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書法分享|唐詩三百首——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2020-12-11 趙華虎

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創作背景此詩當作於天寶元年(742年),王昌齡當時為江寧(今江蘇南京)丞。辛漸是王昌齡的朋友,這次擬由潤州渡江,取道揚州,北上洛陽。王昌齡可能陪他從江寧到潤州(今江蘇鎮江),然後在此分手。此詩原題共兩首,第二首說到頭天晚上詩人在芙蓉樓為辛漸餞別,這一首寫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邊離別的情景。作者簡介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後人譽為「七絕聖手」。早年貧賤,困於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亦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說法)。感謝大家閱讀,瀏覽更多《唐詩》請關注「晉唐微志書法」,趙華虎書並記

相關焦點

  • 芳菲四月,閒來無事,次韻大神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畫像今日翻閱《唐詩宋詞》,拜讀到大神王昌齡的大作。王昌齡對於我們來說,時如雷貫耳的唐朝大詩人,有著「七絕聖手」的雅號,初高中語文課本中夜有很多王昌齡先生的作品,比如我們熟悉的《芙蓉樓送辛漸》,其中的「一片冰心在玉壺」,怕是人人皆知了。但是今天才知道,王昌齡先生寫了兩首《芙蓉樓送辛漸》,語文課本中只選取了其中的一首。周末恰好有閒暇,閒來無事,自娛自樂,次韻大神王昌齡先生的第二首《芙蓉樓送辛漸》,寫一首自己的拙作,請大家多多批評!
  • 《芙蓉樓送辛漸》《送柴侍御》
    尊敬的讀者:我們將會用150天更新《唐詩三百首》所有必背古詩,每天兩首。傳承經典,我們責無旁貸。 唐詩三百首·037 《芙蓉樓送辛漸
  •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中的"一片冰心在玉壺"應該怎麼理解?
    唐代詩人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中的"一片冰心在玉壺"應該怎麼理解?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號稱「七絕聖手」,又稱「詩中天子」。他對七絕的成型和發展的作用和李白比起來,都只高不低。七絕能夠成為唐朝直到今天中國詩壇中最流行的體裁,這兩位居功至偉。
  • 聽一聽《水墨古詩·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的朋友圈
    歡迎收聽由小馬童書出品的節目《繪本中華故事,水墨古詩,小學必背古詩80首》。今天,咱們來學——《芙蓉樓送辛漸》。《繪本中華故事水墨古詩》芙蓉樓送辛漸其一王昌齡04:22來自傳統文化圓桌派《芙蓉樓送辛漸》(其一)唐·王昌齡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 《芙蓉樓送辛漸》第二首,很少人知道,尾句堪比一片冰心在玉壺
    唐詩七絕,以李白王昌齡為最,而王昌齡最經典的七絕,其中之一就是千古名篇《芙蓉樓送辛漸》,其中那句「一片冰心在玉壺」,更是家喻戶曉。然而,《芙蓉樓送辛漸》不是一首詩,而是一組詩,共有兩首,我們大多數人熟知的,是第一首。
  • 華哥硬筆隸書作品欣賞,0.5紅色水筆寫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芙蓉樓送辛漸 作者:王昌齡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這首詩大約作於天寶元年(742年)王昌齡出為江寧(今南京)縣丞時。王昌齡開元十五年(727)進士及第;開元二十七年(739年)遠謫嶺南;次年北歸,自歲末起任江寧丞,仍屬謫宦。辛漸是王昌齡的朋友,這次擬由潤州(今鎮江)渡江,取道揚州,北上洛陽。王昌齡可能陪他從江寧到潤州,然後在此分手。這首詩當為此時所作。
  • 行書七言唐詩第一篇《芙蓉樓送辛漸》
    從今天開始分享:行書七言唐詩,今天是第一篇《芙蓉樓送辛漸》,作者是唐朝著名詩人王昌齡。詩詞內容是: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這是一首送別的名詩,被送別的辛漸是王昌齡的一位好友。
  • 閒品唐詩《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的送別佳作,乃是其被貶任江寧縣丞時為送別友人辛漸所寫。,詩人提到的地名就有三個:吳、楚山、洛陽。」:「平明送客」四字不難理解,就是直寫送別;而「楚山孤」三字,則實為該詩濃墨重彩的巔峰之筆,簡單三字,可說是妙到毫巔!
  • 王昌齡千古絕句賞析,芙蓉樓送辛漸·其二,古詩詞鑑賞
    《芙蓉樓送辛漸·其二》唐朝·王昌齡丹陽城南秋海陰,丹陽城北楚雲深。高樓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芙蓉樓送辛漸》之一借送客明去,與送友本身初無關涉,所以詩人又寫了第二首補敘送客情況。詩一開頭即不避重字疊詞,大筆鋪寫景物以渲染送別情境。丹陽,即潤州。唐天寶年間以京口為丹陽郡,京口,就是潤州所在地,今江蘇鎮江一帶。
  • 王昌齡最深情的一首送別詩,盛名不在《芙蓉樓送辛漸》之下
    唐代,是詩歌發展最繁榮的時期,唐詩,代表了唐代最高的文學水平,在那個時期,共湧現出了2536位有名有姓詩人,誕生了五萬餘首詩歌。其中,佔比最大的就是送別詩。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下「七絕聖手」王昌齡最深情的一首送別詩,其盛名不在《芙蓉樓送辛漸》之下。
  • 康震講《芙蓉樓送辛漸》讓王昌齡拼命敲棺材蓋
    這也難怪康震教授會把《芙蓉樓送辛漸》解讀得令詩人王昌齡著急得猛敲棺材蓋,欲爬出來對康教授說:「不是你說的那麼回事!」。那麼,康教授是怎樣解讀《芙蓉樓送辛漸》的呢?我們可以想像,詩人王昌齡昨夜心情就非常糟糕。今天一大早,好友辛漸即將離去,而詩人不能隨好友同行 ,只能一個人孤零零地留在吳地,此時此刻詩人王昌齡一定感到倍加陰冷孤單,情緒極差,好想拼命喝酒,借酒澆愁,一醉方休……但「高樓送客不能醉」我王昌齡還要保持腦袋清醒,否則我怎麼送客人呢?這也為下一句的「楚山孤」埋下了伏筆。所以,這與康教授說的「江浙」、「吳越」……基本無關。
  • 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寫作背景成迷,最後一句流傳千古
    芙蓉樓送辛漸二首(其一)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①芙蓉樓:在潤州(江蘇鎮江)城西北。辛漸,王昌齡友人。②吳:古吳國領地、指芙馨樓所在的潤州。③楚:古楚國領地,指辛漸北行途中將行經之地。
  • 不忘初心的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先說創作背景:辛漸是王昌齡的朋友,這次擬由潤州渡江,取道揚州,北上洛陽。王昌齡可能陪他從江寧到潤州,然後在此分手。此詩原題共兩首,第二首說到頭天晚上詩人在芙蓉樓為辛漸餞別,這一首寫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邊離別的情景。
  • 《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
    《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連江",指滿江;"吳",三國時的吳國;"平明",清晨天剛亮;"客",指辛漸;"楚山",楚國在長江中下遊一帶。此聯意為:秋雨滿江,夜裡侵入吳地,清晨送你遠行。楚山也顯得孤獨。"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 七絕聖手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究竟想表達怎樣的感情?
    芙蓉樓送辛漸 唐代: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冷雨連夜灑遍吳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後,連朦朧的遠山也顯得孤單!
  • 考證:《芙蓉樓送辛漸》的故事發生在這裡
    長沙市青葵書院 丁瑞虎王昌齡(公元698—757年),字少伯,并州晉陽(今山西太原)人,唐代著名邊塞詩人。他流傳後世的詩作很多,著名的有《出塞》、《從軍行》、《芙蓉樓送辛漸》等等。千古名句「一片冰心在玉湖」就出自於《芙蓉樓送辛漸》這首詩。
  • 「入」之辨 ——《芙蓉樓送辛漸》賞析
    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芙蓉樓送辛漸》為盛唐詩人王昌齡的送別詩名篇,歷來為名家所輯賞,尤其對其高妙淳厚的文筆、如「玉壺冰」一樣的高潔品格而讚嘆不已。愚以為,味此詩,關鍵不在「冰心玉壺」,而在一個「入」字,因「冰玉」之解未有歧義,而「入」字何解,則關乎詩意的通順暢達。
  • 每天學習一首古詩詞32: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一片冰心在玉壺
    芙蓉樓送辛漸唐61王昌齡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玉壺賞析:《芙蓉樓送辛漸》是唐代詩人王昌齡創作的一首送別詩,是作者被貶為江寧縣丞時所寫。此詩構思新穎,淡寫朋友的離情別緒,重寫自己的高風亮節。首兩句寫景,用蒼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託送別時的悽寒孤寂之情,也展現了詩人開朗的胸懷和堅強的性格;後兩句詩人以晶瑩透明的冰心玉壺自喻,與前面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之間形成一種有意無意的照應,令人自然聯想到詩人孤介傲岸的形象和光明磊落、表裡澄澈的品格。全詩即景生情,寓情於景,含蓄蘊藉,韻味無窮。
  • 名家書法欣賞 草、行、楷、隸、篆書寫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注釋: 芙蓉樓:芙蓉樓:原名西北樓,登臨可以俯瞰長江,遙望江北,在潤州(今江蘇省鎮江市)西北。據《元和郡縣誌》卷二十六《江南道·潤州》丹陽:「晉王恭為刺史,改創西南樓名萬歲樓,西北樓名芙蓉樓。」一說此處指黔陽(今湖南黔城)芙蓉樓。辛漸:詩人的一位朋友。寒雨:秋冬時節的冷雨。連江:雨水與江面連成一片,形容雨很大。 吳:古代國名,這裡泛指江蘇南部、浙江北部一帶。江蘇鎮江一帶為三國時吳國所屬。 平明:天亮的時候。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漸。 楚山:楚地的山。
  • 《唐詩三百首》中一首送別詩,催人淚下,最後一句細品餘韻無窮!
    七絕聖手王昌齡,雖然是一位以寫邊塞詩著稱於世的詩家夫子,但他筆下的送別詩,亦是不遑多讓,《送別》、《送魏二》、《送柴侍御》等皆是千古佳篇。今天筆者要介紹的就是王昌齡被選入《唐詩三百首》中的一首送別詩《芙蓉樓送辛漸》,其中況味催人淚下。為了讀者有更加深入地理解,我們有必要先來了解一下王昌齡寫此詩時,所經歷過的一些往事。