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先生若蘭》謹以此片紀念王蘭若先生

2020-12-14 騰訊網

獅峰書院

今天

先生若蘭

作詞 李達人 吳國和

作曲 謝植棟

獅峰麓先生肇鳴

嶺海濱蘭香飄溢

佳作萬千 一生清逸

九九變法 畫壇譽盈

問道海上俊名揚

報得故裡孝高堂

承繼經典 啟開新文

百載丹青 薪火長傳

高山流水常明遠志

風霜雨露安度流年

身在稼穡 心近道

品讀今昔 筆墨人間

春風化雨硯臺潤染

百年樹人桃李芬芳

德藝雙馨 為師表

蘭若先生 先生若蘭

王蘭若老師辭世已經五年了,老師的音容笑貌,恍如就在昨日。當年在少寧兄引薦下,有福緣得以用攝像機為百歲高齡的王老師記錄下起居日常,揮毫潑墨等影像資料。

在與王老師及其家人交往十餘年間,目睹王老師對藝術的追求,熱心社會文化及公益事業等等,都深深的感動我。今年是王老師仙逝五周年之際,由而萌發了這次創作的念想。

《先生若蘭》歌詞創作以王蘭若老師的"師德"與"藝德"為主旋律,從王老師出生於獅峰山下(揭陽炮臺塘邊四村);青年時代千裡迢迢遠赴上海美專求學,揚名藝壇;中年磨難,風霜雨露安度流年;百歲高齡時「九九變法」 ,樂善好施,報效故裡,百歲丹青,薪火長傳,高山流水常明遠志,來抒寫蘭若老師崢嶸的藝術人生。

譜曲和演唱上,選用通俗「新中式」唱法,朗朗上口。

MV視頻製作,從老師的藝術人生及社會奉獻精神,體現王蘭若老師如蘭花典雅、高潔、愛國、堅貞不渝的高貴品德!

本次創作中感謝李達人老師,吳國和先生作詞,謝植棟先生作曲,謝謹先生演唱;更感謝黃文鳳老師題寫片名及認可;感謝王種玉、王璜生、王璜鑫、郭楠、詹偉明、鄭鶴芝、陳松傑、鄭松明等老師的指謬。

謹以此片紀念王蘭若先生。

鄭偉深

2020年7月

獅峰書院 由王蘭若先生與夫人黃文鳳女士及其家屬捐資興建,座落於王蘭若先生家鄉揭陽炮臺塘邊四鄉, 供鄉人公眾讀書、習藝、學禮、文化交流之用。

相關焦點

  • 歌曲《先生若蘭》——紀念已故著名潮籍畫家王蘭若先生
    先生若蘭▲105歲的畫家王蘭若先生為《潮汕勝景圖》作畫王蘭若老師辭世已經五年了,老師的音容笑貌,恍如就在昨日。《先生若蘭》歌詞創作以王蘭若老師的"師德"與"藝德"為主旋律,從王老師出生於獅峰山下(揭陽炮臺塘邊四村);青年時代千裡迢迢遠赴上海美專求學,揚名藝壇;中年磨難,風霜雨露安度流年;百歲高齡時「九九變法」 ,樂善好施,報效故裡,百歲丹青,薪火長傳,高山流水常明遠志,來抒寫蘭若老師崢嶸的藝術人生。
  • 今天,謹以此篇文章紀念先生
    今天是其逝世18周年紀念日,謹以此篇文章紀念先生。高由禧院士青藏高原科學考察研究是我國最具特色的重要研究領域之一,在世界自然科學考察歷史上有其獨特的地位。青藏高原科學研究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科學事業,是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甘於前僕後繼、拋灑汗水和熱情的沃土。
  • 再見了,可染先生 謹以此紀念李可染先生逝世三十周年
    可染先生微微地笑了起來。在我記憶中,這是李先生唯一的微笑。在畫桌的一邊,放滿了書籍和資料。我看見其中竟有些現代長篇小說。後來老人介紹說,這是作者送給他看,想給他寫傳記的。「寫我,至少應是個鑑賞家。」他若有所思地說:「我不好寫啊。」根據事先擬好的採訪提綱,我按部就班的提了些問題,諸如什麼是中國畫的最高境界等等……可染先生認認真真的一一回答。
  • 謹以此文紀念「人民藝術家」劉文西先生
    被稱作「人民的藝術家」劉文西先生於2019年7月7日去世,享年86歲。劉文西1933年生於浙江省嵊州市的一個江南村落,1950年在上海進入陶行知先生創辦的「育才學校」學習美術,1953年入浙江美術學院,受潘天壽等先生教導,1958年畢業後到西安美院工作。
  • 謹以此文紀念張君秋先生百年冥誕
    張君秋先生是20世紀繼四大名旦之後最成功的京劇旦角演員。他秉承了優秀京劇演員的創新精神,通過長期的藝術實踐,取各家之長,結合自身條件,創造出獨具特色的「張派」藝術。張派藝術的重點,在於張君秋先生創造性地發展了京劇旦角的唱腔藝術。
  • 謹以此片 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
    謹以此片 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 75年前的5月8日, 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戰事終結。
  • 蘭庭墨韻丨素心若蘭—莊曦先生水墨畫欣賞(上篇)
    莊曦先生潛心繪畫藝術二十餘年,早年師承著名畫家李正武先生,又得蜀中名家孫竹籬老先生再傳,痴於繪畫,筆耕不輟,擅大寫意花鳥,兼現代山水,師法自然,意境優雅,直抒胸臆,在深厚傳統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藝術個性與氣質,書畫作品在各大媒體發表,多次入選全國和省級美展並獲獎,被北京孔廟國子監博物館等藝術機構收藏。
  • 謹以此片,送給高考追夢的《千萬分之一的你》
    謹以此片,送給高考追夢的《千萬分之一的你》 2020-07-10 09: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江海濱:謹以此文紀念魏啟後先生百年誕辰——我讀魏啟後
    謹以此文紀念魏啟後先生百年誕辰我讀魏啟後文/江海濱「對,沒錯,就是我。我就是山東的老魏——大家早就稱呼「魏老」了,連我的兒子對外都這樣稱呼。對於潤格也是不同藝術家見仁見智的見地和心態,不同地域實力性情的藏家對藝術家藝術品的感受偏愛領會程度也不同,魏老潤格定位相對來說是偏低的,我想這是一種薄利多銷普度大眾的博愛情懷,借書法養生並傳遞筆墨心香,以此儘可能廣泛流傳人世間作為生命旨向,不差錢的魏老自然也就放得開放得下,不必斤斤計較於世俗名利和生活負累的得失長短,所以,作為如此大家如此作為也就不足為怪,實屬情理之中了。
  • 【抗擊疫情】一名警察的抗疫隨感——謹以此片紀念我們共同抗疫的...
    【抗擊疫情】一名警察的抗疫隨感——謹以此片紀念我們共同抗疫的偉大時刻 2020-02-04 16:55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寰球大震——謹以此片紀念海原8.5級地震100周年
    >第一個數位化網絡化臺網,超級地震觀測網絡初步形成百年後的今天經過幾代人艱苦卓絕的努力探索大數據時代的密集地震觀測讓烈度速報和地震預警得以實現謹以此片紀念海原大地震
  • 漿水面—謹以此文獻給河西走廊。
    漿水面—謹以此文獻給河西走廊。 不久、不久以前,有一位河西走廊來的姓魏的壯士曾經說過,他的族人在歷史的變遷中,懂得了一個簡單的道理,最美的食物往往只需要最簡單的烹飪方式。為了這一終極目標,先人們選用凝結自然之精華的氫、氧元素,經過大約2:1的比例融合之後而形成水,魏先生說「此水非彼水」,此水乃漿水面重要成分—漿水的天然素材。
  • 用雕塑講述寓言故事|謹以此文沉痛悼念著名雕塑藝術家劉政德先生
    先生雖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但他的寓言雕塑作品卻依然靜靜地屹立,形象生動地向人們講述著凝聚中國人民智慧的寓言故事,啟發引導人們探尋每個故事背後蘊含的真理……突聞先生仙逝的消息,內心悲痛不已,謹以此文沉痛悼念並深切緬懷先生,願先生一路走好……劉政德(1931-2019
  • 金庸逝世,謹以此詩緬懷先生,一路走好
    金庸先生故去已有多一周,可惜,我之悲痛似乎就在昨時,時至今時,仍悲不已。戊戌年良月晦日已,金庸江湖再無小陽春!望天上雲,看湖中水,終於要走,誰又曾在意過如何形式……彼時雲在風中落淚,此時水在冰下醉酒!謹以此詩,敬金老!
  • 謹以此文於今天紀念對魯迅先生的喜愛和崇拜
    今天看到朋友圈發文紀念,才發現儘管筆者是那麼喜歡魯迅,儘管也被同學笑稱是我們班的魯迅(想來應該是心直口快,有一說一具有一點魯迅的品格吧),但,說起來,還是第一次知道魯迅是何時去世,去世時是幾多年齡,想來甚是慚愧,慚愧之餘,才想起那麼多的點點滴滴。
  • 紀念施雅風先生學術思想暨冰凍圈科學研討會在蘭舉行
    紀念施雅風先生學術思想暨冰凍圈科學研討會在蘭舉行《施雅風手跡》封面每日甘肅網3月21日訊(蘭州晨報/掌上蘭州首席記者 武永明 實習生 李金雯)3月21日是中國現代冰川之父、現代地理學先驅、我國冰川凍土學一代宗師施雅風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日。
  • 蘭納萬境、幽香天地——八雅先生的君子之風
    氣若蘭兮長不改,心若蘭兮終不移。」蘭花在中國久負盛名,有花中君子的美譽,以香取勝,色澤宜人,迎寒怒放,風姿瀟灑,品格高潔,自古以來就深受人們的喜愛,也成為古今文人描寫的對象。閒暇之日,漫遊曠野,倘徉於蘭花之中,回味一下文人墨客對蘭花的優美描寫,頗有一番詩意。
  • 紀念劉爾炘先生座談會在蘭召開
    每日甘肅網8月14日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實習生楊姍 曹馨予)紀念劉爾炘先生座談會今天下午在蘭州召開。  這次座談會是為紀念劉爾炘先生主持修建五泉山園林建築群100周年而召開的。紀念劉爾炘先生座談會會場。
  • 永遠的鄧麗君—謹以此文紀念心中的女神
    父親是河北大名縣人,母親是山東人,1995年氣喘發作猝逝於清邁;身後香港與臺灣歌壇分別頒發金針獎及金曲獎特別貢獻獎以紀念「一代巨星」的光榮成就。小時經歷:1953年1月29日清晨,鄧麗君在臺灣雲林縣褒忠鄉的田洋出生。父親鄧樞是河北省大名縣大街鄉鄧臺村人,母親趙素桂則是山東省東平縣人。
  • 江湖讀書 紀念金庸先生
    圖片來自網絡   30號下午,工作群裡收到合伙人的一條微信,「江湖書庫補充一套查先生的作品集吧。」在此無意做嚴肅的文學評論,班底構成以80後為主的江湖編輯部,謹以此文真切地悼念和紀念金庸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