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首別具一格的閨怨詞,新穎別致,情味深摯,讀來格外動人

2020-12-06 百家號

本文由作者獨家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每日一首詩詞。大家好,我是百家作者。今天咱們還是來欣賞李清照的詩詞。這首《武陵春·春晚》大致寫於李清照晚年避亂金華期間,詞人時年五十二歲。詞作寫詞人春日裡觸景傷情,上片極寫眼前景物的不堪、心情的悽苦;下片寫詞人意圖通過春遊消解這份悽苦而不得的愁苦。整首詞表現出了詞人深重的故國之思。這是一首別具一格的閨怨詞。人到晚年,飽經離亂的詞人其言也哀,繪悲景,訴悲情,寫得怨愁深重,情味深摯,讀來格外動人。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起句詞人繪製了一幅春殘圖:一場狂風肆虐過後,風勢已住,花期已盡,一樹殘紅零落成塵,馬踏人踩,不見花紅,只聞得殘留於塵土中的花之香氣仍在隱隱散逸,春光似乎在這一刻遁形了。一樹春花原本如畫,孰料一場勁風不僅殘損了花容,而且殘損了詞人的惜春之情,引發詞人對昔日如畫生活的眷念。目睹這樣的殘衰之景,縱使日上三竿,詞人臨鏡而坐良久,卻遲遲無心梳妝。

筆者以為第二句中的「日晚」按《詞譜》等選本作「日曉」亦可,因為以「日曉」起句,把詞人自朝至暮,愁倦之情不曾斷絕的形象呈現紙上了,為全詞的抒情奠定了基調。這一句中的「倦」字與詞人早期詞句「起來慵自梳頭」中的「慵」字比較而言,前者是身心俱疲的心灰意冷,後者是甜蜜的相思之怨,顯然在藝術表達力度上,「倦」字易動人心,「慵」字易顯愁之閒,前者表達情感更深沉。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第三、四句,詞人醞釀了一晚的愁情,此刻奔湧而出,她不惜直抒胸臆:目下依然是春天,可是人世劇變,往事不堪回首,而今萬事且休矣。避亂金華的詞人,曾經經歷過的幸福都已煙消雲散,現如今她孑然一人,染痾在身,看舊景,不由萬念俱灰,感到萬事俱休,萬千心語,無人可訴,千言萬語最終化作一行行清淚長流不止。「事事」皆「休」,「事事」是家事國事天下事,家國之事,俱往矣,一個「休」字寫盡詞人心中了無生趣、萬念俱灰的心態,這一筆可謂神來之筆。

上片一、二句曲筆蘊藉,以景言情,三、四句縱筆直書,直呼心曲,看似筆鋒各異,卻因為詞人將景語寫成了情語,情語表達直白不掩,使得抒情委婉而不失深摯,強烈而不失真切。「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這句的意思是,長流的清淚加重了詞人心中的悽苦悲愁,她意欲尋覓一方山水來消解這份悽楚:聽說位於金華城外的雙溪,春光依舊,詞人儘管心灰意冷,聞聽此說,也動了心,打算乘坐一葉小舟前往觀賞。「聞說」是聽說的意思,然而用於此處,詞人似有他意?聽說而已,出遊的念頭也只是一閃而已。一個「尚」字,一個「也」字,頗有無意、無趣的意思,將詞人其實無心遊春的心理洩露無遺。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這句的意思,如果說愁情也有重量的話,那麼我帶著這滿懷的愁情前往雙溪泛舟,這葉舴艋舟只怕會承載不了這重量而傾覆的。「愁」本無形,更遑論重量,這當然是詞人的藝術誇張,然而正是這一筆藝術的誇張,將下片起始兩句醞釀的自我消解的情緒一掃而光,詞人最終又以傷春傷己的形象出現,與詞作首句遙相呼應,首尾圓和,結構精巧。

這首《武陵春》歷來備受詞家稱頌,尤其是結句摹寫愁情別出心裁,將抽象的愁情形象化,愁情居然有重量可感,有數量可論,新穎別致,因而成為千古名句。宋代蘇東坡《虞美人》中也寫過「無情汴水自東流,只載一船離恨向西州」的詩句,同樣是以船載愁情,可是與李易安的這句詞相比,不免多了一份拘泥固化,少了一份創意靈動。到這也就結束了,不知道各位讀者欣賞完這首詩作有什麼不同的感受?歡迎留言,探討。

參考資料:《漱玉詞》

參考資料:唐宋詞鑑賞辭典

參考資料:歷代詩歌選

圖片來源於網絡,本文系作者獨家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晏幾道最著名的一首閨怨詞,將思念之情寫得深厚而真摯
    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下晏幾道最著名的一首《思遠人》,全詞如下:紅葉黃花秋意晚,千裡念行客。飛雲過盡,歸鴻無信,何處寄書得。 淚彈不盡臨窗滴。就硯旋研墨。漸寫到別來,此情深處,紅箋為無色。紅箋無色,是墨,是淚,還是情?這是晏幾道最著名的閨怨詞之一,先通過秋景引出懷人之愁,進而以「寄信」展開,層層遞進,用誇張的手法將思念之情寫得深厚而真摯。
  • 元代的這首閨怨詞,極言相思之苦,尤以「月圓人未圓」最為動人
    古詩詞當中,閨怨詞、相思詩詞有很多。這樣的詩詞多以女性口吻來表達,顯示出了古典詩詞獨有的審美特點。而在這些詩詞當中,一首極言相思之苦的閨怨詞,最為動人。且看:垂柳依依惹暮煙,素魄娟娟當繡軒。妾身獨自眠,月圓人未圓。啼得花殘聲更悲,叫得春歸郎未知。杜鵑奴倩伊,問郎何日歸?
  • 秦觀又一首冷門的閨怨詞,一字曰之:美極了!
    秦觀曾有一首《春日》詩,詩中有句「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這句詩被元好問直接引用到其論詩絕句中,所論者便是秦觀的詞風:有情而無力。無力一說頗有些主觀偏好,但有情卻是極為恰當的。秦觀整體詞風情韻兼勝,表之於外便是典雅精緻的詞句,蘊之於內的則是深婉曲折的情態,以其婉約悽美的意境表達文人士大夫的悲情,開創了士大夫抒情詞的典範,一時成為北宋末期詞壇效仿的對象。
  • 秦觀又一首冷門的閨怨詞,一字曰之:美極了!
    秦觀曾有一首《春日》詩,詩中有句「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這句詩被元好問直接引用到其論詩絕句中,所論者便是秦觀的詞風:有情而無力。無力一說頗有些主觀偏好,但有情卻是極為恰當的。其詞美得婉約、美得悽清、美得朦朧、美得風雅精緻,美得醉人。「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山抹微雲,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裡柔情」等等精緻美好的名句都是出自秦觀之手,至今讀來依然美得讓人沉醉。
  • 多情詞人溫庭筠一首《更漏子·玉爐香》,堪稱閨怨詞的典範
    多情詞人溫庭筠一首《更漏子·玉爐香》,堪稱閨怨詞的典範有一位詞人,他曾經用女子的筆調寫出過多首讓人讀來愁腸百結的閨怨詞。他的詞,雖然屬花間派,詞風卻與傳統的花間派淫豔之詞截然不同,算是開啟了花間詞「轉型」的大門。
  • 唐伯虎以女子口吻寫下一首閨怨詞,句句發自肺腑,動人心弦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一剪梅》,便是一首以女子口吻寫下的閨怨詞。它出自於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唐伯虎之手。說到唐伯虎,相信大家並不陌生。他的本名叫唐寅,字伯虎,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並稱為「吳中四才子」,又與沈周、文徵明、仇英並稱為「明四家」。這首《一剪梅》也是唐伯虎的代表詞作之一。
  • 深情的納蘭性德,寫了一首詞,以女子口吻,將閨怨描寫得淋漓盡致
    每一首詩詞身後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每一句經典之下都會有令人動容的情感。納蘭性德,作為滿清第一詞人,雖然一生短暫,卻是為世人留下了「人生若只如初見」這樣被屢屢引用的佳句。那些感慨,那些喜愛,那些讓我們驚豔的詞句都埋在他這一生所作的眾多詞句裡。
  • 讀趙令畤的《浣溪沙》,閨怨詞中道閨怨,含蓄蘊藉耐人尋味
    玉窗紅子鬥棋時」這是宋朝詞人趙令畤所作的一首閨怨詞,春日勝景百花盛開之際,閨中女子卻陷入惆悵與哀怨中,閨怨詞中道盡女子的悵惘、孤寂與怨情,全詞婉約雅致,言淺意深,含蓄蘊藉,十分的耐人尋味、引人深思。宋詞當中,主題為閨怨的詞作不在少數,而此篇最妙處妙在刻畫春日畫面上,一般閨怨詞中多是暮春時候,藉助暮春時節的傷春情懷來感傷青春年華的匆匆流逝,以此來寫女子的閨怨與感傷自身。而該首詞卻不同,景是春日勝景,刻畫出了「春水漲池」、「百花滿枝」、「暗香浮動」、「黃鶯宛轉」、「東風弄簾」、「雙燕交頸」和「煙柳低垂」等秀麗的春日畫面,著重在寫春天的輕柔與曼妙。
  • 歐陽修的一首閨怨詞,讓李清照自嘆不如,欣賞效仿
    歐陽修寫過一首描寫閨中少婦的傷春之作《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被後世認為是閨怨詞中的千古佳作。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 晏殊一首著名的閨怨詞,道盡離別相思之情
    晏殊以詞著於文壇,尤擅小令,風格含蓄婉麗,亦工詩善文。《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是晏殊一首描寫離別相思之情的詞作。《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 李煜很冷門的一首閨怨詩,卻全詞不見一個「愁」字,美得讓人窒息
    這兩首詞都是在他亡國被囚之後的詞作,一首比一首讓人心醉,幾乎被很多引用過,當人們愁緒無處安放的時候,便會詠上一首李煜的詞作,「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安慰安慰自己,然後再獨自領悟生活的悲楚與美好。相比於李煜的名篇而言,李煜還有一首閨怨詞,雖然比較冷門,沒有什麼名氣,但是全詞卻不見一個「愁」字,美得讓人窒息。
  • 馮延巳最著名的一首閨怨詞,細膩委婉,傳誦不衰
    他以文學見稱,工詩,尤以工詞名於當時,是當時詞壇的大家。他的詞風格哀美含蓄,語言清新秀美,善於以景見情,並特別富於形象,在晚唐五代詞中,堪與溫庭筠、韋應物分鼎三足,並對北宋晏殊、歐陽修的詞頗有影響。有著作《陽春集》。《謁金門·風乍起》馮延巳最著名的一首閨怨詞。
  • 李清照早年的一首詞,通篇少女之情滿滿,讀來當真是令人拍案叫絕
    而讀她的詞作,也最是能夠感受到宋詞的那一份唯美,這也就是為什麼李清照的詞,能夠一直打動我們,從而深愛我們喜愛的原因。那要論成就的話,自然是李清照晚年時期的作品成就最高,也最是為悽美,這一時期由於她經歷了國破家亡之痛,同時她的丈夫趙明誠也逝世,這對於李清照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從而也使得她的作品顯得更加的悲痛,也更加的悽美,讀來當真是令人感傷不已。
  • 李煜最經典的一首閨怨詞,很多人都把它讀「歪」了!
    李煜身為南唐後主,卻喜好詩詞書畫,其在位期間所作的詞多為描寫宮廷生活,男女戀情等,與花間詞風格相類似。其亡國後的詞則寫國破家亡之感,直抒胸臆,哀婉悽量,極易令人共鳴。因而王國維才會讚譽其有「擔荷人類罪惡之意」。譬如著名的「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多少恨,昨夜夢魂中」等等名句都傳唱至今,膾炙人口!
  • 柳永的《定風波》一首大膽直白的閨怨詞
    比如今天介紹的這首《定風波》是一首閨怨詞,這類詞所在多有,但一般都含蓄蘊藉,可是柳永的這首詞卻偏偏直白大膽。《定風波·自春來慘綠愁紅》全詞如下:自春來慘綠愁紅,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鶯穿柳帶,猶壓香衾臥。暖酥消,膩雲嚲,終日厭厭倦梳裹。無那!
  • 他僅有一首詞流傳於世,卻寫盡了男女之情,最後兩句很動人
    這個答案我不知道,不過我清楚現在能讀到的每一首詩歌都是幸運。以唐代大詩人李白為例,他臨死前曾囑託族叔李陽冰,為自己整理畢生所寫的詩歌,也就是《草堂集》,但悲劇的是失傳了。據說李白流傳於世的九百餘首詩歌,不過是他一生所寫的十分之一。所以,如今我們品讀詩歌的時候,哪怕作者僅有一首流傳於世,也不要輕易忽視。
  • 《木蘭花》納蘭性德最著名、最經典的一首閨怨詞,幾乎無人不知
    要說納蘭性德所有的詩詞裡最廣為人知的就是《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了。相信沒有聽過的人絕對不多,開篇第一句就寫進了所有人的心裡。這首詞格式上比較像詩,但它確實是一首詞,是一首七言八句的詞。首先,從題目可知,這首詞是納蘭性德以古代分手詩詞的方式寫來送給朋友的。上半闕,前兩句,「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正是這第一句讓這首詞名聲大噪,仿佛把人生所有初見的美好都包含其中。第二句是一個典故,漢成帝的妃子班婕妤曾經寫過《團扇詩》以團扇至秋棄用來自比。
  • 馮延巳一首深情纏綿的閨怨詞,竟寫活了深閨女子的哀怨心理
    因而,他的詞中感情很複雜:猜疑、希冀、迷亂、流連、放浪均有。《蝶戀花幾日行云何處去》是一首閨怨詞,寫深居閨中的女子對樂遊忘歸的丈夫的怨恨與不舍。這首哀怨纏綿的《蝶戀花》,表面上寫女子閨思,誰又能說其中沒有寄託詞人的政治理想。蝶戀花馮延巳幾日行云何處去?
  • 「高手在民間」,要論閨怨詞,這首敦煌曲子詞堪稱經典
    但現在我們討論敦煌曲子詞,都以具有調名、合乎詞體的為主,以王重民收集的曲子詞為研究對象,以便與樂府歌辭及其它俗曲歌辭區別開來,本文討論的這首詞,即來自王重民《敦煌曲子詞集》,該集中所收《雲謠集雜曲子》中有四首《鳳歸雲》,這是其中之一,《風歸雲·閨怨》全詞如下:徵夫數載,萍寄他邦。
  • 「高手在民間」,要論閨怨詞,這首敦煌曲子詞堪稱經典
    ,以便與樂府歌辭及其它俗曲歌辭區別開來,本文討論的這首詞,即來自王重民《敦煌曲子詞集》,該集中所收《雲謠集雜曲子》中有四首《鳳歸雲》,這是其中之一,《風歸雲·閨怨》全詞如下:徵夫數載,萍寄他邦。牖,讀yǒu,窗戶。所謂的「三光」,指日、月、星,這是最樸素的神明,最簡單的神明。無可奈何之際,她只能將心思交付神明,希望大自然的神秘力量能幫助自己,這是多麼的無望啊!她也只能倚著窗兒,一邊無可奈何枉自流淚,一邊在心中暗暗祝禱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