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其實前面還有一句名言,此人死後郭嘉才出山

2020-12-12 讀史閒談

三國時期,群雄割據,天下奇才不斷出現,其中最閃耀的謀臣應當是諸葛亮,不過關於諸葛亮出山的時間,千百年來後世眾說紛紜,不一而足。之所以要爭論,其實和三國時另外一名傑出的謀臣相關,此人便是曹操手下的頂級大謀士郭嘉,熟悉三國史的朋友都知道,公元207年郭嘉在徵討烏丸的途中,病重去世,曹操十分傷心,深感錯失一平定天下的大才。不過在郭嘉死後,諸葛亮仍然是在山野中隱居,雖然當時荊州劉表也是一方諸侯,並且他本身也和劉表是親戚關係,但諸葛亮早已看透劉表年邁,沒有爭雄天下的雄心壯志,於是一直不願意出去做官。但諸葛亮平生卻自比管仲樂毅,這就說明諸葛亮其實是比較想成就一番大事業的,而選擇出山的時間,居然是在公元207年之後,也就是郭嘉死後。隨後劉備三顧茅廬,最終他成為劉備手下的首席軍師,正是因為這樣的緣故,千百年來,都流傳著那句名言,「郭嘉不死,臥龍不出。」

當然這句話的意思,很明顯是為了表明郭嘉的厲害和偉大,但也沒有過分貶低諸葛亮,只是說他們出山的時機正好錯過,多少會有點巧合。據史料記載,郭嘉在成為曹操的謀臣前,其實在自己21歲的時候就到過袁紹那裡,不過郭嘉一眼就看出袁紹並非成大事的雄主,便果斷離開了。而當時正是諸侯割據,彼此之間展開混戰的歲月,郭嘉完全可以隨便去找個諸侯,憑藉自身的才華混個一官半職。然而郭嘉根本就沒有這樣做,相反也是在家專研學問,這其實就是說,郭嘉和諸葛亮在出山之前都是一樣的,都在等待英明的雄主。只不過最後諸葛亮等來了劉備的三顧茅廬,而郭嘉則得到了荀彧的大力推薦,可是在這裡有一個疑問,大家要知道的是,荀彧在公元191年就已經投奔了曹操。然而他卻在5年之後,也就是公元196年才向曹操舉薦郭嘉,他既然知道郭嘉是不世之大才,為何不早點向曹操舉薦呢?

其中這和一個人相關,此人便是戲志才,據史料記載,曹操剛起兵的時候,身邊有一個潁川大名士,他就是戲志才,而且此人文韜武略,無所不通,曹操十分器重他。可惜的是,戲志才英年早逝,曹操便對荀彧說道,如今謀臣較少,如何成就大業,聽說潁川地區有許多名士,能否再幫忙舉薦一個。在這樣的情況下,荀彧才舉薦了郭嘉,而且戲志才和郭嘉都是十分了不起的謀臣,智謀突出,因此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其實前面還有一句名言,這便是「志才不死,郭嘉不出,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這也就是說,戲志才死後郭嘉才出山,當然這並非是說這3個人中誰的能力更強,而只是一個時間上的銜接而已。不過無論是戲志才,還是郭嘉,抑或是諸葛亮,他們都是不世出的奇才,無論誰擁有他們,都能夠成就帝王之業。

筆者認為,除了這三人,其實司馬懿才是最厲害的,大家要知道,司馬懿忍辱負重,居然活活熬死了曹氏三代君主,最終在高平陵政變中奪取了曹魏大權,為孫子司馬炎建立西晉奠定了基礎。只是可惜的是,西晉王朝卻是一個軟弱無能的王朝,最終爆發八王之亂,被周邊遊牧民族入侵,中原文明慘遭踐踏。除此之外,不得不說,三國時期,其實曹操和孫權的出身都是貴族,只有劉備是一介草民,但諸葛亮出山後,硬是能夠幫助劉備在極短的時間內建立蜀漢政權,這樣的才能堪稱是少有的,即使是郭嘉,也不一定能夠比得上諸葛亮吧。

相關焦點

  •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其實前面一句更經典,卻總被人忽略!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其實前面一句更經典,卻總被人忽略!三國裡,諸葛亮的出場最讓人感到興奮,尤其是小說裡寫的,讓很多人喜歡上了孔明這個人物。但是,他的出山其實和另一個人有著很大的關係,此人也是一個大才,誰呢,郭嘉。他是曹操早期最信任的謀士之一,後來病死在了徵烏桓的路上。
  •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其實後面還有一句,道破三國真諦
    ——《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其實後面還有一句,道破三國真諦 前言:三國時期真的是出了很多有名的謀士,司馬懿、諸葛亮、周瑜,每一位在歷史上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說這三位都為自己的國家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貢獻,司馬懿除了輔佐了曹操他還是曹丕的老師
  •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其實還有上半句,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
    東漢末年,群雄割據,各路英雄好漢、奇人異士紛紛粉墨登場,千百年來人們一直在爭論三國時期的那些鬼才謀士誰比較厲害,尤其是那句「郭嘉不死,臥龍不出」一直為人們所津津樂道。
  •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三國時期的鬼才郭嘉為何會被推上神壇?
    試想他們如果沒有英年早逝,或許不會存在三國鼎立的局勢,有可能會儘早統一,此人就是鬼才郭嘉。郭嘉外號鬼才。三國時期被推上神壇的男人。郭嘉,字奉孝,潁川郡陽人。如今郭嘉大多都被人們神化,不過郭嘉也有被神化的資本。
  • 為什麼都說「郭嘉不死,臥龍不出」?
    1 郭嘉不死公元207年。這一年剛好郭嘉隨曹操徵伐烏丸後病逝,這一年剛好劉備三顧茅廬見到了諸葛亮把他請出山。也不管兩件事發生在年頭年尾、誰先誰後,反正就有了如今大肆流傳的一句話: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知乎上時不時有人拿這句話出來問,這倆牛人是不是有某種直接或間接的關係,問得很多大拿都無言以對。
  •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這句話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這句話在三國裡面經常被引用。從字面上去解釋,很多人通常會理解為:郭嘉如果沒有死,諸葛亮是不敢出山的。這樣理解是否正確,且不過早的下定論,我們可以仔細分析分析。郭嘉死後,沒過多久,諸葛亮就出山——有了這樣一個巧合,那麼出現了「諸葛亮畏懼郭嘉而不敢出山」的推論,也就不足為怪。諸葛亮高臥隆中之時,他的名氣已經不脛而走,被世人稱為「臥龍」。他自稱山野之人,無意於天下之事,乃是謙辭而已;試問習得經天緯地之才,其目的不就是要大治天下嗎?
  • 名句「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其實還有後一句,更為經典!
    名句「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其實還有後一句,更為經典!文|恰逢桃花叢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其中出現了許多的歷史人物以及事情。而在這裡邊就有我們今天所要說的這個事情,那就是名句「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其實還有後一句,更為經典!郭嘉不死,臥龍不出,也說明了,郭嘉的謀略是非常的高的,和諸葛亮是可以相提並論的,史書記載,郭嘉在軍謀是也是有大才的,甚至是遠高於諸葛亮的,只是英年早逝,無緣與諸葛亮有所切磋。不過諸葛亮也是全能型謀臣,惡人也是難分伯仲。
  •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後還有一句,這句話才真正影響了三國歷史走勢
    說起三國,諸葛亮是其中最有名的一位了,諸葛亮外號臥龍先生,近代魯迅評價諸葛亮為「其智如妖」。然而在三國時代,群雄並起,三國之中有才幹的人也絕不僅僅只有諸葛亮一個。在三國中有一種說法是「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這種說法無疑把郭嘉擺在了諸葛亮的前面。那麼這種說法到底是如何而來的呢?
  •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郭嘉究竟多厲害?其實二人壓根沒有可比性
    想必「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這8個字,許多人都不會感到陌生。這句話也是將諸葛亮的個人能力擺在了郭嘉之下,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由於《三國演義》用了過多的筆墨去描寫諸葛亮,甚至將許多故事「移花接木」,以至於諸葛亮成了一個「多智而近妖」的角色。所以如果以小說家言為依據來對比,顯然是對郭嘉的不公平。所以下面我們要採用的論據,都出自正史。
  •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郭嘉有多厲害?其實兩人根本沒有可比性
    《三國志·魏書·郭嘉傳》:「後太祖徵荊州還,於巴丘遇疾疫,燒船,嘆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是三國演義中一個著名的典故,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郭嘉如果不死,諸葛亮是不會出山的。那麼郭嘉到底有多厲害?
  •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什麼意思?諸葛亮和郭嘉,誰才是三國第一謀士?
    郭嘉和諸葛亮都是三國時期著名的謀士,然而因為她們二人一個是「鬼才」一個是「臥龍」就會有人比較他們二人誰才是三國第一謀士,而且一直都有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這種說法,接下來讓我們看一下誰才是三國第一謀士。首先解釋一下什麼是郭嘉不死臥龍不出。
  •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 後面還有一句 這句才真正影響了三國歷史走向
    歷史上,郭嘉死於公元207年,而隱居隆中的臥龍諸葛亮也確實在這一年出山,輔佐劉備。從時間上來看,還真的是「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實際上,諸葛亮隱居隆中,也不認識曹操的大謀士郭嘉,兩人沒有交集,也就不存在臥龍害怕郭嘉,不敢出山的說法。至於諸葛亮是在郭嘉死後才出山,這只是時間巧合罷了。
  •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家喻戶曉,後面還有一句,這才是經典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家喻戶曉,後面還有一句,這才是經典在三國時期,那個戰亂的時代,都知道諸葛亮十分神機妙算,一句輔助自己的主公,更是讓他徵戰四方很少敗過,但是在他們的敵人曹操手下更是有一位鬼才那就是郭嘉,他的膽識和謀略更是讓曹操敬佩,只是因為他身體緣故所以很早就病逝了
  •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郭嘉究竟有多厲害,讓諸葛亮不敢出山
    2021-01-09 11:22:34 來源: 子周說史 舉報   「郭嘉不死
  •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郭嘉的謀略真的在諸葛亮之上嗎?
    例如韓信的決勝千裡之外運籌帷幄之中,這就體現出了謀臣對於一場戰役的重要。在這期間出現了很多有名的謀士,例如諸葛亮,司馬懿以及郭嘉等。郭嘉的才能看過三國的人應該都聽見過這樣一句話: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郭嘉進入三國紛爭的時期非常的早,當時曹操未定北方時就加入到了曹操聯盟中。
  •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郭嘉究竟多厲害?二人根本不是一個水平
    郭嘉是曹操謀士,諸葛亮是劉備的謀士,這兩個人在歷史上的評價是有所不同的。 曹操得到郭嘉輔佐時說:「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 劉備得到諸葛亮輔佐時說:「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為何郭嘉評價如此之高?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為何郭嘉評價如此之高?三國中謀士非常的多,可以說一個好的謀士對一個主公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就好似劉備,在臥龍出山之前,每次遇到什麼事情都非常的不順利,但是自從臥龍出山,就一切都變得簡單了,再也沒有吃過虧。後來要不是劉備幾次都不停軍師之言,怕是統一天下也有可能。當然了,筆者說的是在三國演義中的情況。我們都知道臥龍是劉備的謀士,也有天下第一謀士之稱,當初的水鏡先生也說過,臥龍鳳雛,得一可得天下,而鳳雛龐統英年早逝,所以說諸葛亮的地位自然是無人動搖了。
  • 為何會有「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這一說法呢?
    讀三國、說三國、品三國,三國時期名將輩出,謀士如雲,無論是劉備、曹操,亦或是孫權,手下都有頂級謀士,比如蜀國諸葛亮、魏國郭嘉、吳國周瑜。今天巧合看到題主的問題,那我們就談談諸葛亮與郭嘉的事情。題主問:為何會有「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這一說法呢?
  •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歷史上的郭嘉,究竟有多厲害?
    207年,曹操在徵伐烏丸時,他的謀士郭嘉病逝,享年38歲。郭嘉死後,劉備經徐庶、司馬徽推薦,三顧臥龍崗,請出了諸葛亮。郭嘉未死之前,雖然天下已經大亂,各諸侯都在招攬人才,但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卻始終沒有出山輔佐明主,即使劉表是諸葛亮的親戚,諸葛亮也沒有出山輔佐他,但郭嘉死後,諸葛亮卻出山輔佐劉備,所以有了「郭嘉不死,臥龍不出」一說。歷史上的郭嘉,究竟有多麼厲害?為何會有「郭嘉不死,臥龍不出」一說,諸葛亮真的害怕郭嘉嗎?
  •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別再尬吹了,兩人其實根本不在一個等級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別再尬吹了,兩人其實根本不在一個等級近年來網絡上流傳了三國四大隱藏名將,無雙上將軍潘鳳、單挑孫吳12名將的曲阿小將、不將關羽趙雲放在眼裡的邢道榮以及號稱三刀能砍死呂布的劉三刀。絕大多數人都能看出這四位名將的說法是開玩笑,然而還有一則網絡傳聞卻讓很多人信以為真,這則傳言說的是: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郭嘉207年因病去世,而諸葛亮在207年年底出山,很多人因此表示諸葛亮就是因為郭嘉已死才選擇出山!諸葛亮可謂是家喻戶曉,郭嘉又是何許人也呢?郭嘉字奉孝原本是袁紹部下,後來轉投曹操,是曹操麾下的軍師祭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