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美國的政治正確是什麼樣子

2020-12-18 一桶說事

什麼是政治正確,這個本來完美詞變得越來越看不清模樣。

首先來看政治二字,政治本身是人類協作模式的延伸,東非大草原的樹上只有四隻猴子,它們不需要政治,它們有果子就行。只有當猴子想把果子運往一千公裡外的親戚大猩猩,它們這個行為就必須經過快遞小哥、冷鏈車、長途司機、加油站、檢驗檢疫、高速公路。組成社會方方面面協作方式的行為,叫政治。

什麼是政治正確,這是個新詞,是被美國人發明出來的一個詞。

我們「友好」的鄰邦印度,國內還分三六九等,當年從興都庫什山翻進來的雅利安人還有後面的一串波斯人、蒙古人、還有坐船進來的葡萄牙人、英國人等等,他們是社會的上層人,膚色大多偏淺偏白。而東部、南部的原住民,就膚色而言與非洲朋友沒有任何區別,但是從來沒有聽說過底層的印度人要求所謂的「政治正確」。

而這場運動的參與者、受害者又有很大的重合,唯一不變的就是受益者。

政治正確運動參與者:絕大部分的黑人與拉丁族裔,還有人數更多的白人,在美國「快樂教育」的環境下長大,往往一個家庭連400美元現金都拿不出來。而這些在生活中的不如意的人一但聚集成遊行示威,就會感覺自己有無窮的力量。

政治正確運動受害者:老老實實工作的普通人,平平淡淡生活的人都是這場搞笑運動的受害者,連「美白護膚用品」都被貼上正確不正確標籤的時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會受到的影響可想而知。包括運動的參與者,最終也會成為受害者。

政治正確運動受益者:第一是為了迎合政治正確運動的商家,為代表的就是CK現在請的黑人變性者同性戀者Jari Jones。而第二個受益人群便是真正的幕後黑手,華爾街的大爺們與國家的當權者。這點後面會講。

為什麼只有西方有所謂的政治正確?

政治正確這四個字出現在西方,東方國家沒有這樣的「需求」

第一是大家都接受了長時間的義務教育,這點尤其重要,如果教育出現了大規模的分層,那麼帶給國家的一定是撕裂。這一點上,中國、日本、韓國等東方國家就做得很好,當然這裡不是說西方國家沒有普及教育,而是他們那種連老師都沒本事教學生的制度下,只能讓學生們「快樂地做個傻子」。再強調一句:西方的富人子女受的是比東方更嚴格的精英教育。

第二點是東方民族向來謙卑的性格,受儒家文化圈影響的國家也基本看全體國民看成是一個整體。一個外國人想在這類國家生活,大概率就會融入這個國家,也會被看成是一個整體。

第三,西方的政治正確也要分兩波來說,美國與西歐:美國的政治正確是上層統治階級分裂無產階級的一種手段。最常見的有「黑人」「女性」「同性戀者」,然後在美國強大的媒體宣傳下更是區分出了「黑人女性」「黑人變性者」「黑人變性同性戀者」等諸如之類的政治正確。

所以黑人女性就和希拉蕊都是女性的代表,雖然她們的財產差距比北京到紐約還有遠。

華爾街的某精英也可以宣稱自己是同性戀者,這樣就和黑人同性戀者站在了同一邊,就可以為他們「發聲」了。

底部公民(我就以這四個字代替貧困人口)佔這個國家的大多數,他們從事著美國精英人群不願意幹的工作,井下作業、下水道、垃圾處理等等,當然還少不了流浪漢這一群體,再加了毒販、黑幫、小混混。然後就被分而治之了。

好一招分而治之,三兩下就能轉移美國內部種族矛盾,當一大堆黑人向你衝來,你卻把其中分為了女性、同性戀、胖子、瘦子。任何人物的特徵都能成為一個新的政治正確。然後對外宣稱,對黑人胖子有優待,然後黑人胖子就在群體中被孤立了。

歐洲,特別是西歐的情況有點不同,他們面對的大多數是新移民,就是兩三代以為移民的非洲裔與中東裔,大多數為難民。加上白左聖母和NGO宣傳自己對非洲和中東犯有原罪,所以目前這群移民大有割裂歐洲的架勢,這個話題要講下去會很長,分裂的歐洲我會再寫一篇來討論這個問題。

政治正確的目的是什麼?

目的應該是建立在國民中高等教育已普及,以國民的生存權為前提,再去追求的言論自由、信仰自由、免於匱乏的自由和免於恐懼的自由。(出自羅斯福)

從現在所謂 政治正確表面上看,就是做到人人平等,世界大同,但這些只是應付底部公民的說辭。真正的目的,還是上層精英為了在這個國家出現變化時,繼續獲得主導權的手段。

當CK的廣告版上面出現了Jari Jones這類奇葩時,代表著上層精英又要重新獲得最近失去的主導權。

相關焦點

  • 美國知識分子暗網:針對「政治正確」的反撲
    裡根執政末期,政治正確成為保守黨最大的恐懼,他們相信大學教授們對「平等」的看法是小氣的、集權主義的,教授們灌輸給學生的則是對美國社會的偏激理解。現今的暗網煽動者很少提起這些曾在媒體辯論中佔據同樣地位的前輩。但這卻證明,如今這些知識分子所謂的「打破傳統」的想法,早已是美國論述中有著堅實基礎,且基於現實的政治正確。
  • 「政治正確」,在哲學上應該叫做「政治真理」
    如此理解,政治正確就是指政府、政黨等治理國家的行為(是)正確的。但是,實際情況是:任何一個政府或政黨治理國家的行為都存在有或多或少的錯誤。難道這不是一個自相矛盾、詞不達意的名詞嗎?什麼是政治正確?百度百科:政治正確起源於美國19世紀的一個司法概念,主要是指在司法語言中要政治正確,即吻合司法規定或符合法律與憲法。然而這一司法概念到了20世紀80年代,卻逐漸演變成為「與大眾輿論相吻合的言論」。也就是說,在日常生活談話中,凡不符合佔大眾優勢的輿論,就被視為「政治不正確」。
  • 一件小事,看美國「政治正確」的自我衝突
    ▍引起爭議當前,中國兩國因各方面的原因,政治氛圍並不友好。美國總統川普14日剛在白宮籤署了相關因香港問題「制裁中國」的法案。也正是在這種氛圍之下,拜登引用中國偉人的名言一下子變成了「政治不正確」。「政治正確」大行其道的美國,「女性平權」是「完美無瑕」的「政治正確」,而偉人這句名言本身也毫無瑕疵。要知道,當年希拉蕊和川普競爭總統寶座的時候,希拉蕊可是利用自己的「女性」標籤拉了不少選票。沒想到,這樣一句「政治非常正確」的話,因為是中國偉人說的,一下子就變得「政治不正確」。
  • 美國特色:當「言論自由」懟上「政治正確」
    公眾輿論環境下的政治正確,僅僅是一種簡單而不容討論的共識,一個思想的避難所而已。口述 / 吳曉波有一句廣為人知的名言:我不同意你說的每一個字,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曾一度是美國自由意識形態輸出的武器之一。
  • 美國民主黨倒在「政治正確」上?「道德綁架」讓人難受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一處酒店廁所外貼著寫有「我們不在乎」的標識以抗議「歧視跨性別者」。有關跨性別者平權問題在美國涉及「政治正確」。【環球時報駐美國特派記者 張朋輝 環球時報記者 白雲怡 丁雨晴】「左派的政治正確引發了可怕的反作用力。」
  • 美國的政治正確奇葩到可怕,中國威脅論只能排在第二位
    美國,在一些人眼裡是自由民主的象徵,號稱「燈塔國」。這很大程度要感謝好萊塢大片,許多人太入戲,把演出來的當作真。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無論國家還是人,都有優點缺點。美國優勢很強大,可缺點也很多,比如政治正確這方面,就足夠嚇死人。
  • 俠客島:世道真變了,美國開始指責中國「政治正確」了
    這條微博的來源,是美國駐華大使館。簡而言之。4月25日,中國民用航空局致信36家外國航空公司(包括美聯航),要求他們在宣傳材料中有關「臺灣」、「香港」和「澳門」的部分,標明他們屬於中國。對此,美國「怒不可遏」,在最近的一場白宮新聞發布會上,白宮新聞秘書稱,中國在將自己的「政治正確」強加給美國公司和公民。
  • 都說川普因反對「政治正確」著稱,究竟什麼是「政治正確」?
    如今要寫一篇關於美國「政治正確」的文章,我的第一反應是:一言難盡。如果是一年以前,我可能很快就能把文章寫完,因為我對「政治正確」頗為反感,下筆無需多想。 但如今經歷了近一年多美國總統大選,耳聞目睹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以反對「政治正確」的名義煽起種族偏見、仇恨和排外情緒,看似直言無諱不在乎是否「政治正確」,實則進一步撕裂社會。
  • 美國竟開始指責中國「政治正確」,世道真的變了!
    這條微博的來源,是美國駐華大使館。簡而言之。4月25日,中國民用航空局致信36家外國航空公司(包括美聯航),要求他們在宣傳材料中有關「臺灣」、「香港」和「澳門」的部分,標明他們屬於中國。對此,美國「怒不可遏」,在最近的一場白宮新聞發布會上,白宮新聞秘書稱,中國在將自己的「政治正確」強加給美國公司和公民。
  • 「政治正確」是個啥,何以誕生「因言獲罪」的美國
    政治正確是有等級的,別的政治正確在多元文化面前都不堪一擊。為了多元化,美國人可以否認家庭可以損毀國旗和雕像,破壞國家的象徵歷史制度,可以合法殺傷不同意見。但說到底主要是因為這個冒犯是對中國人的,美國人感受不到,他們這個多元化還沒有走出國界,我們中國人也講政治正確,但我們可以比較一下,不同程度的冒犯,在國內引起的反彈不是一個例度,字面意義上的命名上的冒犯,我們不接受,但對我們來說更不能接受的是實質性的冒犯,涉及國家主權國家利益的,但美國的情況好像是倒過來的,為了反種族主義的大旗不倒,可以上街破壞打砸搶
  • 智庫專家:部分中國人攻擊美國「政治正確」,其實助長了反華派
    其實你不懂美國和「美式民主」》。以下是節選:反感美國「政治正確」的中國人,其實不了解美國對美國選民階層和收入趨勢的分析不可避免地與種族及種族問題有關,因為非西班牙裔白人現在只佔美國總人口的61%——除此之外18%是西班牙裔,13%是非裔美國人,5%是亞裔。
  • 與許紀霖、劉擎等商榷:「(反)政治正確」框架的思維陷阱
    比如白彤東老師的論述策略是:美國的「政治正確」可能有點走過頭了,但有些言論裡種族歧視、性別歧視、地域歧視等「政治不正確」盛行,本身亟需「政治正確」觀念的矯正。劉擎老師的論述策略是:「政治正確」意識中蘊含著文明的底線,與現代自由平等尊重的進步主義事業密不可分,所以不能完全放棄「政治正確」,只需注意在追求「政治正確」的過程中把握住分寸感。
  • 中國人為何反感政治正確
    此人是一位美國黑人女作家、紀錄片製片人和社會活動家,其雙重身份(少數族裔、女性)在民權運動風起雲湧的那個年代,本身也相當「政治正確」。「智障」曾是用以描述智力殘疾的詞中最為中性、溫和的說法,但後來也被廣泛用於辱罵,2006年協會再更名為「美國智力與發育性殘疾協會」。當然,「政治正確」並不只是一堆委婉語,也意味著政治實踐中積極推動平權、支持弱勢群體的利益訴求。但正如《美國政治中的道德爭論》一書中所說的,為平權而採取的「扶持措施計劃常常無法滿足任何人。
  • 政治正確的血色黃昏
    但是,我覺得,上述幾件事之間,存在並非顯而易見,極少人在公眾場合平靜討論之的可怕聯繫:政治正確。「政治正確」是什麼意思?就是不要歧視弱小群體、弱小族裔,不單在社會福利就業等方面,即便在千千萬萬種隨意日常對話中,也須慢慢清除各種偏見、陋見、把別人一桿子標籤化、矮化、臉譜/妖魔化的本能傾向。怎樣達到這種理想人際狀態呢?通過教育、默默地自我審查,和無形社會壓力。
  • 政治正確(PC)
    政治正確(PC)「政治正確」,起源於80年代後期美國學界掀起的思潮,提倡改革思想、行為和語言,維護婦女、少數民族和同性戀者的權益
  • 政治正確的新高度
    美國女足隊長梅根痛斥男足收入高於女足,並說美國男足的三腳貓功夫比起美國女足為國家帶來的榮譽,簡直就不值一提。還有網球名將小威廉士,既是女人、又是黑人,控訴男球員收入高於女球員,簡直就是無敵。按照美國女權的變態標準,我寫的這段話都涉嫌性別歧視,因為你憑什麼說「男女平權」,而不說「女男平權」?
  • 美國的「政治正確」到底什麼意思?一個爆笑小視頻告訴你答案
    在美國大選的報導中,我們經常聽到一個詞:政治正確(politically correct)。
  • 好萊塢文化資本鄙視鏈:「反政治正確」與「反-反政治正確」
    而「反-反政治正確」者對「反政治正確」者的討伐,是真正關心「政治正確」框架中的底層、種族或是女性問題,還是在炫耀自己的知識結構帶來的文化資本讓其可以從另外的視角看待作品?在作者看來,這都是同一個「文化資本」所構成的鄙視鏈邏輯,只是「反政治正確」者和「反-反政治正確」者處於鄙視鏈的不同位階上而已。無論是政治正確的辯護者還是聲討者,在這場爭辯中釋放的也許都是對「他者」的懼怕甚至是侵凌性。
  • 與許紀霖、劉擎等商榷①丨「(反)政治正確」框架的思維陷阱
    比如白彤東老師的論述策略是:美國的「政治正確」可能有點走過頭了,但有些言論裡種族歧視、性別歧視、地域歧視等「政治不正確」盛行,本身亟需「政治正確」觀念的矯正。劉擎老師的論述策略是:「政治正確」意識中蘊含著文明的底線,與現代自由平等尊重的進步主義事業密不可分,所以不能完全放棄「政治正確」,只需注意在追求「政治正確」的過程中把握住分寸感。
  • 這部美劇居然能這麼「政治不正確」
    這部美劇居然能這麼「政治不正確」 哈搭巴 2015-07-04 17:31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