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慶炳:想拉著莫言的手和習總書記一起照張相

2020-12-15 搜狐網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童慶炳教授。中國青年網記者 張炎良 攝

  9月9日下午,童慶炳教授給北師大文學院文藝學研究所2014級新生做入學教育。中國青年網記者 張炎良 攝

  「很遺憾莫言沒來,我本來想今天能夠拉著莫言的手,跟習總書記一起照張相。」78歲的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資深教授童慶炳接受中國青年網記者採訪時說。

  昨天,也是第三十個教師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赴北師大看望師生。童慶炳作為教師代表,與習近平面對面交流。從教50餘載,童慶炳可謂桃李滿天下,莫言、餘華、劉震雲、遲子建、畢淑敏……當今文壇響噹噹的人物,都是他的學生。

  童慶炳教授告訴記者,教師節前夕能在校園裡見到習總書記,感到非常地激動。「習總書記提到要當好教師,特別引用了韓愈《師說》裡面的語句『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他把『傳道』作為重點來談,這一點我特別認同。」童慶炳說。

  「傳道,你自己得有道,才能傳給學生。只有自己有道,學生才能感到你的愛,才能感受到你的學問不是漂浮在池塘邊的草,而是紮根於大地的千百年都搖不動的樹。」童慶炳說。

  經歷過知識分子地位的起伏,也見證了共和國世事的變遷……回憶起在三尺講臺上的五十餘載,最令童慶炳驕傲和自豪的就是他的學生們,其中有很多已經名滿天下。而最讓童慶炳印象深刻的,非莫言莫屬。

  據童慶炳回憶,1988年,中國作協的魯迅文學院希望能給中國青年作家辦一個能夠拿碩士學位的作家研究生班,也在魯迅文學院兼課的童慶炳得知消息後,向上打了報告,跑了幾次教育部,最終拿到了批件,同意魯迅文學院與北師大中文系合作,舉辦一個可以獲得學歷的研究生班。

  「當時我錄取學生沒什麼門檻要求,但只有一個條件,就是發表一篇作品,這篇作品經得起推敲就可以被錄取。」童慶炳說。而在那時,已經《中國作家》雜誌發表《透明的紅蘿蔔》一舉成名,隨後又發表中篇小說《紅高粱》,引起文壇極大轟動的莫言走進了童慶炳的視野。

  「那個時候的莫言雖然在課堂上靜靜地在思考問題,但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並不是很老實。」童慶炳回憶道,莫言有一次不請假,自己就回了山東高密老家去蓋房子,而且一走就是一個月。「當時魯迅研究院的院長周艾若知道了以後就要開除他,莫言聽說了就緊張的不得了。後來他沒辦法,就來找我。我說莫言你不要緊張,開不開除不是由周艾若說了算,是由我們北師大說了算。因為北師大才是真正的辦學單位。後來經過努力,這件事才得以化解。」

  「開除一個學生在一個學校裡是一個很大的事兒,不是哪個人說要開除就能開除的。」童慶炳說。

  童慶炳說,莫言有時自己寫的東西有些自己都弄不明白,那個時候上課我問他,你在小說《紅高粱》中寫道:「我爺爺在酒缸裡撒了一泡尿,酒就變得二十八裡香」,如何給讀者理解這個細節?莫言答:酒缸裡是高粱,尿撒下去以後會起化學變化,於是變成二十八裡香。我就在課堂上幫助他分析作品,告訴他這種解釋是一種純化學的解釋,這種解釋是沒有藝術說服力的。然後給他舉一些例子,從寫作的心理結構以及故事情節的時代背景讓他更好地理解自己的作品。

  在童慶炳的回憶文章中,他特別提到,最讓自己感動的就是莫言,「莫言那時住在小西天,離學校很近,有時他到晚上就來看我,一起暢聊。」

  「我給莫言上課的時候,只是比現在的莫言大那麼幾歲,但是愛惜他的才華,喜歡他。」

  在9月9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北京師範大學看望一線教師,與童慶炳教授親切交談的時候,童先生心中惦記著的仍然是自己傾盡一生、無限熱愛的教育事業。當天下午,童慶炳先生又出現在了北師大文學院文藝學研究所2014級新生的開學第一課上。年逾古稀,他仍踐行著「學為人師,行為世範」的教師天職。(文/張炎良)

news.sohu.com true 綜合 http://news.sohu.com/20150615/n415036275.shtml report 2008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童慶炳教授。中國青年網記者張炎良攝9月9日下午,童慶炳教授給北師大文學院文藝學研究所2014級新生做入學教育。中國青年網記者張炎良攝「很遺憾莫

相關焦點

  • 餘華憶童慶炳:為師無可挑剔
    童慶炳遺作《舊夢與遠山》離世五個半月後,曾教過莫言等人的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童慶炳遺作《舊夢與遠山》,日前由北京大學出版社推出。作為文藝理論方面的泰鬥級學者,童慶炳桃李滿天下,其所著的《文學理論教程》被全國五百多所高校採用為教材。這位學者更為普通人熟知的一面,是在魯迅文學院和北師大合辦的作家研究生班中,教過莫言、餘華、劉震雲、遲子建、畢淑敏等一批今天中國文壇最頂尖的作家。除上述兩項工作外,童慶炳本人還是熱愛文學的創作者,曾經寫過小說,出過散文集。
  • 童慶炳教授逝世:以後會是學者型作家的天下 莫言、餘華等是其學生
    原標題:童慶炳教授逝世 莫言、餘華等是其學生   新京報快訊(記者 侯潤芳) 6月14日晚十點半左右,於丹發布微博稱北師大文藝理論領軍人物童慶炳先生辭世,享年79歲。
  • 「我就想和她照張相」
    「我就想和她照張相!」60歲的駱阿姨忍不住抹著眼淚,像一個委屈的孩子,不停地念叨著「她」名字和「她」的好。原來,駱阿姨口中心心念念的「她」,是來自山西運城市稷山縣人民醫院的護士長、副主任護師郝紅慧。此前,駱阿姨一度高燒11天,被確診患新冠肺炎,入院期間受到了山西醫護人員無微不至的照顧。
  • 文壇泰鬥童慶炳去世(圖)
    童慶炳在文藝學領域是泰鬥級人物,曾培養過該領域眾多知名學者,莫言、餘華、劉震雲等知名作家都曾是他的學生。     昨日現場  家中設靈堂學生排隊悼念  昨天上午11時10分,記者來到北師大紅3樓童慶炳先生的家中,屋內已經設置好了靈堂,桌上擺著蠟燭和他面帶笑容的遺像。
  • 餘華、蘇童等人追憶童慶炳:他身上有學者和作家的天真
    11月28日,一代文壇教父童慶炳散文集《舊夢與遠山》首發式暨作品研討會在北京師範大學召開。在童慶炳先生逝世五個半月之後,先生的學生餘華、蘇童、孫津等人與先生生前的老同事老朋友相聚一堂,追憶童先生作為學者、作家、恩師令人憧憬和愛戴的點滴往事。
  • 文壇「教父」童慶炳:以後會是學者型作家的天下
    文壇「教父」童慶炳:以後會是學者型作家的天下 2014年12月21日 13:31 來源:齊魯晚報 作者:張榕博 字號 內容摘要:餘華11月底,繼「師兄」餘華、莫言之後,嚴歌苓也從導師童慶炳手上接過聘書
  • 習總書記與我們一起過「主題團日」 ——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二...
    在向總書記伸出手時,感覺自己的雙手有些微微顫抖,但當我看到總書記親切的笑臉,感受到總書記溫暖的雙手的時候,忽然就不那麼緊張了。隨著主題團日活動的開展,緊張感也就逐漸消失了,因為習大大真的超級親切,和我們一點兒距離感也沒有。總書記在與我們互動交流時,跟我們一起分享了他父親的故事,感覺就像是一個長輩在給孩子們講故事,充滿關懷與期許。
  • "我給爸媽照張相"照出心酸:這竟是二老唯一一張合影
    四川新聞網成都2月3日訊(唐明)「正月初二是媽媽的生日,第一次帶二老去轉轉,就照了這張照片,回來才發現這是二老迄今為止唯一的一張合影,令我汗顏!」2月3日,由川網傳媒策劃的「回家過年·我給爸媽照張相」網絡投票活動正在繼續,有4位網友加入。網友「駱」發來前天剛給父母拍下的合影,短短的說明讀來令人心酸。
  • 「四有」教師童慶炳
    ,能夠留在北師大,成為教授,後來還給我評了個資深教授,愉快地跟朝氣蓬勃的學生們一起談論學問,純粹是偶然。我常常想,按照祖母的邏輯,她就會這麼想:今天我們還是同學,還是我的老師或者學生,怎麼第二天就變成敵人,就要來鬥爭了呢?他或者她可能身上有種種矛盾或缺點,但怎麼可能會是敵人,要鬥爭、批判,甚至送到監獄裡去或者送去勞改了呢。」     說起曾經的那些運動或鬥爭,童慶炳很痛心。
  • 2016 總書記與我們在一起
    他親切地與我和同學們握手,並慈祥地說道:「讓我們一起植樹吧!」   說幹就幹,我們拿起鐵鍬,拎起水桶跟隨習爺爺走到了一棵白皮松旁。習爺爺揮動鐵鍬將土填入樹坑中,還拎起桶給樹澆水,每道工序都做得一絲不苟。接下來,習爺爺和我們一起又種了6棵樹,有銀杏樹、白皮松、元寶楓、榆葉梅等。
  • 北師大文學院童慶炳教授因病去世—新聞—科學網
    法制晚報訊(記者 張麗)今天上午,記者從北京師範大學了解到,北師大文學院童慶炳教授因病醫治無效,於6月14日晚去世,享年79歲。北師大文學院在童先生的家裡設置了靈堂,告別儀式暫定周四。童慶炳在文藝學領域是泰鬥級人物,曾培養過該領域眾多知名學者,莫言、餘華、劉震雲等知名作家曾是他的學生。
  • 34位親歷者講述——2014 總書記和我們在一起
    原標題: 34位親歷者講述——2014 總書記和我們在一起  34位親歷者講述——   「習主席和我一起執勤站崗」習總書記拉著我的手,察看起居室、庭院、廚房、羊圈、果園、農機具等,我把農產品補貼、農機補貼、新農合報銷的帳一筆一筆算給總書記聽。  總書記在我家院子裡,同鄰居們和村幹部拉起了家常。大家踴躍發言,歡聲笑語,掌聲不斷。村裡的民間藝人佧伍力·麥麥提還用維吾爾族傳統樂器艾吉克演奏起《最美還是我們新疆》。
  • 習總書記勉勵我們做「六有」大學生
    總書記十分關心同學們的學習和生活情況,細心地詢問同學們「剛上大學,生活習慣不習慣」,「會不會想家,有沒有經常和爸爸媽媽通電話」等,就如同自己家裡的長輩一樣,和藹可親,使我們心中充滿溫暖。總書記語重心長地對大家說,年青人在學校這一步很重要,要心無旁騖,靜下心來刻苦學習,既要讀「有字之書」,又要讀「無字之書」,努力練好人生與事業的基本功。
  • 「我可以給你照張相嗎?」
    你現在要做的就是調整好心情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 範老師難為情地說:「對呀,可是我就是這個毛病,一有事就憂心忡忡。」 我微笑著說:「這個我能理解,因為你是高級知識分子,對疾病認知及考慮比普通人要多,心理負擔也就重了點,所以你要學會自我調節。」 「你說得太好了!太對了!」 「範老師,你平時有什麼愛好嗎?」
  • 資料:童慶炳生平簡介
    他不僅是一位品學兼優的學生幹部,而且從師範時代起,便喜歡讀書、研究和寫作。師範畢業後,他被保送上大學。1958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並一直留校任教至今。他用一連串的腳印,寫下了"勤奮"兩個大字。他曾先後出國講學多次。
  • 越南年輕人怎麼稱呼習總書記?
    鏡鑑的話11月5日至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對越南進行國事訪問。時值中越建交65周年,習總書記即將到訪的消息在越南掀起了一陣中國風。;車門處,嘗試將收起的屏蔽門拉出來一看究竟;車輪處,俯身查看輕軌究竟是怎麼跑起來的……這一幕幕生動的情景,就發生在正在河內展出的中國製造輕軌樣車上。
  • 2018 總書記和我們在一起
    請看本刊特別策劃《2018 總書記和我們在一起》。 ——本刊編輯部  勤勉工作,赤誠奉獻,做人民的勤務員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松山區大廟鎮小廟子村黨支部書記趙會傑做夢也沒有想到,有一天她能和黨的總書記一起討論國家大事。
  • 莫言不願被塑造成英雄 談求學:曾作弊掛科逃課
    1月22日下午,「莫言教授聘任儀式」在北京北師大舉行,莫言出席儀式,並現場接受了聘書。莫言於1991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魯迅文學院創作研究生班,並獲文藝學碩士學位。學校還將他當年的學籍檔案和成績單作為禮物送給莫言。北師大文學院副院長張清華強調,莫言此次正式就任北師大文學院教授,「屬於有編制的學校職員。莫言將全面主持國際寫作中心,組織開展中外文學交流活動。」
  • 「我寫習總書記講過的典」——記一位用毛筆追隨習近平總書記腳步...
    中國文明網 林和攝  「習總書記講到『修其心治其身、而後可以為政於天下』,這句話對我的觸動很大」。朱時華說,「我特別認同這句話,人生於世首當立德修身。這一條不但我們老輩人要自己講,還要起帶頭作用教育好年輕人。我們要以習總書記為表率,努力做到學以致用、知行合一。」
  • 春風習習(六):我們新疆好地方啊… 總書記和新疆代表說了啥?
    原標題:春風習習(六):我們新疆好地方啊… 總書記和新疆代表說了啥?  《我們新疆好地方》曾火遍中國大江南北。這片「葡萄瓜果甜又甜,煤鐵金銀遍地藏」的大地,也是我國西北重要的安全屏障。10日上午,習近平來到新疆代表團參加審議。兩位維吾爾族代表獻上一頂花帽,表達新疆各族人民對總書記最崇高的敬意、最美好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