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柄鐵劍」:傳說中的「中華第一劍」,看似廢鐵卻價值連城

2020-09-04 鑑左傳

中華第一劍

劍氣蕭瑟,繡口一吐,空靈天荒。這看似天降吉物,卻又是人傑地靈,萬事開元,在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裡,仍有這樣尊貴而備受推崇的聖靈寶物。

劍做聖品,尊貴祥紫,人神皆崇。自古以來,劍就作為中國兵器中的上品而廣為流傳,俠客壯士,王公貴族,都以佩戴寶劍為耀,長久流傳,追捧不息,這樣的聖物也深刻影響著幾千年中國人內心,充為正義,立世高昂。

中華神劍,流芳百世

劍第一次出現在中國的文獻記載當中,要屬《黃帝本紀雲》,將軒轅皇帝用首山的銅石鑄就的鐵器,命名為軒轅劍。而這上古如軒轅劍,也自此成為中國劍的開端。

開端高擎,漫延華夏,在傳說中的軒轅劍問世之後,諸多劍器層出不窮,在中國兵刃列當中永恆佇立,難以撼動。也隨著時間的敲動而保持熠熠生輝。

軒轅黃帝

隨著冶煉技術的不斷發展,各類銅鐵劍器層出不窮,輪番上演在兵器舞臺,眾目睽睽,令人嘆為觀止。他們也被寫入中國的古籍當中,留待後世瞻仰讚嘆。

短兵相接,殘酷冷血,直到春秋戰國末期,長短劍的使用日漸完善,劍也作為兵器登上了冷兵器戰爭的花名冊,從此,長於戰鬥,貼於防身,無所不能。

時間穿行,千年之旅,現代的考古為我們打開了古代劍器的大門,讓我們能夠近距離感受到這些流傳百代的兵器的真實面目,這些文物仿佛在人們耳邊輕吟古歌,伴隨著編鐘的叮噹作響,打開這千年的時空對話,延綿不絕,清脆動人。

其貌不揚,中華神劍

自古靈氣出神劍,在中國這樣靈氣薈萃之地,自然會誕生許多攜滿神奇的兵器,而作為通靈之物的劍,自然也位列其中,閃耀異常。

中華第一劍

古代有許多十分出名的寶劍,十大神劍,名震寰宇,為我們所熟知的便有軒轅神劍和幹將莫邪等等,但諸多寶劍雖各有千秋,卻只能獨佔一方,僅此而已。

而在這些神劍之上,接受頂禮膜拜、眾星捧月的中華第一劍,卻是其貌不揚,暗淡無光,與這些光明嘆調的寶劍形成了強烈的反差,令我們驚訝不已。

正是這把看似普通的鐵劍出土,為我們打開了一扇更加神奇的大門,也讓中國的文化更加燦爛輝煌,身雖平淡,意味深長,千年破土,仿若驚雷。

中華神劍

文物出土,或正常登記造冊,也可能會引起歡呼,而這鐵劍的出土,則令人嘆為觀止,去除浮泥,真正完好的它更是具有了劃時代的意義。

出土之時的鐵劍,外邊附著厚厚的泥土,很容易被認為是烤紅薯,甚至是土塊而被丟棄一旁,外表生滿鐵鏽,形狀醜陋,很難讓人相信這是墓中最有價值的文物。

可正是因為外表的其貌不揚,沾滿泥土,鐵鏽遍布,才讓這「中華第一劍」最終逃過了猖獗的盜墓賊的洗劫,安然地躺在原屬於它的角落,陰差陽錯,它最終憑藉醜陋的外形,以最光明的方式再一次來到了這世上。

經過考古人員的整理,這把「中華第一劍」最終浮出它原本的面貌,也揭開了中國鐵器史嶄新的一頁,更是令這酒劍嘯氣更富有了穿越時空,刺破平靜的感覺,令人沉浸其中。

鐵劍劍柄

發現它的時候,正是一次搶救性發掘,當時的考古隊員對可能遭受盜墓侵害的此墓進行研究,在棺槨之外,發現了一個閃光亮溢的物件,這正是這把鐵劍的劍柄。

這劍柄是由上好的和田玉所致,飛沙走石,千年覆土,均未能掩蓋它的光澤,不過這看似華貴的物件反而證明,這裡可能未有盜墓賊光顧。也正因如此,推敲許久,最終發現了連接玉器的另一部分,就是那看似鐵鏽泥塊的劍器,而這塊上好的和田玉,便是那劍的劍柄。

最終這看似無奇的廢鐵之物,成為了一個時代最好的見證,雖然,它的外形看上去不值一提,難以言表,不符合中華第一劍該有的絢爛矚目和出神入化。考古學家說道:「此劍價值連城。」

中華第一劍

價值連城為何?外似廢鐵,價值幾何,流光歲月,刀刻篆成,在我們看來,這中華第一劍也不過如此,並非驚豔世人,絕美不可複製,甚至像還未淬鍊而成的劣質品,隨手丟棄而無人爭搶。空寂在無邊的曠野,隨更迭不斷和興衰起伏而逐流千年。

奇彩溢珠,門樓金匾,高牆懸瓦,雖然外表並非讓人驚豔,但它的出土,必然在歷史上留下深深的烙印,百代仍傳,千古留名,萬世存芳。

而根據墓室主人所生活的虢國繁華時期,推斷出這是虢國國君之墓,也由此得出了這鐵器的存在時間,而這時間,最終成為了這中華第一劍的價值所在。

中華第一劍

在當時的研究判斷,中國最早的鐵器出現在戰國中期,而春秋時期的虢國墓怎會出現如此物件,令人詫異,但事實擺在眼前,真相也逐漸揭開面紗,陡然而出。

而正是因為離奇的斷定時間,才讓這玉柄鐵劍的歷史使命浮出水面,也讓我們在這充滿驚喜的考古研究中,滿載而歸。

它沒有讓我們失望,千年的等待換來了歷史希望它傳達的一切,傳號經年,穿越時光,這時間的使者用自己的滄桑巨變和組成演繹,為我們帶來了曾經那個年代最寫實的一幕,的的確確,實際存在。

在此之前,歷史學家普遍認為中國的鐵製品出現在戰國末期,而玉柄鐵劍的出土,則像是夜空中的驚啼,長嘶破空,將本以十分驕傲的中國冶煉技術再次躍升一個臺階,將中國最早使用鐵器的時間向前推移了若干。

自此,我們可以認為,中國早在西周年代便擁有冶煉鐵器的能力,華夏文明,再附鐵銅,這既是勇敢堅毅的象徵,也是這玉柄鐵劍價值連城的最好表現。

玉柄鐵劍

玉為圓滿,時間璀璨

玉石象徵著無價之寶,難以易換,而這把玉柄鐵劍仿佛是千年之前的匠人們留給我們的驚喜,亦是他們留存而來的珍貴記憶,相比於秦朝的銅柄鐵劍,玉柄鐵劍要年長二百餘歲,多少個苦等夜晚,伴隨著墓室野風,寂寥空曠,默默等待。

不似軒轅劍的虛空飄渺,不見實物,難為鐵證,可這中華第一劍就如假包換的立在世人眼前,用自身來力證一個燦爛的時代,這眼見清晰,手撫有質的真實存在,萬人膜拜,眾金俯首,掌聲雷動。

玉石劍柄,銅質劍芯,鐵製劍身,這三重組合的中華第一劍,代表了三個時代共同的輝煌,眾星捧月,跨過石器,青銅器,鐵器的高山深海,險溝重壑,用最平靜的方式走到世人的面前,形不張揚,無侍無伴。

玉柄鐵劍

華夏文明創造的奇蹟實屬太多,我們很難簡單而一的進行概括,無法預料何時又會有顛覆想像的文物出土,但這些燦爛的結晶,都是祖先對我們最好的饋贈,也許外表樸實無華,不甚驚豔,但內在剖開,卻是令人五體投地,甘拜下風,未聞異議,我們在尊敬緬懷的同時,更應該保有虔誠之心,尊重這歷史的傳音者。

現今,這中華第一劍靜靜地躺在河南博物館之中,作為鎮館之寶接受大家的觀賞,這價值連城的玉柄鐵劍,正像千年之前一樣,安靜平穩,等待著更多歷史使命的召喚,等待著更加充滿期待的未來。

相關焦點

  • 「每日文物鑑賞」玉柄鐵劍——「中華第一劍」
    1990年河南省三門峽市虢國墓(虢季墓)出土了一把劍被稱為玉柄鐵劍劍長20釐米莖長玉柄鐵劍被譽為「中華第一劍」儘管「年老色衰」看上去像塊不起眼的「烤紅薯」但歲月不能掩埋它昔日的光華它是一柄仿生寶劍劍柄坐地
  • 河南三門峽發現西周大墓,出土一把玉柄鐵劍,被譽為中華第一劍
    中國古代以寶劍為貴的歷史十分悠久,寶劍應該最早出現於西周時期,此後成為王侯將相使用的尊貴武器,中國古代的最早的劍是青銅劍,青銅作為武器相比於鐵,更容易斷裂,後來劍的材質也轉向為鐵,不過劍雖然鋒利無比,但是訓練劍士要比訓練刀客更為複雜,到了漢代以後,寶劍更多作為人們彰顯自己身份和地位的禮器,而不再上戰場。
  • 我國真實存在的4把逆天名劍,一把早已成廢鐵,但仍是鎮館之寶
    自古以來,劍在人們心中的地位都是很高的,寓含了中華民族的正義和氣節,象徵豐富的精神內涵。歷史上出現過很多關於劍的傳說,我國考古家仍舊出土了很多古代的寶劍,這些寶劍有放在今天依舊是國之重寶,今天我們來看看史上真實現存的4把逆天名劍劍,你知道幾個?
  • 古代四把珍貴寶劍,一把純玉打造,一把破紀錄,為中華第一劍
    古代四把逆天寶劍,一把純玉打造,一把破紀錄,為中華第一劍說到工作,有的人覺得文物科考工作很是有意思,長時間的挖掘最後挖掘出價值連城的文物,多麼的令人振奮,說道考古在我們國家應該是最有成就的,畢竟我們國家可是有五千年的歷史的,又不知道多少歷史文物埋藏在我們的地下
  • 河南發現西周墓,出土「烤紅薯」,專家:中華第一劍,改寫歷史
    河南發現西周古墓,出土「烤紅薯」,專家:中華第一劍,改寫歷史中國的古文典籍中有十大名劍的說法,泰阿魚腸、幹將莫邪,每一把寶劍都有自己傳奇的經歷。不過可惜的是這些寶劍大多只存在於史籍文獻中,現實中還沒有一把寶劍出土。
  • 此劍一出土便被稱為中華第一劍,它的劍身材質讓考古專家震驚不已
    眾所周知劍被譽為兵器中的君子,傳說早在軒轅黃帝時期劍就已經出現。春秋戰國時期劍就已經普及為主要兵器,最廣為流傳的莫過於湖北江陵望山一號楚墓中出土的越王勾踐劍,當然此劍也是名副其實的青銅劍。而今天我們要說的則是中國河南博物院鎮院之寶的中華第一劍—玉柄鐵劍。
  • 此文物是中華第一劍,屬河南博物院鎮院之寶,曾改寫中國冶鐵史
    說起中華第一劍,很多人會想起黃帝的軒轅劍,可那僅僅是傳說中的神器。也有說入選國家寶藏的越王勾踐劍,以及乾隆皇帝的九龍寶劍。我們今天要說的,是考古界公認的「中華第一劍」,歷史價值遠遠高於其它古劍文物,那就是河南博物院的」九大鎮院之寶「之一的虢國玉柄鐵劍。
  • 中國5大存世寶劍:此劍雖已鏽成廢鐵,但依然是「中華第一劍」!
    第一把越王勾踐劍。這把青銅寶劍的主人就是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越王勾踐的佩劍,有關他臥薪嘗膽的故事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1965年考古隊在湖北發現了一座古墓,裡面出土了數百件文物,其中就有這把寶劍!這把寶劍距今已經有2000多年了,但是鋒利程度依然不減當年,一個考古隊員一不小心就被它割破手!第二把玉柄鐵劍。
  • 王者之劍:西周晚期的鐵劍,古人智慧讓人由衷讚嘆
    古代君王有佩劍傳統,劍是地位和權威的象徵。在中國河南省博物院,就收藏了一把2800多年前的王者之劍,雖然只有30多釐米卻享有中華第一劍的美名,他有什麼與眾不同呢?虢季玉柄鐵劍虢季玉柄鐵劍現收藏於河南省博物院
  • 河南古墓出土一把破劍,長得像烤紅薯,被專家譽為「中華第一劍」
    曾經在河南古墓出土了一把破劍,長得像烤紅薯,被專家譽為中華第一劍,那它為何有如此大的來頭,讓我們一起去探究一下。玉柄鐵劍,就是這把中華第一劍的名字,很多人非常好奇中華第一劍到底長什麼樣這把劍就是我們所說的形狀類似於烤紅薯的中華第一劍。
  • 比金鑲玉還「珍貴」的鐵鑲玉劍,不僅價值連城,而且意義非凡
    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這件「鐵鑲玉」的文物叫做玉柄鐵劍,上世紀九十年代出土於虢國家族墓中的虢季墓,位於現在的河南省三門峽市。虢國是西周時期周天子分封的主要諸侯之一,距今差不多有2800多年,虢季就是這一時期的諸侯王;我們熟悉的成語「唇亡齒寒」說的就是虢國。
  • 漢江邊麇國出土「楚國第一玉劍」長啥樣?
    2006年,考古專家在鄖陽區五峰鄉發掘出了一柄玉柄鐵劍。這柄佩劍有何獨特之處?它為何被稱為「楚國第一玉劍」?近日,記者就此進行了探訪。其中,在春秋墓葬M4中出土了一柄玉柄鐵劍,經專家鑑定,此劍摽(音biāo,又稱珌,音bì,指刀鞘下端的裝飾物)、首、鐔(音xín,指劍柄頂端部分)、璏(音zhì ,指玉制劍鼻)四件齊備,為楚國貴族所用的佩劍,距今約2500年,堪稱「楚國第一玉劍」, 今收藏於十堰市博物館。
  • 出土國寶:中華第一鐵劍
    緊接著,無數的青銅禮器堆積如山的在角落中,種類繁多幾乎涵蓋了西周時期已知的所有禮器。05、虢國墓葬頂級陪葬品虢國墓地出土的古代玉器不僅數量眾多,而且工藝精湛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研究價值,它是周代考古中極其難得的珍貴歷史遺存,代表著西周玉器的頂級水準,被譽為中國先秦時期的藝術珍品。
  • 淺析古玉中的玉劍具
    漢代玉劍首以玉飾劍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至距今三千年前的西周時期,在今天的河南省三門峽市虢國博物館中就珍藏著一把西周玉柄鐵劍。這柄於1990年出土於河南三門峽虢季墓的玉柄鐵劍,又稱「玉莖銅芯柄鐵劍」,屬西周晚期器物。此劍由鐵製劍身、玉質劍柄和銅質柄芯組合而成。其中玉柄用和田青玉製成,玉質細膩光潔透潤。
  • 古墓中發現3公斤「黃金劍柄」,專家卻說:最珍貴的是堆「廢鐵」
    說這話回到1992年5月,考古隊在寶雞市郊的益門村發現了一座古墓,並出土了金銀、玉、鐵等200餘件珍貴文物;陝西歷史悠久,且又是多代帝都,發現古墓似乎並不奇怪,但這次卻真的出現了「詭異」之處。說明一下,「黃金」製成的僅是劍柄,劍刃部分歷經兩千多年,如今早已鏽蝕成一堆「廢鐵」殘渣;簡單的說,「黃金劍」長約35釐米、劍身長24.6釐米、柄長10.4釐米,這個長度在古劍中並不出眾,但黃金劍柄和上面的綠松石還是凸顯了它的價值不菲,同時證明墓主人的尊崇身份。
  • 河南博物院商周文物,綴玉面罩,玉柄鐵劍,牛角祭祀坑,都是珍品
    河南博物院館藏文物14萬件,圖中是一件灰陶大口尊,商代前期文物,大約在公元前1600年到公元前1300年之間。這件大口尊出土於鄭州市二裡崗。河南博物院的文物,出土於二十世紀初,來自於三門峽,安陽,商丘,輝縣,淅川,洛陽等地,既有史前文物,也有商代青銅器,陶器,玉器等。圖中是一個復原模型坑,鄭州小雙橋商代遺址牛角祭祀坑,這個遺址發現於1995年,面積達144萬平方米。
  • 古代五把奇特寶劍,一把中華第一劍,一把歷經兩千年歷史仍鋒利
    文/遐慕古代五把奇特寶劍,一把是中華第一劍,一把歷經兩千年歷史仍鋒利在如今這個和平的年代,人們不再像過去那樣因為戰亂而流離失所、擔驚受怕。武器在戰爭中與人力同樣重要,而且隨著時代的發展,武器在戰場中的作用有的時候甚至會超過人力。當然,對於現在的情形是這樣的,對於古代也是一樣。在我國古代也有許多的兵器,而筆者今天所要介紹給各位的是武器中的劍類。在多年的的考古專家們的挖掘中,至今有五把人們統一認為的可以被稱為是至寶的奇特古劍。讓筆者慢慢給各位介紹一下它們是誰吧。
  • 銅柄鐵劍是兩種金屬製作的 春秋戰國時期有這個鑄造技術嗎
    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一件館藏文物精品,銅柄鐵劍。銅柄鐵劍是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北方青銅器的一種。為銅、鐵相接的一種全新武器,對我國乃至世界冶鐵史的研究,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固原博物館館藏的這件銅柄鐵劍,為春秋戰國時期,1996年在寧夏固原縣頭營鄉石羊村出土。殘長55釐米,格寬5.2釐米。劍首呈蘑菇狀,劍柄斷面呈橢圓形。上飾密集乳釘紋,格中部束腰,伸出四叉。兩側二叉長,向外擴張。中間兩面二叉稍短,四叉緊裹鐵質劍身。鐵質劍身鏽蝕嚴重,為國家一級文物。
  • 金蛇劍、君子劍、淑女劍、玄鐵劍、倚天劍,哪柄是你心中的神劍?
    在金庸十四部武俠小說中,有許多神奇的兵刃。劍是一種古老的武器,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劍不僅是武器,更是禮器,以及身份的象徵。古代貴族無不佩劍,道士施法也要用劍。在某些武俠小說中,練劍能練成劍仙,千裡殺人、劍光殺人,十分厲害,比如著名的《蜀山劍俠傳》。所以武俠小說中,用劍者往往是瀟灑飄逸的武林高手。
  • 切金斷玉,削鐵如泥,尊貴無雙越王劍!
    刀槍劍戟十八般兵器,劍為百兵之尊。 擁有一把「切金斷玉,削鐵如泥」的神劍 是所有俠客的夢想。制劍鼻祖歐冶子便是春秋末期、戰國初期的越國人。他在龍泉冶鑄出的第一把鐵劍——「龍淵」,乃鐵劍之魁,開創了中國冷兵器之先河。 歐冶子鑄造的一系列赫赫青銅名劍,冠絕華夏,在春秋五霸、戰國七雄的爭霸戰爭中,顯示了無窮威力與攝人心魄的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