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天眼2021年起向全世界開放 中國天眼背後有哪些故事?
IT商業新聞網11月6日訊 日前,中科院國家天文臺表示,中國天眼2021年起向全世界開放。厲害了我的國!據悉,「中國天眼」是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主導建設,2020年1月11日通過國家驗收,正式投入運行。
-
中國向全世界宣布:天眼對全球科學家開放!美媒:感嘆中國科技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這萬千的世界上,每天都在發生演變,每天都有各種各樣的奇聞趣事發生,學富五車與行萬裡路同樣重要,讓我們一起領悟知識的同時,獲得更多世界當中的快樂吧。中國向全世界宣布:天眼對全球科學家開放!美媒:感嘆中國科技!
-
2021年中國「天眼」開放,美媒記者探訪後感嘆了……
近日,美國媒體獲準赴現場近距離探訪中國「天眼」外媒感嘆:中國迅速崛起的科技實力令人側目2021年中國「天眼」向全世界科學家開放2021年2020年12月初,美國的大型射電望遠鏡坍塌後,位於中國貴州省平塘縣的射電望遠鏡成為了全球唯一的
-
中國天眼2021年起向全世界開放 會向普通人開放嗎
有「中國天眼」之稱的我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於今年1月通過驗收,正式投入運行。FAST建設單位——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11月4日介紹,「中國天眼」目前運行穩定,近一年已經觀測服務超過5200個機時,科學家利用「中國天眼」高靈敏的觀測性能,已經發現超過240顆脈衝星。
-
2021年4月起中國天眼FAST對全球開放
中國天眼FAST真正成為「世界之眼」1月6日國家宣布自2021年4月起中國天眼FAST將對全球開放。這展現了中國的高度自信與世界融合的信心。屆時將把對應公開網站進行全部英文化,並且準備在春節前就完成宣傳及服務網站的全英文化。
-
打開2021年中國「天眼」開放,美媒記者探訪後感嘆……
近日,美國媒體獲準赴現場近距離探訪中國「天眼」外媒感嘆:中國迅速崛起的科技實力令人側目2021年,中國「天眼」向全世界科學家開放2020年12月初,美國的大型射電望遠鏡坍塌後,位於中國貴州省平塘縣的射電望遠鏡成為了全球唯一的
-
「中國天眼「將於2021年4月1日起正式向世界開放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北京消息 被譽為「中國天眼」的當今世界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將於2021年4月1日起正式向世界開放。 據中新網1月4日援引中科院國家天文臺FAST運行和發展中心常務副主任、總工程師姜鵬的話稱,自今年4月1日起,各國科學家可以通過在線方式向中科院國家天文臺提交觀測申請,申請的項目將交由FAST科學委員會和時間分配委員會進行評審、提出項目遴選建議,並於8月1日起分配觀測時間。「中國天眼」面向全球科學家開放的第一年,預計分配給國外科學家的觀測時間約佔10%。
-
「中國天眼」4月1日起向世界開放
中新網北京1月4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4日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悉,當今世界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將於2021年4月1日正式向世界開放,接受全球科學家的觀測申請,經評審、遴選確定後於8月1日起分配觀測時間。
-
北京日報評論:開放「天眼」盡顯大國風範
「『中國天眼』將於4月1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並徵集來自全球科學家的觀測申請。」近日,來自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的重磅「官宣」引發關注,中國科研的開放姿態令人眼前一亮。作為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深藏貴州深山的「天眼」 FAST自正式運行以來就備受矚目,至今已發現脈衝星240餘顆,「捕捉」早期星系活動跡象。特別是美國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轟然坍塌後,「中國天眼」更成為人類從地球望向外太空的唯一「眼睛」,是全球科學家探索茫茫星際的最強「工具」。為更好發揮其科學效能,中國打「天眼」建設之初就承諾向世界開放。如今踐行諾言,更顯示出中國的大國風範。
-
這次全世界看向中國!我國天眼開放引爆輿論,各國申請競爭激烈
據觀察者網12月16日報導,本月初美國的阿雷西博望遠鏡發生坍塌之後,中國的「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就成了世界天文學領域內「唯一重要的儀器」。據消息人士透露,從2021年起,FAST望遠鏡將面向國際天文學家開放使用,到時這個中國的「天眼」將會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巨眼」,全世界的目光都看向了中國。中國「天眼」將成為「世界巨眼」上個月,國家天文臺召開了新聞發布會,介紹FAST的實際運行情況,引起了世界上所有天文學家的廣泛關注。
-
美國射電望遠鏡塌了,外媒關注中國天眼向世界開放
法新社15日報導稱,中國將向世界開放FAST上月,國家天文臺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FAST的運行情況及最新科學成果,同時宣布FAST將從2021年起面向全世界開放,中國天眼將成為「世界巨眼」。FAST運營和發展中心主任王啟明告訴法新社,FAST科學委員會目標即是讓望遠鏡變得越來越向國際開放。一名澳大利亞的物理學家感嘆,中國目前已是全球科研中心,與北美和西歐處於同一水平。並且,中國的科研人員也和其他發達國家一樣先進,有創造力,有組織力。
-
預計於2021年面向全世界開放,中國地標名副其實
它與天文知識和宇宙探索有關,而根據資料顯示,它將於2021年正式向世界開放。此舉也充分體現了大國風範,同時也讓更多人看到了這一「中國地標」。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吧。這座建築就是五百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稱之為「中國天眼」。建於貴州省平塘縣,總佔地面積達到30個足球場大小,同時其邊境線長達到1500米,口徑也達到500米。
-
美國「閉眼」後,中國天眼正式向全球開放,世界排隊申請
曾經地球有「兩隻眼」看向外太空,一隻是位於美國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另一隻就是位於中國貴州的「中國天眼」(FAST)。2020年12月14日,《自然》通過官網公布了2020年十大科學發現。其中,中國「天眼」FAST在快速射電暴方面的研究成果入選。
-
指望不了美國,中國天眼開始「開掛」,外媒:擁有大國擔當
眼看美國是指望不上了,國際便將注意力投放到了中國領域,中國天眼就此成為世界射電天文學領域的唯一儀器。據法新社報導,國家天文臺在北京召開發布會,宣布天眼將從2021年向全世界開放,天眼即將成為世界巨眼。也正是如今中國天眼開始「開掛」,使得不少外國媒體聽聞消息後紛紛發出了讚嘆,稱我國擁有大國擔當。
-
中國耗資6億打造的天眼,為何對全球開放?與美國共享數據值不值
正值中國大力建造射電望遠鏡之時,為什麼美國會放棄阿雷西博?為何耗資6億打造的中國天眼將對全球開放,與美國共享數據我們到底值不值?據報導,自2021年4月1日起,中國天眼將面向全球科學界開放,各國科學家在通過申請後便可以使用。
-
中國「天眼」成了唯一?美媒發出由衷讚嘆,FAST有望向公眾開放
2020年12月1日,一聲「轟隆」聲響徹天地,位于波多黎各阿雷西博天文臺的305米射電望遠鏡支撐架突然倒塌,這座已經有57年歷史的「美國天眼」因為無法修復而宣布就此終結。
-
中國「天眼「成了唯一?美媒發出由衷讚嘆,FAST有望向公眾開放
2020年12月1日,一聲「轟隆」聲響徹天地,位于波多黎各阿雷西博天文臺的305米射電望遠鏡支撐架突然倒塌,這座已經有57年歷史的「美國天眼」因為無法修復而宣布就此終結。就在「美國天眼」塌了之後,美國全國廣播電臺NPR稱「美國天眼」的坍塌,是世界一流研究時代的終結!英國《經濟學人》也評價道:隨著阿雷西博的「死」,射電天文學的時代也終結了!
-
中國天眼明年將向世界開放,全球科學家有望藉此繼續探索地外文明
法新社於12月15日以此「中國將向國際科學家開放巨型望遠鏡。」為題報導稱,12月初,美國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在12月初發生坍塌後,位於中國貴州省的"天眼"(FAST)射電望遠鏡已成為該領域的"唯一重要儀器", FAST即將向外國天科學家開放使用,顯示出中國成為全球科學中心的遠景。
-
美國天眼「瞎了」,全球僅剩一個中國天眼,今要向全球科學家開放
美國天眼"瞎了",全球僅剩一個中國天眼,今要向全球科學家開放說起"美國天眼",它也曾經是美國的驕傲。美國天眼曾經觀測過無數天象奇觀,這就包括它在1974年觀測到的第一顆射電脈衝雙行星系統,以及在1991年觀測到的毫秒脈衝星行星系統。
-
中國天眼成為香餑餑,4月1日起向全世界開放,已收到170餘份申請
作者:影覓編輯:枯木改革開放步伐不斷深入,從高速度發展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全面脫貧在世界上取得矚目的成就,中國前進的步伐越來越矯健。無論是5G技術還是北鬥衛星組網成功,我國在很多領域已實現彎道超車。近期被譽為"中國天眼"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FAST)將於今年的4月1日向世界開放,屆時全球科學家將可以觀測申請。經由中科院國家天文臺FAST科學委員會和時間分配委員會進行評審。"中國天眼"地位無可取代"中國天眼"位於貴州省平康縣茂密的石灰巖山丘之上,地理位置優越,生態環境保護的較好,適合天文觀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