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基因傳承需關注地域文化的內生性

2020-12-21 中國社會科學網

  生物基因是物種的遺傳密碼,它決定的是物種的自然屬性;紅色基因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生命密碼,標示的是一種社會文化屬性。檢視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就在於中國共產黨人在推進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具體實踐中,始終秉承著紅色基因的固有特質,堅守著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今年正值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在這樣一個重要而特殊的時間節點來深入探究和思考如何在新時代進一步推進紅色基因傳承,應當說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個需要不斷推進的偉大事業。面對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任務與要求,我們需要不斷回望和重溫黨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過程中所走過的光輝歷程,從中汲取不斷開拓前行的強大精神動力。從這一意義上說,激活和傳承紅色基因對於進一步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向縱深推進,具有非常重要的時代意義與實踐價值。

  紅色基因傳承問題是一個論域非常寬泛的論題,可以從不同的學科視角加以透視和辨析。這裡,我們主要是基於地域文化的視角,來具體探討在新時代如何進一步傳承紅色基因。

  一是傳承紅色基因,必須把深入挖掘紅色文化資源和系統整理地域文化資源有機結合起來,這是有效傳承紅色基因的基本前提和基礎性工程。

  「不忘本來才能開闢未來,善於繼承才能更好創新。」習近平總書記針對傳統文化的傳承特別指出,要「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針對紅色文化,他也特別強調「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

  應當說,地域文化是「活態存在」,不僅僅有傳統文化,同樣也包含有革命文化、革命傳統。事實上,革命文化也正是通過特定地域內民眾廣泛參與的革命實踐,由此融入到了地域文化的形成、發展過程之中,成為構成地域文脈的重要因素。因此,深入挖掘紅色文化資源,應當在地域文化的框架與視域中進行。例如,我們在探析和揭示蘇區精神的內核時,就離不開客家文化這一重要的文化背景。顯然,只有基於源遠流長、底蘊深厚、影響廣泛的地域文化這一視角,我們才能更好地揭示和把握紅色文化的「根」與「魂」,才能在「長時段、大尺度」的歷史考量中,更好地將紅色文化資源所具有的獨特品質與時代價值揭示出來,為新時代紅色基因傳承提供優質資源。

  紅色基因傳承,就其實質而言是一項持續性、基礎性的文化工程。我們應當積極藉助新的觀念、工具和手段,同時根據時代的要求與變化,把深入挖掘紅色文化資源和系統整理地域文化資源有機結合起來。要積極探尋地域文化視野中革命文化與時代發展的結合點,對革命文化中所蘊含的中華文明特質的概念、範疇、原理、思想和精神加以挖掘、整理、概括和提煉,為紅色基因的傳承提供豐富資源(起到資源庫的作用),由此鞏固紅色基因傳承的堅實基礎。

  二是在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的過程中,應當注重把握地域特色,合理運用本區域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手段、方式和載體來加以推進。

  紅色基因傳承(無論是代際之間的傳遞還是族群之間的貫通)不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作為一個融入個體與群體精神血脈的過程,需要承擔主體為之進行自覺而主動(自覺自愿)的作為。

  紅色基因的形成,總是與特定時間空間內民眾革命實踐存在內在關聯。作為不同地域歷史的見證和特定地域人群的獨特創造,不同地域紅色文化在葆有中國革命整體精神氣質的同時,也總是有著各自的特性,而這種特性又常常秉持著地域文化的傳統。從某種意義上說,紅色基因是一個不斷生成的文化意義系統。該系統意義的呈現,當通過對本地區文化特質、樣式和特色做出正確認識與合理判斷,進而從體現不同地域民眾生命力和創造力的地域文化傳統中,吸收和借鑑鮮活的表達方式與表現形式,由此生成有利於紅色基因傳承的手段、方式和載體(如蘇區時期,客家山歌在傳播革命理念與價值方面就曾扮演過重要角色)。

  地域文化是多層次的,其中既有名勝古蹟、文化景觀、遺址文物等物質性的資源,又有風俗習慣、禮儀制度等非物質性的資源,當然更有處於核心和深層的心理結構、價值觀念等。為此必須因地制宜地合理利用特定地域內鮮活的表達與表述方式(如民間戲劇、民歌山歌、鄉土藝術等),充分藉助地域文化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教化作用以及導向、激勵和規範功能,同時充分利用現代移動互聯新技術新媒體,根據不同的群體的特點來傳播紅色文化,增強地域內廣大民眾對核心價值觀的認同,真正達到傳承紅色基因的目的。

  三是在自覺傳承紅色基因的過程中,應當切實加強區域實踐,並對區域實踐所獲取的經驗加以總結提煉,使傳承成果能夠得到有效固化和推廣。

  由於地域文化是以自然環境和地形地貌為標誌所形成的特色文化,這也意味著地域文化的創造者們無不生活於具體的區域之中,他們通過一代一代地不斷傳遞、因襲、發展、創新、積累、積澱,由此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這樣就使得由此所產生的地域文化也必然帶有地域性的特點。

  可以說,自然地理區域生活形態構成了人類生存和文化創造的物質基礎與社會活動舞臺。紅色文化的形成,就是在特定的時空區域中達成的。事實上,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們所取得的成就與經驗,首先就是在特定區域的探索與實踐中加以實現的(我們日常所言說的眾多名詞如「深圳特區」「海南特區」「浦東新區」等;以及在特定政治話語中所言說的「蘇南模式」「溫州模式」等即是具體體現)。因此,傳承紅色基因也同樣離不開生活於具體區域中的活生生的人。那些傳承著紅色基因的時代先鋒,無不是在特定區域內完成了自己的時代創舉,他們所體現出的精神具有穿越時空的永恆價值。這也即是說,我們不僅需要對傳統進行保存、傳承,還需要緊貼時代不斷進行創造以注入新的內容。在著力推進紅色基因傳承的過程中,必須著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區域實踐,努力將地域文化的獨特內涵、革命文化的精髓氣質與時代要求相互融合。

  傳承紅色基因有一個很重要的方式或途徑就是:要把區域內的革命精神(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長徵精神、延安精神等)融入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具體實踐中,使之成為感召和推動人們繼續前行的精神力量。為此,我們在凝鍊地方精神的過程中,既要有時代所追求的共同特性,也要有濃鬱的地方特色,要在充分體現時代共同目標的基礎上,充分展現區域實踐的個性魅力,這樣才能更貼近不同地域的民眾心理,增強區域內民眾的情感認同,以此為基礎有效實現紅色基因的傳承與活化,真正為區域內經濟社會的全面進步、人的全面發展提供強勁的精神動力。

  可以說,只有依託地域文化資源,才能使紅色基因的傳承在具體、鮮活而生動的區域實踐中得到更好的落實。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地域文化的作用與影響研究」(18BZX009)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江西省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

 

相關焦點

  • 紅色基因需傳承 藝術文化促發展
    【寧波分中心快訊】10月17日下午,在北京將相紅色文化交流中心寧波分中心主任鄭黎峰先生及其團隊的努力下,分中心特聘國家一級美術師、世界西遊文化書畫院院長華玉清大師,及寧波當地眾多知名企業家的全力配合下,成功舉辦「寧波分中心——紅色基因需傳承 藝術文化促發展」主題交流活動!
  • 傳承紅色基因 弘揚紅色文化
    9月15日,由惠州市作家協會主辦,惠州市小說學會承辦的「傳承紅色基因 弘揚紅色文化——惠州青年小說作家赴『東湖旅店』接受歷史文化教育」活動在市區東平的東湖旅店紅色博物館舉行。來自我市各縣(區)青年小說作家代表20餘人參加了活動。
  • 紅色旅遊傳承紅色基因彰顯紅色文化
    裝點此關山 今朝更好看紅色旅遊傳承紅色基因彰顯紅色文化■劉宗炎 記者範奇飛 郭冬明五星燈、火炬燈、三角旗、蘇維埃旗、國旗……10月18日晚88年後,蘇區人民再出發,推動紅色文化和紅色旅遊高質量融合發展,尋根溯源、創新發展,以實際行動傳承紅色基因、彰顯紅色文化、弘揚紅色精神。
  • 江西瑞金:紅色旅遊傳承紅色基因彰顯紅色文化
    江西瑞金:紅色旅遊傳承紅色基因彰顯紅色文化來源:中國國防報作者:劉宗炎 範奇飛 郭冬明責任編輯:李晶2019-11-14 14:27 裝點此關山 今朝更好看 ——紅色旅遊傳承紅色基因彰顯紅色文化
  • 創新紅色主題展館 傳承紅色文化基因
    命歷史紀念場所,反覆告誡全黨同志,「不能忘記紅色政權是怎麼來的、新中國是怎麼來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麼來的」,一再叮囑「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向全黨全社會注入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傳承紅色基因的不朽信念。傳承紅色基因,就要堅持改革創新,講好新時代紅色故事。
  • 學習紅色文化 傳承紅色基因
    本報訊 近日,石棉縣城北中學攜手新華文軒雅安市公司石棉分公司,開展以「尋訪紅色革命足跡 傳承紅色基因」為主題的研學活動,組織該校48名學生走進安順場,實地參觀並感悟紅軍長徵精神。在為期一天的活動中,由3名文軒工作人員、3名教師、1名教官組成的領導小組,帶領學生們參觀了中國工農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館,了解紅軍強渡大渡河的英雄事跡和黨的歷史,學習紅色文化和傳承紅色基因。同學們還現場宣讀了誓言,確定了此次研學隊伍的番號,繪製了隊伍旗幟,並聆聽了「翼王悲劇地、紅軍勝利場」的故事由來。
  • 堅定紅色文化自信 推進紅色基因傳承
    堅定紅色文化自信、推進紅色基因傳承,應該遵循什麼樣的路徑?  第一,堅持「四個注重」,加強紅色文化研究宣傳。一是注重拓寬視野,深化紅色文化研究。應突破當前一定程度存在的地域和時段局限,把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長徵精神、延安精神等放到整個中國共產黨的精神譜系中去找定位、作研究,避免不必要的爭端。二是注重挖掘、保護、利用紅色資源,傳承紅色文化。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和「合理利用、大力弘揚」原則,對急需搶救維護的立即開展搶救保護,對可集中搬遷的依法進行搬遷復原、統一管理。
  • 弘揚紅色文化 傳承紅色基因
    12月4日上午,東湖社區黨總支開展「童心向黨 小小少年心繫家國事」為主題的紅色教育活動,傳承紅色基因,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活動中,既宣講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又分享紅色故事,少先隊員們還紛紛上臺朗誦紅色詩詞。
  • 遵義:紅花崗區傳承紅色基因 激活紅色元素
    為傳承紅色基因,講好遵義故事,近年來,紅花崗區持續深入挖掘紅色資源,發揮紅色底蘊厚重的優勢,不斷豐富紅色基因傳承方式。  備受遵義市民關注的中華南路毛主席舊居改造工程正在進行中。   在紅花崗區,傳承與改造的革命舊址不僅是毛主席舊居。  多年來,紅花崗一直在探索將城市建設與紅色傳承融合。將紅色與旅遊有機融合,持續提升老城核心區紅色文化旅遊的功能和品質。
  • 弘揚黨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開福區「紅色故事會」開講
    弘揚黨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開福區「紅色故事會」開講 2020-05-28 04: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紅色文化 ——我市開展「紅色文化進校園」活動側記
    、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自2019年以來,市老區建設促進會(以下簡稱市老促會)積極協調配合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學校開展「紅色文化進校園」活動,成效顯著。市九小、市二十小、市三中等學校通過講故事的方式,開展「崇尚英雄、精忠報國」「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主題班會活動,深入了解革命歷史,學習革命先輩的光輝事跡。「唱」是指唱經典紅歌、揚紅色文化。驛城區教育系統組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文藝會演和新中國成立70周年「情系中華、歌唱祖國」教職工歌詠比賽,參賽師生12000多人。「寫」是指寫紅色詩詞、強愛國之志。
  • 紅色文化 創意賦能(傳承 紅色基因 時代風華)
    為把上海紅色文化挖掘好、紅色傳統發揚好、紅色基因傳承好,在建黨99周年之際,第一屆上海紅色文化創意大賽近日在滬頒獎。以石庫門建築門框外形為原型的初心鎖等3件作品獲大賽一等獎。隨著「文創熱」不斷升溫,依託上海紅色文化資源開發的紅色文創產品受到廣泛關注,並呈現出潮流化、年輕化特色。
  • 傳承紅色基因、傾聽百姓聲音 興隆鎮「紅色大院」正式開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員、幹部要多學黨史,學新中國史,自覺接受紅色傳統教育。要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據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興隆鎮大成山腳下安葬有5名革命烈士,均在1950年5月在清匪反霸戰鬥中英勇犧牲。
  • 江西工貿職院:走讀紅色文化,築牢信仰根基,傳承紅色基因
    學院「紅色走讀」競賽活動在今年暑假啟動後,6000餘名學生線上雲遊,掀起了學習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的活動熱潮。三天的「紅色走讀」實踐活動感染著每一位學員,大家紛紛表示將銘記歷史,大力弘揚和踐行井岡山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爭做一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 哈爾濱鐵路局:百年文化遺址傳承紅色基因
    原標題:百年文化遺址傳承紅色基因   走進哈爾濱鐵路局一面坡紅色教育基地,黨旗高高懸掛,一座高15米的巨型浮雕矗立在廣場中央,基座之上,中國共產黨黨徽巍然挺立。不遠處的水塔上「紅色基因、薪火相傳」8個鮮紅大字在晨輝下分外奪目。   據教育基地主任趙奇佐介紹,哈爾濱鐵路,歷史上也稱為中東鐵路。
  • 劉建平、王昕偉:著力構建紅色基因傳承的三大科學化體系
    本期光明網理論學術動態導讀關注紅色基因傳承、脫貧、國際市場拓展、科研環境和文化、綠色發展等話題,歡迎網友踴躍參與討論。  【劉建平、王昕偉:著力構建紅色基因傳承的三大科學化體系】  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劉建平、王昕偉認為,新時代,只有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全局和戰略高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才能真正傳承好紅色基因,堅定文化自信
  • 弘揚沂蒙精神 傳承紅色基因——沂蒙畫派的藝術宗旨和文化擔當
    紅色,象徵光明,凝聚力量,引領未來。紅色基因,是指革命精神的傳承。作為先進思想文化因子的高度凝練和升華,紅色基因已深深地融入中華民族的靈魂血脈之中。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傳承紅色基因,有利於實踐主體增強自身前進的精神動力,得正價值引領,從而開拓發展的新格局。
  • 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歷史的迴響——張清紅色主題美術...
    三湘都市報9月22日訊(記者 楊斯涵 黃京) 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近日,在湖南省畫院美術館舉行「歷史的迴響——張清紅色主題美術作品展」開幕式。此次展覽由湖南省美術家協會、湖南省畫院、湖南省油畫學會主辦,湖南省扶持人才「三百工程」辦公室、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承辦。
  • 2020年「傳承紅色基因」有獎徵文評審結果公示
    ,南昌全媒體中心承辦的「傳承紅色基因」有獎徵文活動,歷經作品收集、網絡展示、公眾投票環節後,按照投票佔比30%、專家評審佔比70%分值進行綜合評定,擬確定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現予以公示,接受社會各界監督。
  • 三明學院舉辦「弘揚建黨精神 傳承紅色基因」學術研討會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廖夢晴 韓巍巍)11月28日,「弘揚建黨精神 傳承紅色基因」學術研討會在三明學院舉辦,來自全國30餘所高校、學報、期刊社的專家學者,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黨史黨建研究、紅色文化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一線同志,以及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共120多人參與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