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這個政務新媒體背後的故事-新媒體 爆款 直通車 宣傳視頻...

2020-12-14 東方網

原標題: 浦江觀察|長期霸榜爆款頻出,聊聊這個政務新媒體背後的故事

  【編者按】

  上海的日常,於細微處悄悄流淌。

  城市的豐富,定格在奢侈新潮駐地轉角,特色小店腔調悠揚,后街煙火味日夜不息。

  城市的開放,在於高光人物背後,城市精神孕育的萬千姿態,在進取,有守望。

  即日起,澎湃新聞推出「浦江觀察」系列報導,帶你觸摸上海城市肌理,捕捉都市變遷,看見奮進的光。

  11月,新一期上海政務新媒體月榜公布,「警民直通車-上海」再登「委辦局及人民團體」傳播力排行榜首位。

  這並不是上海警方政務公開平臺「打下」的第一個榜單。

  國慶後,新浪微博發布了「國慶168小時」政務微博話題榜單,「警民直通車-上海」憑藉創意短視頻《公安民警的7秒到70秒》榮登榜首。

  七獲「全國十佳公安微博」稱號、長期在「上海政務新媒體傳播影響力」排行榜中「霸榜」……「警民直通車-上海」的證書和獎盃堆滿了上海市公安局宣傳科辦公室小小的展覽臺。

  《如果有個直達天堂的電梯》《知否知否,這是騙子的計謀》……2019年以來,「警民直通車-上海」以一部又一部爆紅網絡的新媒體作品,刷新了人們對政務新媒體的傳統認知。

  「霸榜」是怎樣煉成的?近日,記者近距離接觸了「警民直通車-上海」的「小編」們,深入了解「爆款」層出不窮的背後故事。


  11月10日,2019年10月上海政務新媒體傳播力和影響力排行榜   網信上海 圖「霸榜」絕招:追熱點、重策劃

  2019年9月,周杰倫新歌MV《說好不哭》在粉絲的千呼萬喚中上線。

  歌曲熱度正高,「警民直通車-上海」發布的一條藉助MV劇情介紹「殺豬盤」詐騙手法的微博引來轉評無數,網友紛紛戲稱:「周董為反詐事業操碎了心!」

  官博雖「皮」,但緊扣主題,那些絞盡腦汁想出來的段子,都是悄悄「塞」給網友們的平安秘籍。因此,「警民直通車-上海」一度被網友們評為「粉得最可愛、最親民的官博」。


  上海青浦民警推出的《說好不哭》MV獲得周杰倫團隊點讚。 微博截圖借名偵探柯南大電影科普行李箱防盜知識、借黑洞照片提醒電暖器安全隱患……這一個個原本看似和公安工作無關的熱點,經小編「腦洞大開」後變成了全國現象級傳播的創意文案。

  現象級文案帶來了閱讀量的「蹭蹭上漲」。帳號遍及微博、微信、頭條、抖音、B站等10餘個平臺,粉絲合計近千萬,日均閱讀量突破550萬,這些充滿亮點的文案為上海市公安局官方新媒體「警民直通車-上海」帶來了驚人的關注。

  爆款背後的實際運營人,是上海市公安局政治部宣傳處網絡宣傳科的5名民警。他們平均年齡30歲出頭,他們中既有被公安部特聘的資深新媒體「小編」、製圖設計的美編「大神」,也有精通視頻導演編輯的抖音「總監」。

  「我們團隊小編都是手機不離身,早上醒來第一件事不是刷牙洗臉,而是看微博熱搜。」 在微博「小編」網宣科民警俞瀾昇看來,了解每天網絡上有哪些熱點是政務新媒體運營小編必備的專業素養,「當你比別人早知道熱點,你才有時間去準備,等這個熱點在朋友圈裡刷屏時,你的文案突然出現,才能令人嘖嘖稱奇,收穫大量的關注和轉發,這些防範要點才會深深印入網友的腦中。」

  網際網路熱點可遇不可求,擁有自己原創製作的主打產品也是新媒體平臺「吸粉」重要的一環。

  以國慶大作《公安民警的7秒到70年》為例,從前期策劃到製作完成,時間跨度長達半年。2019年初,網宣團隊就一直在思考如何通過「短視頻」這一當前最流行的網絡傳播形式,為祖國母親獻禮。

  經過一輪輪「禿頭式頭腦風暴」,最終形成了拍攝創意:以7秒、7分鐘、7小時、7天、7個月、7年、70年為時間節點,通過公安民警的日常工作,反映上海公安隊伍70年來不變的使命與初心。

  有了創意就要去實施,為了找符合時間節點的線索,新媒體小編們都離開了電腦辦公桌,前往各分局一遍遍尋找線索,一次次挑選最合適的拍攝人物。見過多少個分局「兄弟」,開了多少次「深夜論壇」,網宣科民警們已經記不清了,最終他們和導演決定了以當下最流行的Vlog形式製作短視頻,增強代入感。

  國慶節當天,作品一經發布,就以豐富的時代內涵與「炸裂」的畫面表現贏得了250餘萬閱讀總量和2.3萬點讚。

  「警民直通車」三大平臺熱門發布點讚數和評論量統計。澎湃新聞記者 朱奕奕 製圖

  目標:不是「網紅化」而是「接地氣」

  根據11月10日「網信上海」發布的10月上海政務新媒體傳播力和影響力排行榜,上海市公安局佔據委辦局榜首之外,還顯示了驚人的創作力,微信公眾號「警民直通車上海」的原創率高達81.23%。

  爆款策劃需要時間,熱點要靠運氣。那麼要保持那麼高的原創率,素材哪裡來?

  「我們從來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據網宣科副科長胡震宇介紹,一方面,市公安局各級領導對新媒體宣傳工作高度重視,給予了「直通車」團隊極大的關心和自主權,對於重點策劃的作品,市局領導都親自審核並進行專業指導;另一方面,「警民直通車」的運維工作得到了各分局和業務總隊兄弟姐妹們的強力支撐,全局人才、創意資源源源不斷匯聚過來,舉全局之力打造了「警民直通車-上海」這個品牌。

  還記得這些爆款原創視頻嗎?舉個例子:

  2019年初,一部名為《知否知否,這是騙子的計謀》的MV經過「警民直通車-上海」的微博推送走紅網絡。「爺爺茶葉滯留,鄉村支教女友,多少男兒見此危難伸援手」,該視頻將電信網絡詐騙套路融入歌詞,配上詼諧的古裝劇情,讓網友們在笑聲中提升防範意識。而這一作品的作詞、策劃、演出、演唱甚至剪輯都由奉賢公安分局民警組隊完成。

  2019年9月,「警民直通車上海」抖音號上發布了一則「七旬老阿姨網戀深陷殺豬盤」的反詐宣傳視頻,這則視頻融合了寶山公安分局提供的執法記錄儀內容,講述了民警不斷苦勸老阿姨「回頭是岸」別給騙子轉帳的實事,內容生動配上網宣科民警「阿姨,蜀黍們是來保護你的!」詼諧文案,獲百萬點讚,而網友們也因此對「殺豬盤」類網絡電信詐騙有了更深的認識和更強的防範意識。

  此外,為了鼓勵各分局「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上海公安建設了非常成熟的新媒體錄用機制,每月都會召開優秀案例講評會,分享創作經驗、分析傳播規律,並通報當月各單位創作的優秀新媒體作品。

  上海市公安局為何要如此重視政務新媒體運維?上海市公安局政治部宣傳處網絡宣傳科科長吳藝告訴記者,「當前,上海公安正著力構建自防自救、互幫互救、公助公救、梯次遞進的全民安防模式。因此公安新媒體在傳播防範知識、和諧警民關係等方面至關重要。」

  當記者問起如何看待政務號「網紅化」趨勢時,吳藝回答,如今上海公安努力要做的事情並非「網紅化」,而是「接地氣」,避免政務平臺板著面孔講大道理的刻板印象生成,只有通過「接地氣、冒熱氣、有人氣」的新媒體作品引發全社會的情感共鳴,才能讓廣大網友對公安新媒體從「敬而遠之」到「想看、愛看、追看」。

  儘管成果感人,背後也總有許多不容易。

  網宣科民警謝辰陽告訴記者,熱點並不好「追」,重點策劃也會遭遇網友「冷落」,能成為爆款的往往只佔發布量的五分之一。每次遭遇挫折,隊伍就會坐在一起聊一聊是製作不夠精良,還是傳播途徑有問題,吸取經驗再出發。

相關焦點

  • 六大解決方案助力政務新媒體打造「立交橋」式宣傳模式
    陣地的不斷擴大與專業人員的緊缺形成矛盾;從傳統宣傳到新媒體運營的跨度,意味著資源與模式的重新整合;群眾日益提高的精神需要和網際網路快速高效的傳播速度,也對政務新媒體宣傳和輿論引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對政務宣傳中的痛點,如何才能破局發揮政務新媒體的最大效果?
  • @平安天津@天津交警 獲全國公安政務新媒體獎項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訓詞精神,進一步推進新形勢下公安新聞宣傳工作,研究謀劃當前和十四五期間公安政務新媒體建設發展,由人民公安報社、廣東省公安廳主辦,中國警察網承辦,廣州市公安局協辦的第九屆公安政務新媒體夥伴大會
  • 政務新媒體視頻運營研究報告:如何定位自身的職責與風格?
    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發布的第40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6月,我國網絡直播用戶共3.43億,佔網民總體的45.6%,短視頻與直播已成為一種重要的社交方式。作為新媒體中的國家隊,政務新媒體也應搶佔先機,借力新形式佔領宣傳陣地。
  • 直播| 2018年第三屆義烏政務新媒體論壇進行時
    ,180餘名與會代表齊聚一堂,共探未來政務新媒體的升級與發展之路。近年來,義烏十分重視並積極推動政務新媒體建設和發展運用,充分運用新媒體向廣大市民、社會各界傳遞政府資訊,弘揚義烏能量、講好義烏故事。13:10 2018年義烏政務新媒體論壇暨中國義烏網上線三周年活動開始之前,現場交流氛圍濃烈,與會嘉賓陸續籤到、進場。13:35 論壇活動正式開始,由中國義烏網總編輯、總經理童俊主持論壇。
  • 解讀:政務新媒體的發展優勢與問題對
    推動各級黨政機關開設、運營政務微博、微信、政務頭條號、短視頻政務號、政務App等,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第三,政務新媒體進入規模化、專業化、矩陣化、立體化的發展階段。政務新媒體經歷了政府網站、網民留言板、政務微博、政務微信公眾帳號、政務頭條號、短視頻政務號、政務App、政務小程序輕應用等不同的立體化、多樣化的形態,覆蓋了文字、圖片、聲音、視頻、應用等不同的表現元素和連接形態,使建設無處不在、無時  有的「網際網路上的政府」成為可能。
  • 政府網站政務新媒體還有哪些問題待改進
    媒體評論如何做好政務新媒體 日前,在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2020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中強調加強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建設。政務新媒體的建設和運營情況受到媒體關注,人民日報、法制日報、新華日報等媒體曾對如何做好政務新媒體運營工作發表觀點。
  • 辦好新媒體 傳播「政」能量 蘇州高新區網信辦舉辦政務新媒體培訓會
    為進一步強化網絡意識形態工作,牢牢掌握網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主動權,進一步加強高新區政務新媒體網絡傳播矩陣建設,切實提升政務新媒體採編人員做好網上正面宣傳和輿論引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講好高新區故事,傳播好聲音,為高新區走在高質量發展最前列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12月10日,蘇州高新區網信辦舉辦全區政務新媒體採編發布培訓會,來自全區各地各部門各國資公司政務新媒體的分管負責人和採編人員共
  • 教育部創新創作基地&教育政務新媒體年度優秀案例!
    教育部創新創作基地&教育政務新媒體年度優秀案例!會上發布了2020教育政務新媒體年度案例,江南大學選送的《緊扣熱點,用創意視頻講好江南故事》入選「2020教育政務新媒體年度案例」。會議提出2021年教育政務新媒體就要這麼幹重點抓住「四個一」一本書: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
  • 【關注全國兩會】兩會新媒觀|爆款煉成記 新媒體產品這樣做才能有...
    【關注全國兩會】兩會新媒觀|爆款煉成記 新媒體產品這樣做才能有顏又有料!歸根結底好看好玩兒是過程實用有料才是目的獨特構思+網民視角+技術賦能讓顏值與內容並存的爆款產品為特殊的兩會留下特殊的記憶人民網3D動畫短視頻《當哪吒遇上民法典
  • 兩會新媒體產品創意多 融媒"爆款"人民日報這樣煉成
    今年兩會期間,人民日報新媒體團隊集中發力。新媒體產品的創意越來越多,質量越來越精,社會影響越來越大。這些驚豔的「爆款」是如何誕生的,又緣何廣受喜愛?就此,本報對相關主創團隊進行了採訪。參與了該H5設計的人民日報社新媒體中心編輯趙明琪說,「這個產品本身還有一種浪漫情懷,可以看到在中國另一個角落一位陌生人的生活,讓用戶更覺得親切真實。」   同樣以小見大的,還有人民日報新媒體推出的微視頻《中國24小時》。一天24小時,中國能看到什麼?一天24小時,中國在發生什麼?這是兩句很大的提問,但微視頻給出了很實在、很動人的回答。
  • 11月上海政務新媒體傳播影響力榜單發布
    11月,上海政務新媒體立足主業,凝聚合力,圍繞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第三屆進博會、十一屆市委十次全會等做好新媒體發布;同時,及時傳遞疫情防控信息,記錄人民城市的速度溫度,為有序開展防疫工作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 廣州公安新媒體獲獎連連!
    不平凡的普通人》獲得第四屆警務視頻發展研討會最高獎項——2020年度抗擊疫情優秀視頻為進一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訓詞精神,不斷推動警務視頻的建設和發展,更好地助力公安工作,由人民公安報社、廣東省公安廳主辦,中國警察網承辦,廣州市公安局協辦的第四屆警務視頻發展研討會暨2020年度警務視頻展播榜單發布活動
  • 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政務新媒體首先姓「政」,不能懶政
    藉此機會,我就如何做好生態環境宣傳和政務新媒體工作,與大家交流三點想法。一、生態環境宣傳工作面臨新的歷史機遇今年5月18日至19日,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在北京勝利召開。大會結束後的第十天,5月29日至30日,生態環境部召開了全國生態環境宣傳工作會議,李幹傑部長出席會議並做了近3個小時的重要講話。
  • 聊城大學新媒體記者團:一個「正能量社團」
    聊城大學新媒體記者團自2017年6月24日成立以來,始終以「講好聊大故事、塑好聊大形象」為己任,致力於樹立聊城大學良好形象,權威發布聊大最新資訊,實時更新聊大校園趣事。社團依託聊城大學新媒體平臺傳遞聊大聲音,強化線上線下結合,實現微宣傳的科學管理。
  • 第二屆東莞新媒體創新傳播分享大會舉行
    本次的新媒體創新傳播分享會以「全東莞,網這看」為主題,東莞地區優秀的網絡宣傳單位和人員齊聚現場,現場分享創新宣傳案例經驗,講述如何將新媒體、新科技、新創思融入東莞宣傳。此外,活動現場市委網信辦為創新傳播的單位和個人授獎,肯定他們為講好東莞故事做出的貢獻。
  • 我廳政務新媒體獲部、省表彰
    同日,由四川省委網信辦、四川省政府新聞辦、四川省大數據中心、四川省政府信息公開辦指導,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四川發布主辦的「微政四川——2020政務新媒體融合發展大會」在成都召開。會議揭曉了全省優秀政務新媒體。
  • 臨沂規範政務新媒體職能
    打開微博瀏覽政府部門發布的執法短視頻,點擊微信公眾號一鍵辦理業務,在社交平臺上與官方帳號進行留言互動……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政務新媒體融入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為紮實推動臨沂市政務新媒體健康有序發展,日前,臨沂市人民政府辦公室下發《關於推進全市政務新媒體健康有序發展的通知》(下稱《通知》),對政務新媒體的職能、管理機制進行了規範。優化掌上服務,強化解讀回應 《通知》要求,要推進政務公開,強化解讀回應。
  • 在2020中國新媒體大會上 華龍網分享中國新聞獎一等獎作品背後故事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2020中國新媒體大會「內容創新創優」分論壇上舉行主題圓桌討論。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易華 攝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1月19日18時32分訊(首席記者 佘振芳)無論媒體平臺如何變遷、無論傳播方式如何變化,內容為王永不過時,而爆款內容又是如何打造出來的?今(19)日下午,在2020中國新媒體大會「內容創新創優」分論壇上,第30屆中國新聞獎的特等獎和一等獎獲得者現場分享了創作體會,5位大咖就「內容創新創優」舉行圓桌論壇。
  • 高校新媒體建設的中心就是育新人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的蓬勃發展,新媒體已成為宣傳思想、輿論引導、政務服務的重要陣地。與此同時,在信息傳播移動化、信息內容娛樂化的背景下,以新媒體矩陣建設為載體的高校宣傳思想工作面臨著新的壓力和挑戰,但無論條件和環境如何變化,高校新媒體平臺肩負的立德樹人、以文化人及培養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使命不會改變。挑戰越大、壓力越大,這個使命就越顯得重要。
  • 四川2019年度十佳省直、市州、區縣部門政務新媒體出爐
    從年會上獲悉,當前四川政務新媒體對標新要求,在全國先行先試,守正創新、敢於擔當、勇於作為。全省政務新媒體發展整體水平居全國第一。2019年,我省政務新媒體在黨務政務公開,政務服務、輿論引導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透過眾多典型案例發出「時代最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