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中國美院校友、著名書法家李伏雨作品入藏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

2020-12-13 中國美術學院

5月28日下午,「孤標千尺挹清芬——李伏雨捐贈作品展捐贈儀式」在浙江美術館舉辦。

此次展覽由浙江美術館、西泠印社聯合主辦,中國美術學院、浙江省博物館支持,展出作品總計80件,這些作品全部由李伏雨先生之子李早先生代表家屬捐贈給了浙江美術館、西泠印社、中國美術學院、浙江省博物館等四家機構。

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沈浩代表中國美術學院接受捐贈,並向家屬頒發收藏證書。

浙江美術館、西泠印社、中國美術學院、浙江省博物館四家受贈單位接受捐贈現場

副院長沈浩代表中國美術學院接受捐贈現場

李早先生說:「捐贈父親作品的想法,已經有好幾年了,一直在等待一個契機。中國美術學院是父親的母校,西泠印社是父親離休前的工作單位,浙江美術館、浙江省博物館是浙江最好的展覽和收藏機構。此次,四家單位攜手為父親舉辦捐贈展,感到無比榮幸。」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一九四七年在國立藝專就讀時的李伏雨

李伏雨(1924-1995),原名康球,別署貧之、月照亭主、印工等。出生於湖南長沙望城。1945年於重慶考入國立藝專西畫五年制本科,1946年隨學校復員杭州。1949年後一直在杭州市文教系統工作,1984年於西泠印社離休。李伏雨在西泠印社工作期間,對恢復杭州市的書法篆刻活動做了大量工作,對以西泠印社七十五周年社慶為標誌的恢復印社正常活動盡心盡力,尤其是對西泠印社出版事業的發展作出了較大的貢獻。

一九四九年一月國立藝專被捕五同學(後排站立者)解放回校歡迎會

李伏雨(後排站立者左)

一九四六年一月一日 在國立藝專時的日記

李伏雨生前系杭州市第一屆人大代表,杭州市政協第四屆常務委員,杭州市文聯第二屆委員,西泠印社社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浙江分會籌備組成員,浙江省書協第一屆、第二屆理事,浙江省篆刻理論研究會副會長,杭州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杭州市篆刻研究會副會長,浙江省離休幹部書法協會顧問。篆刻、書法作品分別參加第一屆、第二屆全國書法篆刻展覽。1984至1986年連續三次參加「中日蘭亭筆會」。1986年其書法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收藏。作品及傳略收入《中國新文藝大系·書法集》《中國美術年鑑》《中國現代美術全集·篆刻卷》等。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期擔任責任編輯出版的《吳昌碩作品集》、「忠義堂法帖」叢書、《印學史》等圖書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

李伏雨畢業證書

一九八六年國立藝專老同學聚會

肖峰(前排右七)劉江(後排右一)

呂國璋(後排右四)李伏雨(後排左一)

李伏雨書法行草具「二王」風韻,揮灑間真情流露,自然酣暢;隸書見漢碑骨力,舒展凝練;楷書得顏真卿精髓,煌煌壯嚴而不失親和力;尤精小篆,上承「二李」遺緒,下究清篆三昧,自出胸臆。

李伏雨篆刻以秦漢為宗,於明清諸家均有涉獵,仰慕於吳昌碩、齊白石,所作既多漢印,又擬古璽,以渾樸蒼勁、整飭沉健為上。

李伏雨的詩詞吟唱多為即景即興之作,雖自謂「不諳聲韻」,實為言志抒情,揚其「氣質與風骨」。

捐贈作品欣賞

篆書 自吟詩137cm×68cm 1989年

釋文:

狂飆涫涫起金蕭

投筆青年匯大潮

除盡豺狼天宇淨

東風楊柳樂唐堯

款識:

一九四九年五月九日餘為浙東人民解放軍金蕭遊擊支隊浦江接管組一兵進入浦江縣城 十一日支隊部進駐宣告浦江解放 今四十年矣 有懷而作 書奉浦江 解放四十周年專輯 伏雨

鈐印:

伏雨之璽 李 芙蓉國裡人

篆書 陳毅詩109cm×34cm 1990年

釋文:

幽蘭在山谷 本自無人識

只為馨香重 求者遍山隅

款識:

陳毅同志詩幽蘭一首

庚午歲夏揮汗試筆

鈐印:

李伏雨書 伏翁 芙蓉國裡人

篆書 古詩句85cm×34cm 1990年

釋文:

明月人觀千古異

夕陽山在有無中

款識:

庚午歲之春

伏雨書於湖上

鈐印:

李 伏雨之印 春常在

篆書 魯迅詩句 84cm×34cm 1989年

釋文:

室外獨留滋卉地

年來幸得養花天

款識:

魯迅先生詩句

己巳歲冬 伏雨書

鈐印:

李 伏翁

篆書 王之渙詩67cm×28cm 1980年

釋文: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裡目

更上一層樓

款識:

王之渙詩登鶴雀樓

庚申春日 伏雨

鈐印:

篆書 吳昌碩詩 110cm×24cm 1988年

釋文:

菜根有至味

不數瓜與茄

一畦灌寒碧

都成壽木花

款識:

缶老題畫詩白菜

戊辰元宵節 伏雨恭錄

鈐印:

李 伏雨之印 芙蓉國裡人

篆書 謝眺詩句 137cm×31cm×2 1991年

釋文:

喧鳥覆春州

雜英滿芳甸

款識:

謝眺詩晚登三山

還望京邑摘句

辛未歲之冬

伏雨於古運河畔

鈐印:

李 伏雨之印 芙蓉國裡人

篆書 鄭板橋詩 134cm×50cm 1990年

釋文:

新竹高於舊竹枝

全憑老乾為扶持

明年更有新生者

十丈龍孫繞鳳池

款識:

鄭板橋詩新竹

一九九〇年教師節誌慶

伏雨湖上

鈐印:

李 伏雨之印 四明一兵

篆書 自吟詩 97cm×58cm 1987年

釋文:

鐵索高懸接久能

輕車冉冉燕同行

幽谷千尋極目

垂天方息又凌空

款識:

遊日詩草之六

日本平乘纜車

甲子初夏作

丁卯初夏書

伏雨並記

鈐印:

李 伏雨之印

篆書 自吟詩 132cm×34cm 1987年

釋文:

椰風蕉雨海南遊

兒女相偕海盡頭

萬頃煙波懷往哲

詩思片片逐浮鷗

款識:

海南情思首章 乙丑初秋 父子書畫篆刻湛江展後遊瓊州 丁卯歲杪伏雨並記於杭州

鈐印:

李 伏雨之印

來源 |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

編輯|趙怡 廖垣

審核|徐元 張素琪

出品:中國美術學院黨委宣傳部

中國美術學院新聞中心

CAA全媒體工作室

投稿郵箱:caanews@caa.edu.cn

相關焦點

  • 「入藏」校友徐堅先生作品入藏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
    近日,著名水彩畫家、我院1954屆校友徐堅先生向學院美術館捐贈作品6件,分別是《靜靜的山澗》《山間小橋》《草原人家》《草原風雲》《杜甫草堂》《暮色》。美術館向徐堅先生頒發證書,以示感謝。徐堅,1932年生於江蘇南通。教授,水彩畫家,油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水彩畫家協會理事。
  • 「孤標千尺挹清芬——李伏雨捐贈作品展」亮相浙江美術館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賈佳展覽現場5月28日,由浙江美術館、西泠印社聯合主辦,中國美術學院、浙江省博物館為學術支持的「孤標千尺挹清芬——李伏雨捐贈作品展」在浙江美術館開幕。李伏雨,1924年出生於湖南長沙望城,1945年於重慶考入國立藝專西畫五年制本科,1946年隨學校復員杭州。1949年後,李伏雨一直在杭州市文教系統工作,1984年於西泠印社離休。他在西泠印社工作期間,對恢復杭州市的書法篆刻活動做了大量工作,對以西泠印社七十五周年社慶為標誌的恢復印社正常活動盡心盡力,尤其是對西泠印社出版事業的發展作出了較大的貢獻。
  • 中國著名留俄油畫家黃音——作品賞析
    黃音 教師 藝術教育家、活動家、學者、中國當代著名油畫家、學院派藝術畫家、俄羅斯列賓美術學院油畫家、俄羅斯聖彼得堡二十世紀藝術中心油畫家、 俄羅斯聖彼得堡列賓美院列赫特教授和彼緬諾夫教授工作室(原列賓工作室) 油畫寫生專業——碩士研究生學歷,俄羅斯赫爾森國立師範大學 教育學油畫專業——本科學士
  • 中央美院美術館藏國立北平藝專精品陳列展開幕
    本次展覽發布會現場2012年11月27日下午2點,《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國立北平藝專精品陳列(西畫部分)》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4層展廳展出。本次展覽由中央美術學院主辦,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承辦。展覽的學術顧問為潘公凱院長,策劃為王璜生教授,學術主持為曹慶暉副教授。本次展覽作為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2012年度重點推出的館藏品精品陳列項目,已入選文化部「2012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季」優秀項目。同時,為迎接2018年中央美院百年校慶而啟動的「百年輝煌」工程,這一展覽可以說是啟動階段重要項目之一。
  • 徐悲鴻是校友,珍貴藝術作品作館藏,這就是央美
    中央美術學院(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簡稱「央美」,誕生於1918年,初名國立北京美術學校,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國立美術教育學府,也是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開端。,開創了中國最早的造型、設計、建築、書法、建築、人文等大學學科。
  • 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
    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外景    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連同美院美術館·設計館、美院美術館·民藝館,中外兼具、傳統現代並重,三館合體與網上美術館共同構建了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群的整體格局。  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成立於2003年10月,是在1928年創院時期展覽館的基礎上重建而成,建築面積近8000平方米,展線1300平方米,擁有7個展廳。美術館以藝術史的視覺呈現、核心價值觀的藝術表達為手段,探討當代藝術的時代使命、傳統藝術的創新表達,服務公共文化體系建設。
  • 法籍華裔著名畫家趙無極逝世 中國美院校友哀悼
    法籍華裔著名畫家趙無極逝世 中國美院校友哀悼   中新網杭州4月10日電(記者 夏毅)中國美術學院校友、法籍華裔著名畫家趙無極於4月9日下午因病醫治無效在瑞士沃州逝世,享年92歲。
  • 青藍相繼—江西師範大學建校80周年美術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
    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致辭 2020年10月14日,「青藍相繼——江西師範大學建校80周年美術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江西師範大學是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和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校。原中國對外文化藝術展覽公司總經理、校友萬紀元先生致辭江西師範大學校長梅國平教授致辭並宣布畫展開幕開幕式由江西師範大學副校長劉俊教授主持 江西師範大學美術學院1951年由康有為先生侄孫、著名書法家康莊教授、油畫家鄭均亨教授和原北平國立藝專西畫系主任彭沛民先生等人創建
  • 中國美術館建館50年 十大美術館藏精品首匯聚
    石魯作品《節近中秋》(1962) 紙本水墨設色 69cm×62cm 陝西美術博物館藏  早報訊 2013年是中國美術館建館50周年的紀念年,昨天,作為其館慶展覽系列的開篇之作,「群珍薈萃——全國十大美術館藏精品展」在中國美術館對外開放。
  • 漾兮九闋——張漾兮藝術研究展在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辦
    由中國美術學院、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浙江省美術家協會主辦,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中國美術學院繪畫藝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藝術哲學與文化創新研究院承辦的「漾兮九闋——張漾兮藝術研究展」於2020年9月28日在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此次展覽為2020年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美術作品收藏和捐贈獎勵項目。
  • 中國美術館館藏《南湖》現雙胞胎 顏文樑名作亮相嘉德秋拍
    12月初,秋拍的鑼鼓打響,雖然2020各種不穩定,但回看過往,作品有多硬,藏家購買的決心就有多硬,已成為不爭的事實。無論一級、二級市場,好貨是硬道理。  不但跟中國美術館館藏的顏文樑作品《南湖》同款,都創作於1964年,畫面還幾乎一模一樣。
  • 中國美術學院風雨90年:吳昌碩齊白石做教授 董希文吳冠中是校友
    3月25日,「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九十周年紀念展」布滿了中國美術館10個展廳。作為中國第一所國立高等藝術學府——國立藝術院(中國美術學院前身)於1928年誕生於杭州西子湖畔。作者:錢曉鳴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用激越的聲音說出這三個層次、一生修煉: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皇皇39冊大型文獻《國美之路大典》和在中國美術館以10個展廳的規模舉辦的「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九十周年紀念展」,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理論家張曉凌一言以蔽之:有國家氣象!
  • 它是中國的八大美院之一四川美術學院
    四川美術學院 坐落於中國美麗的山水都市—中央直轄市重慶,是中國獨立建制的31所普通高等藝術院校之一,是中國八大美院之一。學校校園分為黃桷坪校區和虎溪校區, 是市政府授牌的「園林式校園」。四川美術學院有兩個校區,老校區在黃桷坪,學校像是一個微縮版的北京798,處處充滿了藝術氣息。校園內重慶美術館和坦克庫藝術中心這兩個地方不能錯過,除了濃厚的藝術氛圍,還會時常舉辦各種展覽。校門內的中央位置還矗立著國內最大的校友牆,一個充滿人文氣息的地方,一個讓人嚮往的藝術天堂,創意在這座校園,生根發芽,讓人豔羨的地方 。
  • 中央美術學院首家院外美術館落戶河北廊坊
    宋敏濤 攝  中新網廊坊11月3日電(宋敏濤 張迪 劉玉)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廊坊館揭牌儀式3日晚在河北廊坊絲綢之路國際文化交流中心舉行。  據介紹,該館是中央美院在院外設立的第一家美術館。中央美術學院黨委書記高洪、廊坊市委書記馮韶慧等領導和嘉賓共同為「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廊坊館」揭牌。
  • 中央美術學院建校100周年發布「百年校慶 十大活動」
    形成「百年校慶,十大活動」, 主要包括「百年輝煌,校史建館;名家大師,立像校園;悲鴻生命,空前大展;國家形象,設計彰顯;時代丹青,經典永傳;典藏十卷,學術領銜;學院大獎,樹立標杆;師生同繪,寄情百年;金幣郵票,珍貴紀念;校友歡聚,展望明天。」通過經典作品展覽、學術研討、著述出版和校園文化活動,敬仰先師風範,傳承美院學脈,更好地承載新時代的使命,發揮中央美術學院在美術事業和美術教育事業中的引領作用。
  • 寧波美術館館藏中國油畫50名家作品展
    原標題:寧波美術館館藏中國油畫50名家作品展 11月14日至12月14日,「生活·永恆——寧波美術館館藏中國油畫50名家作品展」在浙江省寧波美術館舉辦,共展出羅工柳、靳尚誼、詹建俊、全山石、朱乃正、鍾涵等一批油畫大家的精品力作50件,其中絕大部分為現實主義題材,但也不乏運用新形式、新手法而表現革命歷史和社會現實的作品。   本次展覽中的多數作品都真實再現了不同時期中國人的生存狀態、生活風貌和日常心理。
  • 肇慶學院美術學院優秀校友作品選
    2019年12月23日—2020年1月12日,肇慶學院美術學院建院40周年慶典大會暨「春華秋實」——優秀校友作品展在肇慶學院美術館開展。一、優秀校友及教師作品選李勁堃 千年結 中國畫 2003年王永 郭亮所見 中國畫 2016年陳湘波 春風拂羽 中國畫 2001年龍虎 唱支山歌給黨聽No.6 水彩 2010年
  • 百米油畫長卷《黃河》入藏中國美術館創館藏紀錄
    中新網北京10月15日電 (記者 應妮)百米油畫長卷《黃河》15日亮相中國美術館。作為該館最新藏品,這幅油畫之巨創下館藏紀錄。長卷出自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教授王克舉之手。展覽現場 杜洋 攝作品總長161.6米,高2米,由101個畫面組成,描繪了從黃河發源地星宿海,經過扎陵湖、
  • 中國當代十大著名書法家
    中國著名書法家、軍人。李鐸自幼習書,曾遍臨歷代名家碑帖。廣集博釆,兼收並蓄,創出古拙沉雄、蒼勁挺拔、雍容大度而又舒展流暢的獨特書風,形成了李鐸書體。其作品於平淡樸素中見俊美,於端莊凝重中顯功力,氣度不凡,雅俗共賞,深受國內外人士喜愛。
  • 《丹青鑄史》-----張義潛美術作品展
    ,20歲任教於西安美院並參與組建國畫系,25歲創辦私立藝苑美專,桃李遍地,下自成蹊,被譽為中國歷史人物畫家及美術教育家,國家一級美術師。曾任陝西省政協常委,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西安美院客座教授,陝西書畫研究院院長,陝西省藝術研究所研究員,西安外國語學院東方藝術研究所所長、教授。擅長中國人物畫。作品有《華佗行診》、《東徵》、《林則徐》、《京郊之戰》、《絲綢之路起長安》、《我們的劉志丹》等,《李闖王》入選第四屆全國美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