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有一次上完公開課後,有位老師說,你班上學生真厲害,識記生字時,你都不用教,他們一個個自己認,不知道多帶勁。哪像我班上,就我一個人在那講,累死了!我告訴她,其實我也教了,以前教的,我教的是方法。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說,識字任務確實挺重的((教材的編排目的是讓學生多識字,早閱讀。)新課標關於一、二年級的識字量要求是這樣的:
相對於低年級兒童的年齡特點,面對如此繁重的識字任務,怎樣使識字課不枯燥,有效果呢?從一年級上冊開始,就可以教給孩子記字方法,我整理了一下,常用的記字方法有這些:
一、加一加,減一減
這是學生最容易掌握的識字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幾種:
熟字加偏旁:一般合體字都可以這種方法,如
「亻+木=休 氵+青=清 田+心=思 」。
熟字加筆畫:如「去+丿=丟 」
「減一減」就是和加法相反,減去偏旁或筆畫。
二、根據字理識字
字理識字就是根據漢字構字的表意性的特點,從漢字構字原理上對漢字的音、形、義之間的關係進行分析,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識字能力,感受漢字深厚的內涵。
可能有些人會覺得提起字理,覺得很深奧,不適合兒童,恰恰相反,字理識字法很受孩子們喜歡,它能讓孩子們在輕鬆識字、趣味識字同時,還能了解每個漢字背後的故事來歷,明字理,開智慧。
因為古代構字很多都是來源於生活,通過字理的演示、講解,讓孩子直觀形象的感受字的外形,體會字的意義,從而加深孩子對這個字的印象。
掌握形聲字形旁表義、聲旁表音的構字特點是一年級下冊需要重點掌握的方法,也是在字理識字中運用最廣的方法。教材中多次安排了課文和訓練內容來學習、複習並鞏固。如識字單元安排了字族文《小青蛙》:
《語文園地五》安排了識字加油站、我的發現:
三、聯繫生活認一認,記一記
生活中,處處都是漢字。如「廣告牌、商店名稱、食品包裝盒」等,家長可以有意識引導:問問商場名,問問餐館名……讓孩子在生活中做個有心人,養成時時處處識記生字的習慣。一年級下冊的語文園地也有意識地編排了相關板塊來提升孩子在生活中識字的興趣。如:語文園地八的識字加油站,拓展了以「衛生間」為主題的聯繫生活識字內容:
《語文園地二》和《語文園地六》的展示臺,都為孩子主動識字搭建了交流和展示的平臺。
四、歸類識記
歸類識記是把一些有共同特點的字進行歸類。1.根據同一偏旁歸類:過、道、邊(辶)
2.根據同一詞性歸類:「跑、跳、踢」都是動詞,可以歸類學習。
3.都是形聲字的歸類:「清、情、請、晴、情」還有根據相同結構的歸類等等。
五、編順口溜識記
抓住字的外形特點創編朗朗上口、簡單易記的順口溜是孩子們很喜歡的方法,特別是用來區分一些形近字,效果特別好,如:「張口已,半口已,閉口巳。」又如:「有頭牛,沒頭午」。
識字方法還有很多,如「猜謎識字法、比一比、換一換」等等,這些方法既可單一使用,也可一字多用。「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掌握了這些方法,學生識字由被動變為主動,這時老師就輕鬆了,只需要給孩子提供交流展示的時間,適時點撥、總結就行。最後如果能輔助「識字接龍」、「蘋果蘋果我來摘」等等孩子們喜歡的識字遊戲,效果就更好了。
總之,我們在進行識字教學時,要明白識字的目的是為了後面的寫字打基礎,為了孩子的閱讀做儲備,所以要以激發興趣為目的,切不可拔高要求,對這些字布置抄寫的作業,增加孩子的負擔。組詞也只需要口頭組詞就行(筆記中的組詞是僅供擴詞參考的,不需要抄,會認就行)。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一些幫助,別忘了點讚、分享,點擊關注可以看到作者所有內容,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