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文化 創意賦能(傳承 紅色基因 時代風華)

2020-12-18 人民網

圖為上海紅色文創大賽部分獲獎作品。資料圖片

上海紅色文創大賽頒獎

本報上海7月16日電(記者曹玲娟)上海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有著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為把上海紅色文化挖掘好、紅色傳統發揚好、紅色基因傳承好,在建黨99周年之際,第一屆上海紅色文化創意大賽近日在滬頒獎。以石庫門建築門框外形為原型的初心鎖等3件作品獲大賽一等獎。

隨著「文創熱」不斷升溫,依託上海紅色文化資源開發的紅色文創產品受到廣泛關注,並呈現出潮流化、年輕化特色。此次獲獎作品中,還有桌遊、八音盒、魔方、手機殼、萬花筒等,兼具創意性和觀賞性,吸引不少年輕人的目光。

大賽於去年10月啟動,由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市教委、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聯合主辦,共收到參賽作品656件,最終評選出一等獎3名、二等獎5名、三等獎10名、入圍獎20名。

優勝作品如何才能獲得更多人的認同和喜愛?主辦方舉辦獲獎作品成果展,策劃推出「追夢者」紅色文創網上直播,拓展紅色文創消費場景,與電商平臺開展合作,開通在線購買獲獎作品等,努力讓紅色文化融入日常生活。

第二屆上海紅色文化創意大賽同步啟動。據悉,第二屆大賽新加入了紅色文化旅遊線路設計,組委會還將為參賽者提供紅色主題培訓活動,廣泛挖掘和培育文創人才、文創項目、文創企業,促進紅色文化的傳承弘揚。

初心鎖設計者之一王欽慶——

崢嶸歲月觸手可及

在上海的石庫門建築裡,曾召開過中共一大、二大、四大三次黨代會,孕育了城市的紅色基因。這次比賽設計的主題是「不忘初心」,我和搭檔朱益健想到用黨的誕生地——石庫門建築來詮釋。

說起石庫門,還真有些親切。中共一大會址位於上海興業路76號,我小時候常從這座飽經滄桑的石庫門建築前經過,一磚一木都深深印在了腦海裡。最難找的是中共四大會址,原建築已毀,只能根據模型來尋找類似的石庫門。最終,我們找到了比較相近的兩座建築,參照建築門框設計了密碼鎖的外形,並將初始開鎖密碼設定為黨代會召開的時間。鎖不住的是歲月,鎖住的是記憶。初心鎖濃縮著黨的3次大會歷史,凝聚著共產黨人勇往直前的精神。我們希望當大家看到這些鎖時,能回想起那段崢嶸歲月。

現在我已經退休。朱益健是70後,在一家禮品公司做設計。頒獎那天,我發現大多數設計師都比較年輕,我們設計的作品能獲得年輕人喜愛,意外之餘,也覺得很驚喜。

近年來,文創設計更加注重開拓想像力,增加歷史文化內涵,希望文創產品在積極創新的同時,始終關注實用性,延續匠心、保持初心。

(本報記者陳圓圓採訪整理)

「新青年」系列文創產品設計者黎鈺——

先輩精神融入日常

我是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的學生,這次設計的「新青年」系列文創產品,靈感來源於1915年在上海創立的《新青年》雜誌(創刊時稱《青年雜誌》)。

我希望那個時代的精神和文化能夠真正走進今天的生活,成為日常的陪伴,所以選擇將紅色元素與帽子、筆記本、帆布袋等常用物品結合,並加入圖案設計、豐富色彩搭配,兼顧實用性和創意美觀。我找了《新青年》雜誌的許多資料圖片,反覆觀察研究,最後我決定將封面字體作為主要的設計元素,並加以調整優化。

我出生在廣州,小時候,家人就帶我參觀中山紀念堂、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來到上海之後,我也常去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等地方,紅色文化一直感染著我。這次學校號召大家參加上海紅色文化創意大賽,我就報了名。儘管時代在變化,但《新青年》雜誌所傳遞的那種積極向上、革故鼎新、開拓進取的精神始終值得我們學習,年輕人應該將這些優良傳統發揚光大。

弘揚紅色文化需要新穎、生動的方式,讓它深入人心需要長期投入和堅持。作為一名設計專業的學生,以後我想繼續用自己的所學和專長,傳承先輩們留下的精神和回憶。

(本報記者曹雪盟採訪整理)

多功能上海旅遊護照設計者徐曉夢——

青春視角吸引參與

我的職業是網際網路設計師,生活中也愛寫寫畫畫,平常看到好看的建築就會畫下來。逛文創店的時候,總能看到很多標誌建築物的衍生產品,但紅色景點相關的文創設計卻不多見。何不將紅色景點文創化,吸引更多年輕人呢?

經過思考,我決定做一份紅色旅遊護照,為紅色建築繪製扁平化造型,突出細節特點,再加上歷史故事、地理信息,讓遊客能夠在DIY遊覽打卡的過程中,更宏觀地感受紅色景點的風貌和意義。

這本護照中有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等4個紅色景點,都有重要的歷史意義,每一頁既能玩刮刮卡,也能寫旅行日誌,還能當明信片饋贈親友。刮開塗層,原本黑白的建築變成金色,這種可以二次創作的參與感,很吸引年輕人。

繪製前為了拍照採風,我去了許多紅色景點參觀,也帶著我的女兒一起看。等她再大一點,我還想帶著她認真讀讀那些地方的紅色故事。

小時候我看方志敏的《可愛的中國》,覺得特別感動,我們的歷史裡有那麼多不能忘卻的記憶。與我小時候相比,現在講述紅色文化的方式更加豐富多樣,各種紅色文創產品與年輕人的興趣點結合,有趣也有溫度。

(本報記者劉靜文採訪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0年07月17日 12 版)

相關焦點

  • 創新紅色主題展館 傳承紅色文化基因
    命歷史紀念場所,反覆告誡全黨同志,「不能忘記紅色政權是怎麼來的、新中國是怎麼來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麼來的」,一再叮囑「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向全黨全社會注入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傳承紅色基因的不朽信念。傳承紅色基因,就要堅持改革創新,講好新時代紅色故事。
  • 弘揚紅色文化 傳承紅色基因
    12月4日上午,東湖社區黨總支開展「童心向黨 小小少年心繫家國事」為主題的紅色教育活動,傳承紅色基因,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活動中,既宣講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又分享紅色故事,少先隊員們還紛紛上臺朗誦紅色詩詞。
  • 傳承紅色基因 弘揚紅色文化
    9月15日,由惠州市作家協會主辦,惠州市小說學會承辦的「傳承紅色基因 弘揚紅色文化——惠州青年小說作家赴『東湖旅店』接受歷史文化教育」活動在市區東平的東湖旅店紅色博物館舉行。來自我市各縣(區)青年小說作家代表20餘人參加了活動。
  • 傳承紅色基因 開啟「紅色+創意」之旅
    本期走訪:邛崍市天台山鎮一鎮一品:紅色文化創意小鎮天台山鎮地處四川邛崍市西南邊陲,境內山勢雄峻、竹木繁多、山清水秀,處處鳥語花香,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天台山以及紅軍長徵紀念館等著名景點近日,記者來到天台山鎮,探尋這裡充滿「紅色基因」的特色文化。天台山鎮人民政府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天台山鎮屬革命老區,1935年紅軍長徵時曾在此安營紮寨,並在這裡留下了許多石刻標語,至今保存完好。「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至今仍激勵著我們天台山人民奮發向上。」
  • 漢中市: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
    以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以延安精神培育時代新人。近年來,漢中市因地制宜,利用厚重的文化資源將紅色革命文化融入立德樹人實踐,在中小學教育中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有效推進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以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紅色塑魂魄,精神代代傳。
  • 江西工貿職院:走讀紅色文化,築牢信仰根基,傳承紅色基因
    學院「紅色走讀」競賽活動在今年暑假啟動後,6000餘名學生線上雲遊,掀起了學習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的活動熱潮。  9月23日至25日,江西工貿職院組織開展「走讀紅色聖地,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為主題的百名學子上井岡山「紅色走讀」實踐活動。
  • 學習紅色文化 傳承紅色基因
    本報訊 近日,石棉縣城北中學攜手新華文軒雅安市公司石棉分公司,開展以「尋訪紅色革命足跡 傳承紅色基因」為主題的研學活動,組織該校48名學生走進安順場,實地參觀並感悟紅軍長徵精神。在為期一天的活動中,由3名文軒工作人員、3名教師、1名教官組成的領導小組,帶領學生們參觀了中國工農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館,了解紅軍強渡大渡河的英雄事跡和黨的歷史,學習紅色文化和傳承紅色基因。同學們還現場宣讀了誓言,確定了此次研學隊伍的番號,繪製了隊伍旗幟,並聆聽了「翼王悲劇地、紅軍勝利場」的故事由來。
  • 堅定紅色文化自信 推進紅色基因傳承
    堅定紅色文化自信、推進紅色基因傳承,應該遵循什麼樣的路徑?  第一,堅持「四個注重」,加強紅色文化研究宣傳。一是注重拓寬視野,深化紅色文化研究。二是注重挖掘、保護、利用紅色資源,傳承紅色文化。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和「合理利用、大力弘揚」原則,對急需搶救維護的立即開展搶救保護,對可集中搬遷的依法進行搬遷復原、統一管理。建立紅色資源保護和利用重點督查機制,將紅色資源保護等相關內容納入村規民約,營造全民保護的良好氛圍。三是注重緊貼實踐要求,發揮紅色文化的時代價值。
  • 紅色基因傳承需關注地域文化的內生性
    紅色基因傳承問題是一個論域非常寬泛的論題,可以從不同的學科視角加以透視和辨析。這裡,我們主要是基於地域文化的視角,來具體探討在新時代如何進一步傳承紅色基因。  一是傳承紅色基因,必須把深入挖掘紅色文化資源和系統整理地域文化資源有機結合起來,這是有效傳承紅色基因的基本前提和基礎性工程。  「不忘本來才能開闢未來,善於繼承才能更好創新。」
  • 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紅色文化 ——我市開展「紅色文化進校園」活動側記
    、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自2019年以來,市老區建設促進會(以下簡稱市老促會)積極協調配合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學校開展「紅色文化進校園」活動,成效顯著。「六結合」開展紅色教育紅色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相結合,打造核心價值觀入腦入心的教育特色。紅色教育與學校團隊、黨建活動相結合,發揮紅色資源、紅色傳統教育作用,打造紅色基因教育的時代特色。紅色教育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相結合,樹崇文尚禮、修德興邦的文明新風。
  • 紅色旅遊傳承紅色基因彰顯紅色文化
    裝點此關山 今朝更好看紅色旅遊傳承紅色基因彰顯紅色文化■劉宗炎 記者範奇飛 郭冬明五星燈、火炬燈、三角旗、蘇維埃旗、國旗……10月18日晚88年後,蘇區人民再出發,推動紅色文化和紅色旅遊高質量融合發展,尋根溯源、創新發展,以實際行動傳承紅色基因、彰顯紅色文化、弘揚紅色精神。
  • 江西瑞金:紅色旅遊傳承紅色基因彰顯紅色文化
    江西瑞金:紅色旅遊傳承紅色基因彰顯紅色文化來源:中國國防報作者:劉宗炎 範奇飛 郭冬明責任編輯:李晶2019-11-14 14:27 裝點此關山 今朝更好看 ——紅色旅遊傳承紅色基因彰顯紅色文化
  • 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歷史的迴響——張清紅色主題美術...
    三湘都市報9月22日訊(記者 楊斯涵 黃京) 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近日,在湖南省畫院美術館舉行「歷史的迴響——張清紅色主題美術作品展」開幕式。此次展覽由湖南省美術家協會、湖南省畫院、湖南省油畫學會主辦,湖南省扶持人才「三百工程」辦公室、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承辦。
  • 中國時代人民藝術家石長青:傳承紅色基因,牢記紅色使命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振興,就必須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只有不斷正本清源,堅持與時俱進,立足鑄魂育人,才能保證紅色基因的政治底色、鮮明特色和價值本色,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夯實信仰之基、鑄牢思想之魂。」
  • 廣西玉林市玉州區「傳承紅色基因 培育時代新人」紅色故事演講大賽...
    廣西玉林市玉州區「傳承紅色基因 培育時代新人」紅色故事演講大賽開賽 2020-11-28 15:0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新文創賦能 紅色文創發展中心今在滬揭牌儀式
    今天,上海市創意產業協會在海派文化中心舉行了紅色文創主題論壇,並揭牌成立紅色文創發展中心。揭牌儀式上,紅色文創發展中心主任曹天風,作為新時代紅色文化的傳播者、上海「紅色文創發展中心」的發起人,介紹了「紅色文創發展中心」的行動計劃和未來規劃。
  • 弘揚黨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開福區「紅色故事會」開講
    弘揚黨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開福區「紅色故事會」開講 2020-05-28 04: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白銀有色:把紅色基因代代傳承 讓紅色土地熠熠生輝
    【鋁道網】紅色基因、紅色土地、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內核、初心所在和革命傳承,瑞金、井岡山、遵義、延安、西柏坡,均因「紅色今年8月19日至22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指出:「甘肅是一片紅色土地,在中國革命歷史進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學習領會和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就是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紅色傳統發揚好、紅色基因傳承好,讓「紅色」甘肅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絢爛奪目的光芒。
  • 銘記紅色歷史 傳承紅色基因 魯東大學紅色歌曲《紅色魯東》MV發布
    「你播撒真理的火種,點亮長夜把希望啟蒙你挺拔紅色的信仰,前赴後繼血染黎明你燃燒紅燭的深情薪火相傳讓基因鮮紅……」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1月8日訊近日,由中國文藝志願者協會理事、齊魯文化名家、山東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國家一級作詞,魯東大學傑出校友、藝術學院特聘院長曲波作詞,山東樂壇青年一代領軍人物、山東省音樂家協會秘書長吳可畏作曲的歌曲
  • 遵義:紅花崗區傳承紅色基因 激活紅色元素
    為傳承紅色基因,講好遵義故事,近年來,紅花崗區持續深入挖掘紅色資源,發揮紅色底蘊厚重的優勢,不斷豐富紅色基因傳承方式。   在紅花崗區,傳承與改造的革命舊址不僅是毛主席舊居。  多年來,紅花崗一直在探索將城市建設與紅色傳承融合。將紅色與旅遊有機融合,持續提升老城核心區紅色文化旅遊的功能和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