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條由米其林三星餐廳烹飪後的黃魚,售價為2380元。
這是一條普通餐廳烹飪後的黃魚,售價為158元。
而一條黃魚的市場價,是400g/22.9元,也就是說自己購買原材料、自己下廚烹飪,最多不超過100元。
什麼是米其林餐廳?
相較一般餐廳,米其林餐廳究竟好在哪?
什麼是米其林餐廳?
大部分人印象中的米其林,是一家輪胎公司。事實上,米其林既做輪胎,也有餐廳。
1900年,汽車產業剛剛起步,米其林兄弟為了使前來購買輪胎的人能在周圍吃到美食,增強置換輪胎的體驗,決定出版一本名為《紅寶書》的旅行指南,這本旅行指南裡包含有當地的路線、加油站、餐飲、住宿、汽車維修站等重要信息。
每次收錄到米其林紅寶書中的餐廳,都會由米其林公司的員工先去試吃,親自測評後,才會將好吃的餐廳收錄於此書之中。因此,人們普遍相信,收錄在米其林紅寶書中的餐廳,一定是優質的,值得一吃的。
之後的幾十年裡,米其林逐漸形成了對餐廳的評選標準,推出了米其林星級制度。《紅寶書》也改名為《米其林指南》,並在每個地區成冊,收取少額購書費。
而在《紅寶書》時代參與試吃的米其林美食評審員,也發展成了一支經驗豐富的密探團隊,起初只是在法國境內挑選優質餐廳,後來逐步發展至全球。
密探們一般都畢業於世界知名大學中的酒店管理專業,並有5到10年的餐飲工作經驗,而且需要經過多輪面試後,才能最終成為密探團隊的一員。密探們的主要工作內容,就是品嘗食物。平均每個人每年要試吃800多家餐廳,225種不同類型的菜餚,撰寫1100份美食報告,並遞交給米其林巴黎總部審核。
米其林餐廳分為三個級別:優質烹調,值得一吃的一星;烹飪出色,值得專門去吃的二星;卓越烹飪,一生必須要去一次的三星。
經過嚴格評定成為三星的餐廳,也不意味著能夠高枕無憂。《米其林指南》每年都會更新,稍有疏忽,就會面臨降星,甚至掉出指南。
到這兒我們可以知道,收錄於《米其林指南》中的餐廳,都被稱為米其林餐廳。
而《米其林指南》,實際上是米其林輪胎公司出版的一本美食測評。
相較一般餐廳,米其林餐廳究竟好在哪?
同樣都是一條魚,米其林餐廳的魚卻要貴出幾十倍,那麼相較於普通餐廳,米其林餐廳究竟好在哪裡呢?
我們通過三家不同風格的三星餐廳,來一探究竟。
第一家是法式餐廳,名叫Epicure。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他們的廚師團隊在一次餐會中的故事:
這是一次長達5天的餐會,主廚為了給客人提供完美的用餐感受,把從烹飪到用餐的每個細節,都做到了極致。
宴會開始前,主廚買下了數個開胃菜器皿與70萬臺幣的索龍尼(Sologne)魚子醬。
製作洋芋泥時,他們的手筆更奢侈:將洋芋泥與煙燻鱈魚一同蒸煮,最後只保留煙燻鱈魚的汁,讓其充分融入洋芋泥之中。而剩餘可食用的魚肉,則會因為不符合烹飪標準,被全部丟棄。
在Epicure的官方評鑑網站上面,有很多對他們的評價,幾乎每一條都在說:「很棒的服務、超級棒的服務。」
一個小的細節是:假如服務生在用餐過程中必須和你交談,他們會耐心的等待時機,在你完成咀嚼,完全咽下食物後,才會上前和你對話。這一切不會顯得刻意,卻會讓你覺得非常周到與舒適。
第二家米其林餐廳,風格卻完全不同。
這是一個開在美國紐約郊區的餐廳,名叫Blue Hill,藍山。
看到菜單,你可能會被突然逗樂。
這裡每一道菜名都是以食材本身來命名的,比如他們家的招牌菜:「今天早晨下的蛋」(This Morning's Egg)。
藍山餐廳為了給客戶最好的食材體驗,自己建了一座農場。
舉個例子:
如果要烹飪南瓜湯,通常情況下,普通餐廳的做法是買一個南瓜,加入白糖提味。
藍山餐廳拒絕用添加劑提升甜味,他們要讓食物在保持營養的同時,用食材的天然味道取代添加劑。為此他們培植出了蜂蜜南瓜,一種口感酥軟,香甜的特殊南瓜品種。
這是藍山餐廳最大的特色:天然、自製的食材。
當然,想要讓食材展現它本身的味道,不一定都要去建一座農場,不放調料也是一種辦法。
在日本京都,傳統文化氣息包裹的街道裡,有一家200年世代相傳的料理店。名為:一子相傳NAKAMURA。
酒燒乾鯛就是他們的招牌菜,也是一子相傳的絕技。
為什麼說可以不放調料呢?
首先,挑選鯛魚的大小和厚度要1.2公斤以上,魚身要厚;
塗清酒,放入烤箱;
慢慢地,魚油混合清酒,不斷滴下;
不過20分鐘,便可香氣撲鼻;
此時取出,加入熱水,無需任何多餘的調味料,已經鮮甜十足。
除此之外,當你開始用餐時,會有人過來對每道菜進行解說,這是他們的特色:女將說菜。
對細節的極致追求,讓一道菜的每一部分都充滿美味。這也是他們之所以連續五年被評為三星的原因。
以上三家餐廳,讓我們對米其林三星餐廳的貴,有了一定理解。
幾乎每家三星米其林,都會有周到的服務、高品質的食材和特色化的烹飪方式,
感受美好、品嘗美味,似乎貴一點也是值得嘗試的。
撰稿|李詩雨
校對|劉大銘
排版|楊子燁
後期製作|小宇
調研|李詩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