個國家的讀者。賈平凹現場感謝譯者,能翻譯自己作品中的陝西方言確實不容易。

賈平凹被稱為「中國最傑出的作家中唯一尚未被翻譯的一位」。他的作品雖然在國內享有盛名,但卻因為文本中的陝西方言「嚇」退了許多譯者,與莫言、餘華、王安憶、劉震雲等作家相比,他的作品在國外的知名度相對較低。

「每個作家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走得更遠一些,使用不同語言的讀者都能讀到它,這是我的心願。世界文學其實就是翻譯文學,如果不翻譯,誰也不知道你。」此次代表作《高興》被翻譯,賈平凹感慨:「因為陝西人講的很多方言都是原來的古代話慢慢流散在民間,以特殊方式保留下來的。只要對中國古代文學稍有了解,就會讀懂陝西方言。所以我特別佩服一些翻譯家,翻譯的過程也是重新創作了一次。我要對翻譯家表示我自己的敬重,向他們致敬。」

《高興》是賈平凹歷時三年的心血之作,其間曾六易其稿。這本於2007年出版的小說,描寫了一個名叫劉高興的陝北民工進城打工的故事,為讀者呈現了生活的五味雜陳。《高興》的英文版還入選了亞馬遜Kindle的獨有 First項目,這使得亞馬遜北美地區的Prime會員和訂閱亞馬遜出版信息的上千萬讀者可以優先購買到《高興》的英文版《Happy Dreams》。據悉,該書也是今年唯一一本入選Kindle First項目的中國文學作品。

「我特別高興,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被英文讀者看到。這個願望這本書的翻譯韓斌女士已經幫我實現了,韓斌女士在漢學界、漢語翻譯界都是非常有名的一位翻譯家,我特別感謝她。」賈平凹說,自己作品的英文翻譯還是比較少的,最近這一兩年才有三四本書,「基本上是我作品的十分之三四,大部分還沒有被翻譯出去。」說到作品中方言的問題,賈平凹認為「基層的人物就要說基層的話」,陝西方言雖然在理解上有一定難度,但在了解文化背景等信息後並不難於理解。

作為亞馬遜助力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的重要舉措,亞馬遜全球出版已經先後將包括賈平凹、陳忠實、馮唐、路內、虹影在內的多位知名作家的19部中國文學作品納入翻譯出版計劃,其中包括《高興》的英文版《Happy Dreams》在內的15部中國當代文學作品已經在美國翻譯出版。為了確保翻譯質量,亞馬遜還專門成立了譯者平臺,合作的譯者既包括葛浩文、韓斌(Nicky Harman)等大家,也囊括了眾多的新銳譯者。

亞馬遜還與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總公司達成戰略合作,雙方計劃進一步豐富亞馬遜美國網站的Kindle中文電子書及介紹中國文化的相關電子書,在2017年全新上線來自200多家國內出版機構的3萬多本Kindle電子書。 J226

相關焦點

  • 賈平凹:我的作品比較難翻譯
    作為陝西本土作家中的佼佼者,賈平凹在書博會上受到了讀者明星般的追捧。昨日的讀者見面會設在曲江國際會展中心最大的主舞臺區域,但觀眾席仍舊被讀者擠得滿滿當當,站無虛席,連過道都被堵得嚴嚴實實。貨架上賈平凹的作品也被等待籤售的讀者購買一空。據主辦方介紹,書博會開展兩天以來,銷售量排名前三的圖書《秦腔》《浮躁》《廢都》都是賈平凹的作品。
  • "廢都"完成英文翻譯 賈平凹:翻譯時 原文一句也不要刪
    按照賈平凹的意見,譯本參照1993年第一版《廢都》,所以也將保留「□□□□(此處作者刪去××字)」 西北大學外國語學院副院長胡宗鋒教授透露,他與英國學者羅賓博士歷時三年,悄然完成了40萬字的《廢都》的英文翻譯,爭取今年內出版。按照賈平凹的意見,譯本參照1993年第一版《廢都》,所以也將保留「□□□□(此處作者刪去××字)」。
  • 《廢都》英文版翻譯完成 賈平凹要求原文一句不刪
    由於兩人都是在工作之餘翻譯此書,就約定每個星期抽出一天時間進行翻譯,40多萬字的小說兩位學者用了三年多的時間翻譯完成,爭取今年內出版。  按照賈平凹的意見,譯本參照1993年第一版《廢都》,所以也將保留「□□□□(此處作者刪去××字)」。《廢都》譯為The Abandoned Capital,主人公莊之蝶則翻譯成Butterfly。
  • 賈平凹:講好大時代裡的中國故事
    賈平凹日前在京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世界文學其實就是翻譯文學,翻譯為中國文學走向世界架起了橋梁。  賈平凹發表於2007年的小說《高興》英文版日前由亞馬遜以紙質書和電子書同步發行的方式,介紹給183個國家的讀者。作為又一部走出國門的中國當代小說,《高興》描寫了一位名叫劉高興的陝西農民進城打工的故事。賈平凹將其與2005年出版並獲得茅盾文學獎的作品《秦腔》稱為「姐妹篇」。
  • 陝西作家解析賈平凹路遙 孫見喜:賈平凹更軟弱
    6月23日(周日)下午兩點半陝西人民出版社攜手萬邦書店邀請作家張豔茜、孫見喜、張孔明共同打造"千古陝人文學夢"系列文學沙龍,首場"張豔茜遠紹路遙事,孫見喜演說賈平凹《廢都裡的賈平凹》、《平凡世界裡的路遙》兩本作品的編輯張孔明擔任本次活動的主持人,陝西方言對話成為一大亮點,《廢都裡的賈平凹》作者孫見喜調侃「賈平凹性格更加軟弱一些」,《平凡世界裡的路遙》作者張豔茜首次坦言寫作時仿佛走入路遙生活,曾幾度哽咽落淚。
  • 賈平凹談文學翻譯
    得知賈平凹先生的短篇小說《倒流河》榮獲第十六屆百花文學獎短篇小說獎,並且他本人將從陝西專程前來天津領獎的消息,我在第一時間給他發去簡訊,詢問能否藉助來天津領獎之際,與他見上一面?我之所以向賈平凹先生匯報,是因為我在申報期間,曾跟他提及此事,他對我提出的「中西比較翻譯」話題很感興趣,他這樣快地回復簡訊,足見對翻譯工作的重視。中國翻譯協會這些年致力於向世界傳播中華文化,2013年,中國翻譯協會曾舉辦中國當代優秀作品國際翻譯大賽,面向海內外徵集優秀翻譯作品,題目中就有賈平凹的獲獎作品《倒流河》。當時,我還請他關注大賽中湧現出的優秀譯作。
  • 西大洋教授寫專著介紹陝西風土人情 向世界講陝西故事
    因為這些作品中有大量的陝西方言,如何將方言譯成能為英美讀者接受的英語,一直是陝西文學走向世界的主要「瓶頸」。「翻譯界都很清楚,英譯漢相對容易,但是漢譯英就很難。」西北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胡宗鋒教授告訴記者,很多偉大的外國作家,都接受過中國傳統文學的滋養,但是對中國當代文學卻了解很少。
  • 他向世界講陝西故事 洋教授編寫專著介紹陝西風土人情
    因為這些作品中有大量的陝西方言,如何將方言譯成能為英美讀者接受的英語,一直是陝西文學走向世界的主要「瓶頸」。 「翻譯界都很清楚,英譯漢相對容易,但是漢譯英就很難。」西北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胡宗鋒教授告訴記者,很多偉大的外國作家,都接受過中國傳統文學的滋養,但是對中國當代文學卻了解很少。
  • 陝西作家聊天不提賈平凹是什麼感受?
    陝西作家們聊天不提說賈平凹等於吃麵不放辣子 作者 豐陽玢子 以前我和人諞幫子聊天三句話就要提到賈平凹,不少文友就半認真半開玩笑的說我三句話離不開賈平凹,不說賈平凹就沒有話題了。最近我在作家馬騰馳寫他拜訪著名評論家閆綱老先生的文章中欣喜若狂的發現他們兩個聊天也是三句話不離賈平凹。
  • 「陝西話讀陝西名著」丨今日主播李發展:讀賈平凹《秦腔》
    今天是2018年5月20日星期日,本期「陝西話讀陝西名著」,主播李發展為您朗讀賈平凹作品《秦腔》。賈平凹稱「我要以它為故鄉豎一塊碑」。活動介紹全民讀書·經典律動·方言傳秦——2018「西鹹新區杯」「陝西話讀陝西名著」大型全媒體活動將一直持續到9月下旬。在此期間,所有熱愛陝西文學的讀者皆可參與。活動擬設一等獎3名,二等獎10名,三等獎30名。
  • 陝西方言翻成英語怎麼說 陝英翻譯風靡網絡
    陝西人是如何翻譯這些英語的 來源:新浪微博    華商網訊(實習記者 張琰)學過外語的人對漢語與英語之間的翻譯再熟悉不過,然而方言翻譯的英語卻並不多見近日一則《陝西話是如何翻譯這些英語》的帖子在網上熱傳,通俗、幽默,被陝西網友熱贊「美包包」。   這則簡短的陝西話與對英語的翻譯列出了30個日常英語短語,以及普通詞彙,然而當用陝西話翻譯後,卻變得非常富有幽默效果。
  • 賈平凹攜《帶燈》上央視 用陝西話「讀書」
    賈平凹 資料圖賈平凹《帶燈》昨晚(4月23日)8時,由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和中國圖書評論學會合作推出的「2013中國好書」在央視一套播出,陝西省作協主席賈平凹新作《帶燈》榮登榜首。因為《帶燈》的語言像賈平凹多數作品的語言一樣充滿了陝西味道,且書中主人公為陝西一位鄉鎮幹部,在主持人的邀請下,賈平凹用陝西方言朗誦了書中的片段:「……這年代的人發了瘋了要富裕,這年代是開發的年代。」
  • 賈平凹的「凹」讀wa是因為方言?我來提一個新觀點
    本尊解釋:小名演化而來現在最權威的解釋也就是賈平凹本人的解釋:賈平凹姓賈,名平凹,無字無號;娘呼「平娃」,理想與通順,我寫「平凹」,正視於崎嶇,一字之改,音同形異,兩代人心境可見也。當然是因為當地陝西地區的方言是這麼念。那有的人就開始不服了,為什麼他們的方言念wā,我們的普通話也要跟著念wā呢?其實我覺得,這並不是一個橫向的地區方言問題,而是一個縱向的古今發音問題。深入考證:方言還是古語?
  • 陝西寶雞方言nia nia有兩層意思,一是感嘆,二是稱呼
    寶雞位於陝西關中平原的西部,橫跨渭河,古稱「陳倉」,有史記載的寶雞,已有2700多年,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在華夏民族的發祥上,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寶雞被譽為「青銅器之鄉」,是因為在寶雞境內時常能挖掘到2000多年前的青銅器,依託這些青銅器文物,寶雞早在1956年就建立了全國最大的青銅器博物館——寶雞青銅器博物館。
  • 王新民:賈平凹與陝西人民出版社
    編輯部往事(編者篇)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賈平凹文集》賈平凹與陝西人民出版社文/王新民2018年中秋前夕,賈平凹在「賈平凹題名推薦圖書展而賈平凹的編輯生涯是從陝西人民出版社(以下簡稱陝人社)起步的。1975年的金秋季節,賈平凹從西北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了,從此離開校門,提著三年前入學時的那隻綠色舊箱,走向一個新的環境——陝人社,由一名大學生成為一名文學編輯。
  • 「陝西話讀陝西名著」丨今日主播王暉為您誦讀賈平凹《賣豬記》
    今天是2018年6月12日星期二,本期「陝西話讀陝西名著」,主播王暉為您朗讀賈平凹《賣豬記》。《賣豬記》選自作家賈平凹的自傳《我是農民》,這本書記敘了賈平凹20歲之前的經歷,包括家庭、成長、遭際、初戀和苦難。
  • 賈平凹《高興》英文版全球發行 小說致敬中國第一批農民工
    8月23日,亞馬遜宣布在其全球14大站點發行中國作家賈平凹小說《高興》的英文版《Happy Dreams》,紙質書和電子書同步發行,這是亞馬遜第一次為中國作家的作品英文版舉辦全球性的首發活動。 《高興》由賈平凹歷時三年而成,這本於2007年出版的小說,描寫了一位名叫劉高興的陝西農民進城打工的故事。
  • 賈平凹作品《帶燈》與陝西鄉土文學
    ,這一文化現象震動了文壇,成為陝西文學史乃至整個中國文學史上的輝煌一筆。  1992年對陝西文壇來說是「損兵折將」的一年,這一年先是路遙因病去世,緊接著鄒志安也與世長辭,前者年僅43歲,後者46歲,兩位作家都是年富力強之時帶著無盡的遺憾離開了讀者。不過陝西文壇在悲痛之中又在默默積蓄力量。還是1992年,默默無聞的陳忠實完成了《白鹿原》,賈平凹創作了《廢都》,京夫改定了《八裡情仇》,程海拿出了《熱愛命運》,高建群寫就了《最後一個匈奴》。
  • 不寫正經東西的賈平凹,遭《紅樓夢》翻譯者羞辱,以吝嗇著稱文壇
    自陝西文人賈平凹說出這句話後,他在文學這條路上可一直處於吃苦和被嘲笑的狀態,甚至很多同行當眾吐槽他丟了文人的風骨。比如1993年他寫的《廢都》就因為「太不正經」而被封禁了16年。多年後,大翻譯家楊憲益還專門寫了一首打油詩來羞辱《廢都》,至於內容是什麼?
  • 賈平凹獲法蘭西金棕櫚文學藝術騎士勳章(圖)
    《古爐》《帶燈》將推法文版  迄今為止,法國已翻譯出版了賈平凹的《廢都》《土門》及兩本中短篇小說集,《古爐》也正被翻譯成法文。  賈平凹說,去年冬天,自己和法國一家出版社籤了翻譯出版合同。當時,法國文化部和出版社主動找到人民文學出版社,將自己請到北京商量所有合作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