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稱,他們分別是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韓愈、柳宗元是唐代人,他們不僅文章好,詩也寫得不錯;歐陽修不僅是文學家,還是史學家,他的詞也稱得上不錯;三蘇更加不用說了;王安石詩文不錯,又倡導變法;唯獨曾鞏和他們相比顯得有些平庸,知名度很低。
曾鞏不僅在大眾中知名度低,而且還被自己學生吐槽。秦觀曾經跟隨曾鞏學習寫文章,但是毫無客氣地說曾鞏不會作詩;另一位學生陳師道也同樣認為自己的老師不會作詩。
從此,一場關於曾鞏到底會不會作詩的筆墨官司從宋朝一直持續到了清朝,最終還是認為曾鞏寫詩寫得好的人居多。
錢鍾書認為,曾鞏的詩比蘇洵和蘇轍的好,七言絕句有王安石的風格。
今天欣賞的就是曾鞏的一首詩,全詩如下:
雨過橫塘水滿堤,亂山高下路東西。一番桃李花開盡,惟有青青草色齊。
這首詩的名字叫城南。
春雨迅猛,池塘水滿,遙望群山,高低不齊,分東西兩路奔流而去,山路崎嶇。熱熱鬧鬧地開了一陣的桃花和李花,此刻已開過時了,只見眼前春草萋萋,碧綠一片。
人通過桃花、李花容易凋謝與小草青色長久相對比,暗示了這樣的一個哲理:桃花、李花雖然美麗,生命力卻弱小;青草雖然樸素無華,生命力卻很強大。
特別是「惟有青青草色齊」這一句,沁著水珠的草地鮮亮碧綠,表明雨後的大自然依然充滿生機,這是作者的神來之筆。寓情於景,情景交融,格調超逸,清新雋永。
這首詩描寫了暮春時節大雨過後的山野景象,筆調流暢優美,讀來琅琅上口,令人賞心悅目。
最後來說一下,曾鞏到達能不能躋身於唐宋八大家的行列。
先看看一下同時期的人如何評價他。
王安石說:「曾子文章眾無有,水之江漢星之鬥。」
歐陽修說:「其大者固已魁壘,其於小者亦可以中尺度」。
蘇軾認為:「曾子獨超軼,孤芳陋群妍。」
南宋的朱熹也推崇他「予讀曾氏書,未嘗不掩卷廢書而嘆,何世之知公淺也。」
作為歐陽修的學生,曾鞏曾經寫了一篇文章醉心亭記,和醉翁亭記相比較,也不遜色。
由此可見,他是完全有資格成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名氣為什麼小呢?因為教科書裡面基本沒有出現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