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環境和來源對腦內巨噬細胞的影響及治療意義

2020-12-17 科學網

綜述:環境和來源對腦內巨噬細胞的影響及治療意義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2/4 9:43:52

美國費城兒童醫院Mariko L. Bennett對環境和起源對駐留於大腦的巨噬細胞的影響及其治療意義進行了綜述。該文章12月2號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神經科學》上。

小膠質細胞是大腦和脊髓的組織內巨噬細胞。它們對中樞神經系統發育、正常功能和退化都很重要。與傳統單核細胞衍生的巨噬細胞不同,小膠質細胞來源於胚胎卵黃囊造血祖細胞,並在整個生命過程中自我更新。小膠質細胞在組織駐留巨噬細胞中也具有獨特的遺傳特徵。 最近的研究確定了大腦內環境和發育史對小膠質細胞轉錄組的影響。在這篇綜述中,研究人員介紹了這些文獻,並討論了起源對小膠質細胞功能的潛在影響,特別是使用骨髓或幹細胞來源的細胞治療神經系統疾病的現有和未來療法。

附:英文原文

Title: Th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 and origin on brain resident macrophages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rapy

Author: Mariko L. Bennett, F. Chris Bennett

Issue&Volume: 2019-12-02

Abstract: Microglia are the tissue-resident macrophages of the brain and spinal cord. They are critical players in the development, normal function, and decline of the CNS. Unlike traditional monocyte-derived macrophages, microglia originate from primitive hematopoiesis in the embryonic yolk sac and self-renew throughout life. Microglia also have a unique genetic signature among tissue resident macrophages. Recent studies identify the contributions of both brai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al history to the transcriptomic identity of microglia. Here we review this emerging literature and discuss the potential implications of origin on microglial function, with particular focus on existing and future therapies using bone-marrow- or stem-cell-derived cells for the treatment of neurological diseases.

DOI: 10.1038/s41593-019-0545-6

Sour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3-019-0545-6

相關焦點

  • 腦科學日報:心肺功能對大腦健康的影響;腦癌液體活檢的可能性
    他們運用數字光處理3D生物列印技術和透明質酸(HA)衍生材料,將膠質母細胞瘤幹細胞(GSC),巨噬細胞、星形膠質細胞和神經前體細胞(NPC)按照健康組織包圍腫瘤組織的結構分布,建立了3D膠質母細胞瘤微環境體外模型。
  • 巨噬細胞療法 向著實體瘤出發
    11月18日,來自美國Carisma Therapeutics和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幾位研究學者在Cancer Research上發表了題為「Macrophage-based approaches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的綜述報告,概述了巨噬細胞免疫療法所取得的進展,以及嵌合抗原受體巨噬細胞療法的興起。
  • Lancet子刊重磅綜述:腦出血中神經炎症的關鍵作用
    這些嚴重傷害性神經炎症會在數小時至數天甚至數周的時間內發展,為治療幹預提供了時機。腦出血中的神經炎症小膠質細胞活化的表現包括細胞因子和吞噬性受體的升高,以及從分支狀變成類阿米巴形態。隨著時間發展,活化的小膠質細胞在形態上與大多數滲透到CNS的單核細胞衍生的巨噬細胞之間無法區分,因此兩者常統稱為小膠質細胞/巨噬細胞。
  • 鈦種植體表面改性對巨噬細胞極化影響的研究進展
    作為機體內重要的吞噬和抗原提呈細胞,巨噬細胞在早期免疫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此外,巨噬細胞在調節宿主對植入物的反應中也發揮關鍵作用。隨著非特異性蛋白吸附在種植體表面,單核細胞黏附並分化為巨噬細胞,活化的巨噬細胞分泌細胞因子,誘導淋巴細胞及其他類型的細胞參與免疫反應,從而調節炎症反應,啟動植入物部位的損傷修復及改建。
  • 重磅:阿奇黴素類抗生素治療病毒感染性疾病綜述
    近日,來自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在Reviews in Medical Virology發表了一篇名為「Azithromycin in viral infections」的綜述,總結了大環內酯特別是Azithromycin(AZM)在體外、小鼠以及人類臨床試驗中的抗病毒和抗炎特性,包括抗鼻病毒、甲型流感病毒
  • 多篇重磅研究揭示巨噬細胞不為人知的新功能!
    最近來自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的王桂華等人發現M2型巨噬細胞能夠通過分泌外泌體與結直腸癌細胞進行交流影響癌細胞的遷移和侵襲,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Cancer Research上。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首先發現M2巨噬細胞調節的結直腸癌細胞遷移和侵襲依賴M2型巨噬細胞分泌的外泌體。
  • 背根神經節巨噬細胞參與神經病理性疼痛的發生和持續
    然而,目前尚不清楚DRG中巨噬細胞的增加在神經損傷所誘導的疼痛表型中的作用。巨噬細胞Fas誘導凋亡(MAFIA)轉基因小鼠在CSF1R啟動子的調控下表達一個自殺基因(Fas),該基因在巨噬細胞和小膠質細胞中特異表達,用FK結合蛋白二聚體AP20187(AP)可以激發巨噬細胞的凋亡。AP在MAFIA小鼠中不能透過血腦屏障,因而這種方法可以選擇性地殺傷巨噬細胞。
  • 氫氣抑制乳腺癌細胞生長和巨噬細胞相關
    氫氣治療癌症是最近比較熱的研究方向,但是嚴格意義上氫氣對癌症的治療作用並不明確,仍然需要大量基礎和臨床研究證據。基礎研究方面應該重點尋找氫氣治療癌症的理論依據,臨床研究方面重點是確定氫氣治療各種類型癌症的人體試驗證據。
  • 腦衰老及神經退行性病變中的鐵代謝(綜述)
    而正常的鐵代謝是維持腦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須的,一旦鐵代謝異常,將會產生羥基自由基,氧化脂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以及DNA,最終導致細胞損傷。 近日,柳葉刀雜誌子刊上發表了一篇最新綜述,旨在闡述正常腦衰老過程中,鐵的分布情況。
  • Science & Immunity:巨噬細胞的兩個不同來源
    ,科學家們對巨噬細胞的起源存在一定誤解,巨噬細胞作為一種白細胞在機體發育和免疫力上扮演著重要角色,近日來自新加坡A*STAR的科學家們利用一種新型技術證明了,在早期胚胎發育期間成體組織中的巨噬細胞有兩種來源。
  • Science子刊:給巨噬細胞披上背包使得巨噬細胞免疫療法成為可能
    Wyatt Shields博士說,「這項研究說明了巨噬細胞之美---它們是高度適應性的細胞,對環境中的刺激有很強的反應,但當它們接受到告訴它們做一些實際上對身體有害的刺激信號時,這也會成為一個問題,比如幫助癌症生長或轉移。我們證實通過這些背包顆粒提供持續的刺激,讓巨噬細胞保持在理想的狀態下是可行的。我們希望有一天這項技術可以用於治療各種與免疫功能障礙相關的疾病。」
  • 重要研究成果解讀巨噬細胞的雙面角色!
    它們通過切割細胞內的蛋白質來工作;細胞內的DNA也會被切割,肌動蛋白也會被重塑,使其分解;最後,細胞表面的脂質向免疫系統發送信號,讓它知道細胞何時需要被"消化",目前尚不清楚的是,死亡的細胞是如何與巨噬細胞溝通的。
  • 腦科學日報:微觀關係距離與宏觀社會生態對人際信任的交互影響
    4,Stroke:抗凝治療的中風患者,腦內微小出血會明顯增加心腦血管疾病 來源:MedSci梅斯 在二級預防中,口服抗凝劑(OACs)對腦中風患者和房顫患者而言,是預防復發性缺血性中風和系統栓塞的最有效方式。
  • 修飾外周巨噬細胞或可延長ALS存活
    修飾外周巨噬細胞或可延長ALS存活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22 13:38:01 法國腦研究所-巴黎腦研究所-ICM Séverine Boillée 研究組取得最新進展。
  • 心臟巨噬細胞的新功能
    近期,研究者在《歐洲心臟雜誌》上概述了在心臟穩態和壓力情況下,心臟巨噬細胞的來源,重點介紹了細胞調節房室結電傳導的機制,看完這篇文章後,你就明白為什麼需要深入了解收縮壓和舒張功能障礙中的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
  • Immunity封面文章:代謝網絡如何影響巨噬細胞極化
    2015年3月20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在著名國際免疫學期刊immunity發表封面文章,他們發現了調節巨噬細胞極化的新代謝機制,為開發調控免疫細胞代謝的藥物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 巨噬細胞基礎生物學:從起源到功能
    撰文:挑食的免疫喵來源:閒談 Immunology巨噬細胞(英文名:Macrophages,縮寫Mø),是一種廣泛分布於全身血液、組織的免疫細胞。最近的研究證據表明,大多數成體組織內巨噬細胞是在出生前播種的,在胚胎發育過程中從卵黃囊中提取,具有自我更新能力,並且獨立於單核細胞維持,此外,每個器官都有自己獨特的胚胎和成年來源的巨噬細胞組合
  • 科學網—科學家解決單核—巨噬細胞更新爭議
    通過單核細胞前體特異性的遺傳學譜系示蹤模型,揭示了單核細胞在骨髓中的發育過程以及成體組織巨噬細胞的更新過程,解決了長期以來國際免疫學界關於單核—巨噬細胞來源和更新的爭議。 單核細胞與巨噬細胞有著密切的聯繫,其發育過程是髓系細胞領域重要的科學問題。巨噬細胞的來源和更新已成為該領域最基礎和最重要的科學問題之一,不僅在基礎研究領域有重要意義,在臨床應用上也很關鍵。 圍繞這些科學問題,研究人員利用單細胞測序技術分析了骨髓中單核細胞和樹突狀細胞前體,發現了在單核細胞前體中特異性表達的基因Ms4a3。
  • 腦科學日報|elife: 「換腦魚」模型揭秘大腦和感官反饋的影響
    研究團隊對60種人體組織樣品和7種細胞培養樣品進行了Microwell-seq高通量單細胞測序分析,系統性地繪製了跨越胚胎和成年兩個時期、涵蓋八大系統的人類細胞圖譜。通過這張圖譜,該團隊發現,多種成人的上皮、內皮和基質細胞在組織中似乎扮演著免疫細胞的角色。2,《科學怪人》再現?
  • Nature子刊:巨噬細胞「不務正業」 形成血管促進腫瘤生長
    這項研究發現巨噬細胞可以進入腫瘤形成新的血管樣結構,這些管道網絡或可幫助運送氧氣和營養成分促進腫瘤生長。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Scientific Reports上。正常情況下血管由內皮細胞形成,腫瘤細胞可以誘導內皮細胞形成新血管帶來富含氧氣和營養成分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