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菲四月,閒來無事,次韻大神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

2020-11-29 水生
王昌齡畫像

今日翻閱《唐詩宋詞》,拜讀到大神王昌齡的大作。王昌齡對於我們來說,時如雷貫耳的唐朝大詩人,有著「七絕聖手」的雅號,初高中語文課本中夜有很多王昌齡先生的作品,比如我們熟悉的《芙蓉樓送辛漸》,其中的「一片冰心在玉壺」,怕是人人皆知了。但是今天才知道,王昌齡先生寫了兩首《芙蓉樓送辛漸》,語文課本中只選取了其中的一首。周末恰好有閒暇,閒來無事,自娛自樂,次韻大神王昌齡先生的第二首《芙蓉樓送辛漸》,寫一首自己的拙作,請大家多多批評!

芙蓉樓

先百度一下王昌齡先生的另一首《芙蓉樓送辛漸》,全文如下:

-------------------

丹陽城南秋海陰,

丹陽城北楚雲深。

高樓送客不能醉,

寂寂寒江明月心。

丹陽美景

使用平起首句入韻的格律要求,如下: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仄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借用大神王昌齡的用韻,作一首自己的拙作,請大家多多批評指正,全文如下:

======================

桃蹊竹影共花陰,

曲水炊煙日已深。

淺徑春溪人易醉,

白雲濃處蕩真心。

白雲濃處

相關焦點

  • 聽一聽《水墨古詩·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的朋友圈
    今天,咱們來學——《芙蓉樓送辛漸》。《繪本中華故事水墨古詩》芙蓉樓送辛漸其一王昌齡04:22來自傳統文化圓桌派《芙蓉樓送辛漸》(其一)唐·王昌齡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芙蓉樓送辛漸,這也讓王昌齡的社交圈浮出水面。他到底有多少好朋友?在盛唐詩人圈子中,王昌齡可謂風光無限。
  • 康震講《芙蓉樓送辛漸》讓王昌齡拼命敲棺材蓋
    這也難怪康震教授會把《芙蓉樓送辛漸》解讀得令詩人王昌齡著急得猛敲棺材蓋,欲爬出來對康教授說:「不是你說的那麼回事!」。那麼,康教授是怎樣解讀《芙蓉樓送辛漸》的呢?王昌齡起句突出「吳」,是為了與第二句的「楚」有一個鮮明的在地理位置上的區別。吳、楚被長江分開,在古代嚴重阻礙了兩岸人們的交往。古代江面開闊,風浪較大,加之渡江工具簡陋,江匪橫行,因此古代人們過長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俗話說:「隔江遠千裡」。而詩人的朋友辛漸馬上能離吳達楚,但是我王昌齡做不到。
  • 華哥硬筆隸書作品欣賞,0.5紅色水筆寫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芙蓉樓送辛漸 作者:王昌齡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這首詩大約作於天寶元年(742年)王昌齡出為江寧(今南京)縣丞時。王昌齡開元十五年(727)進士及第;開元二十七年(739年)遠謫嶺南;次年北歸,自歲末起任江寧丞,仍屬謫宦。辛漸是王昌齡的朋友,這次擬由潤州(今鎮江)渡江,取道揚州,北上洛陽。王昌齡可能陪他從江寧到潤州,然後在此分手。這首詩當為此時所作。
  •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中的"一片冰心在玉壺"應該怎麼理解?
    唐代詩人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中的"一片冰心在玉壺"應該怎麼理解?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號稱「七絕聖手」,又稱「詩中天子」。他對七絕的成型和發展的作用和李白比起來,都只高不低。七絕能夠成為唐朝直到今天中國詩壇中最流行的體裁,這兩位居功至偉。
  • 芳菲四月,閒來無事,自娛自樂,次韻大神杜牧的七絕《江南春》
    唐詩宋詞閒來無事,翻閱《唐詩宋詞鑑賞全集》,拜讀大神杜牧的詩詞作品,又拜讀到最為熟悉的大神的大作《江南春》。拜賞之餘,自娛自樂,次韻大神的《江南春》,寫一首自己的拙作,請大家多多批評指正。杜牧畫像先拜讀大神的《江南春》,相信應該無人不曉,全文如下:------
  • 每天學習一首古詩詞32: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一片冰心在玉壺
    芙蓉樓送辛漸唐61王昌齡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玉壺賞析:《芙蓉樓送辛漸》是唐代詩人王昌齡創作的一首送別詩,是作者被貶為江寧縣丞時所寫。此詩構思新穎,淡寫朋友的離情別緒,重寫自己的高風亮節。芙蓉樓作者簡介:王昌齡 (698—757),字少伯,漢族,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說京兆長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王昌齡早年貧苦,主要依靠農耕維持生活,30歲左右進士及第。
  • 唐詩三百首丨357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而且王昌齡被稱為「七絕聖手」、「詩家天子」,當然也有稱「詩家夫子」之說,他所擅長的其實還不只是邊塞詩歌的創作。我們已經講過他的《出塞》了,今天我們就來講一首他的送別詩——《芙蓉樓送辛漸》。詩云:「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有關這首詩啊,至少有三個地方值得辨識、值得注意、值得仔細推敲。當然首先第一個就是這個送別的場景、這個場地——著名的芙蓉樓。
  • 《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
    《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連江",指滿江;"吳",三國時的吳國;"平明",清晨天剛亮;"客",指辛漸;"楚山",楚國在長江中下遊一帶。此聯意為:秋雨滿江,夜裡侵入吳地,清晨送你遠行。楚山也顯得孤獨。"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 品讀《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或許正是因為他的「冰心」而死
    七絕聖手王昌齡,盛唐最偉大的邊塞詩人之一,年輕時曾在嵩山學道,出山後投筆從戎,去了邊塞打磨,可謂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典範,也留下來膾炙人口的邊塞名篇,而後便高中進士開始了他的官宦之旅。這裡想要品讀的不是他那些雄壯的邊塞詩,而是他最出名的送別詩《芙蓉樓送辛漸》。因為有感於他堅守了一生的「冰心」。
  • 每日書法分享|唐詩三百首——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創作背景此詩當作於天寶元年(742年),王昌齡當時為江寧(今江蘇南京)丞。辛漸是王昌齡的朋友,這次擬由潤州渡江,取道揚州,北上洛陽。王昌齡可能陪他從江寧到潤州(今江蘇鎮江),然後在此分手。此詩原題共兩首,第二首說到頭天晚上詩人在芙蓉樓為辛漸餞別,這一首寫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邊離別的情景。
  • 考證:《芙蓉樓送辛漸》的故事發生在這裡
    長沙市青葵書院 丁瑞虎王昌齡(公元698—757年),字少伯,并州晉陽(今山西太原)人,唐代著名邊塞詩人。他流傳後世的詩作很多,著名的有《出塞》、《從軍行》、《芙蓉樓送辛漸》等等。千古名句「一片冰心在玉湖」就出自於《芙蓉樓送辛漸》這首詩。
  • 禪意詩境解讀——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芙蓉樓送辛漸》唐。王昌齡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寒」字開頭,全詩便進入了瀟瀟秋寒之境,孤立江邊,心境如山倒影水中。「夜入吳」,「平明送客」,這是一幅水墨畫,別情送客,默默無語心悽涼。此兩句已把意境寫全。下兩句則是與人之間的客套話,打破了離別的寂靜意境,最後用一個冰字勉強帶回到寒江孤山的意境。
  • 不忘初心的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先說創作背景:辛漸是王昌齡的朋友,這次擬由潤州渡江,取道揚州,北上洛陽。王昌齡可能陪他從江寧到潤州,然後在此分手。此詩原題共兩首,第二首說到頭天晚上詩人在芙蓉樓為辛漸餞別,這一首寫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邊離別的情景。
  • 王昌齡千古絕句賞析,芙蓉樓送辛漸·其二,古詩詞鑑賞
    ↑↑ 關注【文學名句】溫暖情懷的文學,動人心坎的名句 → 記得點讚←你喜歡王昌齡哪些古詩詞?留言說一說。《芙蓉樓送辛漸·其二》唐朝·王昌齡丹陽城南秋海陰,丹陽城北楚雲深。高樓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 王昌齡最深情的一首送別詩,盛名不在《芙蓉樓送辛漸》之下
    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下「七絕聖手」王昌齡最深情的一首送別詩,其盛名不在《芙蓉樓送辛漸》之下。全詩如下:《送柴侍御》沅水通流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他所作的七絕數量佔唐代七絕的六分之一,可見,王昌齡是個擁有絕對實力的詩人。
  • 《芙蓉樓送辛漸》《送柴侍御》
    唐詩三百首·037 《芙蓉樓送辛漸》 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 芙蓉樓送辛漸全詩意思 芙蓉樓送辛漸翻譯詩句
    今天我們學習的便是《芙蓉樓送辛漸》這首詩,它的作者是王昌齡,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芙蓉樓送辛漸》  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作者將聽覺、視覺和想像概括成連江入吳的雨勢,以大片淡墨染出滿紙菸雨,這就用浩大的氣魄烘託了「平明送客楚山孤」的開闊意境。  詩的後兩句是作者與友人分手之際,對友人的囑託。「冰心」是形容人的心地清明,如同冰塊兒,詩中用來比喻高潔清白的品格。整首詩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信任,,也是對最了解自己的友人們做出的告慰。
  • 名家書法欣賞 草、行、楷、隸、篆書寫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注釋: 芙蓉樓:芙蓉樓:原名西北樓,登臨可以俯瞰長江,遙望江北,在潤州(今江蘇省鎮江市)西北。據《元和郡縣誌》卷二十六《江南道·潤州》丹陽:「晉王恭為刺史,改創西南樓名萬歲樓,西北樓名芙蓉樓。」一說此處指黔陽(今湖南黔城)芙蓉樓。辛漸:詩人的一位朋友。寒雨:秋冬時節的冷雨。連江:雨水與江面連成一片,形容雨很大。 吳:古代國名,這裡泛指江蘇南部、浙江北部一帶。江蘇鎮江一帶為三國時吳國所屬。 平明:天亮的時候。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漸。 楚山:楚地的山。
  • 《芙蓉樓送辛漸》古詩朗讀
    芙蓉樓送辛漸一、初讀知詩意此詩作於天寶元年,王昌齡當時為江寧丞。辛漸是王昌齡的朋友,由潤州渡江,取道揚州,北上洛陽。王昌齡可能陪他從江寧到潤州,在此分手時,江邊離別所寫。王昌齡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友情深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二、細讀解詩句「芙蓉路」是潤州(今江蘇鎮江)的城樓。「送」是送別的意思。「辛漸」是詩人的一位朋友。
  • 七絕聖手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究竟想表達怎樣的感情?
    芙蓉樓送辛漸 唐代: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冷雨連夜灑遍吳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後,連朦朧的遠山也顯得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