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2021年中國「天眼」開放,美媒記者探訪後感嘆……

2021-01-07 中國青年報

近日,美國媒體獲準赴現場

近距離探訪中國「天眼」

外媒感嘆:

中國迅速崛起的科技實力令人側目

2021年,中國「天眼」

向全世界科學家開放

2020年12月初,美國的大型射電望遠鏡坍塌後,位於中國貴州省平塘縣的射電望遠鏡成為了全球唯一的「天眼」。與此同時,中國宣布「天眼」將從2021年起向全世界科學家開放,引發高度關注。

據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2020年12月26日報導,該電視臺記者於早些時候獲準對中國天眼進行了實地探訪,並感嘆: 中國迅速崛起的科技實力令人側目。

中國「天眼」的口徑高達500米,是目前全球最大也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美媒記者說:「中國『天眼』直徑超過5個足球場,用於對外太空進行天文觀測。」

美媒關注「天眼」核心裝備

和周邊「電磁波寧靜保護區」

「天眼」的核心裝備——饋源艙引發了美媒的強烈興趣。

這個由6根鋼索拖動的平臺專門負責收集望遠鏡反射面接收到的外太空信號。

由於採用了輕型支撐系統,中國500米口徑「天眼」饋源艙平臺的重量僅有30噸。相比之下,坍塌前的美國「天眼」、300米口徑阿雷西博望遠鏡的饋源平臺有近千噸重。

坍塌的美國「天眼」

美媒記者報導稱:「在這裡,我還發現了一件很有趣的事,『天眼』方圓5公裡之內都被劃為『電磁波寧靜保護區』,因為科學家們希望接收到的是數百萬光年之外的電磁波,而不是附近路人的手機信號。」

專家:中國以更開放的態度

向全球提供科研設施

《航空知識》主編王亞男:

中國「天眼」對中國乃至全球的天文研究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它可以提供獨一無二的素材。

中國現在以更為開放的態度向全球提供研究設施,希望不僅能為中國的天文研究提供佐證,也能為世界的天文學界提供更多的觀測條件。

新聞連結

從1963年落成到2016年,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始終是世界上最大的單孔徑望遠鏡,雖名義上被用於深空科學研究,但實際上在冷戰中是為反導研究而生的,冷戰後才正式轉向民用科研。

坍塌的美國「天眼」

受颶風等自然災害及零部件老化等多重因素的影響,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於當地時間2020年12月1日發生坍塌,球形反射面被毀。此後美國官方證實該望遠鏡將無法使用,這也意味著地球只剩唯一一隻「天眼」。

中國「天眼」2011年開工建設,2016年落成,2020年1月通過國家驗收正式啟用。法新社評論,在此前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在天文觀測領域一直處於追趕狀態。「天眼」的建成以及開放,再次凸顯了中國迅速崛起的科技實力。

來源:央視新聞

相關焦點

  • 2021年中國「天眼」開放,美媒記者探訪後感嘆了……
    近日,美國媒體獲準赴現場近距離探訪中國「天眼」外媒感嘆:中國迅速崛起的科技實力令人側目2021年中國「天眼」向全世界科學家開放2021年2020年12月初,美國的大型射電望遠鏡坍塌後,位於中國貴州省平塘縣的射電望遠鏡成為了全球唯一的
  • 中國向全世界宣布:天眼對全球科學家開放!美媒:感嘆中國科技
    中國向全世界宣布:天眼對全球科學家開放!美媒:感嘆中國科技!自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得到快速提升,各方面領域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基礎建設,科技領域等,如今都成為了我們引以為傲的資本,各國也紛紛開始重視中國,希望能夠與中國展開合作。
  • 中國「天眼」成全球唯一,美媒奔赴現場探訪,記者發現一個有趣的事
    其實世界上本來一共有兩隻天眼,一隻在美國的波多黎各,另一隻則在中國的貴州,這兩隻天眼都為探索外太空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可就在不久前不幸的事發生了,服役了57年的美國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就這樣毫無徵兆的坍塌了,也因此中國「天眼」就這樣成為了全球唯一。
  • 中國天眼向全球開放,迎首次外媒專訪,美記者: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建成於1963年,口徑305米,落成之日起,就頂著世界最大單孔徑望遠鏡的帽子。直到2016年7月,中國宣布建成口徑500米的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這一頭銜當即易主。直到全毀,阿雷西博望遠鏡,在射電天文學、大氣科學、雷達天文學等領域均有所建樹,但是毫不誇張地說,阿雷西博能為人類做的,FAST也可以。
  • 中國「天眼」成了唯一?美媒發出由衷讚嘆,FAST有望向公眾開放
    2020年12月1日,一聲「轟隆」聲響徹天地,位于波多黎各阿雷西博天文臺的305米射電望遠鏡支撐架突然倒塌,這座已經有57年歷史的「美國天眼」因為無法修復而宣布就此終結。
  • 中國「天眼「成了唯一?美媒發出由衷讚嘆,FAST有望向公眾開放
    2020年12月1日,一聲「轟隆」聲響徹天地,位于波多黎各阿雷西博天文臺的305米射電望遠鏡支撐架突然倒塌,這座已經有57年歷史的「美國天眼」因為無法修復而宣布就此終結。就在「美國天眼」塌了之後,美國全國廣播電臺NPR稱「美國天眼」的坍塌,是世界一流研究時代的終結!英國《經濟學人》也評價道:隨著阿雷西博的「死」,射電天文學的時代也終結了!
  • 2021中國「天眼」全世界開放,一時引發高度關注,美媒不禁感嘆
    從2021年開始,共6.67億元人民幣,口徑500米,世界口徑最大,探測能力最強的射電望遠鏡「天安」FAST系統向全世界科學家開放,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關注。中國的「天安」射電望遠鏡在2020年12月美國大型射電望遠鏡倒塌後成為世界上唯一的「天安」。
  • 美國"天眼"報廢,美科學家:如今觀測深空只能靠中國"天眼"了
    被譽為地球「兩大天眼」之一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於當地時間12月1日坍塌美國科學家感嘆如今觀測深空只能靠僅存的「中國天眼」FAST射電望遠鏡了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由我國已故天文學家南仁東於1994年提出構想,歷時22年建成,於2016年9月25日落成啟用,進入調試期。
  • 中國天眼2021年起向全世界開放 中國天眼背後有哪些故事?
    IT商業新聞網11月6日訊 日前,中科院國家天文臺表示,中國天眼2021年起向全世界開放。厲害了我的國!據悉,「中國天眼」是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主導建設,2020年1月11日通過國家驗收,正式投入運行。
  • 當初冷嘲熱諷,現在中國讓你高攀不起!
    而根據最新的報導, 美媒記者獨家探訪了「中國天眼」,對中國「天眼」感到驚嘆, 海外網友也越看越激動。更為重要的是,相比美國,中國要開放得多。中國已經宣布,2021年4月1日,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將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美國以前幹過這種事嗎?沒有!只有中國! 2020年12月底,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獲得獨家許可,成為唯一一家允許進入「中國天眼」進行拍攝的美國媒體。
  • 中國天眼2021年起向全世界開放,網友熱議:挺好的,一起見證感受大國...
    虎撲11月6日訊 11月6日,中科院國家天文臺近日透露,俗稱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目前運行穩定可靠,將在2021年起面向全世界科學家開放使用。
  • 中國向全世界宣布:4月1號正式開放天眼,美媒:算我一個
    天眼其實大家應該都聽說過吧,就是在地面上就能接收到來自外太空的波段的一個存在,此前其實世界上有兩個天眼,一個是美國的,建成時間是比較早的,而另外一個就是中國的,建成的時間其實並不長。不過就在前一段時間,美國的天眼徹底塌了,基本上已經是沒有辦法在運行了,因此其實可以說現在世界上就只剩下了中國這一個天眼。中國向全世界宣布:4月1號正式開放天眼,美媒:算我一個。
  • 2021年4月起中國天眼FAST對全球開放
    中國天眼FAST真正成為「世界之眼」1月6日國家宣布自2021年4月起中國天眼FAST將對全球開放。這展現了中國的高度自信與世界融合的信心。屆時將把對應公開網站進行全部英文化,並且準備在春節前就完成宣傳及服務網站的全英文化。
  • 「中國天眼「將於2021年4月1日起正式向世界開放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北京消息 被譽為「中國天眼」的當今世界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將於2021年4月1日起正式向世界開放。「中國天眼」面向全球科學家開放的第一年,預計分配給國外科學家的觀測時間約佔10%。
  • 美媒大膽預測:2021年中國將發生3件大事,或將因此改變國際地位
    這不,此前美媒又一次進行了大膽預測,其宣稱2021年中國將會發生3件大事,而且特地強調,最後一件事情就連美國人都十分期待。 據悉,美媒口中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中國等及時有效控制疫情的國家,將會帶領2021年世界貿易走向復甦之路。要知道,在疫情的大背景下,各國的經濟都在呈直線下滑趨勢。
  • 中國天眼2021年起向全世界開放 會向普通人開放嗎
    有「中國天眼」之稱的我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於今年1月通過驗收,正式投入運行。FAST建設單位——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11月4日介紹,「中國天眼」目前運行穩定,近一年已經觀測服務超過5200個機時,科學家利用「中國天眼」高靈敏的觀測性能,已經發現超過240顆脈衝星。
  • 「中國天眼」4月1日起向世界開放
    中新網北京1月4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4日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悉,當今世界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將於2021年4月1日正式向世界開放,接受全球科學家的觀測申請,經評審、遴選確定後於8月1日起分配觀測時間。
  • 美國射電望遠鏡塌了,外媒關注中國天眼向世界開放
    法新社12月15日也報導了這一新聞,文中提到本月初美國阿雷西博(Arecibo)望遠鏡發生坍塌後,中國天眼成為世界射電天文學領域內「唯一重要的儀器」,面向世界開放的消息傳出,彰顯中國成為全球科研中心的願景。
  • 中國天眼4月1日正式開放,美反應亮了:前期投入800萬美元重建
    美國天眼坍塌關注科技圈的朋友都知道,地球有兩大「天眼」,一個是直徑 305 米的美國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另一個是直徑500米的中國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不過遺憾的是,就在上個月初(12月1日),運營了近60年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因支撐結構老化坍塌了。
  • 美媒大膽預測,接下來中國將發生3件大事,國際地位或再次提升
    確實,不論是今年疫情中的表現,還是嫦娥五號的成功,每一樁每一件事情對於國際來講,都是中國巨大的「變化」。面對發展強勁的中國,美媒再次大膽預測,直言在接下來的2021年當中,中國將會發生3大「巨變」,每一件都影響深遠,國際地位或再次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