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炮、病菌、鋼鐵與人類社會的命運?| 公管薦書

2021-02-19 公共管理共同體

賈雷德·戴蒙德是一位演化生物學家和人類學家,在這本書中,他揭示以一種全新的方式重新回答了我們非常熟悉並時常想當然的問題,揭示了事實上有助於形成歷史最廣泛模式的環境因素,以震撼人心的力量摧毀了以種族主義為基礎的人類史理論,構建出一部真正關於全世界各民族的歷史。

本書圍繞的核心問題是:為什麼是歐亞大陸的發展超前於美洲和澳大利亞?為什麼是歐洲白人徵服了美洲的印第安人,而不是相反的情況發生?更多的問題是,為什麼歐洲人帶著槍炮、病菌能夠遠渡重洋來到美洲大陸徵服這裡的印第安人?為什麼美洲大陸的印第安人在歐亞大陸的病菌面前毫無抵抗能力?為什麼歐洲擁有先進的鋼鐵武器而印第安人卻只有弓箭與長矛?為什麼歐洲人可以擁有先進的航海技術縱橫世界而印第安人卻從來沒有走出自己的方寸家園?這一切的原因是什麼?

這些問題看似老生常談,但實際上哪怕是專業的歷史學家們也並沒有形成一致的意見。還有一種解釋列舉了使歐洲人能夠屠殺或徵服其他民族的直接因素——歐洲的槍炮、傳染病、鋼鐵工具和工業製成品。顯而易見,這些因素都是造成歐洲人徵服的直接原因。作者在這本書中對上述問題進行了思考和討論。了解人類歷史的進程和不同國家、民族之間差異的原因,對於我們了解不同政治制度的形成以及不同的公共管理邏輯具有重要作用。

本書第一部分由三章組成。第一章從大約700萬年人類從類人猿分化出來時開始,一直延續到大約13000年前上一次冰期結束為止,追蹤人類的祖先從非洲散布到其他大陸,結果表明,某些大陸上的人類發展經過一段時間後取得了對其他大陸上人類發展的領先優勢。第二章考察了島嶼環境在較小的時空範圍內對歷史的影響,有助於探究過去13000年中大陸環境對歷史的影響。第三章展現不同大陸的各民族之間的衝突,以及包括西班牙的病菌、馬匹、文化、政治組織和技術在內的近似原因。

第二部分題為「糧食生產的出現和傳播」,討論了近似原因基礎上的終極原因。通過農業種植和畜牧生產事物的糧食生產最終產生了使皮薩羅取得勝利的直接因素,而不是靠狩獵和採集野生食物。然而,世界上某些地區的民族靠自己來發展糧食生產,還有一些族群在史前既不發展糧食生產也不從別處學會糧食生產,而是時至今日仍然過著採集漁獵的生活。此外,這部分還探討了促使生產方式從狩獵採集到糧食生產轉變的諸多因素。農作物和牲畜的馴化也涉及其中,這解釋了為什麼有些地方成為獨立的糧食生產中心,造成糧食生產傳播速度差異的重要因素是「大陸的軸線方向」,歐亞大陸的東西方向,美洲、非洲的南北方向。

第三部分從密集人口特有的病菌演化開始,對終極原因到近似原因的聯繫進行了考察。歐亞大陸的病菌殺死的印第安人和其他非歐亞大陸民族,比槍炮或鋼鐵武器殺死的多得多。而在新大陸,很少或根本沒有任何危險的病菌在等待未來的歐洲徵服者。此外,文字和技術的作用也被提到,大量的文化因素使了解技術的世界模式變得更容易了,而不是更難了。採集狩獵的流動人群相對而言是平等主義者,他們的政治活動局限於自己地區和人群結盟關係的改變,而從事糧食生產的人群是稠密的、定居的,改變了原有的行政體系,對組織徵服戰爭也至關重要。

第四部分應用了之前的內容並且研究了澳大利亞與紐幾內亞的歷史。作者認為,歐洲對美洲的徵服只不過是兩條漫長的通常互不相干的歷史軌跡的頂點,這兩條軌跡的差異表現在這兩個大陸在可馴化的動植物、病菌、定居年代、大陸軸線走向以及生態障礙方面的差異。

相關焦點

  • ​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
    [美]賈雷德·戴蒙德著,謝延光譯,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修訂版),譯文出版社,2014.賈雷德·戴蒙德1997年初版的《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一書試圖回答這一問題。例如,人類的各種各樣疾病是在有許多適於馴化的動植物物種的地區演化的,這部分是由於農業產出養活了使流行疾病得以保持的人口稠密的社會,部分是由於這些疾病時從馴化的動物身上的病菌演化而來。為什麼農業發展對人類社會命運很重要?糧食生產是槍炮、病菌和鋼鐵發展的一個先決條件。
  • 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
    為什麼擴張到全世界的是歐陸人,而不是澳大利亞原住民、撒哈拉以南非洲人或土著美洲人?為什麼不同大陸的人類以如此不同的速度發展呢?是什麼決定了生活在不同大陸人群的命運?賈雷德·戴蒙德1997年初版的《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一書試圖回答這一問題。
  • 《槍炮、病菌與鋼鐵 | 人類社會的命運》
    如果對三星堆真有興趣,首先建議去「三星堆」博物館實地看看,再次建議,你可以看看這本《槍炮、病菌與鋼鐵 | 人類社會的命運》。考古與歷史,是不同的學科和領域。但它們是相關的,考古是歷史的基礎工程之一。阿智哥在討論三星堆時,聽說我在看這本《槍炮...》,嘿嘿一笑說:亮哥,你這是蹭「三星堆」流量啊!我很篤定回覆:不,是「三星堆」蹭我的流量。
  • 一日一書 | 《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
    推薦理由:《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分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主題為《從伊甸園到卡哈馬卡》,這個部分講述了人類進化歷史中的遷徙以及在不同的大陸上時間更長、規模更大、但更少為人所了解的社會輻射性進化,為什麼有的成了狩獵採集部落,有的卻成了帝國。
  • 周末好書 《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
    《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是一本研究人類歷程進程中複雜業態和多樣性的社會學書籍,作者賈雷德戴蒙德用口語化的表達回答了對紐幾內亞朋友的一個問題
  • 重讀經典:《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
    今天推薦的一本書叫《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作者賈雷德·戴蒙德是一名研究鳥類演化的生物學家,33年的研究中足跡遍布南美、南部非洲、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特別是紐幾內亞。地理因素才是決定了各大陸之間走向不同發展方向的根本原因,全書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從伊甸園到卡哈馬卡》,伊甸園是聖經故事裡最初的人類居所,而卡哈馬卡則是西班牙徵服印加帝國的一場重要戰役,作者在這一部分將帶我們粗略地考察文明的興起及其地理位置的影響。
  • 【周末薦書】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
    10月1日推薦書為:《槍炮、病菌與鋼鐵》為什麼是歐亞大陸人徵服、趕走或大批殺死印第安人、澳大利亞人和非洲人,而不是相反?作者: [美] 賈雷德·戴蒙德 出版社: 上海世紀出版集團副標題: 人類社會的命運原作名: Guns, Germs and Steel: The Fates of Human Societies譯者: 謝延光 出版年: 2006-4-1頁數: 460定價: 45.00元裝幀:
  • 人類社會的命運——《槍炮、病菌與鋼鐵》
    讓我儘可能以簡潔的文字來概況下賈雷德眼中的人類歷程吧,一些人生在了在當時具備發展潛質的環境中,如書中的「新月沃地」,這裡有足夠多但是容易馴服的大型哺乳動物,有容易被選擇性改良的植物,於是,農業大規模發展,而人口隨之增多,人口的增多導致了在固定概率下出現優秀人物的可能,於是新的技術被創造,發達的文明得以產生。
  • 《槍炮、病菌與鋼鐵》合集
    在這部開創性的著作中,演化生物學家賈雷德.戴蒙德揭示了事實上有助於形成歷史最廣泛模式的環境因素,從而以震撼人心的力量摧毀了以種族主義為基礎的人類史理論,因其突出價值和重要性,本書榮獲1998年美國普立茲獎和英國科普書獎,並為《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作品。
  • 槍炮、病菌與鋼鐵:病菌如何改變人類社會
    當然,病菌口中的農民和我們現在所說的農民並不是一回事,病菌說的農民是所謂的農業文明的受益者。病菌是農業文明的產物。 語言、文字、工具等,自然是農業社會最偉大的發明,但要說病菌也是人類文明的產物,那有些不明就裡的夥伴們定是要有非議的。
  • 槍炮、病菌與鋼鐵 – 一書說盡人類不同文明的前世今生
    《槍炮、病菌與鋼鐵》美國人類學家賈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的著作,本書成書於1997年,榮獲1998年美國普立茲獎和英國科普書獎,並為《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作品。可以說這是一本大名鼎鼎的書,從《窮查理寶典》裡面的推薦書目中看到有這本書,也就是投資思想家查理·芒格的推薦書目之一,另外在之前聽高曉松的節目時,他也有提到這本書。
  • 帶你深刻認識世界:《槍炮、病菌與鋼鐵》
    《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是由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院生理學教授賈德·戴蒙於1997年所著。該書於1998年獲得普立茲獎以及英國科普書獎,,並為《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作品。國家地理學會根據本書拍攝的紀錄片於2005年7月在美國公共電視網播出。
  • 可以讀書丨《槍炮、病菌與鋼鐵》瘟疫的歷史,與人類文明進程同步
    曾於1998年獲得普立茲獎的《槍炮、病菌與鋼鐵》一書中提出,以西班牙人為代表的歐洲人發現新大陸後,他們用槍炮、病菌、鋼鐵(技術、文化、傳染病)徵服了殖民地,這也是奠定了現代世界格局。《槍炮、病菌與鋼鐵》中,戴蒙德說:「整個近代史上人類的主要殺手是天花、流行性感冒、肺結核、瘧疾、瘟疫、麻疹和霍亂,它們都是從動物的疾病演化而來的傳染病。」因為到了農耕時代,人馴養了動物。與動物生活在一起,又缺乏現代公共衛生系統,勢必讓細菌在人畜糞便中滋生繁殖。
  • 《槍炮、病菌與鋼鐵》:揭秘現代社會差異的影響因素
    看《槍炮、病菌與鋼鐵》,完全是被書名所吸引。在疫情肆虐全球的形勢之下,「病菌」兩個字一下就捉住了我敏感的神經。這本書用大量詳實的例證推斷出地理環境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影響。作者賈雷德·戴蒙德是研究人類社會與文明並獲獎無數的學者。他寫這本書的動機是為了回答一位紐幾內亞朋友提出的問題。回答這個問題,賈雷德用了25年。
  • 從《槍炮、病菌與鋼鐵》一書看病毒為什麼要殺死宿主?
    家裡有一本《槍炮、病菌與鋼鐵》,一直沒有看。近日防疫宅居,找了出來。全書實際上討論的是世界上各個文明為什麼發展如此有差異。在作者的書中,認為文明差異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書中提到了農業文明對於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因為農業社會給予了人類更多的裹腹的可能,讓更多的閒人出現,去進而從事上層建築的工作。
  • ...人類發展啟示錄|槍炮、鋼鐵塑造的人類史版圖上 抹不去病菌的側影
    但是,隨著文明進展,人種決定論在當代社會早已被各種事實和邏輯批判破產。賈雷德·戴蒙德也認為人種決定論絕對是站不住腳的。比如在與非洲人打交道時,他感覺他們通常都要比一般歐洲人或美國人更聰明,更機敏,更富表現力,對周圍的事和人也更關心。通過幾十年的不懈追尋,賈雷德·戴蒙德最終在他1997年寫出《槍炮、病菌與鋼鐵》給出自己的答案。
  • 《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讀後感
    不得不說能把這本書堅持看完的人覺得擁有超乎尋常的理解力和思維能力.當然,這並不是說作者在這書裡的論證有多精妙絕倫,相反,我是覺得這本書的論證就是用了一疊紙去論證「1+1=2」。明明很簡單的道理,作者總是傾向於用無數的歷史材料去堆砌說明,讓我在讀書時的第一感受並不是覺得作者知識淵博,而是覺得作者就像是一隻華麗的孔雀,在向讀者展示著自己收集的材料有多麼完備.
  • 槍炮、病菌與鋼鐵
    二戰三巨頭賈雷德·戴蒙德的《槍炮、病菌與鋼鐵》,認為病菌是和槍炮、鋼鐵一樣,幫助西方世界建立殖民地,奠定了現代世界格局的重要因素。二戰時美國成為民主世界的軍工廠在這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我們的對手是無形的病毒,拼的是綜合國力,以及對社會資源的調配和犧牲。可以說它跟世界大戰一樣,只不過是用更和平的方式。
  • 由新冠肺炎再讀《槍炮、病菌與鋼鐵》
    也剛好有時間結合新冠期間的各種國際國內關係深度再讀了《槍炮、病菌與鋼鐵》美國學者賈雷德站在了一個更高的位置上,在他這本廣受讚譽的《槍炮、病菌與鋼鐵》中,他用四百多頁的篇幅與讀者一起回顧了13000年的人類文明史,探討為什麼是歐洲大陸徵服了美洲和非洲而非相反,決定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決定性因素究竟是什麼?在本書出版的年代,他從一個獨到的角度回答了這個問題,即、是環境,更準確的說是地理環境決定了這一切。
  • 《槍炮、病菌與鋼鐵》作者拿中國舉例,說國家發達與否,早就註定
    這件事促成戴蒙德開始研究人類演化和歷史的關聯問題,並於1997年出版了《槍炮、病菌與鋼鐵》,隔年這本書獲得了普利茲文學獎。 戴蒙德在書中以「地理決定論」為核心因素,闡述了文明發展的差異。 歐亞大陸不同於非洲或美洲的地方在於,這片大陸基本在同一緯度範疇,可種植的作物、經馴化的動物可以迅速傳播,而農業社會豐富的食物,也提供給歐亞大陸的居民發明武器、鋼鐵的時間與精力,接觸馴養動物更使他們提早對諸多病菌產生免疫,諸多優勢使其對外的徵服幾乎無往不利,成為殖民時代的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