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9月2日訊 9月1日,新學期的第一天,一大批一年級的「小豆包」背上書包開始了學生生涯。他們帶著新奇,撒開爸爸媽媽的手走進校園,開學第一天的第一課會學習什麼呢?記者了解到,冰城各個小學的開學第一課的內容都不相同,有認識老師、認識校園、學國學、分清男女廁所……
正衣冠點硃砂體驗傳統啟蒙儀式
哈爾濱市興華小學一年級新生的開學第一課是開筆禮,這是一種少兒開始識字習禮的傳統啟蒙教育形式。開筆禮共分為端正衣冠、硃砂啟智、擊鼓明志、啟蒙描紅、誦讀經典、贈與紅蛋六個環節。
「冠必正,紐必結,衣貴潔,不貴華……」儀式中,一年級的小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整理自己的衣冠,學校領導和班主任老師共同為學生們點上硃砂,寓意開啟智慧。在擊鼓明志環節,三聲震天鼓聲,預示學生從今啟蒙,一年級的同學們齊聲說:「一擊鼓,尊敬師長;二擊鼓,熱愛學習;三擊鼓,為校爭光。」最後,二年級和四年級的哥哥姐姐們為一年級的小同學們送上代表祝福的紅蛋,預祝他們學習順利、生活美好。
每人發小胸卡認識老師和同學
上午9點,哈市經緯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們由二年級的學長手牽手領進教室,還收到了他們送上的親手製作的新學期祝福賀卡。看到班主任老師給自己製作的胸卡,學生們興奮得不得了,胸卡是用顏色鮮豔的彩紙製作的,還貼著學生的照片,學生們拿到自己的胸卡後認認真真地寫下自己的班級和姓名,然後貼在胸前,這樣同學之間就很容易互相認識了。
學生們第一天最重要的一課就是認識老師、認識校園。「一年級320多名新生一起觀看了由一年級的老師們錄製的視頻,他們就知道這些是以後教他們的老師了。」一年五班班主任何華老師介紹。各位班主任還帶著新生們參觀了圖書角、衛生間,認識全新的學習環境,最後學生們上了一堂習慣養成課——排隊上廁所。
帶著新奇和興奮聽講座學國學
帶著新奇和興奮, 424名一年級新生今天走進哈爾濱市實驗學校,迎來他們的開學第一課,他們今天所學習的內容是極具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國學課。
開學典禮現場,由哈爾濱市實驗學校、北京崇賢館主編、該校數十名教師參與編寫的《國學通識》系列教材面向全國首發。哈爾濱市實驗學校也被授予「全國青少年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示範校」,成為我省第一家傳統文化教育基地。學校本學期開設此門課程。之後,學生們來到報告廳聆聽《至善講壇》,現場聽崇賢館創始人李克先生講座《儒家經典對孩子一生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