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教師在識字和寫字教學中,注意這些很重要

2020-12-05 杜du老師說教育

識字、寫字是語文學習中一項重要內容。那麼,關於教材中的識字、寫字有什麼規律可循嗎?

小學教材中識字、寫字教學的依據是什麼,怎樣教學更加科學、效率高呢?

下面杜du老師和大家一起交流關於低年級識字、寫字的教學。

一、識字、寫字遵循的原則

「認寫分流,多認少寫」是編寫者的一個原則。

怎樣科學地實現這個原則呢?首先,我們以一年級學生為例,其實我們一年級上冊要求孩子們會認300字,會寫其中的100個字。

等到了一年級下冊,要求我們的孩子們會認400字,能寫其中200個字。

從數量上可以看出會認字和會寫字的比重,就是讓孩子多認少寫。

事實上「多認少寫」,這樣做是為了讓孩子們儘快地過渡到獨立閱讀階段,給獨立閱讀創造一個必備條件。

二、識字、寫字不可一概而論

在識字寫字教學中很多老師習慣把識字部分也當成寫字來教。

事實上,需要一線教師注意的是認字和寫字是兩個教學目標。老師千萬不要把會認字也按照四會的要求去教孩子們。

「四會」就是會認、會講、會用、會寫。用這樣的要求去讓孩子們學習會認字,這樣做是不科學的,因為你要求孩子們這麼多,孩子們學起來累,效果固然不好。

三、識字、寫字都是由簡入難嗎?

很多人會認為一年級的識字、寫字都是從最簡單的開始教,其實不然。

在書後會認表中,我們可以很容易發現,並不是說孩子們從最簡單的字認識開始,然後到高年級越來越難,不是這樣的,孩子們要認的字是為了獨立閱讀做準備,所以,會認字會出現很多孩子們平時常見的漢字。

說白了,就是在故事中或生活中高頻出現的字和詞語。

比如「蝴蝶」這兩個字,它就很難寫,也不好認,但是低年級的小孩子必須要認識它,因為很多童話故事中會出現蝴蝶這個詞,也就是說很多字詞是孩子們最容易接觸到的,就是要學習它們。

在我們語文書後面的會認字表中,大家就會發現很多字是出鏡率比較高的啊,比如「我」字就很難寫,但是,由於「我」在日常生活中和故事中經常出現,所以要求孩子們會認、會寫。

四、多元識字才是關鍵

什麼是多元識字?就是多方面、用多種方法、不能完全依賴拼音去認字。

單單依賴拼音去認字這種方法非常枯燥,很多家長也反映在輔導孩子認字的時候,孩子們記這個字很費勁,好不容易記住了,然後單獨拿出來又不認識了。

如果說只是單純地用拼音認字,會拖累認字的效率,儘快進入無拼音識記閱讀的階段。

那麼,我們可以通過哪些方法科學識記呢?比如說通過字形、結構、偏旁等去認字,還要用上一些識字的小口訣、藉助圖片、拆分法、加一加等方式。

識字採用多元化,這就需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能夠靈活的帶領孩子去識字。哪些字適合藉助圖片來識字;哪些字需要用到小口決;哪些字適合用換偏旁的方法來記憶……

事實上,有經驗的老師在語文教學中很重視範讀,而且注重的是用熟字帶生字來教學。

其實還有一種方法就是猜讀,有些字孩子們根本不認識,要怎樣猜呢?根據字形、字的結構規律去猜,也就是我們在一年級教材中就會出現的象形字,還有會意字,孩子們靠著意思去猜,很多時候還是能猜對的,那麼這種方法也是值得我們提倡的,也是很科學的方法。

上面重點講了關於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中的「識字」教學,大家一定要遵循認寫分流、多認少寫的原則。

對於低年級的小學生寫的多未必是好事,對比之下,識字往往顯得格外重要,因為它能開啟孩子們的獨立閱讀。

你的點讚、評論和轉發都是對作者的大力支持。

期待你的支持哦,關注我,發現更多精彩!

相關焦點

  • 向陽小學:好習慣伴我行系列活動之——語文識字寫字教學主題研討(圖)
    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低段語文教學的重點。因此,提高識字寫字教學的有效性,重視一年級識字寫字是很重要的。近日,向陽小學開展了「一年級識字寫字教學」主題研討活動。活動中,杜豔老師與常立娟老師分別做課。
  • 如何助力一年級孩子語文(下)基礎,熟記識字寫字、讀《西遊記》
    而這個任務完成,最重要的就看孩子的識字、寫字能力。這是決定孩子語文學科今後成績、和在現實生活中與人交流能力,所以,一年級孩子的分數和識字、寫字的能力比,我覺得後者才是我們教會孩子的,我叫它一年級重要的學習力。
  • 統編語文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建議
    識字寫字教學是第一學段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統編版教材在識字寫字的編排上有很多改變,面對新教材,我們在識字寫字教學中要注意些什麼呢?我認真研讀了統編版教材、《小學語文教師教學用書》以及近兩年來權威雜誌上關於識字寫字教學的大量文章;同時,把參加統編教材培訓時做的筆記及專家講座ppt又進行了溫習。現將我的思考與大家分享。一、明確識寫分流。
  • 簡論信息技術在一年級識字教學中的應用
    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識字教學是重要內容,因為識字是小學生逐步掌握書面 語言 ,培養讀寫能力的前提條件。《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規定:識字寫字是閱讀和習作的基礎,是1-2年級的教學重點。人教版義務 教育 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語文實驗教材的識字體現"認寫分開,多認少寫"的原則,全學年要求認950個常用字,會寫其中的350個,小學階段要學生認識常用漢字2400多個。由於年齡的關係,低年級學生注意力比較差,對事物關注的時間更為短暫,特別是一年級的學生,一時無法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如採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整節課教學生字,往往是教師教起來感到枯燥,學生學起來覺得無味。
  • 教師招聘筆試語文之識字寫字教學策略研究
    教師招聘筆試語文之識字寫字教學策略研究 http://www.hteacher.net 2019-11-21 08:41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方法
    而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它要求學生在一年間要學習一千多個漢字。學生的潛能是無限的,我們教師要去激發,這任務是能高效完成的。教師就要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在學習活動中始終讓他們佔主體地位,一切活動都必須以強調學生主動性、積極性為出發點,引導學生自主發展。下面談談依據生本的理念進行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的一些方法。
  • 一年級語文的讀文和寫字要求,能做到的孩子以後會很優秀
    關於一年級的語文教學,細心的人會發現一年級語文課文的內容真不少!每一課都有需要掌握的很多知識,並且參照教學目標,個人感覺語文學習內容,還是信息量滿滿的。怎麼學習,才能打好語文基礎呢?識字、寫字、讀文這三大塊,作為重要訓練的部分就正確了。對於一年級的小學生,讀課文有哪些要求呢?
  • 淺談小學語文一年級識字教學的方法
    識字能力是學習能力的基礎,因此識字教學成為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及難點。作為一年級新生來講,大量、抽象的歸類識字是他們首先要面對的。《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而漢字數量多,既難認又難記,學生學得快,忘得也快。
  • 2018年春部編一年級語文下冊教材分析與教學進度表
    部編一年級語文下冊教材分析(一) 教材內容  本冊教材識字和課文穿插著,每個單元內涵都比較廣泛,避免了教材內容的局限性。每組教材把語文知識、能力、方法、習慣、情感態度價值觀融為一體,體現從整體上提高語文素養。
  • 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識字教學原則與策略
    當前,學生語文基礎比較薄弱,生活中缺少漢字學習環境,且家長無法提供足夠的學習支持,是「三區三州」語文教師在工作中普遍面臨的實際困難。教師不僅要解決語文課程將口語轉換為書面語的問題,還要幫助學生實現由少數民族語言到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思維的轉化。[1]「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也是貫穿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教學內容。」
  • 2020年寧夏教師招聘考試高中語文——識字寫字教學策略研究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年寧夏教師招聘考試高中語文——識字寫字教學策略研究,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19寧夏教師招聘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教師微信公眾號(ningxiajsht),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識字寫字教學策略研究   識字與寫字教學是小學語文課程的教學重點
  • 小學語文寫字本的作業格式大全
    寫好字,是小學語文的一個重要技能。寫字是一項很重要的語文基本功,也是鞏固識字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平時教學中要注重學生的書寫,指導學生寫好字,搞好寫字教學與識字教學的結合。根據孩子的訓練重點設計出合適的寫字格式,有助於提高寫字、識字的效率。
  • 玉山縣逸夫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比賽落下帷幕(多圖)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比賽  中國江西網訊 吳玲玲、記者祝麗君報導:低年級學生的識字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教學的重點。為提高低年級識字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學校語文教學質量,玉山縣逸夫小學於10月8日、9日開展了低年級語文教學優質課比賽。
  • 識字中的深度學習
    一年級語文統編教材在識字編排上體現了合理有序、學法靈活、貼近生活的特點,教師應結合教材特點,科學設計,做到多元化識字,達到優化識字教學的過程,提高識字教學的效果。一年級語文統編教材識字編排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注重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學法靈活。「識字具體是指了解字義,讀準字音,辨清字形。同時建立音、形、義之間的聯繫,實現三者的統一」。
  • 一年級識字教學在小學階段的重要性
    一年級識字教學在整個小學階段的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於剛從幼兒園大班升到一年級的孩子,他們的內心世界單純的就像一張白紙,對什麼事都感到新鮮、好奇。他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強。無論是聽說讀寫基本功的訓練,還是行為習慣的養成,在一年級識字教學中始終貫穿養成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 《識字寫字》教學設計
    識字寫字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能夠準確地認讀本文的生字詞,用硬筆書寫漢字並能夠理解字詞的含義。過程與方法:利用生活中的資源、工具書理解字詞的含義,並且學會應用;以遊戲的形式進行生字詞的學習與鞏固。
  • 一年級學生識字、寫字的重要性。
    一年級是學習生涯的開始,也是整個學習生涯的基礎。那麼作為一年級學生,如何才能更好地識字、寫字呢?今天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這個內容,希望對我們都能有幫助!一年級識字寫字的安排,都遵循兒童學習語文的規律。所以,一年級的識字寫字至關重要。那麼,識字寫字孩子掌握到什麼程度就可以了呢?要求認識的字,只要能夠在語境中認識、能夠運用於閱讀就可以了。不要求書寫,也不需要對字形作過細的分析。作為父母,我們可以對生活中出現的常見字,採取靈活有趣方式幫助孩子識記;作為老師,可以讓生字反覆出現,幫助孩子鞏固生字。
  • 巴州區鼎山學區開展小學語文低段「拼音 識字寫字教學」研討活動
    為進一步研究探討有效的拼音及識字寫字教學策略,幫助學生儘快掌握拼讀的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識字寫字習慣,激勵小學語文教師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10月15日上午,巴州區鼎山學區小學語文低段「拼音、識字寫字教學」活動現場會在鼎山小學進行。
  • 浙江小學一年級語文或用新教材 先識字再學拼音
    一位業內人士解釋說,2012年,教育部重新考慮組織編寫義務教育階段德育、歷史、語文三門課的統編教材,或叫示範教材。教育部從全國調集五六十位專家組建語文教材編寫組,包括一些從事語文教育研究的著名學者、作家、各省市教研員、特級教師,以及出版社編審和編輯等。目前,全國各地使用的語文教材,有人教版、語文版、粵教版、魯教版、北師大版、北京版等,浙江的學生普遍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
  • 一年級新生換語文課本啦 先識字再學拼音
    和舊版的語文教材一比,馬上看出兩者的區別,新版「胖」了一圈,有A4紙大小。記者在教材區看到,除了一年級上冊,其餘年級在售的語文課本,仍然是舊版。總體來看,新版語文教材一年級上冊跟舊版相比主要有四個變化。先學一部分常用字 再開始學拼音這絕對是新版教材最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