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以前,我結婚那會兒農村過年有請新媳婦、新女婿吃酒席的習俗,還有大年初一新媳婦要給本家所有長輩拜年,正月鬧新女婿等各種習俗,如今這些習俗慢慢淡出了農民們的生活。
那時候農村裡都是這樣,誰家娶了媳婦或者嫁了閨女,本家族的人必須正月期間炒好吃的菜,要邀請新人來家裡吃飯,而且可以趁此機會把需要趕人情的鄰居或者本家族的人喊來陪客,於是很容易就湊夠了一桌客人。
記得那年本家有個媳婦是夏天結婚,正月裡婆婆準備了豐盛的菜餚,提前約定大年初八請媳婦,可那新媳婦剛懷孕才兩個多月,妊娠反應特別厲害,婆婆說都準備好了,陪客的也告訴人家了,希望新媳婦到時候來坐坐,哪怕不吃都可以,只是人家新媳婦聞到炒菜味都要難受,每天在家裡不吃不喝,因此最終沒能來吃飯,後來她的婆婆做代表來吃了那頓飯。
後來農村娶媳婦,新媳婦基本上都有工作,過年放假那幾天,時間都不夠走親戚拜年,於是就提前聲明:過年本家請客那些長輩們不用請客,沒時間去,於是這個習俗才慢慢消失。
而新娘子挨家挨戶給本家族拜年這個習俗也消失了有十幾年,記得六十年代那些人結婚以後,新媳婦在頭一年,要讓家裡的小姑子或者妯娌領著,挨家挨戶拜年,我們這裡的家族有的很大,拜完年新娘子累到腳疼,後來這個習俗也逐漸被淘汰,過年的時候,新媳婦只要和老公一起到最親近的本家拜年就好。
再說說新女婿,新女婿結婚頭一年需要到丈母娘家裡獻新,其實就是讓丈母娘本家親戚請新女婿,這個跟請新媳婦一樣,也淘汰了,不過正月初三拜嶽母必須拜,而以前鬧新女婿就是正月初三。
初三這天招待新女婿的第一頓飯必須是丈母娘家的餃子,於是有舅媳婦,或者小姨子的新女婿就會被整,她們會在餃子裡包上糖,花生,還有辣椒和芥末,餃子單獨煮熟,端給新女婿吃,有時候真能把新女婿拉的直落眼淚,不過這個習俗也沒有了,現在連結婚鬧新房都沒有人鬧,更何況正月鬧新女婿,再說了,現在的新女婿都不新鮮,跟家裡人早打成一片了。
農民們以前正月裡除了請客還是請客,然後就是到處拜年,幾乎沒什麼別的娛樂,臘月做很多好吃的,正月吃一個月的好飯,現在農民們已經和過去不一樣了,大家不再熱衷於請客吃飯,而是一起娛樂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