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這首詩不少網友讀完表示:這也算詩?專家卻認為寫得太牛了

2020-12-10 美詩美文

現代文壇中,一直有「魯郭茅巴老曹」的說法,指的是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6位文壇響噹噹的人物。

但是在2017年,溫儒敏先生做的一次調查中,這6位中郭沫若的地位受到了挑戰。當時的調查中,大學生們選出了自己心中的現代文人排名。魯迅仍是第一,但郭沫若卻跌到了第9,與魯迅拉開了挺遠的距離。此結果一出,便有人稱「魯郭茅巴老曹」的說法該變一變了,郭沫若當不起這二把交椅了。

其實,對於郭沫若的文學水平如何,大家的分歧一直都比較大。這一點集中體現在大家對郭老詩歌水平的認識上,比如本期要和大家說的這首《天狗》。1920年2月,郭老寫下了這篇現代詩,後來被收集在《女神》中,我們來看看全詩:

對於這首詩,不少網友讀完都表示:這也算詩?他們認為,這首詩既沒有詩的意境之美,也沒有詩的韻律之美。放在現在,極像一位小學生寫的流水帳式作文。甚至有網友放話:如果這也算是詩,那我也可以做個詩人。

但專家們卻覺得這首詩寫得是很有水準的,不少專業詩人對它的評價極高,比如黃曼君先生就認為這詩寫得太牛了。黃曼君先生是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的一位博導,同時自己也是一位詩人,一生拿過不少大獎。他對此詩就高度讚揚,認為這首詩構思精妙,顯示出了詩人極高的布局功力。同時此詩也很有想像力,是現代詩中難得的精品。

一邊是很多網友覺得欣賞不了,一邊是專家覺得寫得太牛了,到底孰對孰錯?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很顯然,網友們看這首詩,是以咱們今天的眼光來看待詩歌。確實,放在今天已經不再有名家這樣寫詩了,這種寫詩的風格若是放在音樂界,無異於「喊麥」,顯然是不高明的。詩中那直白的語言,也確實不符合現代的審美。

但專家們看待這首詩,則更多的是從當時郭老寫這首詩的狀態來理解的。當時現代詩剛剛興起,從文言詩到現代詩的過度中,產生了很多類似的作品,大家可以看看胡適先生當時的大作,就明白當時的情況了:

《兩隻蝴蝶》兩隻黃蝴蝶,雙雙飛上天;不知為什麼,一個忽飛還。剩下那一隻,孤單怪可憐;也無心上天,天上太孤單。

這是胡適先生於1916年寫的一首詩。胡先生有30多個博士學位,其文學水平也不用懷疑,是白話文的先行者。他這首詩,如果放到現代,也確實不能算是很有水平,但在當時卻很有影響,因為這是對現代詩的嘗試。

對比胡適詩,我們就能明白專家說郭沫若詩寫得很有水平的原因。正如他們說的,郭老的詩延續了古體詩中浪漫主義的風格,全詩充滿了天馬行空的想像,這一點為後來的現代詩打下了基礎。這種想像力,不只是《天狗》一詩有,在詩集《女神》中是很常見的,而《女神》正是我國新詩的奠基之作。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在對這首詩水平的評價上,筆者認為專家們的說法其實是更有道理的。至於在現代很多人心中,「魯郭茅巴老曹」的排名是否需要變化,個人認為是見仁見智的。不過,話說回來,在2017年的排名中,郭沫若的排名下降其實也說明了一些問題。

魯迅先生也是白話文的先行者,他的很多小說、雜文、詩歌也都是用現代文寫的,多數小說諷喻的也是當時的那些人和那些事。但其作品《阿Q正傳》、《孔乙己》、《故鄉》等,卻並沒有隨著大家審美的變化,受到很多質疑,這其實就是經典作品和優秀作品之間的細微差距。大家說對不對?歡迎討論。

相關焦點

  • 保安仿崔顥寫《黃鶴樓》,專家點讚,有網友卻表示:這也算詩嗎?
    仔細品讀這首詩,模仿的痕跡確實是很重的。對此,華師的專家教授段先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陳金平很厲害,能寫出這樣的詩作。不過此詩被放到網上後,網友們卻是吵「翻了天」。部分網友認為:「這也算是詩」?他們之所以這樣說,是認為這首詩的格律是有問題的,而且用詞上也很普通,最多只能算是順口溜,連打油詩都不算,畢竟正統的打油詩也是講究平仄的。不過也有網友認為,人家只讀了幾年書,能寫成這樣已經很牛了。這部分網友認為,詩詞的格律別說他不懂,現在很多專家都弄不明白。這類力挺的網友說得有一定道理,莫言和易中天先生經常在網上曬詩,但很多都並不合格律,何況一位保安大叔。
  • 郭沫若贈錢學森的詩,郭老寫得霸氣,錢老識貨,都令人肅然起敬
    作為近現代詩壇的泰鬥,郭沫若先生的詩作卻一直備受爭議。提到他的現代詩,很多人不太理解,為何看上去那麼「幼稚」,但他卻仍被稱為新詩奠基人?其實關於這一點,不只是很多網友不太懂,就連文化名人馬未都先生都曾當眾表示:「郭沫若的詩是小學生水平,還不如我!」事實真的馬先生所言嗎?
  • 郭沫若贈錢學森的詩,郭老寫得霸氣,錢老識貨,都令人肅然起敬
    作為近現代詩壇的泰鬥,郭沫若先生的詩作卻一直備受爭議。提到他的現代詩,很多人不太理解,為何看上去那麼「幼稚」,但他卻仍被稱為新詩奠基人?其實關於這一點,不只是很多網友不太懂,就連文化名人馬未都先生都曾當眾表示:「郭沫若的詩是小學生水平,還不如我!」事實真的馬先生所言嗎?
  • 蘇東坡和郭沫若,都是頂級大文豪,誰更勝一籌?看看郭老這兩首詩
    這首詩寫於1942年4月27日,是和詩。當時一位叫李紹樸的女子,贈給郭沫若兩首詩。郭沫若感其心思敏捷,就和了兩首詩作答,這是其中的一首。 這首詩,郭沫若以抒發感慨為主,推心置腹地對朋友們傾訴。平生有理想有抱負有才能,學識和志氣超越了蘇東坡和韓愈,國難當頭,也是努力想作中流砥柱,但實現理想太難了,像蜀道一樣難。
  • 馬未都自稱3小時寫70多首詩,水平比郭沫若高,他寫得到底如何?
    杜甫說李白「鬥酒詩百篇」肯定是假的,畢竟詩仙平生詩作加起來也才千首。曹植七步寫成「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確實是真的,但他大概也就牛了這一回,畢竟他一生的完整詩作也才80餘首。所以對於誰寫詩最快這件事,各位詩壇名家的鐵粉們,也都不敢隨便為自己的偶像誇下海口。
  • 「大海啊你全是水」算詩嗎?讀完這兩首詩,讓人不敢再小看這7字
    於是不少網友也開始了各種模仿,如:長城啊,你真長;蛤蟆啊,你四條腿……每一次模仿都能逗樂一批人。然而在這種近似惡搞的模仿之下,我們不得不問一個似乎有些雷的問題:.「大海啊你全是水」真的算詩嗎?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要明白自古以來詩的定義是什麼?《說文解字》中說「詩」,指的是心志。《毛詩》基本也是同樣的觀點,它記載:「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
  • 小學生被建議保送北大,皆因這些詩寫得太好!
    說起寫詩,很多人認為只有學識淵博的人才能寫詩,畢竟詩是文學公認的最高形式,具有不可言說、動人的、神秘的美。當然,還有很多人認為孩子是最好的詩人,因其具有敏銳的洞察力、細膩的情感、豐富的想像力,能寫出很多文學大家都寫不出的絕妙語言來。
  • 馬未都:郭沫若寫的詩是小孩子水平!老梁:這是把書都讀透了
    其中最惹人爭議的就是他公開叫板郭沫若先生,批評他寫的詩。表示郭沫若寫的詩都是小孩水平,還不如他寫的呢馬未都曾經在一檔節目中說道:「郭沫若寫的詩是小孩水平,說實話還不如我呢」,他的節目播出之後,這幾句話引起了軒然大波,有的人同意,也有的人反對,有的人甚至嘲諷馬未都說他有什麼資格去評論郭沫若的詩。
  • 老和尚半夜悟首詩,起句平平,讀完最後7字王安石表示:我比不上
    而在千年文壇,也總是不乏筆力勁道的「掃地僧」,這些藏在民間的詩僧們寫出來的文字,不只令人受益匪淺,還常常能令古代名家們自愧不如。當年北宋文壇一哥蘇軾,就曾輸給過兩位「掃地僧」。第一位是個叫守詮的小和尚,他在賞月時寫了首《題梵天寺》,蘇軾讀完後讚賞不已,跟著題了首《梵天寺見僧守詮小詩清婉可愛次韻》,結果技不如人。
  • ...崔顥寫《黃鶴樓》,獲專家點讚,但為何不少網友卻認為只是順口溜
    不過此詩被放到網上後,網友們卻是吵「翻了天」。部分網友認為:「這也算是詩」?他們之所以這樣說,是認為這首詩的格律是有問題的,而且用詞上也很普通,最多只能算是順口溜,連打油詩都不算,畢竟正統的打油詩也是講究平仄的。 不過也有網友認為,人家只讀了幾年書,能寫成這樣已經很牛了。
  • 小和尚隨手在牆上寫了首妙詩,蘇軾不服氣特意來看,讀完心服口服
    宋代的皇帝都好文,神宗讀完李白的詩作欣喜不已,感嘆大唐能有這麼牛的文人實屬幸事。於是便問宮人:「我大宋可有能與李白相提並論的文人」?宮人便提到了蘇軾。神宗微微一笑,表示:論文採蘇軾可能比不上李白,但論學識還是蘇軾略勝一籌。
  • 保安仿崔顥寫《黃鶴樓》,獲專家點讚,不少網友卻認為只是順口溜
    對此,華師的專家教授段先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陳金平很厲害,能寫出這樣的詩作。不過此詩被放到網上後,網友們卻是吵「翻了天」。部分網友認為:「這也算是詩」?他們之所以這樣說,是認為這首詩的格律是有問題的,而且用詞上也很普通,最多只能算是順口溜,連打油詩都不算,畢竟正統的打油詩也是講究平仄的。不過也有網友認為,人家只讀了幾年書,能寫成這樣已經很牛了。這部分網友認為,詩詞的格律別說他不懂,現在很多專家都弄不明白。
  • 郭沫若認為自己比蘇軾牛?他的《水調歌頭》和蘇軾詞有沒有可比性
    若要論誰更牛?相信多數人的答案是一樣的:蘇軾。畢竟蘇軾是兩宋,甚至是5000年的文化長河裡,難得一見的人才。他詩、書、詞、畫,樣樣精通,作品水平令後世難以企及。但郭沫若曾寫過這樣一首詩,大家且看:平生多負氣,志學藐蘇韓。砥柱中流急,梯航蜀道難。呵天悲棘楚,塗炭坐衣冠。
  • 郭沫若的詩水準到底怎樣?馬未都表示:說句實在話,還不如我呢
    其中,著名的文學大師郭沫若先生也曾經做過不少的詩,那麼郭沫若作詩的水平究竟如何呢?實際上,馬未都曾表示:「說句實在話,還不如我呢。」是不是感覺非常的震撼,如果說這樣的話也能算是詩的話,那相信有不少的網友隨口都能說出來不少的好句子。不過有一說一,這種詩的風格主要在於東西合璧,並且易於理解,朗朗上口,富於生活情趣,至於藝術價值,反倒不是這種詩作追求的。
  • 郭沫若的詩水準到底怎樣?馬未都表示:說句實在話,還不如我呢
    尤其是乾隆皇帝,他一生作詩兩萬多首,比整本《全唐詩》加起來的詩作還要更多。不過大家公認的是,乾隆皇帝的詩並沒有什麼藝術價值,只是數量多而已。進入到近代以後,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白話文逐漸興起,詩作就變得更加的無用了。不過,此時卻還是有不少人在做詩,他們做的詩是經過改良以後的新式詩。其中,著名的文學大師郭沫若先生也曾經做過不少的詩,那麼郭沫若作詩的水平究竟如何呢?
  • 入選課本多年的杜甫《石壕吏》,被白居易的這首詩取代,憑什麼?
    先有陝西教授建議刪除《出師表》,認為這篇表文是愚忠;後有大詩人席慕蓉公開建議刪除《愚公移山》,認為這篇文言文不環保。雖然最後這兩篇千古名作都被保留了下來,但也著實讓不少網友們捏了把汗。事實上,在2019年的新版教材中,古詩詞的數量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大量增加了,目前小學古詩詞增加了87%,初中增加了51%。
  • 郭沫若這首詩無論題材還是文筆,看上去都不高明,為何能入選課本
    可以說,郭沫若的詩,確實是以熱烈的情感為第一特徵。然而這個熱烈甚至有幾分「語不驚人死不休」的郭沫若,居然寫了一首這樣的詩:題材老套陳舊,幾乎被寫爛了;通篇沒什麼「驚人之語」,更沒什麼高級詞,平白如話;文筆也似乎並不高明,現代詩的技巧也略顯不足。更重要的是,這首詩幾乎看不到那種張揚的情感,只有一種涓涓流淌式的情感訴說。
  • 孟浩然的這首詩,寓意深遠,讀完回味無窮
    他寫的《晚泊潯陽望廬山》,和其他的遊玩詩雖有相似之處,但卻加進了虛實結合。下面我們就來賞析一下這首詩,感受孟浩然筆下的美。這首詩是在孟浩然回家路上遊玩山水時,路過九江,看到九江的美景,而詩興大發所做出的作品。一望無際的江水,看不到任何東西,只有不停地揚帆前行。
  • 這三首詩能治口吃病,比繞口令還饒舌,你能一口氣讀完算我輸
    這三首詩能治口吃病,比繞口令還饒舌,你能一口氣讀完算我輸明朝有一位叫謝肇淛的詩人,他的父親是舉人,從小父親就常常帶著他在書房裡看書玩耍,年幼的他從小對古典書籍耳聞目染他在朝中結識了不少大大小小的官員,有一次有個官員要去其他地方任職,謝肇淛和徐興公一起為他餞行,臨別時怕他路上寂寞就寫了一首詩讓他讀讀,還交代他這首詩一定要念出聲讀起來才有意義,謝肇淛看了哈哈大笑也在旁邊寫了一首。這首詩很特別,而官員恰好又有口吃,念了幾遍都沒順暢念完,只好帶著上路好好練習。
  • 劉禹錫這首詩寫得太好,元稹傻眼了!白居易悲催了!
    樓船這首詩所詠的就是西晉滅吳的故事,益州刺史王濬受晉武帝司馬炎之命造樓船,自成都出發出兵伐吳,所以「王濬樓船下益州」是實寫,而「金陵王氣黯然收」是虛寫。這首詩名為《西塞山懷古》,前兩聯就是說的「古」,後兩聯就是說的「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