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傳統美學的基石,《源氏物語》,紫式部留下的無盡世界

2020-12-06 轉悠於舌尖之間

對於一條曾經孕育過輝煌的文明的河流,人們常常喜歡溯遊而上,追尋著它的源頭,總想去看一看這永不衰竭地滋養著歷代生命的古老而年輕母親的最初韻致。

由於造物的匠意和大自然的惠愛,島國優美的山川草木和溫暖溼潤的氣候環境鑄就了日本人的民族審美心理,當這種審美觀與大陸文化水乳交融之後,便第一次明顯地在日本人引以為自豪的燦爛的平安朝文化所遺留的作品中永久地沉澱了下來。

誠如川端康成所指出的那樣:「這些作品(指平安時代的文學作品)創造了日本美的傳統,影響乃至支配了後來八百年間的日本文學。」而其中「特別是《源氏物語》,可以說自古至今,這是日本最優秀的一部小說。」

在公元十世紀步入其黃金時代的平安朝文化,使日本文化顯現出更清楚的日本品質。由於假名文字的發明和嫻熟使用,日本人得以通過自己的口語化的文字更加徹底而確切地表達自己的感情與思想,從而使日本的本國文化之花,最先在文學領域中開放。

除和歌外,文學敘事作品成為這一時期新興的假名文學的重要樣式,而無論就外部結構的恢宏或是內在精神的和諧與流暢,《源氏物語》又是其中最傑出的一部典範之作。

在《源氏物語》中,自然之悲的情調主要體現為同春夏秋冬四時風物相聯繫的幽怨的感傷與寧靜的哀愁。猶如薄暮的山中濛濛的溼霧,這種纖細而恬淡的愁緒籠罩著整部小說,奠定了它的基調,反映了婉麗優雅的古典情趣。

露在青獲上,分明不久長。偶然風乍起,清散證無常。

這時,季侯呈現出的背景,也正是滿目蒼涼的秋色,西風蕭瑟,黃昏的庭院裡,夕霧籠罩之下顯得一片灰白的樹枝在左右搖曳,那散落在荻花之上而又頃刻被風吹失蹤影的夜露,映入這行將瞑目之人的眼裡,使紫姬產生了與它同命運的身世之嘆。

在彌留前夕的寧靜安逸中,發出了浮生即如風露一般短促的絕吟,一縷淡淡的哀怨,縈繞在此香消玉殞之際,算是這十全十類的女子遺留於人間的唯一缺憾了。

對此情此景,天命之年的源氏固然百感交集,而那位風華正茂的明石皇后也早已黯然神傷,她恍若忘卻了自己正值青春蓬勃的生命,也沉浸在「白駒過隙」的幽幽悲嘆之中:萬物如秋露,風中不久長。誰言易逝者,只有草邊霜。

今朝舍我翩然去,珠淚當如鈴鹿波。鈴鹿珠淚君莫問,誰憐伊勢遠行人。這是源氏與六條妃子之間的贈答之歌。六條妃子因生魂之嫌,引起世人的流言,她只得斬斷萬縷情絲,遠離所愛之人而去。

之前不久,源氏曾秘密訪問野宮,兩個愁緒萬斜的戀人一夜娓娓情話,在那「添得蟲聲愁更濃」的悽涼秋曉依依惜別。而今生離在即,重逢無期,難言的苦衷、沉痛的隱情,唯有心知。此時此刻,怎不令二人肝腸寸斷。

一方是更行更遠,離恨綿綿;一方是神不守舍,魂迫芳蹤涉水越關,淚比徵程之上滾滾的鈴鹿川波,將人歸之處比作逢坂天下險。

凡讀過《源氏物語》的人也許都會對那個終日笙簫歌笛、管弦遊宴的六條院有著深刻的印象吧。這所由源氏親自設計籌建的宮邸,就是充分反映了日本庭園的審美風格。

由於它巧妙地集四時風貌於一體而又使其分別有致各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小整體,因而從中我們可以了解到一般日本人在造園時的公共模式:不論他是喜愛哪一個季節,都不外春、夏、秋、冬;儘管具體形式千變萬化、巨細不一,但總的精神卻大同小異。

在此,我們不得不驚嘆於作者的匠心。也許她曾有意用這個六條院來概括平安朝那個時代的日本庭園,然而她或許未必始料這個六條院也概括了日本從古到令的造園風格。

那春園的石山流水、爛漫群花;秋園的紅葉飛瀑、曠蕩原野;夏園的清泉淡竹、森林籬垣;冬園的蒼鬆勁柏、深山喬木,儘管都是人力所營,但又無不是對四季佳景刻意求工的照搬和凝縮,因而也無不盡善盡美地還原著大自然本身的神韻與風採。

難怪作者在描繪秋園風光之後又補綴了這樣自豪的一筆:「此時正值秋天,秋花盛開,秋景之美,遠勝於嵯峨大堰一帶的山野。」

《源氏物語》為日本傳統美的巔峰和發源,乃是當之無愧的。正如一條經歷了它的流程的大河,不管到了中下遊如何浩蕩奔騰,但源頭卻始終只是一泓清澄的山溪或一堆純淨的冰雪那樣,《源氏物語》與它之後幾百年間千姿百態的傳統美之間的關係,亦如此同。

相關焦點

  • 中古日本文學|紫式部《源氏物語》
    紫式部《源氏物語》11世紀初,日本出現了女性作家紫式部的巨著《源氏物語》,一部約百萬字的長篇小說,全書54卷。作品反映了古代貴族社會生活面貌。紫式部,生卒年不詳,一般認為是生於天祿元年(970年),卒於長和三年(1014年)。她本姓藤原,因其長兄擔任式部丞,當時宮中女官往往以父兄的官銜為名;後來她寫成《源氏物語》,書中有一個名叫紫姬的人物被廣為傳誦,世人遂稱之為紫式部。
  • 《源氏物語》:日本美學集大成者
    [書籍信息]  書 名:《源氏物語》(平裝,全三卷)  作者:紫式部  譯者:葉渭渠 唐月梅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年1月  [作者簡介]  紫式部  紫式部,又稱紫珠,是日本平安時代中期的女性作家,和歌作家,中古三十六歌仙之一。
  • 【賞析】紫式部《源氏物語》
    《源氏物語》自11世紀初葉平安時代問世以來,深受日本讀者喜愛,它把日本的古典文學推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且激發了後世久盛不衰的探討激情,以致形成了一門學問:「源學」,恰如我國的「紅學」。在中國有四部《源氏物語》的全譯本,分別為豐子愷譯本(60年代)、林文月譯本(70年代)、尹志俊譯本(90年代)和梁春譯本(2002)。
  • 紫式部《源氏物語》
    《源氏物語》。《源氏物語》被稱為世界上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是日本平安時代女流文學的代表之作。該作品以細緻且富有文採的筆觸,虛構了一個富有代表性的宮廷貴族社會,並洞察其中的人情事態,構成了一部極具時代特色的風物長詩,被認為是完成度極高的劃時代的作品。
  • 紫式部是誰?紐約大都會以《源氏物語》「點亮」日本經典
    寫於11世紀初日本的《源氏物語》是個例外,它可能也是世界上的第一部長篇小說。這是一部講述日本宮廷生活與愛情的著作,敘事豐富,它掀起了革新,並在各個方面為日本藝術奠基。其中,堪稱日本國寶的兩件文物也在展品之中:俵屋宗達繪製的《源氏物語關屋·澪標圖》屏風,和日本平安時代的《一字蓮臺法華經》。展期將至6月16日。《紅葉賀》《源氏物語》是日本平安時代(794-1185)的文學裡程碑之一,而平安時代則被廣泛認為是日本文學的黃金時代。
  • 被稱作日本《紅樓夢》,豐子愷譯《源氏物語》出版
    《源氏物語》是世界上最早的長篇寫實小說,是日本不朽的「國民文學」,開啟了「物哀」的時代,對後世日本文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堪稱東瀛《紅樓夢》,和《平家物語》並稱日本古典文學雙璧。近日,上海譯文出版社推出豐子愷先生經典譯本《源氏物語》。
  • 《源氏物語》對日本社會的影響
    被譽為日本《紅樓夢》之稱號的《源氏物語》以日本平安時代為背景,成書於公元1001-1008年之間。它是世界上最早的長篇小說,是三千萬日本家庭不朽的國民文學,是世界上公認的亞洲文學十大理想藏書,亦是世界文學寶庫中不可或缺的一件珍品。
  • 紫式部的一生~源氏物語執筆的廣山寺
    在京都御所和同志社大學附近,有一座名為廣山寺的寺廟,與紫式部有關。白沙和苔蘚美麗的被稱為「源氏庭院」的庭園,在6~9月間,桔梗的花開得美麗,呈紫色。這個庭園被稱為「源氏庭院」的理由。那是因為這個地方是紫式部的宅邸遺蹟,她在這個地方執筆了那個《源氏物語》。寫《源氏物語》的紫式部如果是日本人的話,恐怕源氏物語的作者知道是紫式部,但是知道紫式部的人不少吧。下面介紹紫式部是怎樣的女性。
  • 紫式部:源氏物語,藝術魅力經久不衰
    今天我來給大家講一講紫式部的源氏物語。關於(源氏物語》的主旨,迄今為止一直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源氏物語》是一部內涵豐富的小說,具有多重性主題。因此,應該多側面、立體地理解(源氏物語》的主旨。從時代及作家世界觀看,作品似乎要表現「罪與罰」及嚮往「彼岸淨土」的思想。
  • 《源氏物語》全新譯本出版
    有日本的《紅樓夢》之稱,女作家紫式部的長篇小說,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長篇寫實小說,代表日本古典文學高峰的《源氏物語》,日前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新譯本。據出版方介紹,該書由日語翻譯大家與學者葉渭渠、唐月梅夫婦耗費8年時間,聯袂奉獻。
  • 日本女作家紫式部,孀居後寫出文學瑰寶《源氏物語》
    日本女作家紫式部,孀居後寫出文學瑰寶《源氏物語》紫式部本姓藤原。因她父親和長兄的官作式部丞,時人便稱她為藤式部;後來,她寫的長篇小說《源氏物語》傳誦一時,書中的女主角若紫更為人們所喜愛,所以她又得名紫式部。
  • 品讀《源氏物語》日本平安時代貴族的愛與欲
    創作於1000年前的《源氏物語》,是日本也是世界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寫實小說,「讓日本民族整整驕傲了10個世紀的文學名著」。故事主角源氏身為皇子權臣,才華橫溢,容貌俊美,號稱「光華公子」,他追逐美色,甘冒天下之大不韙。與他糾葛、愛怨的女子,因此也飽受其害。
  • 我讀《源氏物語》
    紫式部的《源氏物語》作於1001~1007年,是世界上最早的長篇小說。這部小說裡有400多個人物,百萬字。這是一部融合了日本美學的平安時期文學巨著。物語是「故事」或者「小說」的意思。全書分為兩大部分,主人公分別為光源氏和紫姬。
  • 紫式部《源氏物語》,堪比《紅樓夢》的皇家絕唱
    引言《源氏物語》被稱為世界上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是日本平安時代女流文學的代表之作。該作品以細緻且富有文採的筆觸,虛構了一個富有代表性的宮廷貴族社會,並洞察其中的人情事態,構成了一部極具時代特色的風物長詩,被認為是完成度極高的劃時代的作品。
  • 源氏物語?No,其實它講的是紫式部
    原標題:源氏物語?而且就自己通過文字描寫形成的想像來說,天海佑希版本的源氏確實就是我心中源氏的樣子,相比之下千年之謎這版源氏物語的整體氛圍和人物性格都要壓抑且沉悶一些。這部電影說到底,是在致力於探究並還原身為作家的紫式部創作源氏物語的心路歷程。她遇到何人,何種境遇下生發出何種情愫,才能使這許多的人物形象,男人和女人的事情在一個作家的腦中纖毫畢現,從虛無到有骨有肉的故事,並最終付諸筆下展現於世人面前。
  • 《源氏物語》被稱為日本傳統文學的集大成之作,它的作者是( )
    《源氏物語》被稱為日本傳統文學的集大成之作,它的作者是( )。A.山上憶良 B.紫式部 C.松尾芭蕉 D.夏目漱石 查看答案解析【答案解析】 《源氏物語》被稱為日本傳統文學的集大成之作,它的作者是紫式部。參見教材P375。
  • 淺析白居易詩歌等中國古代文學,對紫式部《源氏物語》的創作影響
    文/少女晚安《源氏物語》世界上第一部完整的長篇小說,它誕生於十一世紀初漢詩隆盛的平安時代。江戶時代,又有人隨漢語習慣把它叫做《源語》、《紫文》。作者是當時著名的才女紫式部。故事涉及桐壺天皇、源氏和薰三代,歷經七十餘年時間,描寫人物多達四百餘人,被譽為日本的《紅樓夢》。《源氏物語》是日本女流文學的代表作,也是物語文學的高峰,日本古代文學史上無雙的巨著。
  • 《源氏物語》:從紫姬的命運說起,看物哀美學在小說中的演繹
    《源氏物語》是日本古典文學的高峰,被稱為「日本的紅樓夢」,成書於公元1001-1008年,這本書圍繞光源氏展開,講述了他錯綜複雜的情史,跌宕起伏的政治生涯。與此同時,還展示了平安時代貴族階層的生活。書中人物眾多,小說著重描述了源氏和這些女子香豔的情史。
  • 《源氏物語》:從紫姬的命運說起,看物哀美學在小說中的演繹
    其實,《源氏物語》是一本關於美的書,它是物哀美學的濫觴,也將物哀之美演繹到極致,書裡的人美,物美,情美,這種美裡面帶著哀傷,讓人心生憐惜,又無可奈何。《源氏物語》中有許多美妙的女子:出身尊貴的葵姬,紅顏薄命的夕顏,溫柔知性的花散裡,獨立高傲的槿姬……她們性格各異,後來的命運也各不相同,這些女子群像折射出日本平安時代女子生活的全景。
  • 從源氏物語裡感受日本文化溫柔隱忍
    世界上第一部小說其實是女人寫的,就是紫式部,「むらさきしきぶ」。紫是她的名字,式部是她的官稱!其實是人類歷史上第一部小說了,就是源氏物語,「源氏物語」。「源氏物語」就是源氏的故事光,源氏的故事。其實她當時一帖一帖寫的寫了大概60帖,其中有六篇找不著了,那麼就剩下54篇,這54篇成為了日本的經典中的經典,日本所有的文學家都承認我們沒有辦法翻越這座大山了,它就在那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