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教育孩子有多「狠心」?抗挫折教育,從幼兒園就開始了

2020-12-19 龍龍媽媽說育兒

說到抗挫折教育,想起現在的孩子普遍承受能力不太行,總是能聽到某某學生因心理壓力跳樓的新聞。其實,這樣的孩子從小就有徵兆了。

前段時間,帶孩子去附近的小公園玩,裡面有幾個孩子比賽跳繩,我家孩子看他們玩得開心就參與進去了。沒過多久就聽到一個孩子大喊的聲音:

「我沒輸,就是沒輸!這次不算!」

緊接著這個孩子開始滿地打滾、耍賴,反正就是不接受自己輸了的這個事實,轉頭幾個孩子就糾纏了起來。家長們擔心跳繩會傷到孩子們,趕緊把他們拉開。

那個孩子的媽媽趕緊拉著孩子回家了,剩下幾個孩子一直在說:「輸不起,以後都不要和他玩了。」

這雖然不是什麼大事,但卻讓我意識到了孩子抗挫折能力的培養有多麼重要。

一個無法面對失敗的孩子,是很難取得成功的。而且無意間就影響了自己的人際關係。在青少年心理學上頗有經驗的李玫瑾教授曾說:現在的孩子大多沒有忍受挫折的能力。

反觀教育在世界一直名列前茅的日本,在抗挫折教育上明顯狠心太多。

他們的抗挫折教育,從幼兒園就開始了,而且是孩子身體和心理素質上的雙重教育。

01:耐寒教育

日本教育有段時間被稱為「變態教育」,這個稱呼是因為他們的耐寒教育而得名。

我們經常能從動畫片、電視劇中看到日本不管冬夏都穿著短褲、短裙,其實這在日本是非常常見的現象。日本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就被要求穿短褲、短裙。

即使是結冰了的季節,也只是穿一條保暖褲。

日本教育認為這是在培養孩子堅強的意志和堅韌的體質。

02:嘗試失敗

我國教育一向是防止失敗,但我一直認為失敗不可能完全避免,孩子總是要避免的,如果一直防止失敗,當孩子面對失敗時很容易被打倒。日本教育在這方面就做得很好,他們鼓勵孩子嘗試失敗、面對失敗。

日本幼兒園有一個很知名的例子,一名叫凌的小男孩因為特殊原因要提前畢業,在畢業典禮上老師為凌準備了他一直跳不過的跳馬。

畢業典禮上,凌跳了很多很多次都沒有跳過去。如果放在國內幼兒園,可能在孩子第三次失敗的時候,老師就會讓他放棄了。但這位日本老師在凌即將放棄的時候,繼續鼓勵他,還讓其他小朋友給他加油打氣。

這次凌再去跳箱子時,一舉跳過,全場小朋友都為凌歡呼。

我想有這樣的抗挫折教育,這個小男孩不管以後遇到什麼困難都能堅持下去。

03:在獨立中解決困難

如果要問日本教育的核心是什麼,那麼一定是獨立。

日本人好像天生就有不願意給人帶麻煩的性格,這是因為日本教育從小就重視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幼兒園裡從來看不到孩子的書包是父母來拿地,即使兩三歲的孩子,不管多重都是孩子自己拿。

鞋子自己換、玩具自己收拾、飯自己吃、用過的碗也是自己收拾。反觀國內教育,要是讓兩歲的孩子自己穿衣服,家長說不定都得問上一句「讓這麼小的孩子自己穿衣服,你怎麼這麼狠心啊?」

但日本教育就是這麼狠心,所以日本孩子從小就非常獨立。

在抗挫折教育這方面,我們雖然不至於做到日本教育這般狠心,但也可以汲取其中的可取之處,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這樣孩子未來才能既經得起失敗,也能坦然面對成功。

相關焦點

  • 日本人教育孩子有多「無情」?抗挫折教育,從幼兒園就開始了
    日本在教育方面的「冷酷」與其教育水平一樣堪稱世界知名。無論是父母還是學校教師,對兒童教育都非常重視,但關注重點並不在提供優質的「學區房」或體貼的衣食住行上,而是非常注重孩子獨立勇敢、吃苦耐勞的品性。日本獨樹一幟的教育原則受到了很多國家的認可,來看看日本人教育孩子的特點吧。
  • 風雨之後有彩虹——市逸夫小學開展抗挫折教育主題班會活動
    巴爾扎克說:「挫折就像一塊石頭,對弱者來說是絆腳石,使你停步不前;對強者來說卻是墊腳石,它會讓你站得更高」。挫折讓我們更堅強,更有鬥志,因此,挫折也是美麗的。為了能讓同學們勇敢的面對挫折,能夠積極調整應付挫折的心態,了解應付挫折的各種方法,學會擁有一顆勇敢的心和運用正確的方法技巧對待挫折。
  • 孩子玻璃心受不了委屈怎麼辦?家長記住這3點,給娃進行挫折教育
    但是二寶是妹妹,自然就嬌慣一些,有時候會有一些小任性也就完全隨她去了。但我沒想到,隨著二寶慢慢長大,她的性格出現了明顯的問題。二寶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我給她送到幼兒園。剛一天,老師就委婉的表示讓我將二寶帶回家。我非常納悶,我家女兒又乖巧又不惹麻煩,怎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通過和老師的交流,我才知道,二寶的問題太大了。
  • 讓孩子多受挫就能提高抗挫折能力嗎?愛的鼓勵更重要
    「挫折教育」是現在很火熱的話題,大多數人認為挫折教育就是讓孩子多多地經受挫折和苦難,讓他們自己經歷的承受的多了,抗挫折能力自然就提升了。要不就認為,挫折教育就是要打壓孩子,不能讓孩子過分自信,要不時敲打,讓孩子時刻保持「清醒」的認知。
  • 課程|如何給孩子建立安全感?「挫折教育」怎麼做?
    人的一生,或長、或短、或平淡、或輝煌,但終將都像射入夜空的煙花一樣歸於沉寂。對個人有意義的,只有生命過程中的體驗。 體驗的好或壞,和我們一生的經歷有關,也和我們自己內心如何看待、處理這些經歷有關。更積極、更強大的內心,可以讓我們和外部建立更正面的關係,也能有更強的抗挫折能力。
  • 教育|紀錄片推薦——日本教育
    一般在日本的幼兒園裡會有一片小菜園,還會養有兔子或小雞。以便讓孩子們認識動植物、培養珍惜糧食的精神。日本的幼兒園裡,總能看到孩子獨立完成事情的場景:孩子必須獨立脫下制服裡的套頭衫和鞋子,獨立換上衣鞋......
  • 中日韓幼兒園教育比較
    根據這一點,日本幼兒園根據其教育原則,通過開展在園生活,力爭達到以下目標:(1)以培養健全的身心為基礎進行教育,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態度,使幼兒能健康、安全、幸福地生活。(2)培養孩子的愛心、對人的信任感,培育自立精神,養成能與人協作的態度及初步的道德觀。(3)培養幼兒對所處自然、社會環境包含對事物的關心和興趣,從而培養幼兒豐富的內心感受,萌發幼兒的思考能力。
  • 中國人的「精英教育」,日本人的「常識教育」
    ,還是「常識教育」,因為孩子長大成人之後,都必須走入社會,成為一名社會人。說實話,當年我家小朋友該上幼兒園的時候,我也曾猶豫過好一陣子,甚至想過要將孩子送回國,因為日本的幼兒園和小學,每天就是玩,文化學習時間非常少,作為一位熱愛教育的母親,我也曾擔心過自己的孩子會不會輸在起跑線上? 但是,一位日本媽媽的一番話說服了我,我最後還是將孩子送進了日本的幼兒園。
  • 【社科在行動•教育篇1】童心抗疫!古田孩子有「畫」說
    【社科在行動•教育篇1】童心抗疫! 【社科在行動•教育篇】童心抗疫!古田孩子有「畫」說引言:與時代同頻共振,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縣社科聯積極發動學會、協會參與抗「疫」活動。社科聯和縣教育局、教育學會共同開展「童心抗疫」活動,古田縣第一小學、縣實驗幼兒園、黃田中心小學、古一小幼兒園等學校的孩子們稚嫩的畫筆為古田加油!
  • 「教育頻道」弘鑫國學幼兒園:精品課程優化教育消費體驗
    在省會石家莊,具有國學特色的知名幼兒園——弘鑫國學幼兒園也迎來了一批新的學生。為了給孩子們創造更加優越的教育條件,幼兒園新增了一些特色課程,如中華武術及機器人編程。據幼兒園園長馮曉麗女士介紹,本學期新增的中華武術課程是為了讓孩子們強身健體,培養孩子們的抗挫折能力及不怕苦不怕累的耐壓力;新增的機器人編程課,西學中用,旨在培養讓孩子們對科學的好奇心,增加探索知識海洋的動力。
  • 中產拽著孩子跑,教育競賽從高端幼兒園開始
    」 一年級才開始學習「ABC」和「1+1」已經變成過去式,將孩子送入高端幼兒園的中產父母們,早早就開始了與同齡人之間的競賽。 入學難vs入學貴 在家長們越來越重視學前教育的當下,幼兒園的擇校,逐漸變成了某些家庭的頭等大事。
  • 日本男孩寫給妹妹的一封信:為什麼在教育上,日本人從不手軟?
    日本男孩寫給妹妹的信火了:為什麼在教育上,日本人從不手軟?曾經,一位日本小男孩寫的信火了,這封信是寫給他妹妹的,但是他的妹妹卻永遠也沒有機會聽到了……他成長在一個普通而幸福的家庭,有一對疼愛他的爸爸媽媽。
  • 日本教育實力怎麼樣?教育和國內有什麼區別?
    眾所周知,日本作為與中國毗鄰的國家,其綜合實力比較強,而且因為其近年來逐漸發展的旅遊業,很多投資者也都比較青睞日本這個國家,而現在因為國內教育競爭壓力比較大,很多國內的家長都考慮將孩子送出國留學深造,那麼問題來了,日本的教育實力怎麼樣呢?其教育模式與國內有什麼不同呢?
  • 事非經過不知難,學生必要的「挫折教育」可以有
    我覺得眼下太應該對學生進行一些必要的「挫折」教育,他們或許活得太安逸了!瞧瞧如今的某些孩子,動不動就出這問題、那問題的,不但思想承受不了某些挫折,有時身子骨也經不起一點風吹雨打;往往一言不合就……我基本是聽著這樣的訓導長大的,「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窮養的孩子有出息,只有多經歷窮困磨難,才能真正長大……」而每當看到四、五歲的孩子因家庭變故就要承擔家務,就要照顧殘疾的父(母),心裡就會莫明地感動……磨難會讓他們更強大。
  • 日本的小學生又火了!在教育這件事情上,日本人從不會手軟
    之前有記者拍到日本皇室接送小公主上幼兒園的照片,發現不論晴天還是下雨天,皇室家族的孩子也都要自己拿包包。日本體育課的教育重點是在於超越自己。這裡不會有跑多少米,跳多遠才合格。體育老師會記錄孩子們每一次完成了多少,如果這次比上次有提升,那麼這個孩子就可以獲得滿分。
  • 幼兒園的「超前教育」並不能幫助到孩子,家長不要揠苗助長
    但這種超前學習,給孩子帶來的隱患不只是一點點,而且會在孩子進入二年級後全面爆發。早在多年前,教育部就已經明令禁止超前教育,禁止幼兒園「小學化」,但還是有不少私立幼兒園在暗地裡教孩子不少小學知識。這是由於讓孩子過早進入到枯燥的學習之中,他們會比沒有接觸過的「超前教育」的孩子更容易失去學習的新鮮感,產生厭學的情緒困擾著他們,最終導致孩子成績下滑,影響孩子一生對學習的興趣和熱情。而且,幼兒園的高等教育只為兒童學習一些最基礎的知識。 在這一點上,兒童的知識不足,因此他們通常知識不多,基礎也不牢固。
  • 日本幼兒園3歲教論語,國學教育有何「過人之處」?聽園長怎麼說
    在歷史上中國的四書五經對日本民族有著巨大影響,日本諾貝爾獎得主湯川秀樹、近代教育之父福澤諭吉等多是從四五歲就開始習讀四書五經。他們不學習意思和解釋,只是反覆地讀,並最終全部背誦下來。日本是很重視漢文化的,有不少地方甚至從幼兒園開始,就教孩子認識漢字、讀古文了。日本的第二光幼兒園就是這樣一家幼兒園。第二光幼兒園的教室裡,孩子們端身正立,背著手,跟著老師的節奏,老師讀一句,他們跟一句。
  • 雄鷹童軍會:對孩子來說挫折是最好的教育
    現如今我們的孩子只有在夏令營裡才有機會自己動手扎帳篷,學燒飯,翻山越嶺,涉水過河,經受著城市兒童平時難以遭遇的各種困難。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孩子則成長在「溫室」,缺少生活的磨礪,缺乏責任感和擔當意識。相比之下,我們的東鄰日本就很注重用吃苦耐勞精神來陶冶年輕一代的情操。
  • 為什麼美國孩子從幼兒園就開始接受這種「特殊」教育?
    的思想 並且這一教育理念也被全世界 越來越多的國家所接受 中國教育部在2015年發布的 關於「十三五」期間文件中也提到要 」探索STEM教育、創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
  • 拒絕孩子在溫室中長大,新東方在線為應採兒的挫折教育點讚
    拒絕孩子在溫室中長大,新東方在線為應採兒的挫折教育點讚 發布時間:2020-12-04 13:28:00 來源: 東方網 對此應採兒嚴厲地教育了兒子,兒子沒有崩潰大哭反而主動衝著每個攝像頭道歉。事後應採兒接受採訪表示:教育兒子是想藉機提 升兒子的抗壓能力,讓他接受一次挫折教育,以免日後輕易被困難「擊垮」。  這對母子在節目中的表現贏得了網友的讚譽:「媽媽敢於施壓,兒子勇於抗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