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多種資源的整合,「撤二建一」後新靜安北區(原閘北)尤其是大寧板塊的商業獲得迅速發展。不同程度調改的大寧國際商業廣場,陸續開業的協信星光廣場和大寧音樂廣場,整裝待開的靜安大融城,建設中的大寧久光等商業綜合體,使得環大寧商圈日漸成熟,也令更多目光都聚焦於此。
近期,贏商網走訪環大寧商圈,選取大寧國際商業廣場、大寧音樂廣場、協信星光廣場3個主力項目,通過對商圈內餐飲、服飾、休閒娛樂、零售等不同業態分布情況的分析,呈現最新最真實的環大寧商圈業態。本文重點呈現的餐飲業態。
消費者人群以周邊居民和白領為主
據贏商網不完全統計,這3家的餐飲總量達到169家。其中,大寧國際商業廣場的餐飲量最高,達到70家,約佔到整個商圈餐飲業態的41%。另兩個項目餐飲總量單個來看其實也不算低,協信星光廣場達到53家,大寧音樂廣場達到46家。
贏商網在走訪時候發現,大寧國際商業廣場的餐飲在2座、5座、6座、8座、9座、10座、11座、12座均有分布。其中30家集中在12座的4樓和5樓,可謂大寧國際商業廣場的「美食廣場」,約佔整個大寧餐飲的43%。因為集中,不少周邊居民和工作的白領吃飯直奔12座。
而協信星光廣場分為南裡、北裡兩個部分,二樓有連廊將其連接。其中,北裡餐飲有30家,南裡餐飲有23家,各有特色。大寧音樂廣場的餐飲主要分部在其B1層,有20家,約佔總數的43%。
這裡的餐飲人均消費在十幾元到300多元不等,可供不同類型人群選擇。消費主力以商業廣場附近居民和在商務辦公樓、創意園區辦公的白領為主。
注重差異化 餐飲品牌各有特色
據贏商網統計,環大寧商圈內涵蓋了中式、西餐、東南亞、日韓、甜點、咖啡飲品、快餐小吃等全品類餐飲業態。其中,中餐裡包含了本幫江浙菜、粵菜、湘菜、火鍋、雲南菜、港式、西北菜等各式菜系。
在這些商場中(從各餐飲類別數量來看),中餐有53家,西餐有9家,東南亞美食有7家,日韓料理有16家,甜點有14家,咖啡飲品有29家,快餐小吃有35家,超市零食有6家。
從餐飲品類的分布來看,環大寧商圈內佔比最大的是中餐,有約佔總數的31%,其次分別為快餐小吃和咖啡飲品,分別各佔總數的21%和17%。
值得一提的是,贏商網觀察到,雖然眾品類各家都有,但各大商業廣場注重差異化,品牌重合度不高,只有星巴克、阿香米線同時在3家都有入駐,其他各有特色。
如東南亞菜,大寧國際商業廣場主推融合馬來西亞餐廳、漢泰-中泰融合餐廳,協信星光廣場主推水媽媽東南亞餐廳、明泰谷、新娘惹、米多咖喱屋,大寧音樂廣場主推默加馬來西亞餐廳。
引進盒馬鮮生、升級品牌 錯位競爭
為吸引人氣,環大寧商圈的各商業廣場一直在不斷升級更新,或引進新興品牌,錯位競爭。
以大寧音樂廣場為例,其在開業4個多月後,就引進新零售品牌——盒馬鮮生,這也是盒馬鮮生在上海的第二家店。作為全國首個支付寶會員店,盒馬鮮生的一舉一動都被大家所關注。大寧音樂廣場這一動作,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也成為它聚齊人氣的一大法寶。
大寧國際商業廣場,也一直在不斷升級更新。據贏商網觀察,一些品牌近兩年逐漸被消費者滿意度較高的品牌替換,如先後引進了樂凱撒榴槤披薩、PizzaMarzano等特色美食。其美食集聚度比較高的12座4樓打破了店與店之間封閉式傳統格局,被改造成開放式的格局,更有時尚潮流的感覺。
注:環大寧商圈位於靜安區中環兩翼產城融合發展帶南翼,主要包括環上大國際影視產業園區和環大寧市級商圈兩大標誌性區域,環大寧地區的四至範圍為北至汶水路(中環)、南至中山北路(內環),東至俞涇浦(區界)、西至滬太路(區界),總規劃用地10.92平方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