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鑑古厝新生——福建百名融媒體記者走進福州煙臺山

2020-09-07 光明網

作為福州城區重點建設的歷史文化風貌區,煙臺山自改造以來,備受市民關注。9月5日,福建百名融媒體記者走進煙臺山,記錄這些百年歷史建築是如何「保下來」、「活起來」,共鑑古厝新生。

煙臺山地處福州古城傳統中軸線的南端,曾是福建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與文人雅士聚居的三坊七巷、商賈文化雲集的上下杭不同,煙臺山承載著中西文化的碰撞與融合,這裡匯聚了 17 國領事館(辦事處)、33 家洋行、8 座教堂、3 家教會醫院、11 所教會學校,是福州的「萬國建築博物館」,記錄了福州開埠後的時代風尚。

採訪團一行參觀探訪了羅宅、倉山影劇院、原美國領事館等老建築,並在樂群路、煙臺山公園流連,了解煙臺山歷史文化風貌區的設計理念與活化利用之道。

據了解,煙臺山歷史文化風貌區的這一輪改造,沿襲這個區域開放交融的傳統,集結了政府、開發商、本土古建修繕權威團隊、國外知名建築事務所多方力量共同參與,打造出一個更具有人文關懷的煙臺山。這也是福州引入社會力量參與歷史風貌區保護與開發的一次積極嘗試。據參與煙臺山歷史風貌區改造地塊的萬科設計合伙人雷奕吉介紹,改造過程中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法,對片區進行保護、整飭與更新,在「原狀恢復」歷史建築的同時,為老建築注入新內涵。對片區內的24處文物登記點、19處歷史建築,逐一編號逐一進行評估分類;瓦片、磚頭按照老磚老瓦原制式、原尺寸「度身定製」,為和原牆體「無縫對接」;聘請了古建專家參與定樣、工序驗收、過程監控等長期指導與管控,做到事前、事中、事後質量控制。

同時,項目方通過在這些空間中植入更多的展示性內容,使關於煙臺山的文化信息得到更豐滿的傳達。從坐落於美國駐福州領事館舊址內設立煙臺山歷史博物館,用美輪美奐的全息投影和場景化展示,帶人們體驗當時的時代風尚。在修繕後的倉山影劇院開闢策展空間,讓古建築和現代藝術碰撞出火花。在保護、修繕古建的同時,賦予文保建築公共服務的功能,真正實現了文化遺產的全民共享。

煙臺山管委會副主任李晉表示,比起推倒重來,目前的保護、整飭與更新能保留煙臺山特有的歷史文化建築風貌,使之得到延續傳承,也更強調整體人居環境、公共設施的漸進式改善,反映了城市更新理念上的豐富與進步。

2020年初,煙臺山特色歷史文化街區向公眾開放,自開放以來,已接待包括美國駐廣州總領館總領事、國家住建部、國家文化旅遊部等在內的220多個考察調研團體,獲得廣泛肯定。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詩瑤)

相關焦點

  • 福建百名融媒體記者走進煙臺山 共鑑古厝新生
    煙臺山百年歷史建築海峽網9月5日訊(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作為福州城區重點建設的歷史文化風貌區,煙臺山自改造以來,今天,福建百名融媒體記者走進煙臺山,記錄這些百年歷史建築是如何「保下來」、「活起來」,共鑑古厝新生。
  • 百年煙臺山,古厝迎新生!走進福州「萬國建築博物館」
    更是今日福州的「萬國建築博物館」煙臺山地處福州古城傳統中軸線的南端,曾是福建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記錄了福州開埠後的時代風尚。近日,福建百名融媒體記者走進煙臺山,記錄這些百年歷史建築是如何「保下來」、「活起來」,共鑑古厝新生。採訪團一行從羅宅開啟了煙臺山之旅。
  • 魏美琴:我畫古厝,更愛福州
    福州晚報記者 顧偉  「守護與傳承——福州古厝之美」美術作品展,明天將在工人文化宮鹿森五月風書城舉辦。值得一提的是,該畫展的主人是位年僅25歲、去年來榕創業的新福州人,名叫魏美琴。  初到福州,沒有家人和朋友,魏美琴覺得有點孤獨。她從福州古厝受到啟發,為何不走進福州古厝,用筆畫福州古厝,從中了解福州的歷史,通過畫作與福州人交朋友呢?  魏美琴的主業是福州某公司的設計師,繪畫只是她的愛好。她利用業餘時間穿梭在福州的大小街巷,了解這座城市的歷史文化,捕捉那些反映出人物精神的建築。她說:「時光流轉,物換星移。
  • 福州古厝:歷史文化觸手可及
    福州晚報記者 毛小春/文 葉誠/攝正如《福州古厝》序言中表述的那樣,「福州的古建築是構成歷史文化名城的要素之一。古建築是科技文化知識與藝術的結合體,古建築也是歷史載體」。古厝所代表的傳統村落、歷史街區、名城和風貌區,漸漸融入了福州人的思想,化作為城市文明的象徵。
  • 走進開元寺,走進福州古厝!下周一,這場大型專題採風在此揚帆!
    福州戚公祠、林則徐紀念館、馬尾昭忠祠、中國至今最大古代鐵佛造像珍藏地開元寺……有著2200多年建城史的福州,至今保留著各個時期的大量古厝建築。11月9日至11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科教頻道連續播出三集紀錄片《福州古厝》,展現精彩各異、歷史厚重的福州古厝以及保護這些古厝的動人故事。
  • 「探訪古厝之美 熱迎世遺舉辦」走進福州古厝大型採風活動開元寺啟動
    來源:臺海網臺海網12月22日訊(海峽導報駐福州記者 林芹)21日,「探訪古厝之美 熱迎世遺舉辦」——走進福州古厝大型採風系列活動,在福州開元寺啟動。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省人大書畫院顧問黃賢模,省政協教科衛體委專職副主任江登峰,省政協常委、省政協書畫院副院長、省美協副主席楊東平,福建日報編委、東南網總編輯曾武華以及開元寺方丈釋本性參加啟動儀式。
  • 福州古厝:歷史文化觸手可及「圖」
    臺海網9月7日訊 據福州晚報報導 正如《福州古厝》序言中表述的那樣,「福州的古建築是構成歷史文化名城的要素之一。古建築是科技文化知識與藝術的結合體,古建築也是歷史載體」。古厝所代表的傳統村落、歷史街區、名城和風貌區,漸漸融入了福州人的思想,化作為城市文明的象徵。
  • 福州煙臺山:遇見凝固的近代史
    如果說建築是凝固的藝術,那麼煙臺山的老街巷與洋樓無疑是凝固的近代史。目前,煙臺山現存近百棟外國領事館、教堂、洋行、別墅等西洋老建築以及數十座中式園林古厝。與眾所周知的「三坊七巷」不同,這裡雖然沒有悠久的歷史,但是各有特色的建築分布在綠意盎然的煙臺山上,倒映在靜靜流淌的閩江上,卻有種別樣的景致。
  • 古厝新生,這裡有福州人的鄉愁
    近年來,福州市實施新一輪古厝保護提升數以萬計的古建築和古文物光彩復顯尋回了福州古建築文物的精魂千年閩都的精神之根深扎入土文化之魂有所依傍今天讓我們一同走進《大美福州》第一季第五集古厝保護提升篇——《古厝為根 文化為魂》
  • 福州「迎海絲,遊古厝」主題列車發車
    海洋、溫泉、古厝……昨日開始,福州出現一列「迎海絲,遊古厝」主題列車,讓乘坐地鐵的市民和遊客感受到濃濃的海絲文化和福州古厝風情。 昨日上午,福州市文化和旅遊局聯合福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在福州地鐵南門兜站舉辦「迎海絲,遊古厝」主題列車發車儀式。
  • 筆墨下的古厝情
    《尤溪臺溪茂荊堡》 福建日報記者 全幸雅 通訊員 周志鴻 攝編者按:古民居的保護與利用,道阻且長。_ueditor_page_break_tag_「風展紅旗如畫」——百名畫家畫三明寫生活動現場 福建日報記者 全幸雅 通訊員 周志鴻 攝組織更多的畫家參與
  • 「福州古厝」煥新記
    2020-08-13 02:22:16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讓古厝不再是失落的遺存,活化成為守望幸福的空間【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福州古厝」煥新記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李潤釗 李丹青 關晨迪白牆烏瓦、飛簷翹角、龍舌燕尾屋脊、灰塑脊獸……2200多年的建城史為「一城秀水半城山」的福州留下了一座座有著厚重積澱的古厝
  • 中央媒體刊發介紹《福州古厝》展現文化遺產保護與活化的福州範本
    為更好地宣傳福州古厝及其保護與活化利用,體現中華民族的精神追求、文化氣質和民族智慧,2019年9月23日,中央電視臺《福州古厝》攝製組曾進駐福州市林則徐紀念館,專題拍攝我館開展的「弘揚則徐志 築夢新時代中小學研學」「我在林文忠公祠和國旗同框」「林則徐精神進校園」等活動,與遊客一同在福州古厝裡分享林則徐故事,弘揚林則徐愛國主義精神,傳播中國聲音。
  • 「行攝古厝 清涼一夏」2019福州倉山納涼季啟動
    閩劇、陳靖姑信俗文化表演、茉莉花茶文化展示……8月13日上午,一場別開生面的「非遺」串燒快閃表演在福州火車南站二樓候車大廳上演,吸引來往旅客駐足欣賞。原來這是「行攝古厝清涼一夏」2019福州倉山納涼季啟動儀式的現場。
  • 2020年世界遺產大會衍生積極效應 古厝特色成為「福州元素」
    2020年1月21日,包括鰲峰坊、南公園、煙臺山、梁厝、船政、曇石山、水西林等在內的15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集體向市民亮相,而這只是福州借籌備世遺大會良機推動古厝保護的一個側面。在福建方言中,「庴」代指人居住的場所。作為一座有著2200多年建城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福州「城在山中、山在海中」。古厝是福州最鮮明的特色之一。
  • 省兩會期間福州代表委員聚焦古厝保護利用踴躍獻計
    記者 葉義斌 攝福州日報記者 李白蕾 錢嘉宜千年閩都福州古城格局未湮可辨,歷史上的名人故事更讓福州城市成為訴說歷史的「博物館」。漫步在三坊七巷、穿行於上下杭、徜徉在煙臺山,一座座黛瓦相連的福州古厝,講述著古城的滄桑。
  • 福州古厝旅遊景點攻略規劃路線 8個必去打卡點推薦
    10日,記者從市文旅局獲悉,為方便市民體驗福州古厝,品味傳統文化,該局總結了四大經典福州古厝、8個必去打卡點和10條福州古厝主題旅遊線路,供市民出遊參考。四大經典福州古厝:戚公祠、馬尾昭忠祠、林文忠公祠、開元寺。
  • 福州歷史文化保護進入快車道
    福州深入學習貫徹《<福州古厝>序》重要精神,歷史文化保護工作進入快車道。  古厝保護延續城市文脈  昨天,記者來到於山。大士殿前的石椅上,幾位市民正在休息。市民陳偉紅說:「以前大士殿開放時,我經常進去參觀。」
  • 第44屆世遺大會推遲,「五一」想來福州文化遊,別錯過這4座古厝
    目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WHC)對外發布,鑑於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最新事態發展,原定於2020年6月29日至7月9日在福建福州舉行的第44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將推遲舉行。世遺大會之所以選擇在福州舉辦,就是看中了福州這座擁有7000多年歷史文化積澱和2200多年建城史的古城。
  • 福州推進古厝保護提升 122個項目完工
    福州推進古厝保護提升 122個項目完工 正在緊鑼密鼓籌備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的福州,正開展新一輪古厝保護提升和城市品質提升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