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開幕的第九屆中國—歐盟投資貿易科技合作洽談會上,參會嘉賓熱烈交流。 本報記者 何海洋 攝
成都市中心,以迎接西博會開幕為主題的花壇營造出喜慶的氣氛。 本報記者 田為 攝
香港展館已基本布展完畢。 本報記者 田為 攝
捷克參展商正在擦拭展櫃,迎接明天正式開展。 本報記者 田為 攝
法國大廚挽袖上陣,現場體驗顛勺炒花生米。
蔬菜雕塑師費德裡克(Frederic Jau-nault)表示:「四川菜太美味了,喜歡成都的一切!」
數著「星星」吃大餐,這是多少「吃貨」夢寐以求的事。
這「星」,指的自然是米其林的「星」。1900年,米其林輪胎的創始人出版了一本供旅客在旅途中選擇餐廳的指南——《米其林紅色寶典》,從此進入寶典「摘星」,成了多少廚師一生的追求。
10月22日,三位戴著「星星」的米其林廚師,來到了成都。他們學中餐師傅「顛勺」炒菜,他們說,沒有完美的味道,只有嘗遍全世界的大廚。
Eric Briffard晉升米其林二星廚師,已經有20年了。頭髮花白的他,說自己「可年輕了呢」。在中國烹飪鼻祖伊尹的雕像前,Eric來了勁,拼命合照賴著不走,「大家再見,我跟他玩兒就好了。」
在巴黎著名的四季酒店裡,Eric專注於「法餐的革新」。他說自己剛剛「吃了」杭州和上海,現在又來「吃」成都,嘗到了太多太多可以融入未來菜品的好靈感、好味道。
FredericJaunault則是巴黎著名的蔬菜雕塑師,當被問起為啥別的米其林廚師都穿白衣服,他卻穿黃綠色。Frederic眨了眨右眼:「因為我要跟我的蔬菜保持一致。」
這位米其林一星廚師,形容自己工作時的熱情,就好比羅丹在雕刻黃瓜一般,「看見一顆果蔬時,就能想像它呈現的完美身姿。」
而身為「米其林二星」和「博古斯金獎主席」雙料得主的Michel Roth,說自己本質上其實是個旅行家。「沒有完美的味道,只有嘗遍全世界的廚師。」在Michel看來,想要給食客帶來更多的快樂,就不能停下週遊世界的腳步。「四川真美,川菜的味道也真美。」Michel說,川菜裡辣椒的辣味,帶給他的味覺感受不僅是「強烈的」,還是「豐盛的」和「有層次的」。55歲的他,牢牢攥著一本川菜食譜,說要把這味道完完整整帶回巴黎麗茲酒店。
本報記者 肖雨楊 攝 李夢媛 文
10月22日,成都展館內,工作人員正忙著打掃將要展出的有軌電車車廂。
本報記者
李向雨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