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第一劍
劍氣蕭瑟,繡口一吐,空靈天荒。這看似天降吉物,卻又是人傑地靈,萬事開元,在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裡,仍有這樣尊貴而備受推崇的聖靈寶物。
劍做聖品,尊貴祥紫,人神皆崇。自古以來,劍就作為中國兵器中的上品而廣為流傳,俠客壯士,王公貴族,都以佩戴寶劍為耀,長久流傳,追捧不息,這樣的聖物也深刻影響著幾千年中國人內心,充為正義,立世高昂。
劍第一次出現在中國的文獻記載當中,要屬《黃帝本紀雲》,將軒轅皇帝用首山的銅石鑄就的鐵器,命名為軒轅劍。而這上古如軒轅劍,也自此成為中國劍的開端。
開端高擎,漫延華夏,在傳說中的軒轅劍問世之後,諸多劍器層出不窮,在中國兵刃列當中永恆佇立,難以撼動。也隨著時間的敲動而保持熠熠生輝。
軒轅黃帝
隨著冶煉技術的不斷發展,各類銅鐵劍器層出不窮,輪番上演在兵器舞臺,眾目睽睽,令人嘆為觀止。他們也被寫入中國的古籍當中,留待後世瞻仰讚嘆。
短兵相接,殘酷冷血,直到春秋戰國末期,長短劍的使用日漸完善,劍也作為兵器登上了冷兵器戰爭的花名冊,從此,長於戰鬥,貼於防身,無所不能。
時間穿行,千年之旅,現代的考古為我們打開了古代劍器的大門,讓我們能夠近距離感受到這些流傳百代的兵器的真實面目,這些文物仿佛在人們耳邊輕吟古歌,伴隨著編鐘的叮噹作響,打開這千年的時空對話,延綿不絕,清脆動人。
自古靈氣出神劍,在中國這樣靈氣薈萃之地,自然會誕生許多攜滿神奇的兵器,而作為通靈之物的劍,自然也位列其中,閃耀異常。
中華第一劍
古代有許多十分出名的寶劍,十大神劍,名震寰宇,為我們所熟知的便有軒轅神劍和幹將莫邪等等,但諸多寶劍雖各有千秋,卻只能獨佔一方,僅此而已。
而在這些神劍之上,接受頂禮膜拜、眾星捧月的中華第一劍,卻是其貌不揚,暗淡無光,與這些光明嘆調的寶劍形成了強烈的反差,令我們驚訝不已。
正是這把看似普通的鐵劍出土,為我們打開了一扇更加神奇的大門,也讓中國的文化更加燦爛輝煌,身雖平淡,意味深長,千年破土,仿若驚雷。
中華神劍
文物出土,或正常登記造冊,也可能會引起歡呼,而這鐵劍的出土,則令人嘆為觀止,去除浮泥,真正完好的它更是具有了劃時代的意義。
出土之時的鐵劍,外邊附著厚厚的泥土,很容易被認為是烤紅薯,甚至是土塊而被丟棄一旁,外表生滿鐵鏽,形狀醜陋,很難讓人相信這是墓中最有價值的文物。
可正是因為外表的其貌不揚,沾滿泥土,鐵鏽遍布,才讓這「中華第一劍」最終逃過了猖獗的盜墓賊的洗劫,安然地躺在原屬於它的角落,陰差陽錯,它最終憑藉醜陋的外形,以最光明的方式再一次來到了這世上。
經過考古人員的整理,這把「中華第一劍」最終浮出它原本的面貌,也揭開了中國鐵器史嶄新的一頁,更是令這酒劍嘯氣更富有了穿越時空,刺破平靜的感覺,令人沉浸其中。
鐵劍劍柄
發現它的時候,正是一次搶救性發掘,當時的考古隊員對可能遭受盜墓侵害的此墓進行研究,在棺槨之外,發現了一個閃光亮溢的物件,這正是這把鐵劍的劍柄。
這劍柄是由上好的和田玉所致,飛沙走石,千年覆土,均未能掩蓋它的光澤,不過這看似華貴的物件反而證明,這裡可能未有盜墓賊光顧。也正因如此,推敲許久,最終發現了連接玉器的另一部分,就是那看似鐵鏽泥塊的劍器,而這塊上好的和田玉,便是那劍的劍柄。
最終這看似無奇的廢鐵之物,成為了一個時代最好的見證,雖然,它的外形看上去不值一提,難以言表,不符合中華第一劍該有的絢爛矚目和出神入化。考古學家說道:「此劍價值連城。」
中華第一劍
價值連城為何?外似廢鐵,價值幾何,流光歲月,刀刻篆成,在我們看來,這中華第一劍也不過如此,並非驚豔世人,絕美不可複製,甚至像還未淬鍊而成的劣質品,隨手丟棄而無人爭搶。空寂在無邊的曠野,隨更迭不斷和興衰起伏而逐流千年。
奇彩溢珠,門樓金匾,高牆懸瓦,雖然外表並非讓人驚豔,但它的出土,必然在歷史上留下深深的烙印,百代仍傳,千古留名,萬世存芳。
而根據墓室主人所生活的虢國繁華時期,推斷出這是虢國國君之墓,也由此得出了這鐵器的存在時間,而這時間,最終成為了這中華第一劍的價值所在。
中華第一劍
在當時的研究判斷,中國最早的鐵器出現在戰國中期,而春秋時期的虢國墓怎會出現如此物件,令人詫異,但事實擺在眼前,真相也逐漸揭開面紗,陡然而出。
而正是因為離奇的斷定時間,才讓這玉柄鐵劍的歷史使命浮出水面,也讓我們在這充滿驚喜的考古研究中,滿載而歸。
它沒有讓我們失望,千年的等待換來了歷史希望它傳達的一切,傳號經年,穿越時光,這時間的使者用自己的滄桑巨變和組成演繹,為我們帶來了曾經那個年代最寫實的一幕,的的確確,實際存在。
在此之前,歷史學家普遍認為中國的鐵製品出現在戰國末期,而玉柄鐵劍的出土,則像是夜空中的驚啼,長嘶破空,將本以十分驕傲的中國冶煉技術再次躍升一個臺階,將中國最早使用鐵器的時間向前推移了若干。
自此,我們可以認為,中國早在西周年代便擁有冶煉鐵器的能力,華夏文明,再附鐵銅,這既是勇敢堅毅的象徵,也是這玉柄鐵劍價值連城的最好表現。
玉柄鐵劍
玉石象徵著無價之寶,難以易換,而這把玉柄鐵劍仿佛是千年之前的匠人們留給我們的驚喜,亦是他們留存而來的珍貴記憶,相比於秦朝的銅柄鐵劍,玉柄鐵劍要年長二百餘歲,多少個苦等夜晚,伴隨著墓室野風,寂寥空曠,默默等待。
不似軒轅劍的虛空飄渺,不見實物,難為鐵證,可這中華第一劍就如假包換的立在世人眼前,用自身來力證一個燦爛的時代,這眼見清晰,手撫有質的真實存在,萬人膜拜,眾金俯首,掌聲雷動。
玉石劍柄,銅質劍芯,鐵製劍身,這三重組合的中華第一劍,代表了三個時代共同的輝煌,眾星捧月,跨過石器,青銅器,鐵器的高山深海,險溝重壑,用最平靜的方式走到世人的面前,形不張揚,無侍無伴。
玉柄鐵劍
華夏文明創造的奇蹟實屬太多,我們很難簡單而一的進行概括,無法預料何時又會有顛覆想像的文物出土,但這些燦爛的結晶,都是祖先對我們最好的饋贈,也許外表樸實無華,不甚驚豔,但內在剖開,卻是令人五體投地,甘拜下風,未聞異議,我們在尊敬緬懷的同時,更應該保有虔誠之心,尊重這歷史的傳音者。
現今,這中華第一劍靜靜地躺在河南博物館之中,作為鎮館之寶接受大家的觀賞,這價值連城的玉柄鐵劍,正像千年之前一樣,安靜平穩,等待著更多歷史使命的召喚,等待著更加充滿期待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