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句話多數人都聽過,但是如果用最通俗的話來講這句話是什麼意思,讓普通老百姓都能聽懂,應該怎麼說呢?
想來不是很簡單,首先來看,「色」是什麼?佛家說的色是指的女人嗎?當然不單純是,但是色包括女人,色可以是五顏六色,五花八門,所以說佛家所說的色應該是指的世間萬事萬物,不單獨指某一樣東西。
那麼再說空,空很好理解,什麼都沒有,就空了,我們有很對成語,諺語來說明空,空空如也,竹籃打水一場空,空歡喜一場等等不勝枚舉。
解釋完「色」和「空」之後,我們就連起來解釋「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即是空:
從這個佛家思想的角度來解釋,色就是你所能看到的萬事萬物,大千世界,包羅萬象,車子、房子、票子、女人,這都是你看到的色,你可能會短暫的擁有過他們,也享受過他們,但是到最後他們哪一樣你也帶不走,哪一樣也不是你的,你只不過是這些東西的過客,這就是色即是空。很好理解吧。
空即是色:
我們再來解釋空即是色,前半句說了,到最後大千世界的每一樣東西都不是你的,這是空,這個空是對於某一個人來說的,這個人沒了就以為他失去了整個世界,但是呢?大千世界的萬事萬物,並沒有隨著這個人消失,他們依然存在,依然被其他活著的人利用著,經歷著。這就是空即是色。
總結一點:王羲之在《蘭亭序》中寫道: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意思是說,你以前喜歡的東西,轉眼之間就成為過去,你要感慨一番,生命又何嘗不是如此呢,長短也是定數聽憑造化,最終歸於消亡。生命就是一個過程,莫要辜負了人生走一遭,過程體驗很重要。
一家之言,僅供參與飯後泛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