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風道骨」素菜館

2021-01-14 中國網財經

  在目前的都市消費中,素食逐漸走俏。素食既有身心健康的要義,又能避免肉禽類食品所帶來的疾病威脅,因此成為上佳之選。目前,東莞範圍內已經有多家專業素食餐館出現。他們各有特色,搭配多樣,已經形成了一股食素的潮流。無論是年輕人,還是中老年人,都對素食表現出了越來越多的熱愛與關注。

  結緣素食獲益良多

  光看名字,許多素菜館都有一種仙風道骨的味道:十方齋、樹方齋、綠緣、松峰……為什麼會取這類名字?十方齋素菜館的老闆吳女士以「十方齋」為例作了一番解釋:「十」在數字裡有「圓滿」的意思,「十方」蘊含著「吉祥圓滿」之意。同時,十方齋的標誌是抽象的荷花花瓣,因為荷花是佛教崇拜的聖物,也能凸顯出十方齋佛家文化的精神內涵。

  吳女士是一名虔誠的佛教徒,她告訴記者,她之前從江西來到東莞做貿易,雖然賺了一筆錢,但並不快樂。之後,在偶然的機會中接觸了素食,並開始嘗試著吃素。習慣成自然,2009年開始,吳女士帶動著家人也一起吃素。據稱,通過幾年的時間,吳女士及其家人從素食生活中獲益良多,身體比以前更加健康。

  在吳女士身邊,許多素食者組成了一個圈子。這個圈子裡的人一起學《弟子規》,學健康飲食,推廣絕對的素食主義文化。當然,也有很多人喜歡吃素,並逐漸形成素食理念,卻一直不會做素菜。也正是基於這樣一種市場需求,再加上素食朋友們的啟發和鼓勵,吳女士開了這麼一個素菜館。

  在素食習慣的基礎上,吳女士接觸到了佛教,被佛教的教義所吸引。從此,素食文化和佛教逐漸構成了吳女士的精神信仰主體。「素食文化的核心,我認為是生慈悲心,與世界和諧共處;而佛教真正的含義是從心裡放生,慈悲別人;但接觸得多了,你又會覺得養生素食超越了宗教的範疇。」

  素菜不是簡單的蘿蔔青菜

  十方齋素菜館位於厚街珊美大道,在今年「三八」婦女節當天,曾推出2元/位的素食自助餐,當時,人們在門口排起了長隊。現在,除了有15元/位的自助餐,菜館還推出了點餐服務。

  結合當下的物價水平,這樣的價位並不高,吳女士告訴記者,他們將利潤點看得並不是很重,更重要的,是為了推廣素食文化。「一些經典的素菜在烹製過程中需要用到很講究的食材、很複雜的工藝和程序,相比起來,我們的價錢,還是比較低的。」

  說到素菜的烹製過程,吳女士反覆強調:「素菜絕不是簡單的蘿蔔青菜」。

  據悉,素菜也分為仿葷、手工素菜和淨素三大類。仿葷指的是一些素菜館模仿葷菜的口味,用素食的食材烹製出口感跟葷菜接近的菜。手工素菜指的是餐館員工自己加工,不添加防腐劑和化工調味製品的素材。而淨素則是完全的素食,不僅食材要取自絕對的素食,調味劑也是從植物中獲取,而做出來的口味,也是素菜。

  在餐桌上,吳女士向記者重點推薦了一道名為「苜蓿能量卷」的菜。據稱,苜蓿芽是芽菜中鹼性最高的芽菜之一,俗有「芽菜之王」的美稱。清脆的苜蓿芽外面裹上一層翠綠的海苔,再加上一些自製的醬料,不僅鮮脆可口,而且營養豐富。這道菜的製作工藝相當不簡單,不僅要選擇上好的苜蓿種子進行培育、發芽,海苔也需要天然無汙染的,苜蓿芽上的醬料更是需要十幾道工序才能完成。

  成功的素菜,不僅要健康、美味,更要營養搭配合理。「許多人第一次吃素菜,會在心理上感覺吃不飽,甚至有人問我常年吃素會不會營養不良。事實上,對應著動物的脂肪、五臟六腑,相應的素菜也能給人體提供相應的營養。只要素菜搭配得當,不會營養不良。」

  素食文化提倡感恩節約

  一般情況下,正規的素菜館都不允許抽菸、喝酒,十方齋素菜館不僅有這兩項規定,同時還在素食文化中提煉出了「感恩」、「節約」以及「愛心」等主題。

  吳女士稱,十方齋裡有許多類似於《弟子規》這樣導人向善的圖書,客人用完餐後可以帶走。同時,十方齋培訓員工、留住員工,靠的也主要是素食文化。據稱,員工來到十方齋的時候,先要做一周的培訓,一周的培訓主要是講解素食文化、健康飲食、佛教以及感恩等課程,通過一周的培訓,員工如果認同素食文化理念,就可以留下來,不認同的話也可以離開。「一般餐飲行業人員流動是很頻繁的,但我們這裡比較穩定,現在的幾個員工都是開業的時候招的,他們一直留在這裡。」

  進入餐館時,記者看到門口站著兩位小學生模樣的人,他們在鞠躬的同時會說,「感恩您吃素」。時常會有一些學校的學生來這裡做義工,他們大多是家長帶來的。「因為我們這裡主張不浪費,自己動手」,吳女士解釋道:「在餐廳裡用自助餐的客人需要做到少量多次自己盛裝飯菜,我們在牆壁上都貼有啟事。同時,用完餐後需要把桌面清理一下。一些家長(很多都是素食朋友)正是看到了這些做法,才會讓孩子來我們這裡學習。」

  十方齋裡還有一個「健康食品超市」,記者走訪後發現,這裡擺放著許多素食品。有口味頗似啤酒,但又不是啤酒,不含酒精的純麥汁,還有餐館廚師自己烹製的一些醬料。作為素菜的補充,這些也是素食文化的一部分。

  適合自己的就是健康的

  與厚街的十方齋不同,東城的樹方齋素菜館則更加現代化。樹方齋的老闆姓上官,按照她的說法,自己並不是純素主義者,而且,也不是任何宗教的信仰者。但她覺得,經常吃素食對身體有好處,同時,佛教裡的一些教義也是很有道理的。

  說起對素食文化的理解,上官女士告訴記者:「我希望這個店的存在是超越宗教的,希望能實現不同宗教之間的和諧共處。」她向記者講述了自己的經歷:「我的店裡擺著許多佛教的書籍,但是,有一天一個信仰道教的人來給我說:『為什麼只擺佛家的書籍?我們道家也是吃素菜的』。這讓我覺得,素菜本身就應該超越單個的宗教。」

  在樹方齋,記者看到許多佛教的書籍,也有《弟子規》,甚至還有一些佛教教義的字帖。上官女士告訴記者:「顧客如果喜歡,這些書籍都可以請走。」同時,她還希望能夠在店裡擺放更多的書籍,「不止有佛教的,還應該有道家、儒家以及其他學派的。」談到實踐這一計劃的資金問題,上官女士表示:「其實,做素食餐館並沒有多大盈利,至少在目前是這樣。我做這些的目的是推廣素食文化,希望素菜館也可以做大做強。」

  在5年之前,上官女士還是做飾品行業的,5年前開了素菜館,對素菜理解得深了,上官女士也有了自己的理想抱負:希望有朝一日素食也能發展成為「川魯淮粵」之外的另一大菜系。隨著網絡推廣的不斷深入,目前,來素菜館的年輕人越來越多,而素菜也越來越普及,想必她的理想會越來越近。

  樹方齋不同於厚街十方齋的地方還在於:樹方齋裡有許多仿葷的素菜,據稱,這些菜經常能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樹方齋飯館的廚師告訴記者:「市面上出了什麼新菜,我們都會去開發相應的素菜。當然,也有做不出來的,舉個例子,像川菜裡的梅菜扣肉,即使用別的食材替換掉肉,但因為這道菜太過油膩,而一般素食者都比較喜歡清淡的,所以,做出來也沒有市場。」

  同時,對於健康飲食,上官女士也有自己的看法:「並不能說素菜就比葷菜健康,我個人看,只要是適合自己的,就是健康的。有些人的體質可能不適合完全的素食,只要葷素食材安全過關,營養搭配合理,葷菜一樣也是健康的。」從她面對葷菜的態度來看,無疑也體現了其思想裡融合的一面。

  「雖然我並不反對吃葷,但我感覺,素菜館應該比葷菜館更健康些,因為在我看來,從事素菜行業的這些人,稍微有信仰些,盈利的目的不是那麼強烈。」

  說到在現代家庭裡,如何飲食會更加健康養生。十方齋的吳女士和樹方齋的上官女士有一個共同的看法:應該多吃一些粗糧。這兩家素菜館都提供糙米飯,吳女士還告訴記者:「經常吃糙米會使腸胃變得更加健康。」同時,應該儘量不吃味精。而在醬油的選擇上,吳女士稱,自己餐館裡使用的都是原漿醬油,這比加了一些色素和調味劑的醬油要好很多。

  柴米油鹽醬醋茶中,鹽也比較重要。素食者會告訴你:竹鹽是比較好的鹽。「尤其是在廣東這邊,吃海鮮比較多,缺碘的可能性不大,不含碘的竹鹽則更加健康、綠色。」

  靜心素雅。

  苜蓿能量卷。

相關焦點

  • 蓮花御品素菜館 升級版素菜
    蓮花御品素菜館 升級版素菜2009-09-07 09:47     來源:中國經濟網     編輯:張蕾  這家新派素食館,引入的是香港最新流行的素食概念,稱得上是升級版素菜。   蓮花御品的素菜品種約有70多款,其中以其他素菜館少見的有機蔬菜為多,譬如白菜苗、皇帝菜等等。
  • 讓豐子愷念念不忘的素菜館 今天首次出「圈」開分店
    圖說:春風松月樓在靜安久光百貨開設首家分店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今天,豫園百年淨素菜館「春風松月樓」於久光百貨步行街分店開門迎客,也是其在豫園商圈營業110年以來的首次出「圈」開分店。吃過橋素麵一度成時髦事1910年,從素六露軒素菜館當學徒出身的徐蕙嘉集資租借豫園西面凝暉閣開設「春風松月樓」素菜館。徐老闆深諳只有保證質量才能保證素菜館金字招牌的道理,開業後四處採購上等食材原料,親自上灶當主廚,親自帶徒傳藝,並對淨素清戒之嚴,既不準本店員工自帶葷食進店,也不讓顧客自帶葷菜入內,否則寧可不做這筆生意。
  • 山裡的一家素菜館,許多食客慕名而來
    來到觀音山森林公園,一定要嘗一嘗這裡的素菜。觀音山上的素菜館有兩家,一家是觀音廣場旁的齋菜館,一家是如意餐廳,周末還有養生自助餐,菜品多樣價格不高。多年來,慕名而來觀音山的食客絡繹不絕。「八寶 乾坤袋」、「圓滿富貴」、「佛光普照」等多道名菜被評為東莞餐飲行業「鑽石名菜」稱號。
  • 福建廈門最良心的素菜館,位於著名寺廟內,人均60,遊客說好便宜
    前段時間,我到福建廈門去旅遊,當地的朋友說要帶我去吃素菜館。當朋友帶我來到位於南普陀寺的素菜館時,我差點被嚇到。要知道,現在這個年代,一般的素菜館比普通餐廳都要貴很多,何況是這種位於著名寺廟內的素菜館,應該是「天價」吧?
  • 長春觀最精緻的素菜館,人均60,想洗淨紅塵入道吃齋!
    而拜完佛燒完香後,或純粹遊玩一番之後,都會到長春觀齋補堂素菜館吃一頓素餐。雖是素食餐館,但它不管在環境布置、菜品口味還是服務態度上都絲毫不遜色於其他餐館。先說一下素菜館的環境吧。店裡面的布置古樸清雅,自帶一股幽幽佛學韻味。
  • 「素菜之王」——功德林上海素食館放開吃不會胖
    它就是功德林上海素食館。功德林的素菜以淮揚風味為基礎,兼容了釋菜及民間素菜的精華,結合了北方人的口味,確立了自己的獨特風格。張洪山,功德林的廚師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人曾說過「現在素食受到很多年輕人的追捧,有些貴的素菜館,走高級西餐路線,擺盤精緻、秀色可餐,但一個人300元還不一定能吃飽,這樣的事情『功德林』不會做。」
  • 這個寺廟內有一家素菜館,人均近百元,菜名看不懂卻很受歡迎!
    去南普陀寺旅遊最受歡迎的就是這裡的素菜,還有人專門過來只為了吃素菜,足見魅力有多大了。素菜館位於南普陀寺的普照樓裡,環境非常不錯,比起外面的餐廳環境有過之而無不及,菜單上的「半月沉江」「絲雨菰雲」名字都非常的好聽,但卻看不懂到底是什麼菜,上菜之後發現素菜的分量都還蠻大的,味道也不錯,其中「香泥藏珍」是蒸的芋泥,當然裡面加了很多的料,最後兩個人點了4個菜,一共花了180,人均將近百元,雖然價錢比起普通的餐廳可能貴了不少,但也是物超所值,非常的滿足。
  • 福建廈門最良心的素菜館,位於著名寺廟內人均60,遊客說好便宜
    前幾天去福建省廈門旅行了,當地的朋友說要帶我去素菜店,朋友帶我去南普陀寺的素菜店的時候,我嚇了一跳,你知道,在這個時代,一般的素食餐廳比一般的餐廳貴得多,更何況在這樣有名的寺廟裡的素菜店是「天價」吧。我和朋友在海會樓吃飯,這裡的裝修還是懷舊的,濃厚的閩南傳統氛圍滿溢,進來後,在裡面吃飯的客人真的很多,但是,大部分都是廈門本地人,這家素食館的位置很隱蔽,所以很多遊客根本找不到。我們一行四人點了一大桌菜,五菜湯主要是他們的特色菜,名字也很好,例如,「禪院椒香」、「普陀迷」、「羅漢齋」、「佳香豆腐」等,這些菜看起來很普通,但是真的很好吃。
  • 鎮江素菜魁首「十八羅漢齋」
    其實鎮江的素菜也很有名,如:金山火腿、焦山素鵝皮、焦山糖白果、禧貝鱔糊等,當中最有名要屬「鎮江十八羅漢齋」了。薛寶辰名著《素食略說》記載:「羅漢菜,菜蔬瓜之類,與豆腐、豆腐皮、麵筋、粉條等,俱以香油炸過,加湯一鍋同燜,甚有山家風味。太乙諸壽,恆用此法,鮮于樞有句雲「童炒羅漢菜」,其名蓋已古矣。」
  • 常州這家100多年素菜館,藏有老常州人,不吃就想的老味道
    常州有不少歷悠久的老館子,有的館子甚至超過百年,常州這家有100多年歷史的素菜館,從來沒有賣過葷菜,卻一直經久不衰。這家位於勞動西路上的義隆素菜館,這個時間點開始熱鬧起來,他家的淨素月餅,是老常州人都喜歡吃的味道,吃起來一點都不油膩,特別的香,這家店裝修得古香古色,所有桌椅都是實木的,雖然經歷了很多年,但仍然泛著光澤。
  • 「食在京城」京城最貴的素菜館之一都吃點兒啥?
    當我們從越來越在意吃飽吃好的概念逐漸升級到了吃得健康舒適,一些經營素菜的餐館逐漸脫穎而出,這些素菜館,不再走老年間的仿葷路線,而是開始著力將素菜的食材做精、做好,甚至不少餐廳都在就餐之餘將一些佛家,禪意的理念融入自己的菜品之中,讓吃一頓素菜這件事,變得內涵不再單一。
  • 「探店→哈爾濱」第50期:袛園齋:冰城素菜館 美味祗園齋
    美食地圖推薦理由 冰城素菜館 美味祗園齋開店之初,於紅為了保證素食的口感,特意請來了極樂寺的素菜師傅親自傳授手藝,到現在已經是第三代廚師了,齋菜的手藝既傳承了前輩的烹飪精華,又有了自己獨特的創新,力求將素菜美食發揚光大。本店的特色紅燒全肘、鍋包肉、菠蘿古老肉等都是冰城有名的老菜式,於普通餐館不同的,是這些菜不是肉做的,而是用大豆蛋白製品及新鮮時蔬製成,俗稱「仿葷菜」。
  • 超過100家素菜館,什麼激發了上海素食風潮?
    經典中式素菜鸚鵡銜珠去宗教化,包容西方素食主義然而上海與任何一個國際化大都市一樣,都經歷著外來餐飲文化的衝擊。而西方更貼近生活方式,或是環保主義的食素概念,則是上海近年來吸收最快的一種概念。隨著西方文化的進入,素食漸漸的在上海經歷了去宗教化,尋找到了更多的發展空間。
  • 廣州必吃素菜館大搜羅!
    人均:66元地址:西湖路27號大佛寺內2樓(近光明廣場)天水精緻蔬食料理在東方紅創意園的這家素菜館子,就像一家普通民居,招牌非常不起眼。當看到一面清瓦滴水的牆,就到了。全屋以原木棉麻植物為主,顏色偏向柔和,淡淡的薰香味,滴滴答答的流水聲,到這裡的客人會不自覺放慢腳步,輕聲細語。天水自稱蔬食手作人,出品全素食。
  • 廣東一家藏在山裡的素菜館,竟惹得無肉不歡者,開車2小時去吃
    總體來說大部分人還是喜歡吃肉的,但有這樣一家藏在山裡的素菜館,雖然全是素菜,卻讓那些無肉不歡的人開兩個小時的車也去吃,不為別的,主要是味道太吸引人了。這家藏在廣州觀音山裡的素菜館兒,名叫齋菜館兒,這裡的菜品口味清淡,但是絕對上檔次,另外還有好聽又有好寓意的菜名。
  • 北京記憶丨全素齋和它的宮廷素菜
    從此異味棗果就改稱御味棗果,並成為御膳中常備的一種素菜。素菜本是南方菜,所用原料腐竹、冬筍、玉蘭片、鮮菇等也多產自南方,調料用糖較多,味道以甜為主。慈禧是北方人,南菜不很合她的口味,很少下箸。廚師們就「南味北做」,除用糖、鹽調味外,還加用醬油,使色澤鮮明,甜鹹適度,並提高鮮度,增加品種。這樣,慈禧也就逐漸喜歡吃點素菜,使素菜在御膳中有了些地位。
  • 這家店的素菜美出新高度,連食肉獸也不再拒絕吃素!
    /「素菜在人們的印象裡一直是這樣」還有腐皮卷、山水豆腐做的珍香豆腐、素菜腸粉和椒鹽茶樹菇,都是十分推薦的!以下這一盤看起來很像肉卷的東西是用蓮藕、紫菜、腐皮製成的,是不是很有心思?11年的師傅2年前,和姐姐在汕頭開了一家素菜館菜式全都是自己多年研究出來的
  • 觀音山素菜的養生細則
    林間漫遊後,午餐就在這裡的素菜館就餐。許願後吃素菜,一直都是祈福也不能缺少的一種活動。觀音山上同樣有齋菜館,非常適合來到這裡品嘗一下美味的素菜。觀音山的齋菜館位於觀音山山頂。有網友曾說,吃過很多素菜,但觀音山的齋菜別具特色,不僅好吃,外觀也十分很精美。素菜管師傅烹飪精緻的素菜非常美味,用菇菌和各種蔬菜、黃豆製成,很多菜式製作得極似肉類的樣子,也有著肉類的口感。
  • 順德素食館「雨後春筍」,順德廚藝添色
    近日,又一家連鎖式的素食館在北滘新城開業,而接下來的這周,該餐館旗下另一家連鎖店又將進駐北滘碧江。  順德城市網記者走訪發現,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素食館在順德出現,平均每個鎮街都有為數不少的素食館。有素食館負責人表示,素食的盛行主要是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人們越來越重視飲食健康,覺得素食為養生帶來幫助。
  • 美食先鋒隊之蓮心素食館:欲望都市的一方淨土
    傍晚時分,「美食先鋒隊」隊員相約而至,隊員「紫茉莉」女士還在飯前一展茶道,以茶會友,在古樸雅致的「蓮心素菜館」裡隊員們從虛擬走向了現實,氣氛十分和諧。   終於到了品菜的時刻,「蓮心素菜館」完全打破你以往對素食的清淡寡薄、簡單烹製的認識,就連從心理上對素食有排斥感的人到這兒來都能收穫一份不小的驚喜。其中的「烤羊肉串」,香味四溢,咬一口,「肉質」鮮嫩,回味無窮」,可實際上它全部的食材都是由麵筋和植物纖維組成,不僅健康養生還可滿足「肉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