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育廳發出「十不準」禁令 劍指幼兒園「小學化」現象

2020-12-17 中國教育在線

  河南省教育廳發出"十不準"禁令 劍指幼兒園"小學化"

  核心提示

  教育家盧梭曾說過:「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兒童的樣子。」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實際水平,在孩子尚未成熟之前,要耐心地等待,不要違背孩子發展的自然規律,不要違背孩子發展的內在「時間表」,從而人為地通過訓練加速孩子的發展,那樣,只會適得其反,拔苗助長的故事也就會重演。

  2012年3月20日,河南省教育廳發出「十不準」禁令,防止和糾正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現象。為保障幼兒健康快樂成長出臺的這一規定,再次引起社會各界的熱議。

  家長觀點

  起跑線「搶跑」PK靜心等花開

  為什麼會存在幼兒園「小學化」的現象?在記者調查的近20名家長中,不少人認為,壓力都是一級一級傳導的,由社會傳給父母,父母傳給孩子,中學生傳給小學生,小學生傳給幼兒園孩子。尤其是高考 「指揮棒」的存在,讓許多家長不敢有絲毫鬆懈,如果讓孩子輸在幼兒園這條起跑線上,那就有可能步步皆輸。

  家住鄭州的閆先生,女兒2012年4歲,當別人問起女兒在哪所幼兒園時,他總是很驕傲地回答:在一家雙語教學的幼兒園,而且幼兒園還舉辦了很多興趣班,比如奧數、英語等。就在2012年上半年,閆先生還給女兒報了英語興趣班。

  那麼,對有關部門禁止幼兒園「小學化」的問題,閆先生

  表示,「我也知道小孩子在幼兒園應該以玩為主,但是提前讓孩子學點英語,培養她對英語的興趣,到上小學時容易跟上課程。」說到此,閆先生還列舉了哥哥的例子。哥哥是一名教師,對兒子打小的教育方式就是「寬鬆型」的,從來沒報過興趣班,但現在孩子上初中了,學習成績跟不上去。這件事對閆先生觸動很大,他更不敢放鬆對女兒的「教育」了。

  對此,王先生持反對意見,表示不贊同幼兒園「小學化」。王先生的女兒2012年上小學二年級。在她5歲多時,幼兒園同班的小朋友有些就被家長轉到學前班去了,這些孩子的家長認為,孩子再有一年就要上小學,在幼兒園裡也「學不到什麼了」,所以要讓孩子提前進入學前班,進行正規小學生活的預演。

  而王先生卻認為,孩子的成長是一個靜心等花開的過程,需要給他們無限的耐心和成長空間。孩子在四五歲到七八歲這個年齡段,身體和心智發育都非常迅速。五歲多,讓孩子數數或背乘法口訣,孩子會感覺很難,但當孩子到六七歲時,就能很容易理解並背誦、使用了。而學前班就是「小學化」的延伸,教育一定要遵循孩子成長發育的規律,才不至於事倍功半。

  在王先生的堅持下,孩子沒有上學前班,又在幼兒園度過了快樂的一年。王先生說,現在孩子在學校各方面表現都很好,絲毫看不出比那些上過學前班的孩子差。

  科學實驗

  尊重成長規律 孩子飛得更高

  幼兒園到底有沒有必要 「小學化」?「小學化」之後會有什麼樣的危害?開封市基礎教育教研室幼兒教育教研員劉振民給記者講了一個著名的「雙胞胎」實驗。美國心理學家格塞爾曾經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讓一對雙胞胎練習爬樓梯。其中一個為實驗對象(代號為T),在他出生後的第46周開始練習,每天練習10分鐘。另外一個實驗對(代號為C),在出生後的第53周開始接受同樣的訓練。兩個孩子都練習到他們滿54周的時候,T練了9周,C只練了2周。

  這兩個小孩哪個爬樓梯的水平高一些呢?大多數人肯定認為應該是練了9周的T比只練了2周的C好。但是,實驗結果出人意料——只練了兩周的C爬樓梯的水平比練了9周的T好:C在10秒鐘內爬上那特製的五級樓梯的最高層,T則需要20秒鐘才能完成。

  格塞爾分析說,其實46周就開始練習爬樓梯,為時尚早,孩子沒有做好成熟的準備,所以訓練只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53周開始爬樓梯,這個時間就非常恰當,孩子做好了成熟的準備,所以訓練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劉振民說,這個著名的實驗,已經能很好地證明問題了,幼兒階段的主要學習內容是適應環境、建立基本的生活能力和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期望,幼兒階段的主要學習方式應是在遊戲中學習、體驗中學習、操作中學習,而不是端坐靜聽式的學習。而「小學化」的主要危害是:透支孩子的學習興趣、犧牲孩子的快樂發展,造成厭學、挫敗感。

  其實,早在本世紀80年代,就有教育學專家做過類似的調查。為了弄清幼兒園「小學化」傾向對小學教育的影響,專家們調查了兩所小學一、二、三年級學生的發展情況。其中有一項調查的內容是:按學生的不同來源分類統計他們的成績,作出比較。統計結果顯示,這三個年級各類學生的發展變化是極相似的。以三年級學生為例:來自一般幼兒園的學生,各學期上、中、下三等學生的比率變化不是太大,情況比較正常。未進過幼兒園的小學生,前兩年屬下等成績者比率逐漸減少,屬上等成績者比率逐漸增加,進入第三學年後,趨於穩定,這也是正常的。只有來自「小學化」嚴重的幼兒園的學生,情況特異:屬下等成績者,其比率竟持續增加;屬上等成績者,其比率竟持續減少。

  教師們反映,在幼兒園粗學過小學教材的學生,上小學時對重複學習感到厭煩,還有的學生一知半解卻自以為「聰明」,因而上課時注意力不易集中,難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慢慢地學習也就出現了滑坡。

  河南省教育廳發出「十不準」禁令 劍指幼兒園「小學化」現象

  記者調查

  好雨應順應時節 教育要循序漸進

  鄭州市金水區文化路第二小學教師劉文秀,曾是鄭州市首屆名師,依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她對幼兒園「小學化」的問題有自己獨到的看法。劉文秀說,杜甫寫過這樣的名句:「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而我們教育孩子,也應猶如知時節的好雨,針對孩子不同年齡階段身心發展的不同特點進行教育,使孩子更加健康成長。

  幼兒園的孩子生理處在繼續生長發育中,骨骼的硬度小,彈性大,可塑性強。讓幼兒園的孩子像小學生一樣,長時間坐在那裡學習、寫字,很容易疲勞,造成讀書、寫字姿勢不正確,長期姿勢不正確容易引起骨骼變形。而且幼兒園孩子肌肉力量差,容易疲勞和損傷,肌肉群的發育不平衡,大肌肉群先發育,小肌肉群還未發育完善,表現為手腳動作比較笨拙,特別是手,還難以完成精細的動作,如果讓他們像小學生一樣書寫,損害身體健康是一方面,還有可能導致字形不正確,更重要的是,一旦定型,以後很難再去糾正。因此,家長一定要轉變教育觀念,遵循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把童年還給孩子,讓幼兒在自主的空間裡健康、快樂地發展。

  「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就在於,廣大幼兒家長和各個不同層級的幼教工作者只關注近期的可視結果,而忽視了對幼兒可能帶來的長期的、潛在的危害。」對於幼兒園小學化的問題,河南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學前教育系主任嶽亞平分析,幼兒園「小學化」是目前幼兒教育領域關注的熱點問題,除了劉文秀老師所述能帶來的危害,短視的「小學化」行為還會帶來以下的弊端:摧毀了教育的系統性和循序漸進性,易使孩子只知道死記硬背而未能養成勤動腦、愛思考的學習品質;淺顯的多領域知識和遊戲化的教學方式被繁雜的學習內容和枯燥的學習方式所代替,易使孩子失去學習的興趣,進而出現煩躁、厭學、逃避等不良情緒。

  當然,也不是說一定不可以教和學一些「知識」,但方式方法一定要正確。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基礎,主要是對幼兒進行健康、語言、社會、科學和藝術五大領域的啟蒙性教育。因此,幼兒園階段應通過遊戲化的方式進行基礎性、綜合性、非重複性的適宜教育。只要符合這些原則和要求,對幼兒開展多方面的學習活動都是可以的。但關鍵的問題是,幼教工作者需要具備相應的專業素養,擁有強烈的職業責任感並保持自己的專業堅守,才能不因外部急功近利的各種需求而改變教育教學的最初目標。

  專家建議

  著眼長遠發展 不可急功近利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管理博士、國際學前教育學會委員徐玲說,幼兒的學習是綜合的、整體的,在教育過程中應依據幼兒已有經驗和學習的興趣與特點,靈活、綜合地組織和安排各方面的教育內容,使幼兒獲得相對完整的經驗。但是現在在許多幼兒園教育內容中,不同程度地出現了小學教育內容。更為嚴重的是教學形式「小學化」,「排排坐、分果果」教師主導、學生被動接受的局面普遍存在,極大地影響了幼兒的整體發展,更不符合幼兒身心發展規律。

  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起始階段。幼兒教育應為幼兒的近期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素質基礎。這個階段,是幼兒園良好生活學習習慣的形成關鍵期,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的發展。讓他們在「玩耍」這種隱形教育方式中認識世界,保持著良好的好奇心和想像力,不斷發展自己的運動能力、社會交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意志力、創造力和想像力。「小學化」認知的發展,可能是犧牲其他多方面能力發展為代價的,「高分低能」的孩子就是如此培養出來的。

  徐玲說,曾擔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領導下的國際教育局局長皮亞傑先生把兒童認知發展分為幾個階段:兒童從出生到兩歲左右處於感知運動階段,處於這一時期的兒童主要是靠感覺和動作來認識周圍世界的。

  兒童從2~7歲,處於前運演階段。皮亞傑認為,兒童在兩歲時,發生了一次革命,他們的活動不再以身體為中心了。在這個階段,兒童還不能形成正確的概念,他們的判斷受直覺思維支配,所以他們需要用遊戲的方式來學習,需要更多的動手操作和體驗。

  「小學化」的教學方式,很明顯是違背這種認知發展規律的。必然影響孩子將來學習能力的形成和綜合素養的發展。我們應該做的是:讓孩子做力所能及、喜歡做的、有益於長遠發展的事情,不要急功近利地追求超前。

相關焦點

  • 幼兒園不準教拼音和寫字
    省教育廳發布幼兒園「禁令」:  本報訊 (記者田明)為規範我省幼兒園辦園行為,防止和糾正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現象,3月20日,省教育廳公布了《科學保教防止和糾正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現象十不準》,保障幼兒健康快樂成長。
  • 教育部再發文治理幼兒園「小學化」 禁授小學課程
    教學內容小學化教學形式小學化教室布置小學化評價方式小學化生活方式小學化國家多次發文整治這並非國家第一次發文整治幼兒園小學化的現象。2010年11月21日,國務院發布《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要求防止糾正防止和糾正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
  • 臨高部分幼兒園涉"小學化" 孩子學漢字數學還考試
    南國都市報9月18日訊 (記者 梁振文 文/圖)「幼兒園小學化教育是明令禁止的,可臨高縣越來越多的幼兒園卻進行拼音、數學、漢字教學。」近日,不少臨高縣的家長撥打南國都市報新聞熱線966123反映,今年7月,國家教育部曾下發《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但臨高的幼兒園依然存在這種問題。
  • 教育部嚴禁幼兒園「小學化」,「幼小銜接」要涼了?
    然而如今,幼兒園「小學化」被列入了幼兒教育的「禁區」。7月13日,教育部在官網登出《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針對幼兒園「小學化」現象,《通知》表示,要嚴禁幼兒園教授小學課程內容。對於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的,要堅決予以禁止。社會培訓機構也不得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等名義提前教授小學內容。
  • 拔苗助長中 幼兒園"小學化"待解決
    大連萬達星海人家幼兒園總經理徐宏介紹說,由於該園沒有搞「小學化」教學,幾年來流失了不少生源,最多時3個班只剩下2個班了。徐宏的遭遇並不鮮見。事實上,為了讓孩子升入名牌小學,很多家長將孩子轉到知識性強的幼兒園。一些幼兒園為了留住生源,只好加入「小學化」行列,「小學化」之風愈演愈烈。「可以說,市場在一定程度上『綁架』了幼兒園。」
  • 幼兒教育現象,幼兒園「小學化」教育體現,對社會及幼兒成長影響
    幼兒園教育是人生的啟蒙教育階段,由於我國人口眾多,隨著人們對於教育逐漸的深入認識,許多父母擔心他們的子女的教育。家長的教育理念也希望幼兒園教育小學化,一些父母認為早期教育應作為優先事項,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 「去小學化」後,三水幼兒園到底該給孩子教啥?
    幼兒園嚴禁教授小學課程內容,禁止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嚴格糾正「小學化」教育方式,要以遊戲為基本活動;解決教師資質能力不合格問題,提高教師科學保教能力……近日,廣東省教育廳發布《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方案》(下稱《方案》),明確提出規範幼兒園保教工作的多項治理任務。
  • 青島治理學前教育小學化 幼兒園禁教拼音識字
    幼兒園禁止教拼音、識字   此次青島市的嚴規涉及幼兒園、小學和培訓機構三個方面,要求堅持幼兒為本,堅決糾正幼兒園「小學化」的違規辦園行為。嚴禁教授小學課程內容。禁止幼兒園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
  • 教育部叫停幼兒園小學化!家長莫著急搶跑
    》》》現象:「超綱」亂象由來已久據了解,幼兒園「小學化」化現象已經存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了。而超綱的亂象集中發生在幼小銜接班上。早在2010年,教育部就曾針對學前教育方面提出了防止和糾正「小學化」問題,所以公辦幼兒園幼兒園對於政策執行力度很強,幾乎沒有超綱教學的現象發生;而民辦幼兒園由於要搶奪生源,仍存在少數超綱的比例。
  • 山東公布幼兒園「小學化」負面清單嚴禁幼兒園開設漢語拼音英語等
    近日,山東省教育廳發布了《關於深入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大排查大整改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決定繼續在全省深入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大排查大整改工作。《通知》還公布了《幼兒園「小學化」負面清單》,幼兒園要對照清單認真進行自查和自糾,並接受教育主管部門、家長和社會的監督。
  • 山東幼兒園「小學化」負面清單...
    山東幼兒園「小學化」負面清單來了...》日前,山東省教育廳發布了《關於深入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大排查大整改的通知》,決定繼續在全省深入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大排查大整改工作。《通知》還公布了《幼兒園「小學化」負面清單》,幼兒園要對照清單認真進行自查和自糾,並接受教育主管部門、家長和社會的監督。
  • ...幼兒園「小學化」!@煙臺家長:拼音表、《弟子規》你家孩子背了嗎?
    @所有煙臺家長:日前,山東省教育廳發布了《關於深入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大排查大整改的通知》決定繼續在全省深入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大排查大整改工作《通知》還公布了《幼兒園「小學化」負面清單》,幼兒園要對照清單認真進行自查和自糾,並接受教育主管部門、家長和社會的監督。
  • 山東嚴查幼兒園「小學化」,拼音表、《弟子規》你家孩子背了嗎?
    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南4月24日訊(記者 孫杰)近日,山東省教育廳發布了《關於深入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大排查大整改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決定繼續在全省深入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大排查大整改工作。
  • 河南省教育廳發布最新公示 安陽這些幼兒園上榜!
    河南省教育廳發布最新公示 安陽這些幼兒園上榜!10所幼兒園擬被撤銷省級示範園稱號河南省教育廳關於2020年度省級示範性幼兒園和「家園共育」示範幼兒園兩項評估結果的公示根據《河南省教育廳關於印發河南省省級示範幼兒園評估及管理辦法的通知》(教基二〔2016〕946號)和《河南省教育廳關於實施「百城千園·家園共育工程」項目的通知》(教基二〔2018〕566號)要求,省教育廳組織評估專家組,按照規定程序
  • 山東幼兒園「小學化」負面清單來了……
    日前,山東省教育廳發布了《關於深入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大排查大整改的通知》,決定繼續在全省深入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大排查大整改工作。《通知》還公布了《幼兒園「小學化」負面清單》,幼兒園要對照清單認真進行自查和自糾,並接受教育主管部門、家長和社會的監督。
  • 幼兒「搶跑」是揠苗助長 溫州叫停幼兒園小學化
    這句話成了千千萬萬家長的座右銘,於是在溫州,一些幼兒園為了迎合部分家長「望子成龍」的心理,開起教孩子珠心算、學寫鉛筆字等等不符合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的課程。  昨天,記者獲悉,溫州市教育局近日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學前教育管理的若干意見》,意見規定,全市各類幼兒園要嚴格規範辦班行為,不得隨意開設超越幼兒教育階段的學科課程,擺脫「小學化」現象,防止「應試教育」消極因素在幼兒園的滲透。
  • 幼兒園小學化 應試教育拔苗助長的體現
    所謂幼兒園小學化,指的是在幼兒園階段提前教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這種以剝奪孩子的童年快樂和影響身心健康為代價的教學,有悖科學的教育規律,給孩子的健康成長也埋下了隱患。「幼兒園不得提前教授小學教育內容」「小學堅持零起點教學」。
  • 保障幼兒遊戲權:幼兒園不得教拼音漢字及算術
    但今後,江蘇幼兒園課堂不得教拼音、漢字等內容了,孩子們在幼兒園內的「遊戲權」將得到保障。記者昨天獲悉,江蘇省教育廳發出通知,要求江蘇各市的教育部門做好幼兒園「小學化」現象普查,對於存在「小學化」現象的幼兒園、舉辦招生選拔考試的小學要限期整改。
  • 北京市嚴查幼兒園「小學化」 杜絕「揠苗助長」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生活中不難發現,現在很多四五歲的小朋友上了幼兒園就開始學習拼音、英語、20以上的加減乘除法等小學知識,回家後還要做很長時間的作業,儼然一個小學生。這種拔苗助長的幼兒園小學化教育大大違背了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會制約孩子的智力發育和個性發展。
  • 警惕隱性「小學化」
    為督促學習,按照慣例,一個月後幼兒園要組織早操展示活動。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總是看到教師和孩子們反覆練習,以實現全班幼兒動作規範、整齊劃一。於是,教師急躁、幼兒緊張的場景出現了。針對此現象,園長及時組織教師進行交流。園長首先拋出問題:我們這樣的早操排練方法,是否存在「小學化」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