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只能說「安康」,不能講「快樂」嗎?

2020-08-27 心景康養

要說這兩天最火的動作

那絕對是「拍了拍」


自從微信更新了拍一拍功能

社交平臺各種花式刷屏


「今天你拍了嗎?」

為了迎接端午小長假

大家都卯足了勁「不是在加班,就是在加班的路上」


而「拍了拍」功能的出現

讓大家在工作之餘得到些許放鬆。


端午將至

心景集團只想輕輕地拍一拍你,道一句:「端午節快樂!」

我曉得,看到這的朋友肯定會提醒我:

「端午不能說端午節快樂的,要說端午安康。」


那麼,端午節就真的不能說快樂嗎?


端午節是一個祭祀節日嗎?

有關端午節的起源,歷來有不少說法,最著名的版本當屬紀念屈原投江。屈原在楚國郢都陷落後,寫下絕筆作《懷沙》,在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羅江而死,後世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便有了端午節這一節日。

除此之外,還有紀念介子推、紀念陳臨、吳楚兩地紀念曹娥或伍子胥、效仿勾踐操演水師等版本,眾說林立,版本繁多。



但是有關於端午節的真正起源,經過學術界的不斷探討,也有了較明確的共識,即端午節起源於闢邪說和五月夏至季節的陰陽轉換,而不是為了祭祀某個歷史人物或其功績的。



端午節本是一個以闢邪為主的節日


端午節的起源本不是為了紀念屈原,而是人們為了祛除邪祟,祈求幸福的節日。再者端午節經過千百年的發展和傳承,其習俗也已發生變化,發展成人們團聚的佳節。


漢代以後,闢邪始終是端午節的主要內容。端午節在歷史上存在的主要習俗:


吃粽子

用被認為有闢邪功效的植物包裹,並用同樣被認為有闢邪功效的五彩繩纏繞的黍或米。

寓意:驅趕蛟龍、祈求得子、高「粽」功名、光「粽」耀祖


佩五彩繩

將青白紅黑黃五色線製成的彩繩,系在手脖上或者腳脖上,佩戴時區分男左女右。

寓意:端午節拴五彩繩,有保護兒童驅妖避邪、祛病強身之意。


賽龍舟

至於龍舟,中國自古以來也有以船送瘟神的習俗,類似的文獻和民俗學證據也都很多,比如宋人範致明所撰《嶽陽風土記》就記載:「民之有疾病者,多就水際設神盤以祀神,為酒肉以犒棹鼓者,或為草船泛之,謂之『送瘟』。」


當然除了以上習俗,還有飲雄黃酒、飲菖蒲酒、浴蘭等等,在古人眼中,均與闢邪直接相關。


端午節不該快樂嗎?

端午雖然原本是個以闢邪為主的節日,但這並不妨礙人們慶賀它。畢竟闢邪的另一面就是祈福,加以慶賀也屬理所應當。


隨著時代的演變,端午節時熱鬧的龍舟表演,歡樂的美食宴會,家人的團聚等,都是慶賀、快樂的直接體現。


事實上,中外有許多傳統節日都源於類似於闢邪、祈福一類的迷信風俗,但都並不妨礙人們快樂。比如春節、中秋節也是來自於祭祀(祖先或神靈)的節日,然而它們卻也是今天的中國人慶祝得最開心的傳統節日。


因此在端午節,「快樂」並沒有錯

強調「安康」也可以

都是祝福不必較真


所以說,該有的儀式感可以有

但無需拘於「縟節」

端午「互祝快樂」又何妨?


端午在即

心景提醒您

趕緊「拍一拍」身邊的人

道一聲:「端午節快樂!」


心景康養,「六樂六養」理念倡導者,旨在打造全球最佳健康生活方式平臺!

關注公眾號(ID:雲南心景康養旅遊集團),了解更多健康知識諮詢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不能說端午節快樂,只能說端午節安康?
    為什麼不能說端午節快樂,只能說端午節安康?時間:2020-06-25 17:0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麼不能說端午節快樂,只能說端午節安康? 當大家都沉浸在節日和假期的喜悅中時,不少人又要互祝端午節快樂了,不過民俗專家說,這端午節互祝安康更為合適。
  • 端午節只能說「安康」,不能講「快樂」嗎?
    端午將至心景集團只想輕輕地拍一拍你,道一句:「端午節快樂!」我曉得,看到這的朋友肯定會提醒我:「端午不能說端午節快樂的,要說端午安康。」那麼,端午節就真的不能說快樂嗎?端午節是一個祭祀節日嗎?有關端午節的起源,歷來有不少說法,最著名的版本當屬紀念屈原投江。
  • 端午節只能說安康,不能說快樂?這個端午節,你有被迫說安康嗎
    剛剛過完端午節,一看朋友圈,全是端午節的祝福語,其中大多祝福的話都是端午節安康。而端午節快樂幾乎沒有看到,就算有位朋友,在朋友圈裡發到,端午節快樂,下面也立馬有人指認出來,應該說端午節安康,而不是快樂。讓人十分不解,記得小時候也沒有端午節安康這一說法呀?
  • 端午節不能「快樂」,只能「安康」嗎?
    端午假期,一則流言在網際網路傳開:「提醒大家,端午節不能互祝快樂的,最多互祝『端午安康』,因為端午節是個祭祀節日,這一天伍子胥投錢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大文豪屈原投汨羅水。五月初五是個悲壯的日子,是祭祀日子。非遺專家楊廣宇教授表示,要掃掃盲了,不是所有節日都可以互祝快樂,如清明節、端午節!
  • 端午了,應該說:「端午節快樂」?還是「端午節安康」?
    每次端午節時,吃粽子的同時,總是對周圍的人說:端午節快樂,每個人都會回一句:端午節快樂。經過這麼多年,沒有人認為這種祝福有什麼不妥。但是,在過去的幾年中,一些專家認為並不是所有的節日都可以說是「快樂的」,而像端午節這樣具有祭祀性質的節日只能說是「安康」。這一說法一出,在端午節當天,朋友圈幾乎就被「端午節安康」放映了。
  • 端午節只能「安康」不能「快樂」?都是被5年前的一條謠言鬧的
    據說,是前幾年有專家說端午節是紀念祭祀日,不宜互祝快樂,只能互道安康。 慢慢地,「端午安康」幾乎成為端午節的唯一祝福語。那麼這一天,真的不能互道「端午快樂」嗎?在微博上,也掀起了關於「端午安康還是端午快樂」的爭論。
  • 端午節真的只可安康 不能快樂嗎?
    或許不止晏殊,唐玄宗曾在《端午三殿宴群臣》序中題「嘆節氣之循環,美君臣之相樂」。更有兒歌「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悲與喜、祭奠與慶祝,本應是兩個極端,那麼在本應肅然的端午節,又如何會有喜樂之象呢?端午節真的只是由於紀念嗎?茫然如我,不如查閱些許資料,一探究竟。
  • 端午節不能說「快樂」是吹毛求疵
    ■ 來論  端午節到來,微信朋友圈卻傳開一則消息:端午節不能「互祝快樂」,只能「互送安康」。據報導,這則消息還是以非遺專家「普及知識」的名義開始的。因為端午節是個祭祀節日,祭祀伍子胥投錢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大文豪屈原投汨羅江。所以端午是個悲壯的日子。  安康與快樂都是表情達意,本不必細究。
  • 在端午節這1天,應該說「端午快樂」,還是「端午安康」?
    每逢端午佳節,吃著粽子的同時,總是要向身邊的人說一句:端午節快樂,大家也會回贈一句:端午快樂。這麼多年了,這種祝福方式也沒人覺得有什麼不妥之處。不過,前幾年,有些專家認為,不是所有節日都可以說「快樂」,像端午節這類帶有祭祀性質的節日,只能說「安康」。此說法一出,端午節之日,微信朋友圈幾乎被「端午安康」刷屏。
  • 端午時節,只能說"安康",不能互祝快樂嗎?
    相對於其他傳統節日,端午是一個明顯糾結的節日,傳說有好多種,名字有20多個,有人說它是惡月惡日的黑色時節,有人說它充滿人倫溫情,叫&34;,是&34;的節日。到底哪個是靠譜的?除了說端午節安康,我敢說端午節節日快樂麼?
  • 端午節祝福快樂還是安康?端午節安康祝福語大全
    端午節祝福快樂還是安康?端午節圖片端午節安康祝福語大全  端午節就要了,一些網友又要糾結端午節應該祝福安康還是快樂,那麼端午節為什麼不能祝福快樂?端午安康又有哪些來由?端午節安康送給網友。對此,非遺專家說,不是所有節日都能互祝快樂,如清明節、端午節只能互送「安康」,端午節可以說:「端午安康。」  因為端午節是個祭祀的節日,這天伍子胥被投錢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大文豪屈原投汨羅江。五月初五是個悲壯的日子,是祭祀的日子,所以不能互祝快樂,說祝福的話可以用「祥瑞和安康」等字句。
  • 端午節不能說快樂?一派胡言
    端午節到了,有些媒體又在炒作端午節不能說快樂,只能說安康,否則就是沒文化。這些人引用所謂民俗專家的話,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投江而死的伍子胥、屈原、曹娥,所以不能說快樂。其實這種拍腦袋想出來的結論,才是沒有文化的表現。
  • 端午節祝詞為什麼不能說「端午快樂」?而要說「端午安康」?
    端午節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很多人都會發個微信給親朋一個問候祝詞,可你知道端午節為什麼不能發祝詞「端午快樂」,而要發「端午安康」或者「端午祥瑞」嗎?往下看!這裡有兩種說法。說法一: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
  • 端午快樂還是端午安康 端午為什麼說安康 端午安康祝福語一句話
    也許是有了幾天假,大家更有時間咂摸這個「粽子節」的滋味吧,三四年前,忽然有傳說端午不能互祝「快樂」,只能互道「安康」,弄得「有文化」的國人都小心翼翼起來,滿屏的「端午安康」。  其實,用怎樣的心態和姿態面對中國傳統節日,不妨學學古人。比如唐人,離端午的源頭更近,然而唐詩中的端午,過得是千姿百態,完全沒有一定之規。
  • 端午傳說:端午節為什麼不能說"快樂",只能說"安康"?
    在這次端午活動課的作品上交中,有些孩子的作品展示的是端午節快樂,其實這是不對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屈原《漁父》說起端午,很多人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人就是屈原。我們也都下意識地認為,端午節就是為了紀念屈原。毛澤東曾這樣評價屈原:「屈原的名字對我們更為神聖。他不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偉大的愛國者,無私無畏,勇敢高尚。他的形象保留在每個中國人的腦海裡。無論在國內國外,屈原都是一個不朽的形象。我們就是他生命長存的見證人。」
  • 端午節只能說安康不能說快樂?偽國學者們快閉嘴吧
    每到端午節,都會看到類似的說法——「端午節不能說快樂,要說安康」,還憑空捏造了一個「非遺專家楊廣宇」。我始終想不明白,最初編造這個說法的人,腦子裡在想什麼。典型的「偽國學」「半吊子國學」,但是它的危害並不小,很多人已經不敢說「端午節快樂」了。端午節,說安康也好、快樂也罷,都無所謂。請不要拿那套半吊子說法來糊弄大家了。
  • 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為什麼只能說安康,不能說快樂?
    1我剛剛收到兩個朋友發來簡訊——端午佳節,品粽懷古,且蘸淡墨、捻香草,在夏日草木的濃蔭裡淺唱低吟,抒一曲浪漫意,寄一懷家國情。珍惜所擁有的家的溫暖,守望來之不易的安寧與幸福。祝您端午安康!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蘸白糖;我們這裡,有大小端午之說,五月初五的端午節反而被稱為小端午,五月十五被稱作大端午。在這期間,吃粽子,吃綠豆糕,吃鹹鴨蛋,還要插上一把艾蒿在門前,那是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程序。古書記載,五月五日,為惡月惡日,也叫五毒日。
  • 端午節為啥只能安康?到底誰不讓人快樂,能正常點嗎
    端午節,本來大家快快樂樂放個假,跟家裡人一起包粽子,看賽龍舟,或者出去旅旅遊放鬆一下,挺快樂的一個事。大伙兒相互之間道一聲「端午節快樂」,溫馨而和諧,多美好的一件事。但是,不知道從哪天起,一種鋪天蓋地的文章信息在網絡上流行,正告人們,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不是為了讓你胡吃海塞胡鬧用的,因此不能亂說什麼端午節快樂,必須說端午安康,否則就是不尊重屈原不愛國的表現。
  • 端午節為啥只能安康?到底誰不讓人快樂,能正常點嗎
    端午節,本來大家快快樂樂放個假,跟家裡人一起包粽子,看賽龍舟,或者出去旅旅遊放鬆一下,挺快樂的一個事。大伙兒相互之間道一聲「端午節快樂」,溫馨而和諧,多美好的一件事。但是,不知道從哪天起,一種鋪天蓋地的文章信息在網絡上流行,正告人們,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不是為了讓你胡吃海塞胡鬧用的,因此不能亂說什麼端午節快樂,必須說端午安康,否則就是不尊重屈原不愛國的表現。
  • 可以道端午安康,不能說端午快樂?
    近年的端午節,祝福的風向變了。大家只敢說端午安康,害怕說節日快樂。為啥?因為前幾年有專家說端午節是紀念祭祀日,不宜互祝快樂,只能互道安康。於是,怕被別人批評不懂規矩或沒有文化,很多人就真的不敢祝端午快樂了。可以道端午安康,不能說端午快樂,這邏輯十分可笑。安康的意思是平安健康。健康不只是身體沒毛病,精神愉悅也是健康的應有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