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考入港大直接退學復讀,被邀參加天天向上,北大中文系才是夢想

2020-12-14 清風娛樂說

高考已經結束了幾天,百萬學子剛剛經歷了自己的人生中的一大轉折點,即將要面臨著人生的第二大選擇---擇校!莘莘學子十二年如一日,只想考取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大學,國內的北大,清華,港大這些都是他們夢寐以求的學府,但是有這麼一個考生,以高考狀元的身份考入了香港大學,但是卻退學回到高中復讀了,他就是劉丁寧,668分成為遼寧省文科狀元一舉成名,被港大錄取並獎勵72萬元的全額獎學金,面對這個待遇,他卻作出了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退學!!

在受邀參加天天向上綜藝節目時,他直言北大中文系才是自己夢寐以求的學府,人要堅持自己的初心,自己本身就喜歡中華文化,當時填志願的時候也是綜合家長和老師的意見所以並不完全是自己的初衷,他覺得自己還是要以傳承中華文化為己任,當時全場鼓掌聲響徹整個舞臺。以前港大錄取在各省招錄了大批狀元,與清華北大分庭抗禮,這些年高考生但凡能到清華北大,不太可能再去港大。

香港、新加坡那些大學在世界上的排名看著好像挺高,但實際上那是英國人玩兒的遊戲,排名靠前的都是原來英國的殖民地國家,跟北大清華根本不能比。很多人說純英文教學聽不懂,真是可笑,我一個親戚的孩子第一年去國外,學習在班裡中遊,大約半年就適應了純英文教學,何況一個學霸。

當年新聞報導過她,退學有多種原因,粵語,教學模式,氣候,融入不了香港同學中…… 退學回到原來的高中復讀,一個多月沒有學習高中知識,正好參加月考,還是考了年級第一,老師特別誇讚她,完全是去年的學習知識紮實……2014再一次考上狀元,被北大錄取,當地的好多人說她搶了遼寧其她孩子北大一個名額……這個孩子當時的壓力也不小,不管怎麼樣,都挺過來了,祝福~

發揚中國文化,在哪都能發揚。其實說句真心話,港大是全英文教學,就算是高考狀元也一定是跟不上的,再有就是粵語的問題 ,生活差異的問題,真的建議你不是廣東人選港大要慎重,香港人還是很排外的。話又說回來,既然選擇了,就要勇敢面對,客服困難。大學不容易可以重新選擇,以後踏入社會,不容易的地方多了,還能都從新選擇。國學泰鬥姚宗頤先生與錢鍾書並稱「南姚北錢」,就是香港大學教授,真正的國學傳承很大程度上可能臺灣和香港比內地做的還要多,很難比較誰好誰不好。不甚了了的人還是少說一點好。

相關焦點

  • 高考狀元從港大退學,問其原因時,她只說了3句話,大家立馬熱烈鼓掌
    北大、清華、港大這些全國頂尖的名牌大學,更是讓眾多考生心嚮往之。 面對多少考生求之不得的機遇,她卻做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匪夷所思的決定。 2013年10月份,開學僅一個多月,劉丁寧從香港大學退學,重新回到本溪市高級中學復讀,這也就意味著她放棄了72萬元港幣的全額獎學金。劉丁寧的這個決定,遭到了父母的強烈反對,也讓很多人都不能理解。
  • 棄港大上北大:高考狀元的國學夢能否實現?
    2013年,她蟾宮折桂,一舉成為當年的高考文科狀元,被香港大學錄取,並獲得七十二萬港元的獎學金。但她赴港後,很快做出一個驚人的決定:從港大退學,回母校復讀,備考北京大學中文系。今年,她以666分的高分,再次成為遼寧省高考文科狀元,如果她的主意不再變化,此後至少四年,她會在北大中文系度過。祝福她。
  • 面對香港大學良好教學環境,她選擇退學從頭再來,後考入這所名校
    面對香港大學良好教學環境,她選擇退學從頭再來,後考入這所名校六月七日、八日,這兩天是多少人一生中無法忘記的日子?因為這兩天就是我們國家高考的日子。在這兩天,數百萬考生浩浩蕩蕩的進入到考場,為了自己的將來奮筆疾書。高考,是每個人檢驗十多年學習生活的標杆,是每一個人人生的重要轉折點。
  • 不顧家人反對,從北大退學選擇復讀的男孩,3年了,如今怎樣了
    據說北大對於一個求學者來說,這裡是最高的學府,代表了一種至高的理想。三年了,不顧家人的反對,從北大退學選擇復讀,現在四川男孩怎麼樣?但當聽到有人從北大退學的消息,你會怎麼想?大概那人頭上的根筋不長吧?人家擠破頭也要擠進北大,居然有人輕易退學。
  • 3年前,從北大退學,選擇復讀一年的四川男孩,考了多少
    若是誰苦讀十二載能夠實現這個夢想,那是多麼的幸運!然而,有一個四川男孩周川,他卻不走尋常路,3年前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北京大學,沒有上幾天課,就退學回家,選擇復讀一年,準備參加2018年的高考。周川的選擇,讓許多人難以理解,若是普通人能夠考上北大,一定會格外珍惜這來之不易的讀書機會。他為什麼退學?
  • 兩次考入北大護理系均退學,為了10萬元獎勵?網友:浪費了名額
    第一次考上北京大學,但由於不喜歡護理專業就申請退學,在回到母校復讀後又再次考上北大,而且仍然還報考了護理專業,但這一次高中母校卻沒有兌現10萬元獎金,直到媒體介入後才答應兌現,此事也才得以曝光,從而引發了熱議。
  • 湖南高考理科第二名從北大退學,復讀今年考718分全省第一
    近日,一則「湖南高考理科第二名從北大退學,復讀拿下理科第一名」的消息在網絡上引起關注。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今年的湖南高考理科第一名名叫杜青雲,高考成績為718分,來自文郡洋沙湖中學,是一名復讀生。
  • 文科狀元退學港大放棄70萬獎學金!復讀蟬聯兩屆狀元進北大中文系
    但是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個人,她堪稱中國高考史上的傳奇,連續兩屆都是高考狀元,為了理想她放棄了香港大學72萬元全額獎學金改上北京大學劉丁寧是遼寧人,在2013年奪得了遼寧省文科狀元,當時原本她打算就讀北大,因為她自小就對中國文學情有獨鍾,而北大正好是中國文學最優秀的高校。但是由於老師和家人的勸說,去了同樣不錯的香港大學,並且錄取後提供70萬的獎學金。
  • 3年了,不顧家人反對,從北大退學選擇復讀的四川男孩,如今怎樣
    但是,當聽說還有人從北大退學,你會是咋想?想必那個人是不是腦袋缺根筋了?別人擠破頭也想擠進的北大,竟有人輕易退學了。3年前四川就有這樣一個男孩,名叫周川,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北京大學,卻沒有上幾天課,不顧家人反對就退學回家了。
  • 學霸應該上北大還是港大?看專業!
    九個頭條網訊:2013年遼寧省文科狀元劉丁寧退學港大,引發社會對兩種教育體制的討論。一年後,她又以666分的成績如願成為北京大學的中文系新生。在她的心目中,北大就真的比港大好嗎?
  • 6年過去,668分考上港大,才讀一個月就退學的女狀元,現狀如何?
    但是對於有的人來說,最怕的反而不是重來一次,而是自己有靠近夢想的機會,卻自我放棄了,比如說今天要帶大家了解的主人公劉丁寧。劉丁寧高中的時候就讀的就是很厲害的學校,自己的成績也是一直很優秀,但是在人才輩出的學校,就顯得很是一般了,所以大家對於她,都是發揮穩定沒有什麼好說的,這樣一個普通的學霸,甚至因為是女孩子還有幾分文氣,所以大家都認為她很「乖」。
  • 2019湖北理科高考狀元,四年前曾考入北大,卻因打遊戲被退學
    四年前考入北大,四年後卻成高考狀元常書傑,2019年湖北高考理科第一名,總分712分,語文132分、數學149分、英語144分、理綜287分。在學渣仰慕學霸成績的時候,竟然還有更令人佩服的事情。原來常書傑是2015年鍾祥一中的高中應屆生,當年以690分的成績位列荊門第2名,湖北第8名,被北京大學錄取。
  • 那些選擇了港大的「狀元」們
    近日,「江蘇文科第一名無緣清華北大 最終選擇香港大學」的新聞一度被媒體熱議。雖然她無緣清華、北大等名校,但北京師範大學、天津大學、南開大學、武漢大學等高校均表示白湘菱符合錄取條件,香港大學更是給出了百萬獎學金進行邀請。白湘菱最終申請了香港大學,順利通過香港大學經管學院的面試,校方已向其發放了錄取通知。
  • 高考狀元劉丁寧,第一年高考獲得72萬,退學後第二年高考又成狀元
    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考到自己滿意的成績的,考中的學校並不是自己的理想院校時,復讀就成了高考學生的第二次選擇。不過很少能聽到有高考狀元選擇復讀的,作為狀元生,考進的都是極其頂尖的大學,是別人想去都去不了的,然而今天要介紹的這個高考考生劉丁寧,在取得遼寧文科狀元後不久就選擇復讀了。
  • 他退學北大,高考10次終圓清華夢,32歲從學校畢業,現狀如何?
    ,為了這兩所院校,他堅持復讀了多年。2000年,是他第一次參加高考,那一年,信心滿滿的他踏入了高考的考場,可令他自己都沒想到的是,這一年他發揮失常,不但沒能考入自己夢寐以求的兩大名校,連平時的水平都沒有發揮出來。因為太過於遺憾,他決定再復讀一年,家裡人知道孩子的水平不止於此,也點頭答應了。
  • 孔慶東:北大應該錄取劉丁寧(圖)
    就這個學生個人來講,這是她的個體選擇,我們應當尊重。但我們希望之前她對北大和港大有更多的了解,畢竟再準備一年去考北大中文系也要付出很艱苦的努力。 就我所了解,香港大學和北京大學都是非常知名的高校,只是所處環境有差別,尤其是文科院系,差別可能更大。
  • 他664分考進清華,退學復讀第二年705分進北大光華,原因讓人羨慕
    他664分考進清華,退學復讀第二年705分進北大光華,原因讓人羨慕很多人肯定聽說過一個學霸女同學,第一年考進香港大學以後對學校的氛圍感覺格格不入,於是退學第二年又考了北大的事情,無獨有偶,鄒英傑也是這樣一位學生,他的高中就讀的是武漢新洲一中,平時學習成績就非常的優異,在老師眼裡也是一個清北的苗子
  • 從清華退學復讀考了699分,只因專業是自動化,這個專業很差嗎?
    他,從清華大學退學復讀,2020年又考了699分高分 697分,清華大學,這可能是很多人都不敢奢望的成績與大學! 但是,對於來自湖北襄陽的王同學來說,可能並不這麼認為。
  • 北大中文系的「老主任」楊晦
    但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他可是北大的風雲人物,一位曾有過很大影響的學者。1978年我到北大讀研究生時,先生還健在,常聽到這位「老主任」的故事,比如他「五四」遊行時參與「火燒趙家樓」等等,可惜沒有聽過他講課。近日北京大學中文系舉行楊晦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會,據說參加者不多,他直接教過的學生起碼都八十歲以上了,而現在的學生對楊晦這個名字可能是陌生的。
  • 香港大學重獎江蘇文科狀元100多萬,網友:北大和清華突然不香了
    消息發酵之後,很多網友呼籲北大清華可以破格一次,不拘一格降人才,畢竟她的總成績是江蘇這個教育大省的第一名,連省狀元都讀不了北大清華,這讓人有些難以接受。當然,也有很多的網友為北大清華堅持原則拍手叫好,認為規則既然制定出來,就需要得到嚴格的遵守,並指出:之前也有全省前5前3名因為選修課成績不佳而落榜北大清華,白湘菱不是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