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鞏在唐宋八大家裡知名度最低,無法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王安石、蘇軾等人相比,甚至還不如蘇轍有名,但是很顯然他的成就是被低估了,他的文章也是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另外他一些經典的詩歌,也是寫得很有趣,只不過他的作品入選課本比較少,讀者對他也就知之甚少。曾鞏的詩也是清新脫俗,有一些作品看似信手拈來的隨興之作,但是同樣寫得很美,每一句都描寫得活靈活現。
曾鞏,字子固,北宋著名的詩人和文學家,生於公元1019年(天禧三年),江西南豐人氏,所以也被後人稱為南豐先生。他的作品情感細膩,特別是後期的作品,更是膾炙人口,以這首《西樓》來說,那就是一首經典之作。連一向極為挑剔的錢鍾書,對於這首詩都稱讚不已,認為有王安石的風致,也是達到了極高的藝術水準。
海浪如雲去卻回,北風吹起數聲雷。
朱樓四面鉤疏箔,臥看千山急雨來。
這首詩寫於什麼時間在學術界沒有定論,但是普遍認為是他後期的作品,當時曾鞏回到故鄉南豐,開始致力於文學創作,所以這一時期創作了很多優秀的作品,這首《西樓》是一首詠雨名篇,當時詩人把眼前所見所聞,還有所思所想,全部融入進了作品中,從而也就使得這首詩顯得別具一格,每一句都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讀來也是朗朗上口。
曾鞏作為歐陽修的得意弟子,也是繼承了歐陽修的文風,無論是文章,還是詩歌,也都寫得很有韻味,在這首《西樓》一詩中,他用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寫出了暴風來臨時的情形,同時也把內心的感受寫進了作品中,正是這種細膩的描寫,從而讓這首詩顯得很有韻味,成為了他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開篇的兩句便是直接描寫了暴雨時的情形,也就使得這兩句顯得生動有趣,同時還營造出了一種高遠的意境,「海浪如雲去卻回,北風吹起數聲雷。」,海上有著滔天巨浪,而且好像是雲彩一般高漲,但是這浪湧過來了之後,很快就快速地退去,不時還有強勁的風,那北風呼嘯地刮著,還夾雜著數聲雷聲,眼看暴風雨就要來臨了。這兩句主要是寫暴風雨前的情形,而且寫得生動有趣,讀來也是讓人會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最後兩句則是直接描寫暴風雨,這樣與前面的兩句,也就遙相呼應,從而讓這首詩更加立體,「朱樓四面鉤疏箔,臥看千山急雨來。」,這兩句也是比較好理解,我此時站在西樓,把四周高高的帘子掛起,然後靜靜地躺下來,去欣賞那暴風雨,以及遠處層層疊疊的群山,雖然雨下得很大,但是此時的風景最為獨特,讓人看了之後讚嘆不已,而我就是喜歡一個人在西樓上聽雨,靜靜地看中雨中的美景。
曾鞏在北宋文壇能夠擁有超高的人氣,除了他過人的才華,還有獨特的才情之外,另外最重要是努力,要知道他在唐宋八大家裡起點是最低,另外的大文豪,那都是出生於富貴人家,只有曾鞏來自於底層,但是他憑藉自己的努力,最終成為了大文豪,寫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經典名篇。雖然當下可能很多的年輕人對於這位詩人不太熟悉,往往提到唐宋八大家,也只記住了前面幾位,其實曾鞏的文學成就很高,像這種《西樓》的作品,也是一首難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