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木石圖》存疑,裝裱時或顛倒位置,難道拼接過?

2020-12-09 文藏書畫

突然出現在世人面前的蘇軾《木石圖》,被視為唯一的蘇軾傳世真跡,無疑是近些年來中國書畫鑑藏領域中最為引人注目的作品。然而,針對這件作品的含義、時代,作者、題跋的真偽問題,出現了相當大的爭論。

蘇軾 木石圖 紙本

《木石圖》上除了米芾題詩,還有劉良佐題跋。

蘇軾 瀟湘竹石圖 28cm×106cm 絹本水墨 中國美術館藏

經查,發現《四庫全書》中收錄了劉應時的《頤庵居士集》,楊萬裡在序中說:「居士名應時,字良佐」。同時,陸遊在序中提到劉良佐。說明,劉良佐與陸、楊二人應當是同時代人。

(傳)蘇軾 木石圖 局部

劉良佐在題跋中說:

潤州棲雲馮尊師,棄官入道三十年矣。今七十餘鬚髮漆黑,且語貌雅適使人意消。見示東坡《木石圖》,因題一詩贈之。仍約海嶽翁(「海嶽翁」指米芾)同賦,上饒劉良佐。

(傳)蘇軾 六君子圖 局部 紙本水墨 上海博物館藏

然而有研究質疑《頤庵居士集》的作者劉良佐並非《木石圖》中題跋的劉良佐,甚至進一步考訂劉良佐與米芾是同時代的人。 「仍約」解釋為 「仍然約請」,應該是在之前已經約請過的情況下,進而再次發出邀請。但劉良佐題跋中明顯不存兩次邀約米芾題詩,或是還曾約請他人題詩的意思。因此,「仍然約請米芾一同賦詩」這一釋意,就存在疑問。

(傳)蘇軾《木石圖》中的俞希魯題跋

繼而,本文認為「仍約」一詞有多種釋義,如仍然約請、仍然約以、仍然約是、仍然依從,本文將劉良佐所說「仍約海嶽翁同賦」的意思解釋為「仍依從米芾作同樣的賦」,而非「仍然相約與米芾一同作賦」。

蘇軾 木石圖 紙本

即劉良佐是在看到米芾題詩之後,再做一跋。也符合劉良佐自稱「因題一詩以贈之」的說法。

網絡圖片

本文之所以認為劉良佐即為南宋人劉應時,還有一個依據即《枯木圖》中劉跋後有「良佐」方印,在本文看來「圖章」中的「良佐」正是他的「字」而非「名」。

《木石圖》中的「思無邪齋之印」

劉良佐題跋與米芾題詩之間的「顛倒」關係得以明確,即劉良佐是在米芾題詩之後才為此畫作了題跋,那麼劉良佐為南宋人劉應時的考證就是合理的了,其題跋無疑也更能夠為米芾題詩的真實性提供一份有力的佐證。

網絡圖片

在另一方面,米芾即為自言為「次韻」就是說米芾是在應和之前的題詩。筆者認為此圖之後可能本應當還有一人或多人題詩(當然有可能就是蘇軾題詩)。

《木石圖》中米芾與劉良佐的題跋現狀

相關焦點

  • 內含與時代——《木石圖》中的蘇軾、米芾與劉良佐辨析 |【藝術品...
    一、《木石圖》與蘇軾的關係 (傳)蘇軾 木石圖 紙本 曾有一種觀點將《木石圖》左上部所鈐「思無邪齋之印」朱文方印視作蘇軾的圖章,並以此作為《木石圖》是蘇軾作品的依據。這一觀點的根據是蘇軾在惠州時曾修建過「思無邪齋」。
  • 蘇軾真跡?爭議聲中的「《木石圖》」拍出4.1億天價
    原標題:爭議聲中「《木石圖》」拍出4.1億天價被拍賣公司定為北宋文豪蘇軾真跡 但仍有專家認為其真偽存疑↑26日晚,《木石圖》拍出4.117億元人民幣天價儘管佳士得認可這幅畫為蘇軾真跡,但仍有不少學者認為這幅畫的真偽還需要進一步鑑定。「蘇軾《木石圖》」拍出超4億元天價26日晚,佳士得香港秋季拍賣中,經過激烈的競爭,一幅被認為由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繪製的《木石圖》以4.636億港元的價格成交。
  • 蘇軾真跡?爭議聲中「《木石圖》」拍出4.1億天價
    爭議聲中「《木石圖》」拍出4.1億天價  被拍賣公司定為北宋文豪蘇軾真跡 但仍有專家認為其真偽存疑儘管佳士得認可這幅畫為蘇軾真跡,但仍有不少學者認為這幅畫的真偽還需要進一步鑑定。  「蘇軾《木石圖》」拍出超4億元天價  26日晚,佳士得香港秋季拍賣中,經過激烈的競爭,一幅被認為由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繪製的《木石圖》以4.636億港元的價格成交。
  • 《木石圖》歷代公認是唯一流傳下來的蘇軾真跡,卻存疑
    (傳)蘇軾 六君子圖 局部 紙本水墨 上海博物館藏曾有一種觀點將《木石圖》左上部所鈐「思無邪齋之印」朱文方印視作蘇軾的圖章,並以此作為《木石圖》是蘇軾作品的依據。(傳)蘇軾 木石圖 紙本 而此印上部又鈐有明代晚期收藏家韓逢禧的圖章,按照二印之間的位置關係,「思無邪齋之印」的鈐蓋時間早於「韓逢禧印」的可能性很大,因此這枚圖章的時代應當在元末至明代中期之間。
  • 熱點 | 蘇軾《木石圖》的真偽與天價
    實話說,早就關注《木石圖》拍賣的新聞了,一方面因為《木石圖》秘藏多年比較神秘,更因為蘇軾在中國文化中的名氣實在太大,以綜合才藝論,華夏五千年,一人而已,蘇軾在中國文化中絕對是現象級的人物。我是蘇軾的粉絲,既欽佩他不向權貴低頭的人格,又欣賞他的才氣,更喜歡他的書法、詩詞,他的《寒食帖》《赤壁賦》都臨摹過,他的詩詞全集我都拜讀,鄧拓藏的《瀟湘竹石圖》也都看過。
  • 這幅徵集自日本的蘇軾《木石圖》是否真跡仍存疑
    香港佳士得30日宣布,經拍賣公司鑑定,由日本收藏家向其提供的一幅作品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的水墨紙本手卷《木石圖》(亦稱《枯木怪石》圖)真跡。圖/藝術頭條據介紹,現有史料上記載了這幅作品,但到近代後,它曾消失了100多年,一直沒有出現過。
  • 蘇軾的《木石圖》: 為什麼能值4個億?
    蘇軾本來將手卷贈予潤州(今鎮江)的馮尊師,馮尊師遂邀請米芾等為作品題跋,士大夫俞希魯(1278-1368)及郭淐(1563-1622)其後再為作品加上了兩段題跋。從裝裱方式和畫作天地部分的幼細藍線來看,目前所見的作品是明朝時裝裱的。整幅手卷上共見鑑藏印四十一枚,分別來自南宋、元至明的收藏家。
  • 與米芾題詩同列在蘇軾《木石圖》上,劉良佐題跋什麼來頭?
    突然出現在世人面前的蘇軾《木石圖》,被視為唯一的蘇軾傳世真跡,無疑是近些年來中國書畫鑑藏領域中最為引人注目的作品。然而,針對這件作品的含義、時代,作者、題跋的真偽問題,出現了相當大的爭論。蘇軾《木石圖》中的俞希魯題跋《木石圖》上除了米芾題詩,還有劉良佐題跋。然而劉良佐之書跡早已無存,因此也難以直接考證其真偽。前輩學者限於材料不足,對於此人未能展開深入考證。
  • 蘇軾的國寶級字畫《木石圖》
    《木石圖》又名《枯木怪石圖》,是北宋大文豪蘇軾任徐州太守時親往蕭縣聖泉寺時所創作的一幅紙本墨筆畫,該畫作書畫一體,畫中有書法,書法中又有畫,是蘇軾流傳後世的珍品。20世紀30年代初,蘇軾的《木石圖》被日本人以超過萬金的價格購藏,後來進入日本收藏館:阿部房次郎爽籟館,阿部房次郎當時是東洋紡績株式會社社長,因為熱愛東亞美術,所有到處收集東亞珍奇書畫,趁著工作之餘阿部房次郎努力收藏相關文物,他尤其對中國書畫最為感興趣,這時期他收藏了無數中國的珍奇書畫,其中蘇軾的《木石圖》就是他收藏的最為珍貴的一副,自從他收藏後,蘇軾的《木石圖
  • 被認為是蘇軾唯一親筆繪畫《木石圖》以4.1億元成交
    雖無東坡名款,卻有米芾題跋被認為是蘇軾唯一親筆繪畫《木石圖》昨晚以4.1億元成交  《木石圖》  本報訊 昨晚,佳士得香港2018秋拍「不凡——宋代美學一千年」專場中,備受關注的北宋文豪蘇軾珍稀名跡《木石圖》以4.1億港元落槌,加佣金成交價為4.636億港元,折合人民幣4.1億元。
  • 刷新世界名畫拍賣紀錄 蘇軾《木石圖》為啥值4個億?
    蘇軾本來將手卷贈予潤州(今鎮江)的馮尊師,馮尊師遂邀請米芾等為作品題跋,士大夫俞希魯(1278-1368)及郭淐(1563-1622)其後再為作品加上了兩段題跋。從裝裱方式和畫作天地部分的幼細藍線來看,目前所見的作品是明朝時裝裱的。整幅手卷上共見鑑藏印四十一枚,分別來自南宋、元至明的收藏家。
  • 刷新世界古畫拍賣紀錄 蘇軾《木石圖》為啥值4個億?
    蘇軾本來將手卷贈予潤州(今鎮江)的馮尊師,馮尊師遂邀請米芾等為作品題跋,士大夫俞希魯(1278-1368)及郭淐(1563-1622)其後再為作品加上了兩段題跋。從裝裱方式和畫作天地部分的幼細藍線來看,目前所見的作品是明朝時裝裱的。整幅手卷上共見鑑藏印四十一枚,分別來自南宋、元至明的收藏家。
  • HK$4億估價 | 蘇軾《木石圖》如何辨真偽?
    蘇軾《木石圖》橫空出世,震驚整個藝壇。此畫喻為「書畫界聖杯」,可說是無敵於天下的中國書畫。究竟東坡居士的畫作為何如斯重要?專家怎樣判斷它的真偽? HK$4億的估值又是按什麼釐定?我們請來佳士得中國書畫部國際資深專家 - 遊世勳(Kim Yu)為你詳解。
  • 學術丨從幾方印鑑看傳蘇軾《木石圖》中隱藏的真偽問題
    2018年6月,早年流失日本的傳為蘇軾的《枯木怪石圖》(又稱《木石圖》)現身香港佳士得,一時間引起了各界的高度關注。由此推斷,《木石圖》卷中的「沐璘廷章」並非沐璘在世時所鈐。另有一種可能是此印為真,流落於後人之手得此卷而鈐。然印面所見的老舊狀況須持印者大量使用才能出現,而筆者在整理明後書畫作品時,未能再見此印鑑,可見用之甚少,印面變化的條件便難以成立。因此,《木石圖》卷中的「沐璘廷章」極可能是專門仿製「殘損版」的作假印鑑。
  • 馬世川:《木石圖》何以扯上蘇軾?
    蘇軾的「木石圖」以四億六千萬港幣成交,又創造了一個中國古代書畫拍賣的超級神話,但作為一個商業行為,價格如何,或高或低,或天或地,這些都不重要,甚至沒有多少實際意義。對《木石圖》大唱讚歌瞬間,因為懶惰,所以很蠢,繼而無德。抑或拿人手短,指鹿為馬,昧著良心,所以依然不很道德。尤其是所謂「蘇軾唯一的」的結論,這在邏輯上就是很難堪的。中國的古代藝術,被裡應外合的擼壞了,被玩的面目全非。包括無良的共和國的幾人的鑑定小組。
  • 4.1億|蘇軾《木石圖》刷新世界最貴古畫紀錄天價易主!
    4.1億 | 蘇軾《木石圖》刷新世界最貴古畫紀錄天價易主!蘇軾《瀟湘竹石圖》局部圖 中國美術館藏《木石圖》與《瀟湘竹石圖》據傳皆為風雨樓舊藏,在民國時期,擔任過吳佩孚秘書長的白堅夫買下這兩幅畫。哪怕後來徐邦達等先生組成的鑑定小組也曾為此畫去找過阿部房次郎,渴望一睹《木石圖》真容,但畫主稱戰爭已將作品炸毀。因此,鑑定小組的幾位老先生都沒有見到過《木石圖》。《木石圖》珂羅版印刷本從此,《木石圖》銷聲匿跡八十餘載,但其在各大中國美術史學術專著當中,卻從未缺席。《木石圖》的珍貴之處也在於此,憑藉其珍貴的學術價值,時常見諸於美術史出版物。
  • 蘇軾《木石圖》,一曲宋代文人畫的高歌
    《木石圖》為現時僅存稀有的蘇軾畫作之一,中國史上舉足輕重的書法家米芾(1051—1107)為作品題跋,令其更珍貴難求。米芾集詩文、書畫、鑑賞、理論、收藏於一身,尤其書法最為出名,為「宋四家」之一,宋徽宗時被詔為書畫學博士,而今市場對於米芾書法作品的價值也是高度認可。
  • 蘇軾《木石圖》何以成最貴中國古畫?
    《木石圖》以4.636億港元成交,創下了中國古代書畫作品拍賣的最高價紀錄。《木石圖》以4.6億港元成交  11月26日,佳士得香港2018年秋拍中,北宋文豪蘇軾的《木石圖》(又稱《枯木怪石圖》)以4.636億港元成交,刷新中國古代書畫拍賣最高歷史紀錄。  《木石圖》描繪了一株枯木和一顆形狀怪異的石頭,怪石後有幾株矮竹,整幅畫「若魚龍起伏之勢」。
  • 蘇軾《木石圖》將拍賣 千年畫作何以流落日本?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8月31日電(記者 宋宇晟)記者日前獲悉,被認為是北宋蘇軾畫作的《木石圖》將於今年11月亮相香港秋拍。30日,拍賣行確認,這幅畫作徵集自日本。拍賣行微博截圖。  一般認為,蘇軾傳世至今的畫作可謂鳳毛麟角,除了現藏於中國美術館的《瀟湘竹石圖》,便是流落海外的《枯木怪石圖》,也就是即將上拍的《木石圖》。
  • 蘇軾《木石圖》真跡被發現 預估今秋可以賣出4億港元
    香港佳士得8月30日舉行《木石圖》揭幕儀式及新聞發布會。佳士得亞洲區總裁魏蔚表示,這幅《木石圖》就是傳說中流失海外的蘇軾原作,也是大家常在教科書中見到的《木石圖》。該作中不僅有蘇軾的筆墨,也有「宋四家」之一的米芾題跋,得以全貌呈現。 佳士得中國書畫部副總裁及資深專家遊世勳親歷了這件作品的發現過程。據他介紹,佳士得於今年春季發現了這幅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