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鞏令人驚豔的一首詩,連歐陽修讀了都為之傾倒,成為千古名篇!

2020-12-20 塵世曉書僮

現在提起唐宋八大家,可能前面的幾位很多人都非常的熟悉,唯獨其中的曾鞏顯得有些尷尬,無論是名氣,還是他的作品,那都是在流傳程度上不及另外的七位,其實最主要的一個因素,還是由於他的作品入選當代課本比較少。無論是韓愈,還是柳宗元,以及宋朝的蘇軾、歐陽修、王安石等人,那都是有很多的作品入選課本,為此對於這幾位文學大師自然也就比較了解。可是唯獨只有曾鞏在這八位文學大師中地位看似比較低,應當說他的文學成就並不遜色於另外七位,無論是他的散文,還是詩歌,以及詞作,也都是別具一格。

那曾鞏很顯然也是被低估了,試想如果他的散文不行,古人也不可能把他排進唐宋八大家裡,所以並不像有一些人所認為的那樣,他是用來湊數。要知道作為一位散文大家,曾鞏很多的散文也是別具一格,應當說也是盡得歐陽修的真傳,作為當時文壇領袖歐陽修最得意的弟子,曾鞏的文學才華那也是不遜色於蘇軾和王安石。

曾鞏的詩也是同樣很出色,特別是他的這首《城南》,那就是一首充滿哲理的作品,雖然這首詩流傳的也不是很廣泛,但也不失為一首難得的佳作,通篇也是描寫得如詩如畫;另外在表現手法上也是極其高明,詩人也正是通過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不僅描寫了春天的美景,同時也把自己對於人生的解讀全部融入進了作品中,從而也是令這首詩充滿了深刻的哲理。

《城南》宋代:曾鞏雨過橫塘水滿堤,亂山高下路東西。一番桃李花開盡,唯有青青草色齊。

那我們從這首詩中也可以感受到,詩人完全是在寫景,但即使是這樣也是寫出了新意,並且描寫的也是生動有趣,通篇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八個字,卻是充滿了詩情畫意。儘管開篇的第一二句,看上去寫得很一般,可是我們在結合下面的兩句,則是會發現,其實這兩句,也是充滿了一種獨特的韻味,詩人也正是通過風景的描寫,以此來表達自己對於人生的解讀,也是營造出了一種高遠的意境。

「雨過橫塘水滿堤,亂山高下路東西。」,這兩句寫得是雨後的情形,並且寫得很有趣,也是很唯美,由於到了春天便是進入了雨季,每天都會淅淅瀝瀝地下雨,而每當下過了雨之後,那池塘裡的水便是要溢出來,即使是有堤壩也是攔不住,遠處的高山腳下,則是彎彎曲曲的小路,東邊和西邊的路同樣不平坦,上面凹凸不平。詩人也正是把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以一種很細膩的筆觸描繪的充滿了詩情畫意。

「一番桃李花開盡,唯有青青草色齊。」,最後這兩句如果僅僅是從字面上來看,則是會認為太過於一般,可是我們結合詩人的經歷,以及當時的心境,那就能夠從中品味出不一樣的詩意來,正是到了春天那桃花和李子花都開過了,也都全部凋謝了,但是那地面上的草,卻是由於經歷了一番春雨的洗禮,到了現在長得更加旺盛,也更加整齊,看上去鬱鬱蔥蔥。

曾鞏在這首《城南》中,也正是表達出了一種獨特的人生態度,同時也是借用這樣的一種景色,以此來表達內心的不滿,同時也是告訴了世人,他就是那地面上的小草,雖然別人很得勢,但是等過了一段時間,自己也能夠和別人一樣,再次受到重用。畢竟現實生活中曾鞏一生也是鬱郁不得志,為此在這首詩中也正是表明了自己遠大的人生理想。那麼這首詩連當時他的老師歐陽修讀了,那也是為之傾倒,從而成為宋詩裡的千古名篇。

相關焦點

  • 《全唐詩》最令人驚豔的一首詩,出自一神童之手,成為千古名篇!
    而一個人想要系統性地去了解唐詩的話,那《全唐詩》是一定不要錯過,讀這樣的作品,除了感嘆古人無窮無盡的智慧之外,還有就是被他們的才華所深深地折服。唐詩它作為中國文學一座高峰,在這一千多年的時間裡,成為了中國文學代表,現在只要一提起中國的古典文學,人們自然而然地就會想到唐詩,裡面的一些詩句,也是會令我們在某一個時刻會突然地記起。
  • 李清照模仿歐陽修最成功的一首詞,並且寫出了新意,成為千古名篇
    但是李清照眾多模仿的作品中,她的這首《臨江仙·梅》,應當說是模仿的最為成功,並且還寫出了新意,從而使得這首詞也是成為了千古名篇。歐陽修作為北宋時期的一代文宗,無論是他的詩歌,還是他的詞作,以及他的散文,那對於後世也都起到了極為深遠的影響,而且他的很作品不僅很抒情,同時還充滿了深刻的哲理。而且他還是唐宋八大家裡,地位僅次於韓愈和柳宗元,排在了第三位。
  • 範成大最經典的一首詩,更是驚豔了世人800多年,成為了千古名篇
    那麼範成大早期也是受到了這一詩派的影響,但是到了後期,他則是完全擺脫了這一詩派,從而才形成了自己的風格,譬如他的這首《喜晴》,那就是他後期比較有代表性的一首作品,整首詩看似寫得很普通,但卻最貼近生活,更是驚豔了世人800多年,成為了千古名篇,所以如此唯美的一首作品,那自然也是不容錯過。
  • 王安石最經典的一首詩,更是驚豔了世人900多年,成為了千古名篇
    王安石首先是一位政治家,其次是一位文學家,再次是一位偉大的詩人,他一生寫過了很多的優美的詩作,而且這些詩作大部分也都流傳了下來。雖然他在政治上的功績蓋過了他的文學上的成就,以至於很多人認為他不如蘇軾,甚至都不如歐陽修,其實讀他的詩作,便是會發現他在這三人之中,應當是不分伯仲。
  • 曾鞏登上甘露寺可謂是感慨萬千,寫下一首傷感的詩,值得我們一讀
    曾鞏雖然名氣很小,但是他能夠入選唐宋八大家自然是有道理,他的很多散文也是膾炙人口,只不過極少收錄在課本裡的原因,使得他的名氣遠不及前面的幾位;另外他的詩歌也是一絕,一些經典的作品,寫得也是很深刻,例如《城南》、《詠柳》、《西樓》等等,那都是經典的名篇佳作。
  • 王維最經典的一首詩,通篇美得令人心醉,成為了唐詩裡的千古名篇
    現在只要一提起他的詩作,相信對於絕大部分的人來說,那都是能夠來上那麼一兩首。他的詩作之所以會流傳得如此之廣,最主要的一個因素,那就是美,往往一些看似很普通的作品,但卻是傳遞出來一種優美的意境。唐詩獨特的韻味,以及優美,更是使得它成為了人們最喜愛的一種文體,而且它對於後世的影響也是最為深遠。
  • 歐陽修流傳千古的一首名篇,表現手法多樣,感人至深,沁人心脾
    一首好詞不僅構思縝密,而且意境高深。在藝術表現手法上,也是含蓄委婉,有時虛實相生、委曲盡情,有時情景交融、更以情勝。作者可以在一篇詞作中兼用敘述、議論、抒情和描寫等多種手法,還可以採用比興、誇張、擬人等修辭技巧,使得全文聲情並茂,令人賞心悅目。
  • 曾鞏最經典的一首詩,還充滿了深刻的哲理,只要讀懂得了受益匪淺
    那最早提出唐宋八大家則是明朝的文人茅坤,可能有的朋友會問,選這八大家是以什麼為標準,其實並不是以詩歌,也不是詞作,而以散文為標準。茅坤提出這八大家也正是以散文成就來排列,他們分別是唐朝的韓愈和柳宗元,宋朝則是歐陽修、王安石、蘇軾、蘇轍、蘇洵、以及後來的曾鞏。
  • 曾鞏水平很高的一首詩,整首詩看似很普通,但是寫得很有韻味!
    其實無論是蘇轍,還是蘇洵和曾鞏,那都是文學大家,尤其是曾鞏完全是被低估了,他繼承了歐陽修的文學風格,無論是思想性,還是文學性,那都是一流;而他的名氣在唐宋八大家裡比較低原因,可能還是文章選入課本比較少,人們接觸得不多;所以看似沒有什麼名氣,其實他的文章和詩歌是精品,例如《墨池記》、《贈黎安二生序》、《寄歐陽舍人書》等等,那都是名篇佳作。
  • 曾鞏為了向朋友求詩,還特意送了一枝梅花,朋友終於是被他感動了
    明朝時期的文人茅坤第一次提出唐宋八大家這個感慨,從而使得這八位文學大家再次走紅,成為了古文名家,他們每一個人都留下了諸多千古名篇,特別是其中的韓愈和歐陽修,兩人更是代表了一個時代,韓愈是中唐時期的一代文宗,那麼歐陽修則是北宋時期的文壇領袖;雖然兩個人不在一個時代,可是他們的文學理念卻是相同
  • 王勃很冷門的一首詩,很顯然是被低估了,也是一首難得的千古名篇
    王勃也是我很喜歡的一位詩人,唐朝的詩人燦若星辰,但是王勃無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顆明星,絕對的天才詩人,年紀輕輕就寫下了令人驚豔的千古美文《滕王閣序》,一時之間廣為流傳,他不僅文章寫得好,另外詩歌也是一絕,很多經典的作品,那也是膾炙人口,例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山中》、《滕王閣詩
  • 寫中秋最唯美的一首唐詩,是詠月詩的千古名篇,末尾二句驚豔文壇
    到了這一天,連上蒼都如此多情,讓那輪明月懸空如鏡,皎潔圓滿。中秋之夜,清輝瀉地,桂香浮動,令人陶醉。古往今來,這輪照耀了千古的圓月,曾經激起了多少文人的靈感,迸發出多少生活的詩意!在浩如煙海的古典詩詞中,詠月詩詞可以說比比皆是。
  • 曾鞏飽含哲理的一首詩,一番桃李花開盡,惟有青青草色齊!
    曾鞏可能是唐宋八大家裡,存在感最低的一位,同時他人也是比較低調,另外他的人生經歷,自然是不如韓愈和柳宗元、歐陽修、蘇軾、王安石等人,這也使得他的知名度不如這幾位;另外他的文學成就,也的確比前面的幾位要遜色一些,但是也不得不說,他的一些作品,也還是值得一讀,例如他的這首《城南》,那便是一首難得的佳作
  • 北宋黃庭堅的一首友誼詩,連蘇軾都被驚豔到了,成為宋詩名篇佳作
    黃庭堅就是一代文宗,他在文學有過人的才華,無論是詩歌還是詞作都堪稱一絕。黃庭堅從小就是一位少年天才,7歲時就會寫詩。他的一首《牧童詩》極具諷刺意味,令人讚嘆:「騎牛遠遠過前村,短笛橫吹隔隴聞。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此詩以一個少年孩童的視角來看社會的現實,諷刺那些追名逐利的政客,這哪像出自一個孩童之筆,7歲就能寫出這麼深刻的詩,這和他很小就受到儒家傳統文化的薰陶有關。
  •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歐陽修的這首詞讓人讀著讀著紅了眼眶
    歐陽修四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母親鄭氏出身名門,辛苦撫養歐陽修。但是歐陽修的父親去世後,家境貧寒,母親就用蘆葦的杆子在沙上教歐陽修寫字,悉心培養。歐陽修勤奮好學,終於學有所成,成了宋代文壇領袖,唐宋八大家中宋代其餘5人都出自他的門下。
  • 曾鞏這首詩被錢鍾書盛讚,認為有王安石的風致,通篇寫得很唯美
    曾鞏在唐宋八大家裡知名度最低,無法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王安石、蘇軾等人相比,甚至還不如蘇轍有名,但是很顯然他的成就是被低估了,他的文章也是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另外他一些經典的詩歌,也是寫得很有趣,只不過他的作品入選課本比較少,讀者對他也就知之甚少。曾鞏的詩也是清新脫俗,有一些作品看似信手拈來的隨興之作,但是同樣寫得很美,每一句都描寫得活靈活現。
  • 這其實是一首律詩,歐陽修的千古名篇《醉翁亭記》的賞析
    《醉翁亭記》是歐陽修的散文名篇。北宋文壇執牛耳者,歐陽永叔是也。我們提到北宋文壇,首先想到的蘇軾,作為無所不能的文學大家,蘇軾在詩詞上的造詣非同凡響。當文學進入到宋初,詩開始理性化,成為高端說理文體,下沉民間的娛樂體裁則被豔詞所佔據,直到蘇軾開始詞牌題材創新。
  • 這其實是一首律詩,歐陽修的千古名篇《醉翁亭記》的賞析
    當文學進入到宋初,詩開始理性化,成為高端說理文體,下沉民間的娛樂體裁則被豔詞所佔據,直到蘇軾開始詞牌題材創新。但是北宋的文壇變化最大的不止詩詞,詩的雅化和豔詞開端自晚唐已經開始,在北宋初只是各自更進一步。實際上文壇上最大的變化是賦的逐漸消亡和散文的興起。也就是文章的去駢體化。
  • 秦觀很有韻味的一首詩,蘇軾讀了都為之傾倒,不失為難得的佳作!
    秦觀在文學上的成就,那也是可圈可點,許多優美的詞作也都是膾炙人口,即使是連當時的蘇軾都為之傾倒。蘇軾也是一個極為有趣的人,其實我們從他的一些詩作中,便是可以知道,他是一個極為豁達的人,這也使得他朋友遍天下,而他與秦觀之間的交往,除了友誼之外,還有就是文學上的惺惺相惜,畢竟兩位偉大的文豪,他們有著共同的愛好。有時候還彼此互贈詩詞。
  • 歐陽修充滿禪理的一首詩,句句都是大智慧,只要讀懂了受益匪淺!
    ,以地為絕在地上教歐陽修識字,這也就是後來「畫荻教子」的典故。從而也說明了歐陽修的成功比別人付出了更多的汗水,才使得他最終成為了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我們從歐陽修的身上其實可以學會很多的東西,也能夠明白很多的道理,無論是他的少年時代讀書的經歷,還是他後來的文章,以及詩詞,那都是值得我們去細細品讀,對於這麼一位偉大的文學大師,他流傳下來的那些千古文章,更是令人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