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以前過年正月有哪些習俗正在慢慢消失?為什麼?

2020-12-16 悠然見東山

二十多年以前,我結婚那會兒農村過年有請新媳婦、新女婿吃酒席的習俗,還有大年初一新媳婦要給本家所有長輩拜年,正月鬧新女婿等各種習俗,如今這些習俗慢慢淡出了農民們的生活。

那時候農村裡都是這樣,誰家娶了媳婦或者嫁了閨女,本家族的人必須正月期間炒好吃的菜,要邀請新人來家裡吃飯,而且可以趁此機會把需要趕人情的鄰居或者本家族的人喊來陪客,於是很容易就湊夠了一桌客人。

記得那年本家有個媳婦是夏天結婚,正月裡婆婆準備了豐盛的菜餚,提前約定大年初八請媳婦,可那新媳婦剛懷孕才兩個多月,妊娠反應特別厲害,婆婆說都準備好了,陪客的也告訴人家了,希望新媳婦到時候來坐坐,哪怕不吃都可以,只是人家新媳婦聞到炒菜味都要難受,每天在家裡不吃不喝,因此最終沒能來吃飯,後來她的婆婆做代表來吃了那頓飯。

後來農村娶媳婦,新媳婦基本上都有工作,過年放假那幾天,時間都不夠走親戚拜年,於是就提前聲明:過年本家請客那些長輩們不用請客,沒時間去,於是這個習俗才慢慢消失。

而新娘子挨家挨戶給本家族拜年這個習俗也消失了有十幾年,記得六十年代那些人結婚以後,新媳婦在頭一年,要讓家裡的小姑子或者妯娌領著,挨家挨戶拜年,我們這裡的家族有的很大,拜完年新娘子累到腳疼,後來這個習俗也逐漸被淘汰,過年的時候,新媳婦只要和老公一起到最親近的本家拜年就好。

再說說新女婿,新女婿結婚頭一年需要到丈母娘家裡獻新,其實就是讓丈母娘本家親戚請新女婿,這個跟請新媳婦一樣,也淘汰了,不過正月初三拜嶽母必須拜,而以前鬧新女婿就是正月初三。

初三這天招待新女婿的第一頓飯必須是丈母娘家的餃子,於是有舅媳婦,或者小姨子的新女婿就會被整,她們會在餃子裡包上糖,花生,還有辣椒和芥末,餃子單獨煮熟,端給新女婿吃,有時候真能把新女婿拉的直落眼淚,不過這個習俗也沒有了,現在連結婚鬧新房都沒有人鬧,更何況正月鬧新女婿,再說了,現在的新女婿都不新鮮,跟家裡人早打成一片了。

農民們以前正月裡除了請客還是請客,然後就是到處拜年,幾乎沒什麼別的娛樂,臘月做很多好吃的,正月吃一個月的好飯,現在農民們已經和過去不一樣了,大家不再熱衷於請客吃飯,而是一起娛樂一下。

相關焦點

  • 在農村裡面,為什麼有正月不能剪頭髮的習俗?聽聽老一輩怎麼說
    大家好,這裡是男男講三農,了解三農資訊請點擊右上角「關注」今天大年初四,小編這邊過年的習俗非常多,雖然說現在的年輕人們都不怎麼在意,但是老一輩的還是非常堅持以前的習俗。在農村裡面,為什麼有正月不能剪頭髮的習俗?
  • 以前過年前除了殺年豬,還有哪些習俗?現在農村還會殺年豬嗎
    在農村過年前殺豬,確實是很常見的一件事情,這是屬於農村幾代人的記憶,也是農村特有的傳統習俗。那麼農村除了殺年豬,還有哪些有趣的習俗呢?這是因為在以前的農村環境下,農民們收入並不多,一年能吃上豬肉的日子屈指可數,所以小孩就特別的饞,整天就想著哪天能吃上肉肉。選擇在臘月殺年豬,也是因為當時農村家庭很少有冰箱,這時候天氣冷,豬肉放著不容易壞掉,在臘月26殺完年豬,一直可以吃到正月初六。
  • 在農村過年,有哪些傳統和習俗?
    農村過年有哪些傳統和習俗呢?每個地方多多少少都會有些不一樣,,但總體而言都是大同小異,我的家鄉在南方江西,我就來聊聊,我那邊過年是怎樣一個習俗。以前在年前的半個月到20來天的時間是人們最忙的時間,忙什麼呢?
  • 在農村過年時,老輩人說的「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過年時,老人常說「臘月忌尾, 正月忌頭」,是什麼意思?一到年底,農村也就開始熱鬧了。近些年因為大量的農民兄弟外出打工,在平時的時候農村裡基本上見不到幾個人,僅有少數的一些老人和小孩子,因為年輕人都在外地打工掙錢。
  • 正月初一,正在消失的民俗,可是有一樣民俗卻以更新的形式存在
    隋代杜臺卿在《玉燭寶典》中說:「正月為端月,其一日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可見,從古至今人們都異常重視正月初一。不過環顧歷史,大家卻發現很多不同的民俗正在這一天慢慢消失。你可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小編這就來為您揭秘。
  • 在農村過大年,正月初四都有哪些習俗呢?要注意什麼呢
    農村大年初四都有哪些習俗,你知道嗎?大年初四在我們這裡還是走親戚的日子,初二是女婿日,新女婿都要跟媳婦一起,去回娘家串親戚,嶽父嶽母都會在這一天專門招待女婿,但還有很多老女婿也是要去丈母娘家串親戚的,在他們在大年初二招待完自己的女婿上門後,在正月初四,也是要拖家帶口的去往自己的丈母娘家拜年,在我們這初四被稱之為老女婿日,這一天除了很多人要走親戚之外,在這大年初四還有什麼禁忌呢?
  • 農村過年習俗都有哪些
    在農村,每到過年,就會有很多習俗。大年二十三,是一年一度的祭灶習俗。這一天,農村家家戶戶開始打掃衛生,把全家裡裡外外都會打掃乾淨。晚上開始祭灶王爺。許下新年的願望。大年二十七,是家家戶戶開始貼對聯的習俗。並且這一天也會理髮。開始家家戶戶從頭到腳都換新衣服。大年二十八,開始做餃子餡 。家家戶戶都會開始洗蘿蔔,有準備白蘿蔔肉餡的,有準備紅蘿蔔雞蛋餡的,還有準備白菜粉條肉餡的。
  • ...的習俗及禁忌 正月初五財神日習俗有哪些及大年初五有什麼禁忌
    正月初五,就是財神日,需要在零點時放鞭炮迎財神。尤其是經商、做生意的人,一定會迎財神。正月初五,俗稱破五節。從春節開始,年初一到年初四有很多禁忌,而到了初五,這些禁忌都將會被破除,類似祭祖的供品要撤、可動刀剪等。除此之外,還有著許多習俗。》》》推薦閱讀:正月初五為什麼要迎財神?
  • 大年初五的習俗及禁忌 正月初五財神日習俗有哪些及大年初五有什麼...
    正月初五,就是財神日,需要在零點時放鞭炮迎財神。尤其是經商、做生意的人,一定會迎財神。正月初五,俗稱破五節。從春節開始,年初一到年初四有很多禁忌,而到了初五,這些禁忌都將會被破除,類似祭祖的供品要撤、可動刀剪等。除此之外,還有著許多習俗。》》》推薦閱讀:正月初五為什麼要迎財神?
  • 正月初五為什麼俗稱是破五?古人在正月初五有哪些習俗和禁忌?
    今天是農曆正月初五,俗稱破五,破五的意思是送年,過了今天,一切就慢慢恢復到過年之前的狀態。古人在正月初五這天會放鞭炮,但是放鞭炮的過程有講究,要從每間屋子從裡向外放,邊放邊向外走,寓意是把家裡的一切不吉利的東西都轟出去。
  • 春節有哪些習俗正在消失?又有什麼習俗在出現?來領略春節的變化
    供品主要有三牲飯菜、三茶五酒等;由家長主祭,燒三炷香,叩拜後,祈求豐收,最後燒紙,俗稱"送錢糧"。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習俗。現在人們祭祖一般都是祈求保佑來年平平安安,順心順意。圖片其實在現代來說,守歲其實很困難,過年不是打牌打麻將就是玩手機,沒有以前的樂趣,以前在新年的零點大家都會一起出來放煙花
  • 農村過年,這幾個習俗「禁區」不能碰!
    中國人過年可以說十分講究!每到這個時候,農村老人常提醒後輩不要觸犯一些禁忌,以期來年好運,據說有些確實靈驗。下面咱們就來聊一聊農村過年都有哪些習俗禁區不能碰,你們那裡是不是也是這樣呢?一、正月裡不剃頭在農村過年,正月裡不理髮成為了一種習俗流傳至今,曾有人打趣兒的說,農村理髮師的年假要放到「」二月二」!據說,這種習俗禁忌源於民間習語「正月裡剃頭死舅舅」,你認同嗎?
  • 盤點那些不合時宜的春節習俗:正月裡不能理髮
    寫春聯、貼門神、包餃子、舞獅子……這些傳承千年的春節習俗,烘託出濃濃的節日氣氛,傳遞著春節特有的溫情。然而記者發現,還有一些過年老習俗並不能增添年味兒,反而徒增煩惱。專家認為,像女兒不準回娘家過除夕、初五不許走親戚、正月裡不能理髮、農村賭博等以前很多地區春節的「傳統習俗」,顯得越來越跟不上時代節拍,也應早日「辭舊迎新」。
  • 2017春節過年習俗有哪些?正月初一到十五的習俗(4)
    2017春節過年習俗有哪些?正月初一到十五的習俗(4)時間:2017-01-28 21:16   來源:至誠財經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正月十六:夜則是小孩的節日,所有的小孩拿出自己的燈籠對著別人的重重一撞,然後笑哈哈的看著別人的燈籠著火,這個叫做碰燈。
  • 東北過年的習俗,趕馬車,蒸粘豆包,正月不剃頭
    以前的年味濃跟我們社會比較落後還是有一定關係的,那個年代,中國也是經歷了一場劫難,人們的溫飽都是很難解決的,所以過年的時候大家都會囤好多的年貨,這個時候人們的感覺上也是最幸福的,畢竟可以吃好吃的了,也能吃飽了,有錢了還能置辦一件新衣。
  • 滿滿的回憶 細數湖南人過年有哪些習俗
    過年,天南地北各有各的風俗,就拿湖南來說,14市州年俗也千差萬別,不盡一樣。除了我們熟悉的掃新、守歲、貼春聯、放鞭炮、封壓歲錢、開財門、舞龍舞獅等風俗以外,還有很多奇異有趣的年俗。回想起兒時過年的情景,滿滿的都是回憶。那麼湖南人過年有哪些習俗?湖南過年要吃什麼菜?有哪些講究?又有哪些好玩的?
  • 正月初八有什麼習俗呢?為啥在過去農村會把初八當做第二個春節?
    正月初八有什麼習俗呢?為啥在過去農村會把初八當做第二個春節?正月初八已然從過年的氣息之中閃退出來了,過了破五之後已然是百無禁忌,過年的氣息也就自然淡了許多,正月初八在農村還是有很多地方要過的,而且還根據地區的不同,在這一天都有不同的習俗,大年初八都有什麼習俗呢?其實這些習俗大都是過去農村的習俗,現在已然很少有人在舉行這些了,現在初八除了開店吉利之外,對於習俗很少再有人提及。
  • 農村俗語「正月不剃頭,臘月不定親」為什麼?有道理嗎?
    「正頭不剃頭,臘月不定親」這句俗語相信很多人都聽村裡的長輩談起過,這句俗語現在其實更多的是作為一種習俗,一種風俗存在。 「正月不剃頭」的習俗,其實古代和現在的訛傳是不同的,我為什麼說「正月不剃頭」的含義在現在是訛傳呢?
  • 正月初三的習俗有哪些?為什麼要燒門神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正月初三的習俗有哪些?為什麼在這天不能掃地、汲水?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農曆臘月二十三也就是小年之後,人們開始籌備過春節。從小年到除夕大家都會,有一系列的事情要忙碌。比如小年這一天要祭灶,農曆臘月二十四要打掃房屋等,一直到除夕夜一家人圍坐   原標題:正月初三的習俗有哪些?為什麼在這天不能掃地、汲水?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農曆臘月二十三也就是小年之後,人們開始籌備過春節。從小年到除夕大家都會,有一系列的事情要忙碌。
  • 2017春節過年習俗有哪些?正月初一到十五的習俗
    正月初一到十五的習俗  正月初一: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裡邊。到今天許多地方還保存著一習俗,除夕前掃除乾淨,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盛廢水,當日不外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