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生命是條河:我在此岸,父親在彼岸

2020-12-20 看雲起的一畝田

不得不說的話:

我曾經寫過很多封信,有給同學的,有給朋友的,還有寫給只有一面之緣的老山前線戰士的,也有寫給未來的自己的,獨獨沒有寫給父母的。

寫信是一種表達,一種比說話更正式文雅隆重的表達,更像是一種有儀式感的更高級的說話方式。寫信需要紙筆,需要時間醞釀鋪陳,需要信封郵票,還需要郵筒郵差來完成這種表達。寫信最需要的是距離感。

而父母和我們之間恰恰缺少了這種距離。

因為親近,我們就認為用不著花費這些時間和心思的。

你不用費力維持,不用討好巴結,他們好像永遠會在你身邊,愛你守護你,為你在遮擋人生的風雨,不會老也不會死,但事實是父母是最容易老的人,歲月總是對我們的父母格外殘忍。

不給他們寫信,還因為:我的母親不識字,你給她寫信她看不懂。至於父親,他已經去了另一個世界,永遠看不到這個世界的我寫給他的信了。

現在,我給已經不在人世的父親寫信不是為了寫下悔恨和悲哀。

我寫信,僅僅是我欠他一份愛的表達,不管他們能否看懂看見,愛的表達是我必須完成的。

父親:

你是我心上一道傷口。從你不告而別的那天開始,歲月就在我的心上深深地劃開了這道傷口。

那是1987年,人間四月天,春暖花開。

我未滿17歲,大姐32歲,哥哥27歲,二姐25歲。我們四個在春風中哭成一團,我們看不到花開,覺不到暖。因為你去了另一個世界,永不再回來。我們哭各自的無助和孤獨。人世間只有我們四個成了沒有父親的孩子!

從你生病到去世,我沒盡過一點孝心!我沒見到你最後一面。現在,我甚至想不起來和你在人間見過的最後一面是哪一次。因為以為還會相見無數次,所以根本沒有用心記憶。這種傷痛有誰能懂……

當你的棺木被釘上的那一刻,我知道我的一部分生命也被釘了進去。

當你被一鍬鍬土漸漸埋葬,永不能再見的那一刻,我知道我的一部分生命和你葬在一起了!

沒有人知道我的心有多痛。我哭得撕心裂肺。我哭得死去活來。我想,我是真得跟著你死去了一回。

當我再次活轉過來,我知道,你的一部分生命和我一起,活在這個世上?

生命是條河,死亡將我們隔在兩岸,我在此岸,而你在彼岸,今生今世,我們無法相見。

父親,我想對你說。

我知道我說的每一句話你都能聽到。不管你在天上,還是地下。不管你在此岸,還是彼岸。

也許,對你和我來說,說都是多餘的。

我只要心念一動,你就能知道我要說什麼。只要我想你,你就能感受到。

我用一次次想念將你深深刻在心底,時間越久,你的臉龐和笑容越清晰。

每當我想你,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你都會微笑著出現在我的眼前,你臉上的每一道笑紋我都看得清清楚楚。你還是那麼瘦,瘦的俊朗,那麼高,像座小山一樣。你笑著,溫暖又慈祥。

只要我想你,你就會來看我。

每一次想念,就是我們的一次相見。

這麼多年了。你一直如空氣一樣包圍著我。只有我知道,你一直和我在一起。什麼也不能把我們分開。死亡也不能。

還記得那隻小竹籃嗎?

懸掛在房梁的鉤搭子上面!小小的。磨得油光發亮,顏色像一隻剛出爐的烤得焦黃的麵包。

那可是一隻讓哥哥姐姐們垂涎欲滳的籃子!為了這隻籃子,他們屢屢冒著被打的危險,跳窗子,搬椅子,挪凳子。用盡一切辦法縮短自己和竹籃子的距離。籃子裡面到底有什麼誘人的東西?

那是一隻裝滿了各種美味的竹籃子!和羊脂球那個籃子的用途一樣,裝食物用的。那個年代你能想到的所有好吃的:麻花、蛋糕、酥餅、江米條、迎春糕、麵包,餅乾……這個籃子都曾裝過。

這些好吃的是你每周從城裡買來的!只有我一個人可以享用?別人要是偷吃一星半點!被發現母親就在食物之外贈送一頓好打!

母親說,我常坐在床上,仰頭看那竹籃子,咂巴著嘴自言自語:蛋糕吃過了,餅乾吃過了,下個禮拜可吃啥呀?我要吃的東西只要告訴你,你下次一定就買回來了!而且都是我一個人的!誰也不許動。

這全是因為我剛滿月時,生了一場大病,昏迷了三天四夜,差點小命就沒了。後來雖然活下來了,但一直體弱多病,人送外號「瘦麻郎」!(陝西方言蜻蜓的意思)你為了把這個「麻郎」養胖點。才自己省吃儉用。將你認為最有營養的東西全留給我吃。而你自己。餓得比麻郎還瘦。從家到單位,二十多裡路,騎著自行車往返,時常眼前發黑。一次載倒在路邊。醒了後又爬起來再騎。你就是這樣,愛我們勝過了愛自己。

最讓我心痛的是,你沒有給我機會讓我用相同的愛來報答你。

還記得《兒童文學》這本雜誌嗎?

那個夜晚,我在昏黃的燈光下寫作業,你踏進家門後。變戲法一樣變出了這本書。我只記得當時的驚喜。忘記了其它的種種。我覺得有了這本書我已經有了全世界。

燈光突然亮了起來。

我小翼翼地捧著它。輕輕地翻開它。生活從此兩樣。

書裡的世界怎麼那麼美好呢。文字好,圖畫也好,讓我大有相見恨晚的意思。

還記得玻璃海棠嗎?

那花是你從單位移栽的,裝在一個小小的紅瓦花盆裡,擺在家裡最顯眼的位置,花盆底墊著一塊方形的花玻璃。你說這花叫玻璃海棠,現在城市的綠化帶上隨處可見。但當我第一次見她時,真是有驚豔的感覺。世上怎麼會有這樣好看的花呢。家裡擺上這麼一盆,真有蓬蓽生輝的感覺。

這花影響了我以後的人生。我愛一切純淨的東西。比如玻璃、比如水晶。我愛和海棠花一樣的顏色。我的衣裳多是這種色調。因為愛她,我也愛一切的花。包括印在衣服上的花、繡在絹布上的花、畫在白紙上的花、做成饃饃的花……

還記得院子上空天天迴蕩的二胡聲嗎?

你讓二姐從小練這種樂器。

每天晚上,我聽著二胡聲進入夢鄉,每天清晨,我聽著二胡聲醒來。

我不會演奏任何樂器,但我卻熟知很多曲子。這都是你給我灌的耳音。

你是能工巧匠。用一隻玻璃盤子,兩隻玻璃杯子打了孔,做成一盞精妙絕倫,玲瓏剔透的檯燈!

陽臺的鐵欄杆上用鐵片切割出兩隻熊貓,再用油漆給熊貓上色。熊貓手裡的竹葉也染成翠綠色!

我們家是全村第一家買電視機的;是第一家安裝壓壓井的;是第一家蓋二層樓的……

這都是你事事不落人後,不管幹什麼都要幹好的功勞!

你最大的幸福就是看著孩子們一天天長大,盼著他們好好學習,有一技之長,個個有出息。

你是為兒女而活的人。你把兒女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還重要。

我們高興,你比我們還高興。我們痛苦,你比我們還痛苦。我們快樂,你比我們還快樂。

父親,我想對你說:我現在過得很好。

這全是因為你的功勞。你訂閱的《兒童文學》,讓我的生命裡有了書香。你帶回家的玻璃海棠,讓我的生命裡有了花香。你讓我打小聽的那麼多二胡曲,讓我的生命裡有了樂音。父親,你看,你就這樣把我變為了靈魂有香氣的女子。

還有比這更寶貴的財富嗎?

你早就知道。總有一天你會離開我的,所以你把書本、花朵、音樂留給了我。它們會在人生的風風雨雨中為我撐起一方晴天。讓我縱然一個人也不孤單。

你吃的苦受的罪我們沒有分擔過,我們享的福你一天也沒有享過!

仿佛你來世上,就是為了吃苦受罪受累,用你的付出和犧牲來換取兒女們的幸福!

父親,我想對你說:沒有你的日子裡,我們的生活還在繼續!

你看,你不在我們身邊,我們都生活得很好……除了偶爾想你,心疼你在世上吃過的苦,受過的罪,永遠無法彌補。

雖然你只陪我到十七歲!但我卻用之後的每一天來讀懂你,回味你給我的愛和溫暖。

那些和你有關的美好細節在我心裡如海棠花一一綻放!感謝你曾那麼愛我,感謝你教會我如何熱愛生活。

走夜路的時候,我從未害怕,每當我抬頭看到天上的第一顆星,我知道,那就是你……

圖片來自網絡,向原作者表示感謝

鄭小萍,筆名看雲起,西安市作家協會會員。曾在《知音》、《女友》、《遼寧青年》、《西安晚報》等報刊發表作品。散文《母親的虎頭鞋》被收入《沒有大人的夜晚——感動小學生的100歌故事》一書(九州出版社)。

「看雲起的一畝田」所有作品均為原創文字,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佛教的「此岸」與「彼岸」到底身在何處?
    佛教的《金剛經》有句偈語說:「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這句偈語,是佛陀告誡人們,不要對萬事萬物的執著,即使是佛陀說的法,就像坐船一樣,渡河之後,到達彼岸,佛法就如竹筏一樣也要丟棄。
  • 【現實是此岸,夢想是彼岸】
    現實是此岸夢想是彼岸長大後我總是瞎想:山的那邊是什麼?不久母親離開了我,我獨自飛揚,去探索心靈的空想,我帶著謎團飛翔在大好河山,翱翔在蔚藍的天空,自由自在的尋找著自己心中的想法,路過春暖花開萬物復甦的暖春,找到了謎底,那邊是陪伴我一生的夢想。有夢就要執著追求不能只是空想。夢在何方?路在腳下,有路的地方就有夢想。「天空不留下任何痕跡,而我已飛過」。
  • 此岸葉落,彼岸花開
    從此,我在此岸,你在彼岸,生生相惜,卻生生分離。    記得有一次,我們在野外看到一種紅豔豔的花,非常漂亮。我說:這花真美!你說:如果你喜歡,將來我離開了就變成這朵花。那時,我還不知道這個就叫彼岸花,我竟然高興地說,好啊,我們約好,誰先離開,誰就變成這朵花。真沒有想到,這朵花是開在黃泉路上,開花時不長葉,長葉時花不開,生生世世花葉兩不相見。
  • 河的第三條岸:沉默本分的父親,突然離開了家,在河上漂流
    但也正是由於我的偷懶吧,意外地邂逅了這個來自南美洲的故事,當時就已經驚為天人了。但有一天,大概是看到家裡一切都步入正軌,物質供給也沒有問題,父親突然就乘著一隻小船跑到河裡去了,他想要遠離世俗,甚至遠離他自己的家庭,去一個在別人看來無法理解,並不存在的地方——河的第三條岸。沒有人能理解父親的行為,他們覺得他可能是中邪、發瘋或者是要侍奉上帝神明,總之就是不正常。母親表面上也裝作不支持父親,甚至覺得羞辱,不肯為他準備食物和生活用品。
  • 彼岸此岸尷尬人生
    彼岸此岸尷尬人生——電視劇《彼岸1945》觀後感他面對日軍軍官持槍逼迫,堅持著只救人不殺人的原則,在猙獰的戰火中試圖挽救他人生命。他說:我的工作是救人,不是讓人再去死,軍醫的手槍槍裡從來不裝子彈。戰爭臨近結束時,蘇臺英全力救治身負重傷的國軍師長蔣景星,並協助蔣師長在日軍的炮火追擊中返回國軍陣營。
  • 情到深處亦醉人一一一一一一潘全耀散文集《此岸彼岸》賞析
    《此岸彼岸》召開一次研討會,囑我為全耀的散文集《此岸彼岸》在會上作一番評論。這花中極品,確是如此廉價,不向命運低頭,也不謀求索取,用生命的本色撐起一片片絢爛」。在這篇散文裡,全耀將感情寓於太陽花之中,賦太陽花以生命,明寫景,暗寫情,起到了情景交融,情景相生的作用,讓讀者有了無可言喻的享受。《太陽花》給人的啟示是什麼?這篇散文的結束語作了詮釋:「人可以樸實,不可以卑微,可以軟弱,不可無骨氣,可以靈活,不可改變人格,可以輕視我,不可以侮辱我。
  • 彼岸的你,請記住:今生今世,此岸永遠有我暖暖的祝福!
    初冬的陽光,並不明媚,但卻格外溫暖,一如我心中想著你。其實,我知道,我們每個人都不過是緲緲塵路上匆匆的過客,生命中所有的遇見,終歸要散落天涯,但我還是不能自已的愛上了你。親愛的,我愛你!你,是心頭抹不去的記憶;念,是心間散不去的沉迷。今生今世,不敢奢求得你天長地久的眷戀,只願將你放在心間,用我心,暖你心,直到生命老去,直到光陰散盡……這世上總有一些愛戀,縱然傾盡所有思念,也未必能換來一生的相依相伴,只能把愛放在心間,溫暖此生紅塵間的薄涼與悲寒。
  • 修行:不住於相,此岸即彼岸
    《金剛經》的全名是《金剛般若波羅蜜》,也就是大智慧到彼岸的意思。如果能夠奉持這部經典,就可以領悟無上的大智慧,從迷失的此岸去到明悟的彼岸。不過釋迦摩尼佛也特別強調,佛所說的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也就是佛所說的般若波羅蜜,只是假名為般若波羅蜜,為了渡化迷失的眾生而假名為去到明悟的彼岸。佛所說的般若波羅蜜,是不能夠執著於「去彼岸」的相中。如果心中有「去彼岸」的相,那就仍然沒有在彼岸。當下內心不住於相,此岸也就是彼岸。為此,釋迦摩尼佛繼續講解。如來似有所說法,但並無實有的佛法,佛法是去彼岸的船筏,如來本性並非佛法,去彼岸最終要捨棄船筏,故如來實無所說法。
  • 歷史的此岸與彼岸
    歷史的此岸與彼岸——從《一顆子彈與一部紅色經典》創作談逼近歷史真實來源:國防參考微信公眾號作者:高建國責任編輯:湯傳飛2017-01要使讀者真正體察到你所描摹人物的溫度和生命質感,從你構築的精神世界強烈感受到鮮活如初生命的律動,固然需要形似,但更要力求神似。吳恩灼,中國銀行巨子吳晉航的大小姐,1935年受進步思想影響並為寄居家中從事秘密工作的共產黨人何克希吸引,毅然開啟了叛逆之旅,追隨何克希買舟東下加入了「江抗」的行列。
  • 此岸彼岸,隔岸不隔心,寄於不能長相依的你,你一直都在我心裡!
    光影流年裡,山是水的相依,海是雲的故事,而你,註定是我不變的思念。此岸彼岸,隔岸不隔心,此生,無論在哪裡,你都在我心裡!時光,將會鑑證這份痴纏心底的深情!時常在思索一個問題:生命究竟是什麼?生命,其實就是一場溫暖的思念,外加一世孤單的旅行。還好,這暖暖的念,一直陪伴在身旁,暖我薄涼紅塵。親愛的,謝謝你走進我薄涼生的命,走進我無盡的思念,泅渡我一生情深。
  • 「此岸有愛是彼岸」——王乙帆
    【此岸有愛是彼岸】王乙帆突然發現我有心了,其實是心一直在等我發現。我們的生命就是以不斷出發的姿勢才能得到重生,那些一條路上走了又走,同一地方去了又去,同一個見了又見的人,該是多深刻的緣分,但是因為沒有珍惜的能力才會擦肩而過,其實我想要的,自始至終不過是我幻化的一個你。愛的話題有些沉重,但是沒有愛會更沉重。
  • 藝術的此岸與彼岸
    原標題:藝術的此岸與彼岸今日上午9時,旅居北美的書畫家鴻石的中國書畫展暨新書發布會在亮寶樓開幕,本次展覽將持續到1月11日14時,將展出鴻石近8年的力作,包括花鳥畫、山水畫、書法以及寫生作品一百七十餘幅。
  • 鹽設計 · 是追逐彼岸的生活還是享受此岸的小幸福?
    這或許是因為成長,但我更願意相信是全新的秀讓他發生了改變。2020年5月3日,瀋陽君蘭江山博物館,AW20中國國際時裝周,張彥的「彼岸之樂」正式與大家見面。談起這場秀,他長嘆一聲:「還真是歷經磨難。」在對彼岸的描述裡,那邊的人都穿著顏色鮮豔的衣服,到處都盛開著鮮花,遍布著大樹綠蔭、高山河流、古寺晚鐘……而此岸卻只有黑白二色,沒有路標,沒有道路,沒有工具,甚至沒有燈光。白色只是為了將人們區別開才長在眼睛裡,黑色則是一片沙漠。原本在這套全新的設計中,更多的是描繪彼岸的景象,對彼岸的態度也是嚮往與追求。
  • 讓我們無法到達彼岸的,恰恰是那條靜靜的頓河
    很多人都想提升自己的境界,嚮往或窺視那個彼岸。文如其義,在現實與彼岸之間,隔著一條河流。這裡是此岸,對面是彼岸。這條河肯定不是流沙河,因為沙師弟不是偶像派。這條河肯定不是月亮河,儘管奧黛麗赫本第一次把它傳唱。蒹葭蒼蒼,白露為霜,這條河應該是這個樣子嗎?襯託著人的追求和靈修。道阻且長啊,但是只要努力,也終可渡過。所以,這樣的河流也不是前進的阻擋。那又會是什麼呢?
  • 郝景芳:人在此岸,AI 在彼岸
    新書《人之彼岸》裡有一篇《乾坤與亞力》,就是拿人工智慧和一個孩子作對比。如果我們能帶著這種孩子的精神長大,其實人類永遠不會被人工智慧打敗。怕的就是我們在長大的過程中把自己變得越來越像一個機器,別人跟你說什麼,你就做一遍,毫不懷疑,毫不創新,這樣,在人工智慧面前,人類將毫無競爭力。   在工作和寫作之餘,她還發起了一個創業項目——童行計劃。「我想做未來人工智慧時代好的兒童教育。
  • 無論此岸彼岸,你永遠都是我最美的眷戀
    就像曾經,你輕輕的來到我的人世間,以你的好溫暖了我寒涼的歲月,從此,花開的時候你在,花落的時候你在,這一年一年的花開花落間,你都不曾離開我心間。從遇見到離別,時光如水,悠然而過,它曾帶走了生命中太多太多的記憶,卻始終沒有將關於你的記憶抹去,總在想,或許是因為你刻在心底的痕跡太深,所以你才會成為我念念不忘的過去。
  • 此岸、彼岸……
    時光不會為你我,為任何人而停留,它總是有坦然的姿態,悠然的前行,不快一分,也不慢一秒。就這樣,在我們指間悄悄溜走。 儘管如此,我們仍要感謝時光,它帶給我們歡樂,帶給我們溫暖,讓我們有了幸福的記憶。不論我們面對什麼,都要去勇敢的接受,即使是挫折,也要堅強起來。擁有一顆鑽石般的心,強大而樂觀。 活著,就要快樂,不要自尋煩惱。
  • 生命是一條川流不息的河,我們都是那過河的人
    席慕容說「生命是一條川流不息的河,我們都是那過河的人。」生命的河流靜靜流淌,不分晝夜,我們站在生命的此岸,看生命的彼岸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於是,我們的心裡湧起一陣陣的熱情,想要渡過生命的河,看彼岸花開花落,雲捲雲舒,這渡河的過程便是我們每個人別樣的人生。
  • 在此岸與彼岸間掙扎:日本隱逸文學先驅西行法師的一生
    父親也曾出任白河天皇的北面武士,負責保衛太上皇御所的安全。母親一家對民間文學很熟悉,外祖父是當時著名的民歌作家。因此西行不僅從父親家族繼承一定的武家思想,也吸收了母親家族中的文學基因。一面武士,一面文學,這些都會體現在未來西行的成長經歷和複雜矛盾中。因為家族的緣故,長大後的西行遵循父親的腳步,也成了北面武士。
  • 在此岸與彼岸間掙扎:日本隱逸文學先驅西行法師的一生
    但是深究西行法師的生平和詩歌,我們可以發現這「自由」的背後,是他在此岸與彼岸之間長達50多年的掙扎。 望向彼岸的西行 按照當時流行的觀點,此岸世界是穢土,彼岸世界是淨土。 此岸世界承載自己的身體,彼岸世界是心。此岸世界有風花雪月和人情,彼岸世界有涅槃極樂。在煩惱掙扎中,他決定用歌道來承載自己的佛道。 平安時代的人喜歡「雪月花」,經常把這些景物放在自己的文學創作中。西行選擇了「月」和「花」來作為自己的歌頌對象,後人又將他稱之為「花月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